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草原吧 关注:28贴子:232
  • 1回复贴,共1

人民网--草原建设要符合生态规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草原建设要符合生态规律
文/ 沈孝辉(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
更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内蒙古的生态恶化,甚至民间的一些环保人士也在奔走呼号,一切都是为了保住我们美丽的大草原。在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的今天,环保人士忧心忡忡:我们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看待这种变化?我们又能有多大的力量来改变这种趋势?在一种文明消失以后,草原的生态平衡如何继续?
人工草地加速了草原退化
在内蒙古的草原建设中,我们常常为了提高载畜量而发展人工草地,其实这样不但起不到什么效果,反而加速了草地退化。
这种做法是照搬荷兰和新西兰的,但荷兰、新西兰的降水量是内蒙古草原的好几倍。内蒙古草原降水量好的东部地区,年降水量也只有300~400mm,属于干旱、半干旱草原。当地过去的牧草是经过自然选择留下的,不需要管理而会生长得更好。这种原生草原被破坏后种植的人工草,并不是适宜的品种,它需要人工强制性的维持,才能继续生长下去,一旦水资源或资金不足,这种草地就会被自然选择淘汰掉。
内蒙古买了荷兰、新西兰的草籽,但它们并不适合内蒙古草原。就是本土调拨的牧草品种,也存在区域性差别,例如紫花苜蓿在西部荒漠草原有很强的适应性,可是在呼伦贝尔就没有,把紫花苜蓿调到草原中部来种,结果就是失败。
可奇怪的是,统计表里草原建设的亩数还是增加了,而且一级一级上报。“八五”期间,内蒙古草原建设每年是2000万亩,到“九五”期间每年是3000万亩,到了2000年时就是5000万亩,近13年来草原建设的面积应当是4亿亩,即2700万公顷,或者是27万平方公里。这27万平方公里意味着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4。
这是公布的一组草原建设成绩的数字,同时还有另一组数字是:内蒙古草原沙化、退化的面积已达5.66亿亩,约占内蒙古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这种状况正以每年31.45万公顷的速度继续。
植树造林得不偿失
“植树造林是草原生态建设的首选工作”,其理论根据是: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在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和大兴安岭余脉有樟子松和兴安落叶松,在科尔沁草地和浑善达克沙地,过去也有过森林的分布,现在还存在一些树林和稀疏的森林景观,比如沙地云杉和榆树。哲盟科左后旗的大青沟至今还有一片几千公顷的天然混交林,有水曲柳、黄菠萝等非常珍贵的树种。
在所有地方种清一色的杨树,老百姓管它们叫做“杨家将”。在草原上种树成本很高,一年要浇六次水,每浇一次水就需要100块钱而且必须年年都得浇,一直浇下去。缺一次水,树就可能死,前功尽弃,所以在不适应种树的地方种树,是给自己背上一个卸不掉的大包袱。
从内蒙古的海拉尔往西,铁路两侧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一条沙带,尤其不适宜种树。从保护铁路的角度出发,种树对防止沙漠的扩展有一点用处,但这块土地下有钙积层,钙积层上有土壤。树小时,树还可以长,可一旦小树长大了,一二十年以后,它的树根穿不透钙积层,这些树就会衰死。
草原专家认为,在干旱草原上种树非但不能改善生态,还加速水分蒸发,加速草原干旱和退化。草原上的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抽水机,把草原的水都抽干。因此,降水量在350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草原和荒漠地带,生态建设应以恢复灌草为主,不适合种树。此外,种树要用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而不能是一刀切的单一树种。
饲料地建设加剧草原问题
饲料地建设也是草原生态建设重要内容。在草原上种粮食喂牲畜要付出很大代价,在经济上有多大收益也值得怀疑。首先是牧户没有耕作的技术,只能雇外来者,外地人帮助种植。草原本来承载人口能力差,饲料地建设又增加草原人口。草原改饲料地建成使原生植被毁掉,耕作让土壤下的沙子翻了上来,风蚀又把表层细土吹走,造成沙化。饲料地的收获是短期的,而草原的退化是长期的。平均开一亩地要影响三亩的草场。
内蒙古据说现有47万户,围封转移后,允许每家每户开30亩(2公顷)饲料地,那么这47万户就意味着开1410多万亩(94万公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内蒙古正准备退1440万亩(96万公顷)耕地。退96万公顷耕地,再开垦94万公顷草地变耕地,周而复始,令人不可思议。
开垦千万亩饲料地是分散的,在草原上遍地开花,比集中联批的开垦破坏性更大。草原上搞饲料地保障率不高,土壤中的有机质本来就低,水资源供应不足,农作物会把草原土壤多年积累的有机质和土壤肥力很快消耗掉,土地就再也没有生产力。所以一般只能打三年粮食,三年以后粮食产量逐年递减,最后收的没有种的种子多,只好撂荒,农户又会再找一块草地重开饲料地。
鄂尔多斯市近几年发展灌溉农业,要求每户两亩水浇地,种玉米。可是鄂尔多斯市地处鄂尔多斯高原,高原没有地表水,地下水位也很低。于是只好到处找水打井,结果造成地下水位更加下降,草场更加干旱退化。
定居定牧使草原更加退化
自古以来,蒙古高原牧民生长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游牧,逐水草而居。这种游牧的习俗并不是牧民的浪漫与嗜好,而是他们处于干旱、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决定的。只有游牧才能取得人、畜、水草的平衡,其实质是对草原的可持续经营。我们今天叫得很响的可持续发展,其实在游牧民族文化中已实施几千年,然而这种游牧却被视为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划上句号。
据统计,在内蒙古游牧变定居已达到95%。游牧定居对草原生态、草原民族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过去择水草而居,草原不会发生退化。如今以水井而居,以水井为圆心,小面积的反复践踏,向四面八方拓展着无草化,即荒漠化。
土地承包制在农耕区是成功的,但把农区的经验硬套到牧区就不成功,牧业文化与农业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小农经济自古以个体劳动为主,农户是农业经济的基本单元,然而牧业就不同了。牧民自古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合作关系,农户关注自身的财产和收入因而适合于土地承包制。而牧民关心的是整体利益,对大家有用的就关心,至于是不是自己的则不重要。所以牧民经常大范围协作,对草场也实行大面积保护。草场承包以后,这种协作关系就被大大削弱。而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也给牧民传统文化带来猛烈冲击。
我们在制定政策、措施、规划时,总是忘了400mm这条降水线,这条大自然划出的界线,是史前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也是当今人类历史时期农牧的分界线。千百万年,这条线两边的植物各有各的适应性,不会互相逾越。而历朝历代,具有农耕文化思维方式的人,总不把草原当作草原,而当作低价乃至无价的荒地,先开垦而后快。这种思维和心态是对草原生态的不了解,不尊重,也是对草原游牧文化的不了解,不尊重。
《绿色家园》 (2003年 第十一期)


IP属地:河北1楼2018-05-20 05:36回复
    人民网 文章 15周年纪念


    IP属地:河北2楼2018-05-20 05: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