前言
本书以内家功夫产生及发展的过程为主线,以内家拳前辈大师对于内家拳的论述为基础,逐步讲解各种内家功夫及其之间的联系、演变,以求让读者系统地了解内家功夫和整个内家拳体系。只有在对整个内家拳的系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认清内家功夫的实质,才能够正确地习练各种内家拳,练出内家功夫。
当今内家拳领域内的一个顽疾就是,看不到各种内家功夫的实质与联系,而是只从外形动作去理解内家拳,于是乎就出现了一种拳术一个理论说道,甚至同一种拳术也出现了不同的理论说道,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前辈大师的拳论,把内家功夫理论弄得五花八门,让习练者不知所措----------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就是因为许多人看不懂前辈大师的拳论,不理解拳论中所说的以心行气、易筋易髓、一气之起落、一气之贯通、阴阳转换、对拉拔长等内家功夫中描述内里能量的生成与运行的词语,所以只能从外形动作去“解释”拳论,导致了一个人一种说法。
其实在人体中,除了用肌肉紧张发力生成能量以外,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在人体内里能够生成能量运行的现象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大家看看“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阴阳转换、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等描述了---------这就是内家功夫的根基,即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内里能量运行最早是应用于健身、医疗的,再后来被丹道等修炼术应用,最后被武学应用。
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被武学应用的标志就是《洗髓经》和《易筋经》,这二本经书是传统中医和丹道之术与武学的交汇点,即洗髓经、易筋经将丹道、中医中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五行能量与传统武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功夫--------内家拳。内家拳之所以被称之为内家拳,就是因为其技击所需的能量和力量的蓄发,均是由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内里五行能量生成并阴阳转换出来的--------这些内里的五行能量,就是内家拳前辈大师的拳论中提及的心肾交合水火相济、易筋易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等。
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内里能量运行在内家功夫的形意拳中被称之为易筋易髓,到太极拳时被称之为以心行气。我在此书中大量引用前辈大师的拳论,大家将拳论内容与我们国家其他古老的健身、医学方面的著作比较一下就能够看出来它们的共通之处,甚至有些前辈大师在拳论中公开说内家武学与丹道是共通的!
所以,内家功夫以及所有内家拳中的“内里功夫”就是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生成的周天运行的能量。但是武学毕竟是与丹道健身不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武学需要巨大的能量和力量去技击,只有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是远远不够的,武学必须要借助身体本身蓄发出能够技击的能量,所以武学利用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内里能量去控制、驱动周身整体生成压缩旋转,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能够蓄发出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能量和力量---------这就是内家功夫和内家拳产生的原因,如果不是为了追求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能量和力量,那么使用正常的肌肉紧张发力就行了,何苦还要习练内家拳中以心行气、易筋易髓、阴阳转换等等这些劳什子干什么!
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生成的能量是从外形动作看不到的,故为静;体外之动是能够看到的,故为动-----------所以,内静外动就成为内家功夫的理论基础,前辈大师的拳论中基本上都是在论述怎么样去内静外动的,即体内怎么静,体外怎么动,内静外动怎么合一。
我在“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已经明确写了体内以心行气、心神抽合、河车运行、鹊桥运行生成的周天能量运行,其实就是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运行;而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是体外的动。内外合一是内家功夫的根本要求,就是将体内的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与体外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结合起来,以生成巨大的技击能量和力量。从这一点来说,内家功夫的理论也不是过于晦涩难懂的。
但是对于没有习练过内家功夫的人来说,体内的以心行气、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运行与体外的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就成为了在理论上不好理解、在实践中不好习练的两道难以逾越的关卡!
并且,心肾交合、水火相济这八个作为丹道之术与内家功夫基础的字,只能静静地躺在古老的文章之中,而在目前红红火火、轰轰烈烈的修炼丹道和习练内家拳的潮流中,却无法找到这八个字的影子了!
所以,对于体内能量运行的谬传,不仅仅是在内家功夫之中,在经络、丹道等理论中均已经被谬传了-----------大家是不是以为普天下有无数种修炼内里功夫的方法?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无论是在健身、医学,还是武学方面,内里的能量运行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心肾交合、水火相济!尽管在健身、修炼、武学中出现了无数个派别,但只是习练方法、过程、外形动作或者是表述的不同,其本质却是一模一样的,因为人体内里只有心脏能够生成能量运行,并且心脏生成能量运行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心肾交合水火相济!大家看看古往今来所有关于健身、医疗、武学方面的著作,不管其修炼功夫的名称如何,其内容都离不开这几句话:心肾交合、水火相济、易筋易髓、以心行气!
针对目前心肾交合、水火相济这门古老技艺因不被大家理解而几近失传的情况,应该怎么办?这个技艺的失传就将导致丹道之术与内家拳的失传,即将来的丹道、内家拳就只剩下一堆与广播体操无异的外形动作了,身体内里的东西就都没有了!
该怎么办?
我写“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可惜效果不明显,因为内家功夫是一个完全实践性的事物,即只有自己习练出来才能够理解,在自己不能实践的情况下,只看理论,就犹如读神话故事一般!
由此,导致了一些人对于“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的怀疑,有人怀疑我在胡说八道---------即便我公布了联系电话,怀疑者可以前来验证,但是依然有人无端地怀疑。
当然更多的是鼓励。绝大部分人从我的书中看到了内家拳的希望,鼓励我多出这样的书!
无论是鼓励还是怀疑,都促使我决定必须再写一本详细地介绍内家功夫的书,而这本书中,必须要有让人信服的依据。于是,本书就诞生了,我在本书中拿出了二个“让人信服的依据”,一个是前辈大师的拳论;另一个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加信服我说的以及前辈大师说的内家功夫,我改变了验证方式,有怀疑者,不必麻烦您亲自跑到沈阳来验证了,您可以随时邀请我们去您那里验证交流-----------所以,真假无须争论,一个电话就可以彻底解决,旅差费都是我们自己掏!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不习练也不邀请我们去验证,而只是无端地对我提出怀疑的,那么显然怀疑者的怀疑目的就是不纯粹不高尚了!对于这种人,我在这里可以直接称呼您是骗子了,您在用你的花架子骗取学费!
对于太极拳的具体习练方法,在 “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中已经作了介绍,所以本书对于太极拳的习练方法不作详细介绍,只是一带而过。对于形意拳则多介绍一些。因为本书内容涉及各种内家功夫,所以不可能只介绍初级层次的基本功夫。“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只是介绍的初级习练方法,所以本书也可以作为“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的高级教程。“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介绍的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精气神生成的初级阶段的功夫,而本书介绍的是习练涨筋腾膜的炼神还虚阶段及习练真气鼓荡的练虚合道阶段的高层次功夫。对于各种内家拳的具体习练方法,我不做具体介绍,大家只需把本书中的内容加入到大家以前的习练过程当中就行。
内家功夫习练到高级阶段,表面的东西越来越少,内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就没有什么具体的可以明确说明的习练方法了,我只能把高级层次的功夫表象和内里感受介绍给大家,大家按照“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中介绍的方法与本书内容结合起来一直习练下去,就能够达到高级层次。但是高级层次毕竟与初级层次的功夫有区别,这就需要有一定悟性的人参考本书内容才能够习练出高层次的内家功夫。对于想习练内家拳健身的人,用正确的习练方法习练出内里的能量传簇,也会对健身有巨大作用的。
本书侧重于向大家介绍内家功夫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各种功夫之间的联系,以让大家对整个内家功夫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让大家掌握在市场经济下传统武术界已有的或横空出现的各种“功夫”中梨清脉络,认清实质,明辨真伪的能力,为传统武术和内家拳的振兴奠定基础。
为什么需要大家在各种“功夫”中梨清脉络?因为不破不立,真假不能并存,尤其是在假的东西大行其道之时,不以严厉之手段处理之,假的就会疯狂地打压真的---------这就是我遇到的现实。
内家拳经数代前辈大师的传承发展,内容庞杂,我在写一个内容时难免有遗漏,这些遗漏会在介绍前辈大师的拳论时根据前辈大师的提示再补充上,所以本书的写作方式有引用到哪就写到哪、想到哪就说到哪的漫谈之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终会让大家对内家功夫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的。
我师承武氏太极拳和戴氏心意六合拳,在此将多年以来师父的言传身教和自身的习练所得与大家分享,有错误之处希望大家指出,我们一起为内家拳的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没有系统地习练过心意把和八卦掌,只是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有过一些接触,但是这些拳术的拳理相通,为了让大家能够系统了解内家功夫,我也就斗胆说说心意把和八卦掌,如果有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指出批评--------我之所以敢于说我没有习练过的功夫而冒着可能犯错误的风险,就是因为即便能够引起大家对我的批评热潮,也比现在内家功夫在实战技击方面的衰退潮流要好!因为能够批评我的人必定是比我对于内家功夫的理解有更深见解的人,这会让更多的内家功夫高人显露出来,百家争鸣,这对于内家功夫的振兴绝对是一个好事。所以,本书就是抛砖引玉之作。希望指出我错误的人们能够理解我,不要认为我狂妄自大。
对于前辈大师拳论的介绍,已经公开的别人已有介绍,我就不详细介绍了,一带而过;别人没有的介绍,或者是介绍错误的,我则详细介绍。
本书之所以要介绍大量前辈大师的拳论,就是因为目前对于前辈大师的拳论以及整个内家拳的谬传谬解太多了,将一个坚如磐石的内家功夫体系“解释”“肢解”得四分五裂,大量内家拳爱好者和习练者因为看不懂前辈大师的拳论,只能被迫去看一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谬传谬解,结果就是内家功夫的衰败!
内家功夫及各种内家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答案就在各派内家拳前辈大师的拳论之中!本书就是在以内家拳前辈大师的拳论为标准向大家展示内家功夫的本来面貌,让大家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中独具慧眼,只有真正明白了内家功夫的真谛,内家功夫才能够振兴,否则内家功夫及内家拳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衰落到与体操无异!丢掉老祖宗的宝贝,而让西方技击格斗功夫在国内大行其道,犹如捧着金饭碗去要饭,这是传统武术爱好者和习练者的耻辱!
本书通过对内家拳的前辈大师的大量拳论的介绍,就是让大家看一看,内家拳到底是妄想以松懈去四两拨千斤的花架子,还是追求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技击能量的横行霸道的技击术!
本书内容也相对独立。由于本书的系统性需要,所以对于在“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已经有的部分内容,也在本书简要介绍一下,以保持本书的完整性。
对于本书所写内容,我们门派希望大家能够与我们共同交流验证,无论是习练传统武术的或是习练西方格斗术的都可以,因为只有亲身体会到了才能够辨别真伪,才能够知道内家功夫的巨大威力,才能够有振兴内家拳的信心!
何况内家拳作为一种技击术,只有不断地与其他技击术交流才能够进步。按图索骥、闭门造车、孤芳自赏是现在内家拳的习练现状,也是内家拳没落的主要原因,所以内家拳的习练者都应该走出自己的门派圈子,去与各种功夫交流。当然这种交流不是为了争个人或者门派的输赢胜负,而是为了让整个内家拳在相互交流切磋并且实战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直至振兴。
我的联系电话是:15541535900,也是微信号。我们希望大家有机会前来验证我在本书中所说的内家功夫,如果大家没有空闲时间,也可以邀请我们过去。我们知道天下隐姓埋名的英雄豪杰很多,所以我们可能会输--------为此大家更应该理解我们不计个人与门派的荣辱而与天下武者交流的真意,那就是重开内家功夫相互交流发展的先河,一定要把内家功夫传承下去,内家功夫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振兴!
目录
第一章, 内家拳产生的基础--------外家拳
一,能量与力量
二,技击需要能量和力量
三,技击要素
四,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
第二章, 外家拳向内家拳的演变过程
一,从肌肉紧张发力的量变到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的质变
二,外三合
第三章,内家功夫的建立
一,先天、本真的发力状态
二,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
三,人体三节
四,阴阳转换(虚实转换)
五,对拉拔长
第四章,内家功夫的高层次
一,内三合与内外合一、无内无外
二,内家功夫的习练过程
第五章,内外家之辨
一,内外家之争
二,外形动作对于内外家拳的意义
第六章,三大内家拳概述
一,三大内家拳概述
二,如何看内家拳拳论
第七章,《洗髓经》与《易筋经》
一,《洗髓经》和《易筋经》在内家功夫中的地位
二,《洗髓经》
三,《易筋经》
四,《洗髓经》、《易筋经》中的功夫要义
第八章,形意拳
一,三节、四梢、起落、横顺、五行、六合
二.三体式
三,五行拳
四,习练形意拳要注意的问题
五,李洛能形意拳论
六,曹继武十法摘要
七,戴龙邦形意拳谱
八,郭云深形意拳论
九,小结
第九章,太极拳
一,张三丰太极拳论
二,陈长兴太极拳论
三,陈鑫太极拳论
四,杨露禅、杨澄甫太极拳论
五,吴公藻太极拳论
六,孙禄堂太极拳论
七,武禹襄太极拳论
八,小结
第十章,八卦掌
第十一章,心意把
第十二章,内家拳的发展
(正文)------------------------------------------------------------------------------------------------------
第一章 内家拳产生的基础---------外家拳
一,能量与力量
人体正常的发力方式是肌肉紧张发力。
肌肉紧张发力是由大脑控制的发力,当大脑控制肌肉产生紧张收缩时,肌肉的紧张收缩生成了弹性势能,就是在体内蓄积起了能量;当肌肉从紧张收缩的状态恢复原状时,将弹性势能从体内释放,发出到体外就成为了力量。如果肌肉紧张收缩后不恢复原状,那么就不能将体内的能量转换为力量。
所以,人体想要发出力量,首先必须要在体内蓄积出来能量,将体内蓄积的能量从体内发出才是力量。如果肌肉紧张收缩蓄积的能量不外发,就不能形成力量。
以上能量与力量的概念,在以后介绍的内家拳中很重要,所以大家首先要在心中有一个概念:在体内生成、蓄积并运行的是能量,只有将能量从体内发出才是力量。
为什么我先要把能量与力量的概念说清楚?因为在我编写的另一本“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大量使用能量一词,许多人就搞不明白能量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当然,这点是我意想不到的,所以在本书中专门介绍一下能量与力量。
高层次的内家拳在体内生成的能量是不外发的,而是在体内运行,遍布周身,形成内家拳的涨筋腾膜、真气鼓荡,此时能量充满周身达之于皮肤表面的每个毛孔,皮肤之内是能量,皮肤之外就是力量,即内家拳的能量与力量的蓄发是合一的。内家拳是一种状态拳,目的是把身体习练到一种自然、本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蓄力而力自存,不发力而力自出。内家拳所追求的是大于拳脚劲力的周身整劲,而不是追求拳脚的劲力。
对于内家拳来说,低层次的内家拳在习练过程中是有发力的,高层次的内家拳就已经没有发力了,而是开合吐纳,即自身能量与对手打来的力量之间的阴阳转换。所以本书中介绍的都是内家拳体内能量的生成和运行,而不太多介绍力量。其实力量的关键就在于蓄积能量,习练会蓄积能量了,将能量从体内发出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我就是不介绍,大家也无师自通。
大家注意,高层次内家拳不发力,不代表内家拳周身没有力量,只不过自身要求不发力而已。虽然自身要求不发力,但在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状态下,周身力量已经无处不在了,加之内家拳以能量转换技击,所以能量是以吞吐、吐纳的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之间的阴阳转换的方式蓄发的,而不是像外家拳那样直接发力。
但是许多人将内家拳理解成了玄术与巫术,幻想能够不用能量和力量去技击,妄想用松懈去实现四两拨千斤。其实内家拳惊心动魄的技击手段无不是用巨大的能量与力量完成的!
二,技击需要能量和力量
之所以要把技击需要能量和力量这个简单的道理专门用一节介绍,就是大家已经对于内家拳产生了一些误解,将内家拳玄幻化、迷信化了,这个误解必须要纠正。
大家对于内家拳产生误解的原因就在于错误地理解了前辈大师的拳论。
内家拳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就是松。
但是内家拳要求的松不是无谓的松懈,而是要在肌肉不紧张的松沉状态下让周身整体以统一的动作方式蓄发能量与力量,既松是追求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能量与力量的方式!
但可惜的是大家从前辈大师的拳论中按图索骥,只看到了松字而没有注意到比松字更多的力、劲等字,加之拳论中有四两拨千斤等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词语,所以现在许多习练内家拳的人就以松为第一要务,根本就无法发出技击能量和力量,甚至一松到懈。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随便找一个人来,让他出拳打你,在保证打不到你的情况下,你放心地试验一下,看看到底能不能用四两劲去拨开对手打来的拳头。其实即便不作这个试验,大家从电视里播放的拳击节目中就能看出来,想要挡住或拨开对手打来的拳头是需要很大劲力的,对于一些重拳,甚至根本无法阻挡或拨开,以至于在阻挡对手的重拳时整个身体都被重拳打得七扭八歪或直接摔倒!
另一个验证方法就是大家都看到的,即现在无论是练得出拳时惊天动地的形意拳,还是推手时能把人摔出去的太极拳,都无法上擂台与技击格斗术实战抗衡。大家对太极拳不能实战似乎还能够理解,因为至少从外形动作来说太极拳打得太慢,但是对于打得惊天动地的形意拳也不能实战却有些懵懂,为什么?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给大家做分析说明。
在以后的章节中我将引用前辈大师的拳论,大家看完就会知道,松沉是内家拳的发力方式,绝不是内家拳的技击方式,内家拳习练的就是要用松沉的方式发出人体所能够发出的极致能量和力量,内家拳是依靠巨大的技击能量和力量去技击的,内家拳的硬打硬进无遮拦、应者立仆的进攻气势和化打合一、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等技击方式,无不是依靠巨大的技击能量和力量去进行的。
三,技击要素
任何一种技击术都需要具备力量、招式、速度这三个要素。
招式就是技击技术,包括如何出拳踢腿打击对手,如何阻挡对手的打击,以及在自身与对手所处的任何位置、姿势与状态下实现保护自己打击对手的目的。
比如说外家拳都有的弓步冲拳,在弓步冲拳里的招式就是一手抬起拨挡对手劲力,一手向前打击对手,同时前迈一步以接近对手及利用向前的冲击力增加拳头的力量。弓步冲拳的招式很简单,一说大家就懂,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习练过拳的新手来说,在他懂得了弓步冲拳的招式时,他是否能够打出弓步冲拳的效果与威力呢?
显然不能,因为决定招式的效果和威力的是力量!
后腿是否能够发出脚蹬地的力量,腰胯能否配合脚蹬地的同时发出横向旋转的力量,肩膀能否发出两肩相扣的力量,胳膊能否打出向前的打击力量与向上的格挡力量,最后能否把脚蹬地与腰胯旋转、扣肩、胳膊的力量同时打向对对手,只有完成了以上这些过程,弓步冲拳才能够产生打击对手的效果和威力---------那么我们回头看看,在以上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是招式本身吗?
显然不是,想要让招式产生打击效果的是力量!以上弓步冲拳的打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身体各个部位相互协调合作产生的一个发力过程----------所以,招式就是一个在自身与对手所处状态下的发力条件,练招式就是在练如何在各种状态下打击对手保护自身。
如果将招式看做是一个固定的打击状态的话,那么外家拳习练的不是招式本身,而是习练在一个又一个的招式状态下的发力,保证身体能够在任何状态、姿势、位置下都能够发出最大的打击力量。
无论多么高难的招式,任何人都是一学就会的,但功夫并不在招式本身,而在驱动招式能够完美使用出来并产生技击效果的发力与力量。
在西方格斗术中,招式相比于我们的武术来说是不多的,直拳、摆拳、勾拳、正踢、侧踢、摔法几乎就构成了大家所能够见到的全部技击技术,这些技术在我们的武术里面都有,并且还有各种变化,比格斗术精彩。(UFC中有地面技术,这个我不懂)
但是,大家注意,为什么在同样的招式下,格斗术凶猛异常,而我们的传统武术却被习练成花架子?
这就是说我们对于传统武术的理解和习练方法都错了!
格斗术的日常习练是什么?
是发力和力量!在巨大的打击力量之下,各种技击技术才能够发挥出威力,格斗术才能够实战。
而我们的传统武术呢?我们只习练招式本身,而不去习练背后支撑招式的发力和力量,所以大多数传统武术的习练者,似乎认为只要把套路动作里的招式一个一个地打出来,打出一个完整的套路动作就是学会了,就有功夫了,而在每一个招式中都不能发出巨大的打击力量,没有打击力量,就只有挨打的分了。最可悲的是,国家级别的武术比赛中,都只是以套路动作的表演决定成绩的,根本就不注重技击力量。
传统武术的前辈大师早就说过,练拳要练基本功。基本功是什么?基本功就是在练力量,在一个简单的招式中习练出巨大的打击力量。但是现在没有人习练基本功了,同时还感叹传统武术的没落--------尚若大家能够重新认识传统武术,将习练重心转移到习练巨大的技击力量上来,传统武术的威力是一点也不次于格斗术的!
所以对于招式这个要素来说,我们可以将归纳到力量之中。
再说说速度这个要素。
对于速度,有些人也没有正确的理解。有些人认为速度是指完成招式的速度,这是错误的。没有发力和力量做支撑,招式完成的再快也是要挨打的,在实战中如果没有力量,甚至都不可能完成招式就已经被打了。
武术中要求的速度,不是指完成招式的速度,而是指发力速度,完成打击对手的目的是靠力量的,所以发力的速度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发力速度的快慢是由体内能量的蓄积时间决定的,体内能量蓄积好了,发力只是一瞬间的事,体内蓄积能量的时间越长,发力就越慢。而蓄力时间的长短,是由肌肉紧张收缩的空间距离决定的,肌肉紧张收缩需要的空间距离越大,蓄力时间越慢。所以李小龙强调并习练寸劲,格斗术强调爆发力,这都是在追求用最小的空间距离完成肌肉的紧张收缩而蓄积出巨大的能量。我们看看格斗术或拳击,经过长期的力量训练,肌肉爆发力强劲,能够在一秒钟之内完成若干次出拳--------我们再回头看看现在我们习练的形意拳,每一个蓄发力量的出拳动作至少需要一到二秒的时间,否则就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蓄力和发力的出拳动作,这时,即便能够打出石破天惊的拳力,也早已经被对手打击至少四、五拳了!
就是说现在大家习练的形意拳,发力速度至少比格斗术慢了十倍,在实战中根本就没有蓄发能量的机会。对于这点,我想习练形意拳的朋友是有体会的,在正常习练时能够从容蓄发,一旦与对手对峙,就手足无措,根本无法作出在习练时熟悉的动作蓄发能量和力量了,因为对手不会给你蓄力和发力的机会。并且,由于错误地以外形动作理解内家拳,机械地习练外形动作就导致了在对抗实战中不会玩了。还拿形意拳举例,平时五行拳练得得心应手,可是一旦与对手对峙,双手置于头前部抱圆时,就根本不会打五行劲力了!对抗实战中对手会给你摆好三体式而让你打出五行劲力的机会吗?机械地以外形动作理解并习练内家拳,就会导致这个荒唐的结果。所以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所谓内家拳的对抗,实际上没有一个人使用的是内家功夫,都是在打着内家拳的旗号而使用格斗功夫去技击的。
决定发力速度的另一个原因是空间距离,在实战中与对手劲力接触上以后,双方之间几乎就没有能够让肌肉紧张收缩和恢复原状需要的发力的空间距离了,这时就只能够依靠肌肉的爆发力了,肌肉爆发力好的,能够在方寸之间发力,所以格斗术着重爆发力的训练,其出拳踢腿的动作极小,能够做到在任何位置与状态下发力---------我们再回头看看形意拳,劈崩钻炮横每一个动作得需要多大的能量蓄发空间距离,这种空间距离在实战中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面对格斗术对手,人家身体和胳膊稍微一收缩就能打出拳头,而形意拳还要用很大的空间距离去束展蓄发,能不挨打吗!
以上说的发力速度与空间距离,就是形意拳打得惊天动地却不能实战的原因!
难道形意拳的能量蓄发只能如此缓慢吗?难道形意拳永远不能抗衡格斗术吗?更何况还有比形意拳更慢的太极拳呢,难道太极拳注定就是不能实战的花架子吗?
不是的!等大家看完此书就会明白,没有什么功夫的能量蓄发能够快过内家拳的!因为内家拳习练到一定程度,蓄发合一,根本就不需要能量蓄发的时间与空间距离,所有的能量蓄发在体内就已经完成了,涨筋腾膜、真气鼓荡,周身皮肤及毛孔都时刻充斥着巨大的打击能量和力量,挨着对手的劲力就能蓄发、吞吐,就能用自身能量与对手劲力做阴阳转换。
好,速度这个要素也介绍完了。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是否理解了,决定一门技击术的所有要素中,最根本的就是发力和力量!招式和速度,都是由能量蓄发决定的。所以,能量和力量就是所有技击术的根基,习练任何功夫,都是在习练能量和力量的蓄发,能量和力量练出来了,速度就上来了,招式就有效果和威力了。
而内家功夫,习练的就是能量蓄发,用一种特殊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蓄发能量,这种发力方式能够习练到一种根本就不需要时间与空间距离就能够发出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巨大的技击能量的程度----------所以,内家拳就不用招式了,内家功夫都是无形无式的。
无论是形意拳还是太极拳、八卦掌,大家习练的套路招式都是为了配合内里以心行气的,而不是用于技击的,内家拳没有招式,只有巨大的能量和力量,这巨大的能量和力量才使得内家拳随心所欲地硬打硬进无遮拦、应者立仆!
所以,内家功夫的厉害之处在于巨大的能量和力量,而不在于外形动作。在外形动作上论内家拳,就是在天真地以为内家拳的外形动作比外家拳或者格斗术高明---------高明吗?就是傻子也能轻易地学会这些“高明”的外形动作吧!
四,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
武术起源于外家拳,顾名思义,外家拳就是使用肌肉紧张发力的拳术。因为肌肉紧张发力需要肌肉收缩紧张和恢复原状所需的外形动作和空间距离才能够发出力量,所以打拳发力时必须要有外形动作和空间距离,这些都是能够从外形看出来的,所以叫外家拳。(同样顾名思义,内家拳发力是不需要外形动作和空间距离的,这些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介绍。)
按照这个定义,西方格斗术也属于外家拳。
通过前一节对技击要素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能量蓄发是技击术的一切,所以传统武术就是以能量蓄发这个主线发展的。
外家拳用肌肉紧张发力,这种发力方式有许多弊端。
大家知道,肌肉紧张发力是以肌肉的紧张收缩和恢复原状蓄发能量和力量的,但是,纵观整个身体,却没有任何二块肌肉的排列顺序和方向是相同的,就是说,浑身的每块肌肉紧张收缩的方向是不同的,由此蓄积起来的能量方向也是不同的,所以每块肌肉发出的力量方向也是不同的,即实际上在肌肉紧张发力时,每块肌肉都是各自为战的,每块肌肉只能在其两端与骨骼连接处之间进行紧张收缩蓄发能量,而每块肌肉之间是无法建立直接的联系而让所有肌肉同时向同一个方向发力的。去过健身房的人都知道,各种锻炼人体各处肌肉的健身器械就是依据人体每块肌肉的排列方向而设置的,从这些健身器械中就能够清楚地看出人体肌肉的排列方向,也就是这些肌肉蓄发能量和力量的方向,都是不同的。一句话,肌肉紧张发力无法同时在同一方向发出人体所能够发出的极致打击力量!
比如说当一个人坐着或躺着时,是无法打出有力的拳头的,也无法摔过站着的对手,原因就是肌肉排列方向不同导致的不能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蓄发出巨大能量和力量。但是当人站立时,就能够发出很大力量,为什么?
因为人体对于肌肉排列方向不一致的解决方案就是脚蹬地。在用肌肉紧张发力打拳时,腿脚的发力方向是向下的,即腿脚的肌肉紧张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作用于地面,这样地面就会给予身体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就是地面给予身体的这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才能够把浑身每块肌肉向不同方向蓄发的能量归聚到同一个方向上来,从而使人体发出很大的力量,如果没有脚蹬地的下行能量,人体是发不出多大力量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浑身每块肌肉都同时紧张收缩发力,这些肌肉会因为蓄发能量的方向不同而相互影响制约并抵消发力效果,这时浑身发出的力量不是大了反而是小了。外家拳与格斗术都注意到了这个肌肉之间相互影响抵消发力效果的问题,所以都主张尽量避免胳膊等小肌肉群发力,而主要利用腰胯腿部的大肌肉群发力,这种对于发力的改进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放松。但是放松依然无法改变腰胯腿等大肌肉群中依然存在的肌肉排列方向不一致的根本问题,所以依然不能发出人体能够发出的极致力量。
肌肉紧张发力不能发出人体能够发出的极致力量只是肌肉紧张发力的一个最主要的弊端之一,肌肉紧张发力还有许多其他弊端。
肌肉紧张发力因为需要肌肉紧张收缩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所以蓄发能量和力量的速度慢;
肌肉紧张发力因为每块肌肉各自为战,相互之间没有能量联系,所以只能够单向传输能量,即只能够将体内蓄积起来的能量发出体外形成力量,而不能将对手打来的能量反向传输回自身,所以导致了用肌肉紧张发力的对抗实战的本质就是二个人之间能量与力量的硬性对抗,所以会功夫的不一定能打得过天生力大的,并且这种硬性对抗很容易使自身受伤;
肌肉紧张发力大量消耗体力,尤其是擂台上的实战对抗是最消耗体力的运动,基本上就是在拼体力;
肌肉紧张发力发出的力量是不连续的,需要肌肉紧张收缩与恢复原状的一蓄一发的过程,发完力就要重新蓄力,这就在攻击时出现时间间隔;
肌肉紧张发力时只有腿脚能够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整个上半身都不能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所以也不能获得地面给予的最大反作用力。
对于专门研究武学的前辈大师来说,肌肉紧张发力的这些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内家拳特殊的发力方式的出现就是这些孜孜不倦的前辈大师们努力探索的结果。
本书以内家功夫产生及发展的过程为主线,以内家拳前辈大师对于内家拳的论述为基础,逐步讲解各种内家功夫及其之间的联系、演变,以求让读者系统地了解内家功夫和整个内家拳体系。只有在对整个内家拳的系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认清内家功夫的实质,才能够正确地习练各种内家拳,练出内家功夫。
当今内家拳领域内的一个顽疾就是,看不到各种内家功夫的实质与联系,而是只从外形动作去理解内家拳,于是乎就出现了一种拳术一个理论说道,甚至同一种拳术也出现了不同的理论说道,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前辈大师的拳论,把内家功夫理论弄得五花八门,让习练者不知所措----------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就是因为许多人看不懂前辈大师的拳论,不理解拳论中所说的以心行气、易筋易髓、一气之起落、一气之贯通、阴阳转换、对拉拔长等内家功夫中描述内里能量的生成与运行的词语,所以只能从外形动作去“解释”拳论,导致了一个人一种说法。
其实在人体中,除了用肌肉紧张发力生成能量以外,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在人体内里能够生成能量运行的现象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大家看看“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阴阳转换、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等描述了---------这就是内家功夫的根基,即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内里能量运行最早是应用于健身、医疗的,再后来被丹道等修炼术应用,最后被武学应用。
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被武学应用的标志就是《洗髓经》和《易筋经》,这二本经书是传统中医和丹道之术与武学的交汇点,即洗髓经、易筋经将丹道、中医中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五行能量与传统武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功夫--------内家拳。内家拳之所以被称之为内家拳,就是因为其技击所需的能量和力量的蓄发,均是由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内里五行能量生成并阴阳转换出来的--------这些内里的五行能量,就是内家拳前辈大师的拳论中提及的心肾交合水火相济、易筋易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等。
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内里能量运行在内家功夫的形意拳中被称之为易筋易髓,到太极拳时被称之为以心行气。我在此书中大量引用前辈大师的拳论,大家将拳论内容与我们国家其他古老的健身、医学方面的著作比较一下就能够看出来它们的共通之处,甚至有些前辈大师在拳论中公开说内家武学与丹道是共通的!
所以,内家功夫以及所有内家拳中的“内里功夫”就是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生成的周天运行的能量。但是武学毕竟是与丹道健身不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武学需要巨大的能量和力量去技击,只有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是远远不够的,武学必须要借助身体本身蓄发出能够技击的能量,所以武学利用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内里能量去控制、驱动周身整体生成压缩旋转,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能够蓄发出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能量和力量---------这就是内家功夫和内家拳产生的原因,如果不是为了追求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能量和力量,那么使用正常的肌肉紧张发力就行了,何苦还要习练内家拳中以心行气、易筋易髓、阴阳转换等等这些劳什子干什么!
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生成的能量是从外形动作看不到的,故为静;体外之动是能够看到的,故为动-----------所以,内静外动就成为内家功夫的理论基础,前辈大师的拳论中基本上都是在论述怎么样去内静外动的,即体内怎么静,体外怎么动,内静外动怎么合一。
我在“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已经明确写了体内以心行气、心神抽合、河车运行、鹊桥运行生成的周天能量运行,其实就是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运行;而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是体外的动。内外合一是内家功夫的根本要求,就是将体内的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与体外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结合起来,以生成巨大的技击能量和力量。从这一点来说,内家功夫的理论也不是过于晦涩难懂的。
但是对于没有习练过内家功夫的人来说,体内的以心行气、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运行与体外的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就成为了在理论上不好理解、在实践中不好习练的两道难以逾越的关卡!
并且,心肾交合、水火相济这八个作为丹道之术与内家功夫基础的字,只能静静地躺在古老的文章之中,而在目前红红火火、轰轰烈烈的修炼丹道和习练内家拳的潮流中,却无法找到这八个字的影子了!
所以,对于体内能量运行的谬传,不仅仅是在内家功夫之中,在经络、丹道等理论中均已经被谬传了-----------大家是不是以为普天下有无数种修炼内里功夫的方法?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无论是在健身、医学,还是武学方面,内里的能量运行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心肾交合、水火相济!尽管在健身、修炼、武学中出现了无数个派别,但只是习练方法、过程、外形动作或者是表述的不同,其本质却是一模一样的,因为人体内里只有心脏能够生成能量运行,并且心脏生成能量运行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心肾交合水火相济!大家看看古往今来所有关于健身、医疗、武学方面的著作,不管其修炼功夫的名称如何,其内容都离不开这几句话:心肾交合、水火相济、易筋易髓、以心行气!
针对目前心肾交合、水火相济这门古老技艺因不被大家理解而几近失传的情况,应该怎么办?这个技艺的失传就将导致丹道之术与内家拳的失传,即将来的丹道、内家拳就只剩下一堆与广播体操无异的外形动作了,身体内里的东西就都没有了!
该怎么办?
我写“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可惜效果不明显,因为内家功夫是一个完全实践性的事物,即只有自己习练出来才能够理解,在自己不能实践的情况下,只看理论,就犹如读神话故事一般!
由此,导致了一些人对于“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的怀疑,有人怀疑我在胡说八道---------即便我公布了联系电话,怀疑者可以前来验证,但是依然有人无端地怀疑。
当然更多的是鼓励。绝大部分人从我的书中看到了内家拳的希望,鼓励我多出这样的书!
无论是鼓励还是怀疑,都促使我决定必须再写一本详细地介绍内家功夫的书,而这本书中,必须要有让人信服的依据。于是,本书就诞生了,我在本书中拿出了二个“让人信服的依据”,一个是前辈大师的拳论;另一个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加信服我说的以及前辈大师说的内家功夫,我改变了验证方式,有怀疑者,不必麻烦您亲自跑到沈阳来验证了,您可以随时邀请我们去您那里验证交流-----------所以,真假无须争论,一个电话就可以彻底解决,旅差费都是我们自己掏!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不习练也不邀请我们去验证,而只是无端地对我提出怀疑的,那么显然怀疑者的怀疑目的就是不纯粹不高尚了!对于这种人,我在这里可以直接称呼您是骗子了,您在用你的花架子骗取学费!
对于太极拳的具体习练方法,在 “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中已经作了介绍,所以本书对于太极拳的习练方法不作详细介绍,只是一带而过。对于形意拳则多介绍一些。因为本书内容涉及各种内家功夫,所以不可能只介绍初级层次的基本功夫。“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只是介绍的初级习练方法,所以本书也可以作为“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的高级教程。“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介绍的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精气神生成的初级阶段的功夫,而本书介绍的是习练涨筋腾膜的炼神还虚阶段及习练真气鼓荡的练虚合道阶段的高层次功夫。对于各种内家拳的具体习练方法,我不做具体介绍,大家只需把本书中的内容加入到大家以前的习练过程当中就行。
内家功夫习练到高级阶段,表面的东西越来越少,内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就没有什么具体的可以明确说明的习练方法了,我只能把高级层次的功夫表象和内里感受介绍给大家,大家按照“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中介绍的方法与本书内容结合起来一直习练下去,就能够达到高级层次。但是高级层次毕竟与初级层次的功夫有区别,这就需要有一定悟性的人参考本书内容才能够习练出高层次的内家功夫。对于想习练内家拳健身的人,用正确的习练方法习练出内里的能量传簇,也会对健身有巨大作用的。
本书侧重于向大家介绍内家功夫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各种功夫之间的联系,以让大家对整个内家功夫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让大家掌握在市场经济下传统武术界已有的或横空出现的各种“功夫”中梨清脉络,认清实质,明辨真伪的能力,为传统武术和内家拳的振兴奠定基础。
为什么需要大家在各种“功夫”中梨清脉络?因为不破不立,真假不能并存,尤其是在假的东西大行其道之时,不以严厉之手段处理之,假的就会疯狂地打压真的---------这就是我遇到的现实。
内家拳经数代前辈大师的传承发展,内容庞杂,我在写一个内容时难免有遗漏,这些遗漏会在介绍前辈大师的拳论时根据前辈大师的提示再补充上,所以本书的写作方式有引用到哪就写到哪、想到哪就说到哪的漫谈之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终会让大家对内家功夫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的。
我师承武氏太极拳和戴氏心意六合拳,在此将多年以来师父的言传身教和自身的习练所得与大家分享,有错误之处希望大家指出,我们一起为内家拳的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没有系统地习练过心意把和八卦掌,只是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有过一些接触,但是这些拳术的拳理相通,为了让大家能够系统了解内家功夫,我也就斗胆说说心意把和八卦掌,如果有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指出批评--------我之所以敢于说我没有习练过的功夫而冒着可能犯错误的风险,就是因为即便能够引起大家对我的批评热潮,也比现在内家功夫在实战技击方面的衰退潮流要好!因为能够批评我的人必定是比我对于内家功夫的理解有更深见解的人,这会让更多的内家功夫高人显露出来,百家争鸣,这对于内家功夫的振兴绝对是一个好事。所以,本书就是抛砖引玉之作。希望指出我错误的人们能够理解我,不要认为我狂妄自大。
对于前辈大师拳论的介绍,已经公开的别人已有介绍,我就不详细介绍了,一带而过;别人没有的介绍,或者是介绍错误的,我则详细介绍。
本书之所以要介绍大量前辈大师的拳论,就是因为目前对于前辈大师的拳论以及整个内家拳的谬传谬解太多了,将一个坚如磐石的内家功夫体系“解释”“肢解”得四分五裂,大量内家拳爱好者和习练者因为看不懂前辈大师的拳论,只能被迫去看一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谬传谬解,结果就是内家功夫的衰败!
内家功夫及各种内家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答案就在各派内家拳前辈大师的拳论之中!本书就是在以内家拳前辈大师的拳论为标准向大家展示内家功夫的本来面貌,让大家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中独具慧眼,只有真正明白了内家功夫的真谛,内家功夫才能够振兴,否则内家功夫及内家拳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衰落到与体操无异!丢掉老祖宗的宝贝,而让西方技击格斗功夫在国内大行其道,犹如捧着金饭碗去要饭,这是传统武术爱好者和习练者的耻辱!
本书通过对内家拳的前辈大师的大量拳论的介绍,就是让大家看一看,内家拳到底是妄想以松懈去四两拨千斤的花架子,还是追求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技击能量的横行霸道的技击术!
本书内容也相对独立。由于本书的系统性需要,所以对于在“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已经有的部分内容,也在本书简要介绍一下,以保持本书的完整性。
对于本书所写内容,我们门派希望大家能够与我们共同交流验证,无论是习练传统武术的或是习练西方格斗术的都可以,因为只有亲身体会到了才能够辨别真伪,才能够知道内家功夫的巨大威力,才能够有振兴内家拳的信心!
何况内家拳作为一种技击术,只有不断地与其他技击术交流才能够进步。按图索骥、闭门造车、孤芳自赏是现在内家拳的习练现状,也是内家拳没落的主要原因,所以内家拳的习练者都应该走出自己的门派圈子,去与各种功夫交流。当然这种交流不是为了争个人或者门派的输赢胜负,而是为了让整个内家拳在相互交流切磋并且实战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直至振兴。
我的联系电话是:15541535900,也是微信号。我们希望大家有机会前来验证我在本书中所说的内家功夫,如果大家没有空闲时间,也可以邀请我们过去。我们知道天下隐姓埋名的英雄豪杰很多,所以我们可能会输--------为此大家更应该理解我们不计个人与门派的荣辱而与天下武者交流的真意,那就是重开内家功夫相互交流发展的先河,一定要把内家功夫传承下去,内家功夫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振兴!
目录
第一章, 内家拳产生的基础--------外家拳
一,能量与力量
二,技击需要能量和力量
三,技击要素
四,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
第二章, 外家拳向内家拳的演变过程
一,从肌肉紧张发力的量变到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的质变
二,外三合
第三章,内家功夫的建立
一,先天、本真的发力状态
二,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
三,人体三节
四,阴阳转换(虚实转换)
五,对拉拔长
第四章,内家功夫的高层次
一,内三合与内外合一、无内无外
二,内家功夫的习练过程
第五章,内外家之辨
一,内外家之争
二,外形动作对于内外家拳的意义
第六章,三大内家拳概述
一,三大内家拳概述
二,如何看内家拳拳论
第七章,《洗髓经》与《易筋经》
一,《洗髓经》和《易筋经》在内家功夫中的地位
二,《洗髓经》
三,《易筋经》
四,《洗髓经》、《易筋经》中的功夫要义
第八章,形意拳
一,三节、四梢、起落、横顺、五行、六合
二.三体式
三,五行拳
四,习练形意拳要注意的问题
五,李洛能形意拳论
六,曹继武十法摘要
七,戴龙邦形意拳谱
八,郭云深形意拳论
九,小结
第九章,太极拳
一,张三丰太极拳论
二,陈长兴太极拳论
三,陈鑫太极拳论
四,杨露禅、杨澄甫太极拳论
五,吴公藻太极拳论
六,孙禄堂太极拳论
七,武禹襄太极拳论
八,小结
第十章,八卦掌
第十一章,心意把
第十二章,内家拳的发展
(正文)------------------------------------------------------------------------------------------------------
第一章 内家拳产生的基础---------外家拳
一,能量与力量
人体正常的发力方式是肌肉紧张发力。
肌肉紧张发力是由大脑控制的发力,当大脑控制肌肉产生紧张收缩时,肌肉的紧张收缩生成了弹性势能,就是在体内蓄积起了能量;当肌肉从紧张收缩的状态恢复原状时,将弹性势能从体内释放,发出到体外就成为了力量。如果肌肉紧张收缩后不恢复原状,那么就不能将体内的能量转换为力量。
所以,人体想要发出力量,首先必须要在体内蓄积出来能量,将体内蓄积的能量从体内发出才是力量。如果肌肉紧张收缩蓄积的能量不外发,就不能形成力量。
以上能量与力量的概念,在以后介绍的内家拳中很重要,所以大家首先要在心中有一个概念:在体内生成、蓄积并运行的是能量,只有将能量从体内发出才是力量。
为什么我先要把能量与力量的概念说清楚?因为在我编写的另一本“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大量使用能量一词,许多人就搞不明白能量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当然,这点是我意想不到的,所以在本书中专门介绍一下能量与力量。
高层次的内家拳在体内生成的能量是不外发的,而是在体内运行,遍布周身,形成内家拳的涨筋腾膜、真气鼓荡,此时能量充满周身达之于皮肤表面的每个毛孔,皮肤之内是能量,皮肤之外就是力量,即内家拳的能量与力量的蓄发是合一的。内家拳是一种状态拳,目的是把身体习练到一种自然、本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蓄力而力自存,不发力而力自出。内家拳所追求的是大于拳脚劲力的周身整劲,而不是追求拳脚的劲力。
对于内家拳来说,低层次的内家拳在习练过程中是有发力的,高层次的内家拳就已经没有发力了,而是开合吐纳,即自身能量与对手打来的力量之间的阴阳转换。所以本书中介绍的都是内家拳体内能量的生成和运行,而不太多介绍力量。其实力量的关键就在于蓄积能量,习练会蓄积能量了,将能量从体内发出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我就是不介绍,大家也无师自通。
大家注意,高层次内家拳不发力,不代表内家拳周身没有力量,只不过自身要求不发力而已。虽然自身要求不发力,但在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状态下,周身力量已经无处不在了,加之内家拳以能量转换技击,所以能量是以吞吐、吐纳的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之间的阴阳转换的方式蓄发的,而不是像外家拳那样直接发力。
但是许多人将内家拳理解成了玄术与巫术,幻想能够不用能量和力量去技击,妄想用松懈去实现四两拨千斤。其实内家拳惊心动魄的技击手段无不是用巨大的能量与力量完成的!
二,技击需要能量和力量
之所以要把技击需要能量和力量这个简单的道理专门用一节介绍,就是大家已经对于内家拳产生了一些误解,将内家拳玄幻化、迷信化了,这个误解必须要纠正。
大家对于内家拳产生误解的原因就在于错误地理解了前辈大师的拳论。
内家拳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就是松。
但是内家拳要求的松不是无谓的松懈,而是要在肌肉不紧张的松沉状态下让周身整体以统一的动作方式蓄发能量与力量,既松是追求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能量与力量的方式!
但可惜的是大家从前辈大师的拳论中按图索骥,只看到了松字而没有注意到比松字更多的力、劲等字,加之拳论中有四两拨千斤等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词语,所以现在许多习练内家拳的人就以松为第一要务,根本就无法发出技击能量和力量,甚至一松到懈。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随便找一个人来,让他出拳打你,在保证打不到你的情况下,你放心地试验一下,看看到底能不能用四两劲去拨开对手打来的拳头。其实即便不作这个试验,大家从电视里播放的拳击节目中就能看出来,想要挡住或拨开对手打来的拳头是需要很大劲力的,对于一些重拳,甚至根本无法阻挡或拨开,以至于在阻挡对手的重拳时整个身体都被重拳打得七扭八歪或直接摔倒!
另一个验证方法就是大家都看到的,即现在无论是练得出拳时惊天动地的形意拳,还是推手时能把人摔出去的太极拳,都无法上擂台与技击格斗术实战抗衡。大家对太极拳不能实战似乎还能够理解,因为至少从外形动作来说太极拳打得太慢,但是对于打得惊天动地的形意拳也不能实战却有些懵懂,为什么?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给大家做分析说明。
在以后的章节中我将引用前辈大师的拳论,大家看完就会知道,松沉是内家拳的发力方式,绝不是内家拳的技击方式,内家拳习练的就是要用松沉的方式发出人体所能够发出的极致能量和力量,内家拳是依靠巨大的技击能量和力量去技击的,内家拳的硬打硬进无遮拦、应者立仆的进攻气势和化打合一、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等技击方式,无不是依靠巨大的技击能量和力量去进行的。
三,技击要素
任何一种技击术都需要具备力量、招式、速度这三个要素。
招式就是技击技术,包括如何出拳踢腿打击对手,如何阻挡对手的打击,以及在自身与对手所处的任何位置、姿势与状态下实现保护自己打击对手的目的。
比如说外家拳都有的弓步冲拳,在弓步冲拳里的招式就是一手抬起拨挡对手劲力,一手向前打击对手,同时前迈一步以接近对手及利用向前的冲击力增加拳头的力量。弓步冲拳的招式很简单,一说大家就懂,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习练过拳的新手来说,在他懂得了弓步冲拳的招式时,他是否能够打出弓步冲拳的效果与威力呢?
显然不能,因为决定招式的效果和威力的是力量!
后腿是否能够发出脚蹬地的力量,腰胯能否配合脚蹬地的同时发出横向旋转的力量,肩膀能否发出两肩相扣的力量,胳膊能否打出向前的打击力量与向上的格挡力量,最后能否把脚蹬地与腰胯旋转、扣肩、胳膊的力量同时打向对对手,只有完成了以上这些过程,弓步冲拳才能够产生打击对手的效果和威力---------那么我们回头看看,在以上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是招式本身吗?
显然不是,想要让招式产生打击效果的是力量!以上弓步冲拳的打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身体各个部位相互协调合作产生的一个发力过程----------所以,招式就是一个在自身与对手所处状态下的发力条件,练招式就是在练如何在各种状态下打击对手保护自身。
如果将招式看做是一个固定的打击状态的话,那么外家拳习练的不是招式本身,而是习练在一个又一个的招式状态下的发力,保证身体能够在任何状态、姿势、位置下都能够发出最大的打击力量。
无论多么高难的招式,任何人都是一学就会的,但功夫并不在招式本身,而在驱动招式能够完美使用出来并产生技击效果的发力与力量。
在西方格斗术中,招式相比于我们的武术来说是不多的,直拳、摆拳、勾拳、正踢、侧踢、摔法几乎就构成了大家所能够见到的全部技击技术,这些技术在我们的武术里面都有,并且还有各种变化,比格斗术精彩。(UFC中有地面技术,这个我不懂)
但是,大家注意,为什么在同样的招式下,格斗术凶猛异常,而我们的传统武术却被习练成花架子?
这就是说我们对于传统武术的理解和习练方法都错了!
格斗术的日常习练是什么?
是发力和力量!在巨大的打击力量之下,各种技击技术才能够发挥出威力,格斗术才能够实战。
而我们的传统武术呢?我们只习练招式本身,而不去习练背后支撑招式的发力和力量,所以大多数传统武术的习练者,似乎认为只要把套路动作里的招式一个一个地打出来,打出一个完整的套路动作就是学会了,就有功夫了,而在每一个招式中都不能发出巨大的打击力量,没有打击力量,就只有挨打的分了。最可悲的是,国家级别的武术比赛中,都只是以套路动作的表演决定成绩的,根本就不注重技击力量。
传统武术的前辈大师早就说过,练拳要练基本功。基本功是什么?基本功就是在练力量,在一个简单的招式中习练出巨大的打击力量。但是现在没有人习练基本功了,同时还感叹传统武术的没落--------尚若大家能够重新认识传统武术,将习练重心转移到习练巨大的技击力量上来,传统武术的威力是一点也不次于格斗术的!
所以对于招式这个要素来说,我们可以将归纳到力量之中。
再说说速度这个要素。
对于速度,有些人也没有正确的理解。有些人认为速度是指完成招式的速度,这是错误的。没有发力和力量做支撑,招式完成的再快也是要挨打的,在实战中如果没有力量,甚至都不可能完成招式就已经被打了。
武术中要求的速度,不是指完成招式的速度,而是指发力速度,完成打击对手的目的是靠力量的,所以发力的速度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发力速度的快慢是由体内能量的蓄积时间决定的,体内能量蓄积好了,发力只是一瞬间的事,体内蓄积能量的时间越长,发力就越慢。而蓄力时间的长短,是由肌肉紧张收缩的空间距离决定的,肌肉紧张收缩需要的空间距离越大,蓄力时间越慢。所以李小龙强调并习练寸劲,格斗术强调爆发力,这都是在追求用最小的空间距离完成肌肉的紧张收缩而蓄积出巨大的能量。我们看看格斗术或拳击,经过长期的力量训练,肌肉爆发力强劲,能够在一秒钟之内完成若干次出拳--------我们再回头看看现在我们习练的形意拳,每一个蓄发力量的出拳动作至少需要一到二秒的时间,否则就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蓄力和发力的出拳动作,这时,即便能够打出石破天惊的拳力,也早已经被对手打击至少四、五拳了!
就是说现在大家习练的形意拳,发力速度至少比格斗术慢了十倍,在实战中根本就没有蓄发能量的机会。对于这点,我想习练形意拳的朋友是有体会的,在正常习练时能够从容蓄发,一旦与对手对峙,就手足无措,根本无法作出在习练时熟悉的动作蓄发能量和力量了,因为对手不会给你蓄力和发力的机会。并且,由于错误地以外形动作理解内家拳,机械地习练外形动作就导致了在对抗实战中不会玩了。还拿形意拳举例,平时五行拳练得得心应手,可是一旦与对手对峙,双手置于头前部抱圆时,就根本不会打五行劲力了!对抗实战中对手会给你摆好三体式而让你打出五行劲力的机会吗?机械地以外形动作理解并习练内家拳,就会导致这个荒唐的结果。所以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所谓内家拳的对抗,实际上没有一个人使用的是内家功夫,都是在打着内家拳的旗号而使用格斗功夫去技击的。
决定发力速度的另一个原因是空间距离,在实战中与对手劲力接触上以后,双方之间几乎就没有能够让肌肉紧张收缩和恢复原状需要的发力的空间距离了,这时就只能够依靠肌肉的爆发力了,肌肉爆发力好的,能够在方寸之间发力,所以格斗术着重爆发力的训练,其出拳踢腿的动作极小,能够做到在任何位置与状态下发力---------我们再回头看看形意拳,劈崩钻炮横每一个动作得需要多大的能量蓄发空间距离,这种空间距离在实战中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面对格斗术对手,人家身体和胳膊稍微一收缩就能打出拳头,而形意拳还要用很大的空间距离去束展蓄发,能不挨打吗!
以上说的发力速度与空间距离,就是形意拳打得惊天动地却不能实战的原因!
难道形意拳的能量蓄发只能如此缓慢吗?难道形意拳永远不能抗衡格斗术吗?更何况还有比形意拳更慢的太极拳呢,难道太极拳注定就是不能实战的花架子吗?
不是的!等大家看完此书就会明白,没有什么功夫的能量蓄发能够快过内家拳的!因为内家拳习练到一定程度,蓄发合一,根本就不需要能量蓄发的时间与空间距离,所有的能量蓄发在体内就已经完成了,涨筋腾膜、真气鼓荡,周身皮肤及毛孔都时刻充斥着巨大的打击能量和力量,挨着对手的劲力就能蓄发、吞吐,就能用自身能量与对手劲力做阴阳转换。
好,速度这个要素也介绍完了。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是否理解了,决定一门技击术的所有要素中,最根本的就是发力和力量!招式和速度,都是由能量蓄发决定的。所以,能量和力量就是所有技击术的根基,习练任何功夫,都是在习练能量和力量的蓄发,能量和力量练出来了,速度就上来了,招式就有效果和威力了。
而内家功夫,习练的就是能量蓄发,用一种特殊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蓄发能量,这种发力方式能够习练到一种根本就不需要时间与空间距离就能够发出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巨大的技击能量的程度----------所以,内家拳就不用招式了,内家功夫都是无形无式的。
无论是形意拳还是太极拳、八卦掌,大家习练的套路招式都是为了配合内里以心行气的,而不是用于技击的,内家拳没有招式,只有巨大的能量和力量,这巨大的能量和力量才使得内家拳随心所欲地硬打硬进无遮拦、应者立仆!
所以,内家功夫的厉害之处在于巨大的能量和力量,而不在于外形动作。在外形动作上论内家拳,就是在天真地以为内家拳的外形动作比外家拳或者格斗术高明---------高明吗?就是傻子也能轻易地学会这些“高明”的外形动作吧!
四,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
武术起源于外家拳,顾名思义,外家拳就是使用肌肉紧张发力的拳术。因为肌肉紧张发力需要肌肉收缩紧张和恢复原状所需的外形动作和空间距离才能够发出力量,所以打拳发力时必须要有外形动作和空间距离,这些都是能够从外形看出来的,所以叫外家拳。(同样顾名思义,内家拳发力是不需要外形动作和空间距离的,这些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介绍。)
按照这个定义,西方格斗术也属于外家拳。
通过前一节对技击要素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能量蓄发是技击术的一切,所以传统武术就是以能量蓄发这个主线发展的。
外家拳用肌肉紧张发力,这种发力方式有许多弊端。
大家知道,肌肉紧张发力是以肌肉的紧张收缩和恢复原状蓄发能量和力量的,但是,纵观整个身体,却没有任何二块肌肉的排列顺序和方向是相同的,就是说,浑身的每块肌肉紧张收缩的方向是不同的,由此蓄积起来的能量方向也是不同的,所以每块肌肉发出的力量方向也是不同的,即实际上在肌肉紧张发力时,每块肌肉都是各自为战的,每块肌肉只能在其两端与骨骼连接处之间进行紧张收缩蓄发能量,而每块肌肉之间是无法建立直接的联系而让所有肌肉同时向同一个方向发力的。去过健身房的人都知道,各种锻炼人体各处肌肉的健身器械就是依据人体每块肌肉的排列方向而设置的,从这些健身器械中就能够清楚地看出人体肌肉的排列方向,也就是这些肌肉蓄发能量和力量的方向,都是不同的。一句话,肌肉紧张发力无法同时在同一方向发出人体所能够发出的极致打击力量!
比如说当一个人坐着或躺着时,是无法打出有力的拳头的,也无法摔过站着的对手,原因就是肌肉排列方向不同导致的不能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蓄发出巨大能量和力量。但是当人站立时,就能够发出很大力量,为什么?
因为人体对于肌肉排列方向不一致的解决方案就是脚蹬地。在用肌肉紧张发力打拳时,腿脚的发力方向是向下的,即腿脚的肌肉紧张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作用于地面,这样地面就会给予身体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就是地面给予身体的这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才能够把浑身每块肌肉向不同方向蓄发的能量归聚到同一个方向上来,从而使人体发出很大的力量,如果没有脚蹬地的下行能量,人体是发不出多大力量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浑身每块肌肉都同时紧张收缩发力,这些肌肉会因为蓄发能量的方向不同而相互影响制约并抵消发力效果,这时浑身发出的力量不是大了反而是小了。外家拳与格斗术都注意到了这个肌肉之间相互影响抵消发力效果的问题,所以都主张尽量避免胳膊等小肌肉群发力,而主要利用腰胯腿部的大肌肉群发力,这种对于发力的改进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放松。但是放松依然无法改变腰胯腿等大肌肉群中依然存在的肌肉排列方向不一致的根本问题,所以依然不能发出人体能够发出的极致力量。
肌肉紧张发力不能发出人体能够发出的极致力量只是肌肉紧张发力的一个最主要的弊端之一,肌肉紧张发力还有许多其他弊端。
肌肉紧张发力因为需要肌肉紧张收缩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所以蓄发能量和力量的速度慢;
肌肉紧张发力因为每块肌肉各自为战,相互之间没有能量联系,所以只能够单向传输能量,即只能够将体内蓄积起来的能量发出体外形成力量,而不能将对手打来的能量反向传输回自身,所以导致了用肌肉紧张发力的对抗实战的本质就是二个人之间能量与力量的硬性对抗,所以会功夫的不一定能打得过天生力大的,并且这种硬性对抗很容易使自身受伤;
肌肉紧张发力大量消耗体力,尤其是擂台上的实战对抗是最消耗体力的运动,基本上就是在拼体力;
肌肉紧张发力发出的力量是不连续的,需要肌肉紧张收缩与恢复原状的一蓄一发的过程,发完力就要重新蓄力,这就在攻击时出现时间间隔;
肌肉紧张发力时只有腿脚能够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整个上半身都不能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所以也不能获得地面给予的最大反作用力。
对于专门研究武学的前辈大师来说,肌肉紧张发力的这些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内家拳特殊的发力方式的出现就是这些孜孜不倦的前辈大师们努力探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