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龙 人 过 好 了 最 高 兴”
----------全国人大代表张荣锁北京归来话发展
本报记者 孙保军 姬光环
新乡日报2010年4月3日星期六
依然是一身的风尘,依然是坚毅的眼神,依然是每个脉管中都奔流着开山劈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战天斗地的豪情,这位经历过军营熔炉历练,始终褒有艰苦朴素不怕困难干事创业精神的大山的儿子,“当代愚公”------张荣锁,一谈起人大会,一谈起回龙村,浑身便涌现出了使不完的力量,张荣锁说“我别无所求,只要回龙人能过上好日子,我就满足了,回龙人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无论走到哪儿,无论到什么时候,我都是回龙人,我心里装的永远是回龙人的生活和命运。”参加人代会的兴奋之情还在张荣锁的心海里荡漾,因为,张荣锁看到了回龙人幸福的明天,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让他心潮澎湃。
“退伍返乡后,张荣锁经商、办企业,挣了100多万元,但眼看着群众都还过着穷日子,张荣锁心里难受啊!”1993年,张荣锁当上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后,制定了“先架电、后治坡,修通公路通汽车”的计划。在张荣锁倾尽了全部家产,带领父老乡亲经过近10年艰苦卓绝的战天斗地之后,2002年年初,终于打通了回龙村通往山外的公路。有人问张荣锁,修路这么难,花了你的家产,你有没有后悔过?张荣锁说:“把钱用在群众身上,用在大家急需的地方,比什么都值!”朴实而真诚的话语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望着那悬挂在绝壁之上的盘山公路,张荣锁说“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路,这是一条生命路,是一条团结路,更是一条致富路。”
一条路,打开了一扇富裕之门。回龙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打开绝壁通途的当年,张荣锁他们就研究制定了发展旅游业的长远规划,回龙景区的人文景观多姿多彩,自然景观万象更新,太行山水雄浑壮丽,乡土风情纯朴厚重。自2002年回龙被确立为省级名胜风景区至今,先后投入20000多万元资金改造提升景区的品位和档次,目前,景区已开发出盘山挂壁公路、天下第一铁顶、太行红岩大峡谷、张沟度假村、龙口生态乐园五大景观,豫北第一家高空客运索道以及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住宿的清峰关宾馆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回龙景区还不断完善新的亮点工程,开辟了清峰关至后背、清峰关至老君阉10多公里长的旅游观光步道,修筑了清峰关停车场、仿古墙,铺设了景区生态停车场、磨针河观光步道,建筑了磨针河观光水坝,开发了影视村拍摄基地。由于加大了对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红色旅游景点、国家地质公园、国家三A级景区等。
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工作实践中,张荣锁又一次深深体会到:“一条腿走路不行,两条腿走路才能站得稳、跑得快。”2002年下半年,张荣锁提出了“旅游强村、林果富民”的口号。目前,全村果树长势良好,部分品种已进入盛果期,年收入达250万元。近几年,张荣锁他们又在摸索兴办山区特色企业,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发展模式,其中包括集体股份制企业和个体企业。村集体以股份制形成,先后建起果品加工厂矿泉水厂和香菇厂,年收入达300多万元。在集体股份制企业的带动下,个体小型加工业、旅游服务业也蓬勃兴起,全村已有80多户从事果品、野菜、小杂粮、食用菌等绿色产品的经营,发展农旅社的农户达180户,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8000余元。张荣锁说:“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村只要有了一个好班子,一个县只要有一个好书记,农民奔小康的步伐就能大踏步前时。”
实践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早在10年前,回龙村就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兴建了农民新村第一小区。如今,全村已建起居信160户村民的回龙新村园区。张荣锁说:“改善村容村貌只是量的变革,提高村民的生活品位才是质的提高。”
回龙的经济发展了,村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精神 境界也有了较大的提升,“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五化目标的实现,使得整个新村呈现出和谐繁荣的喜人景象。
怎样进一步深挖回龙的潜力,让所有的回龙人都过上好日子,张荣锁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实践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张荣锁说,我是农民,我始终最关心的是农民们面临的问题。8年来,张荣锁忠实地履行着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他深知,要想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必须真正地从群众中来,把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反映上去,将上级精神领悟进去,化作为民办事的实际动力和方式落实开去。《关于土地法适度修改的建议》、《关于加强电脑网络治理的建议》等,每一项建议都和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的都是新时代农民的心声。张荣锁说,我们基层干部就是要把工作落实好,当好带头人,这样,老百姓才能真正享受到实惠。
如今,回龙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曾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一位八旬老太太流着泪高兴地说:“俺回龙出了个张荣锁,可真是让大家过得得劲了!”全国人大代表、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面对众多的荣誉和村民的信任,张荣锁,这位一心根植山区,誓要改变山区农民贫困面貌的太行山硬汉,却委婉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什么时候,老百姓的收入,就像树上的树叶一样,哗哗地落满村民们的口袋,我的心就满足了。”
----------全国人大代表张荣锁北京归来话发展
本报记者 孙保军 姬光环
新乡日报2010年4月3日星期六
依然是一身的风尘,依然是坚毅的眼神,依然是每个脉管中都奔流着开山劈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战天斗地的豪情,这位经历过军营熔炉历练,始终褒有艰苦朴素不怕困难干事创业精神的大山的儿子,“当代愚公”------张荣锁,一谈起人大会,一谈起回龙村,浑身便涌现出了使不完的力量,张荣锁说“我别无所求,只要回龙人能过上好日子,我就满足了,回龙人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无论走到哪儿,无论到什么时候,我都是回龙人,我心里装的永远是回龙人的生活和命运。”参加人代会的兴奋之情还在张荣锁的心海里荡漾,因为,张荣锁看到了回龙人幸福的明天,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让他心潮澎湃。
“退伍返乡后,张荣锁经商、办企业,挣了100多万元,但眼看着群众都还过着穷日子,张荣锁心里难受啊!”1993年,张荣锁当上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后,制定了“先架电、后治坡,修通公路通汽车”的计划。在张荣锁倾尽了全部家产,带领父老乡亲经过近10年艰苦卓绝的战天斗地之后,2002年年初,终于打通了回龙村通往山外的公路。有人问张荣锁,修路这么难,花了你的家产,你有没有后悔过?张荣锁说:“把钱用在群众身上,用在大家急需的地方,比什么都值!”朴实而真诚的话语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望着那悬挂在绝壁之上的盘山公路,张荣锁说“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路,这是一条生命路,是一条团结路,更是一条致富路。”
一条路,打开了一扇富裕之门。回龙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打开绝壁通途的当年,张荣锁他们就研究制定了发展旅游业的长远规划,回龙景区的人文景观多姿多彩,自然景观万象更新,太行山水雄浑壮丽,乡土风情纯朴厚重。自2002年回龙被确立为省级名胜风景区至今,先后投入20000多万元资金改造提升景区的品位和档次,目前,景区已开发出盘山挂壁公路、天下第一铁顶、太行红岩大峡谷、张沟度假村、龙口生态乐园五大景观,豫北第一家高空客运索道以及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住宿的清峰关宾馆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回龙景区还不断完善新的亮点工程,开辟了清峰关至后背、清峰关至老君阉10多公里长的旅游观光步道,修筑了清峰关停车场、仿古墙,铺设了景区生态停车场、磨针河观光步道,建筑了磨针河观光水坝,开发了影视村拍摄基地。由于加大了对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红色旅游景点、国家地质公园、国家三A级景区等。
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工作实践中,张荣锁又一次深深体会到:“一条腿走路不行,两条腿走路才能站得稳、跑得快。”2002年下半年,张荣锁提出了“旅游强村、林果富民”的口号。目前,全村果树长势良好,部分品种已进入盛果期,年收入达250万元。近几年,张荣锁他们又在摸索兴办山区特色企业,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发展模式,其中包括集体股份制企业和个体企业。村集体以股份制形成,先后建起果品加工厂矿泉水厂和香菇厂,年收入达300多万元。在集体股份制企业的带动下,个体小型加工业、旅游服务业也蓬勃兴起,全村已有80多户从事果品、野菜、小杂粮、食用菌等绿色产品的经营,发展农旅社的农户达180户,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8000余元。张荣锁说:“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村只要有了一个好班子,一个县只要有一个好书记,农民奔小康的步伐就能大踏步前时。”
实践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早在10年前,回龙村就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兴建了农民新村第一小区。如今,全村已建起居信160户村民的回龙新村园区。张荣锁说:“改善村容村貌只是量的变革,提高村民的生活品位才是质的提高。”
回龙的经济发展了,村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精神 境界也有了较大的提升,“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五化目标的实现,使得整个新村呈现出和谐繁荣的喜人景象。
怎样进一步深挖回龙的潜力,让所有的回龙人都过上好日子,张荣锁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实践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张荣锁说,我是农民,我始终最关心的是农民们面临的问题。8年来,张荣锁忠实地履行着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他深知,要想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必须真正地从群众中来,把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反映上去,将上级精神领悟进去,化作为民办事的实际动力和方式落实开去。《关于土地法适度修改的建议》、《关于加强电脑网络治理的建议》等,每一项建议都和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的都是新时代农民的心声。张荣锁说,我们基层干部就是要把工作落实好,当好带头人,这样,老百姓才能真正享受到实惠。
如今,回龙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曾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一位八旬老太太流着泪高兴地说:“俺回龙出了个张荣锁,可真是让大家过得得劲了!”全国人大代表、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面对众多的荣誉和村民的信任,张荣锁,这位一心根植山区,誓要改变山区农民贫困面貌的太行山硬汉,却委婉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什么时候,老百姓的收入,就像树上的树叶一样,哗哗地落满村民们的口袋,我的心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