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神鸟,《城风》的第一部《风雷不失群》是我的故事,第二部《血心》是为你而写的故事,我写作的缘由,要从四百年前的一个秋天讲起。
1955年9月,我曾与王燕然在武汉长江大桥上黄鹤楼的旧址上进行了一场谈话。9月29日是王燕然与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最后一次见面的日子,而再过几个月就是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去世十二周年了。王燕然没有直接的提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他只是问我,永远的失去一个人,并且晓得他不会回来,这种感受是怎样的,这种感觉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黄鹤啊,如果问我这种问题的不是王燕然,我会揍他的。)
那时候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的继任者已经出现很久了,但他不是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他的确继承了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的部分记忆,但他不是像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那样赤诚的理想主义者。也有可能是因为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即使是他本人,也可能只是像他自己,但不会是他自己。
我之所以要一遍遍重复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的全名,是为了表示对这位战士的敬重,如果我用的是拼音文字,还会把他的每个字母都大写。在王燕然对他的缅怀中,那样真挚、热忱的,近乎神的人,我不认为他存在。就如同你,我的神鸟,失去你以后我无限的美化了你的形象,哪怕你出现在我面前,我也不认为那是你。
王燕然只是认识了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三个月,然后他用整整四百年去缅怀他。这触动了我。这便是我对你所做的事。王燕然还告诉我,他在莫斯科见过你。哪怕只是远远的听到你的故事,也是我莫大的安慰。你的出现使得那天为之一亮。
又过了许多年,当我与南京的凤凰相遇时,它告诉我说,它、你还有应龙,你们三个在莫斯科与双头鹰认识了,然后共同促成了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对王燕然的接近。
我的神鸟,这个故事令我发笑。你们几个就像高中里的小男生一样帮朋友追女孩,可爱得紧。当然了,还原到当年,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并不是在追女孩,他是想要尽力回应王燕然对他的关怀。
按照凤凰的叙述,真实故事会是这样的:
王燕然当年因为某些事心灰意冷,离家出走去了上海滩,吴沪生当时刚好丧妻,王燕然在他家住了些时日,习得了该如何宽慰一个鳏夫。后来,使得他心灰意冷的事情被他自己修复了,他去了当年革命青年的圣城延安,1941年王燕然去了莫斯科,与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相遇了。王燕然因为共同的理想与志趣,与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起了共鸣,又用他在吴沪生身上的习得的经验去宽慰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在当时也刚刚丧妻。随后,在他们刚刚成为知己的时候,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参加了同年打响的卫国战争,并且以光荣的战士的形象永远的停驻在了王燕然心里。
他们的友谊之花既没有升华成为更亲密的感情,也没有机会经历缺陷暴露、三观不合的折磨,就这样迅速的被外力终结了,它的美好永远定格在了1941年的夏秋之际。
我的神鸟,我对你的爱与怀念,不会比王燕然对米哈伊尔要少。我笔下的《血心》,是我借着王燕然的人生抒发的对你的思念。不同的是,我会让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在卫国战争中活下来,正如同我会一遍一遍勾勒“黄鹤归来”,并且,他与王燕然会一直是理想的知音,我不会让他们分道扬镳。
真实的世界已经如此扭曲和痛苦,在我可以主宰的虚构幻想时空,我想用文字填补遗憾。
1955年9月,我曾与王燕然在武汉长江大桥上黄鹤楼的旧址上进行了一场谈话。9月29日是王燕然与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最后一次见面的日子,而再过几个月就是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去世十二周年了。王燕然没有直接的提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他只是问我,永远的失去一个人,并且晓得他不会回来,这种感受是怎样的,这种感觉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黄鹤啊,如果问我这种问题的不是王燕然,我会揍他的。)
那时候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的继任者已经出现很久了,但他不是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他的确继承了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的部分记忆,但他不是像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那样赤诚的理想主义者。也有可能是因为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即使是他本人,也可能只是像他自己,但不会是他自己。
我之所以要一遍遍重复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的全名,是为了表示对这位战士的敬重,如果我用的是拼音文字,还会把他的每个字母都大写。在王燕然对他的缅怀中,那样真挚、热忱的,近乎神的人,我不认为他存在。就如同你,我的神鸟,失去你以后我无限的美化了你的形象,哪怕你出现在我面前,我也不认为那是你。
王燕然只是认识了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三个月,然后他用整整四百年去缅怀他。这触动了我。这便是我对你所做的事。王燕然还告诉我,他在莫斯科见过你。哪怕只是远远的听到你的故事,也是我莫大的安慰。你的出现使得那天为之一亮。
又过了许多年,当我与南京的凤凰相遇时,它告诉我说,它、你还有应龙,你们三个在莫斯科与双头鹰认识了,然后共同促成了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对王燕然的接近。
我的神鸟,这个故事令我发笑。你们几个就像高中里的小男生一样帮朋友追女孩,可爱得紧。当然了,还原到当年,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并不是在追女孩,他是想要尽力回应王燕然对他的关怀。
按照凤凰的叙述,真实故事会是这样的:
王燕然当年因为某些事心灰意冷,离家出走去了上海滩,吴沪生当时刚好丧妻,王燕然在他家住了些时日,习得了该如何宽慰一个鳏夫。后来,使得他心灰意冷的事情被他自己修复了,他去了当年革命青年的圣城延安,1941年王燕然去了莫斯科,与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相遇了。王燕然因为共同的理想与志趣,与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起了共鸣,又用他在吴沪生身上的习得的经验去宽慰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在当时也刚刚丧妻。随后,在他们刚刚成为知己的时候,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参加了同年打响的卫国战争,并且以光荣的战士的形象永远的停驻在了王燕然心里。
他们的友谊之花既没有升华成为更亲密的感情,也没有机会经历缺陷暴露、三观不合的折磨,就这样迅速的被外力终结了,它的美好永远定格在了1941年的夏秋之际。
我的神鸟,我对你的爱与怀念,不会比王燕然对米哈伊尔要少。我笔下的《血心》,是我借着王燕然的人生抒发的对你的思念。不同的是,我会让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布拉金斯基在卫国战争中活下来,正如同我会一遍一遍勾勒“黄鹤归来”,并且,他与王燕然会一直是理想的知音,我不会让他们分道扬镳。
真实的世界已经如此扭曲和痛苦,在我可以主宰的虚构幻想时空,我想用文字填补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