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理论吧 关注:93贴子:11,398
存在即影响,存在等效于影响
存在之物被表达、表达,可见它们自己不圆满
它们是有缺口的
于是万物相吸引,完美的时间周期出现了偏差
所以万物循环并且在每一次绕圈时都会积累量变
四维上的种种物象,从物理到社会,全部符合这个规律,不一而足
只有母弦是完美的,它是一个大圆,其实是不存在的
作为母弦的表象的一端的人们最多看到另一端
对象的划分是一条交线,把圆切成两条弧,它们都是圆的一部分,于是相生相克,矛盾统一,是阴阳。
所有的对象都是这样
世间所有的道理都在这了,这是大道
它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
为什么是这样呢?
因为大道从四维的变化的统一性去描述,因此失去了它的针对性,人们知道了却不能理解
这个维度的世界生生运作的规律全部诞生于圆的缺口(弦的分形)


IP属地:浙江1楼2018-07-09 08:01回复
    矛盾
    世界是矛盾的
    既是唯心也是唯物的,既是可知的也是不可知的,既是物质也是波,既是圆也是轴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什么和西方非A即B的说法不一样呢?
    中庸之道告诉我们,凡事不走极端
    世界是个很模糊的概念,考虑到条件和角度的多变,极端的相互转化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我可能会说前后矛盾的话,但是那是针对了不同情况的。
    考虑到内核的一致性,所以有说大道若水,水无常形,也因此大道不可言


    IP属地:浙江8楼2018-07-21 09:34
    收起回复
      理论的圆
      理论是抽象的,只是半个圆
      而一个理解理论的人,是另外半个圆
      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发挥自如,智者的姿态在此时可以说是潇洒无比,令人叹为观止了
      越抽象,越概括的理论,在圆上占比越少,对使用者的要求也就越高
      反之,对使用者的要求越低,理论的占比就越多,就越具体,但这也会限制其使用范围
      哲学家们想要探讨一个绝对正确的理论,这可能吗?
      运用上述知识,绝对正确的理论最概括,在圆上占比几乎为零,而对使用者的要求也到了连智者都难以企及的地步,这样的话,简称废话
      大道就十分接近于废话,因为大师懒得讲废话,所以干脆说:大道不可言。
      而且你会发现,随着普适性的提高,即使是科学理论也变得晦涩(并且对适用范围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这也恰恰印证了我上文所说,易懂与概括性是不可兼得的。


      IP属地:浙江9楼2018-07-21 10:14
      收起回复
        思维波形

        思维是一个对于外界能量冲击的缓冲,暂时的能量储存区。其行为目的是对外界作出反应保护个体。
        过程一:被动接收
        在波形最开始有极小一段能量从无到最高的过程,是缓冲的开始
        过程二:能量转化
        接收的能量排出去通常有以下几个去向
        1、用外界相反的波形抵消
        例:对情绪做出的基本反应:无聊时找事做、疲劳时试图偷懒等
        优点:简单、不增添累赘
        缺点:没有免疫,不利于应对以后更大的冲击、容易对外界形成依赖
        2、作为“记忆”,保存一部分能量以对下一次冲击作出免疫
        优点:先验的、提高生存技能
        缺点:有损个体集中力、容易形成幻境
        3、(通常发生在学习行为中)类似于质能守恒,把能量吸收下来作为个体的质量,提高抗击打能力
        2的升级版,理论性更强,可以举一反三。
        但是不管是哪种,都属于思维的范畴,具有思维固有的缺陷,比如:夸大问题
        更高一层的,应该把思维和意识取长补短,这里不做细讲


        IP属地:浙江10楼2018-07-21 11:48
        收起回复
          受思维波形影响,许多与思维关联性较强的事件发展都有“骤起递弱”的趋势,并且微观上在极端间转化并逐渐接近中庸,这个循环有周期性
          以对一个问题的见解为例
          首先由于需要产生了思考的目的,能量来自于思维的另一部分
          刚开始思考问题是走极端的,先尝试100,不通,逐级递减,但是由于惯性,不会在0停下,会降到-99
          然后升为98;降为-97......
          概括的说,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认识真理的过程(马哲的说法),找到了真理(即,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个部分的能量算是归零了
          而这部分的能量算是转化为质量收起来了,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基本不会有大的动荡。
          而且这个问题越严重,获得的质量也是越大,有些“涅槃”的意味在hhh
          大尺度的来讲,可以解释朝代更迭(这个影响因素有些多,不稳定)、金融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什么都有周期性。周期性的奥妙可以说是贯穿了宇宙,是圆(正弦波)的性质之一,但是由于对于特定个体有振幅的变化(同思维波形),所以是有缺口的圆。


          IP属地:浙江11楼2018-07-21 12:07
          收起回复
            和谐之美
            和谐,是缺口弥合,是万物的趋势,最本质的动机。
            和谐的、美的艺术和自洽的、简洁的理论,给人带来的神圣感,是超越于欲望而存在的事物
            因为欲望产生于个体自身的稳定趋向,稳定之美,先于欲望而存在。
            所以和谐的音乐与画面,可以击破意欲的面具直接激起情感的震荡。
            所以古哲有言“世界的语言是美丽而纯粹的”,总有人不为什么实际目的寻找一个美丽的理论。
            和谐之美,应该说是与圆息息相关的吧~
            反观现实,艺术更多的变成了猎奇,红撞绿,反映现实(其实是创作者的牢骚),艺术的欲望性展露无遗。对于和谐的追求被什么掩盖了呢?恐怕是无处发泄的社会矛盾积存在了人们的心中吧。
            矛盾因和谐而生,另一个角度讲,不和谐其实也是和谐的另一种方式的呢


            IP属地:浙江13楼2018-07-28 12:12
            回复
              为什么圆学不能解释一些很基础的现象呢?
              基础的现象,生活亦或是学科常识,这些都是事物特化到一定程度的样子
              进行推演,就像是做数学题,光有公式没答案,还得有条件才行
              由于外部条件往往极其复杂难以分析,可行的措施就是直接转向事物本身——如果事物是与非他的存在成圆的,其自身可以代表他的一切外在。
              这种方式具体地讲,就是通过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规律来类推,这种四维的观照方式优势在于对象的限制少,半圆以上的优弧都可以适用(劣弧的误差过大:波形递弱的速度太快了),并且越接近完美的对象越准确。
              换句话说,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探寻,小到自己的作息规律,情绪的波动周期,大到社会进化,宇宙演化。不一而足。


              IP属地:浙江14楼2018-08-02 09:26
              回复
                非形式哲学
                你说黑,我说白,争论不休
                其实,既是黑,也是白,你也对,我也对
                交锋点是假想的,没有理解彼此是争论之源
                某古代哲人穿越到现在对现代哲学大为不解
                “我觉得黑挺有道理啊,为什么它们指着我说的白和黑争论不休呢?”
                看吧,创始人之所以是哲人,因为他知道非形式而求理解,后生之所以弱鸡,是因为它们总纠结一些词义上的矛盾。
                说法是有局限的,思维是无疆的,狙击枪不用来狙击,拿来当步枪耍,就是浪费他的价值。
                哲学之好在于它给人提供了思维的平台,没有思维的哲学就是糟粕,所以非形式,我走在什么都不是的大道上。


                IP属地:浙江22楼2018-09-15 15:28
                回复
                  玩世说
                  现在我就是个玩世不恭游戏人生,比的就是谁更皮。一般的皮没意思,别人不敢皮的地方你敢皮,不惧触犯规则,这是勇;别人难过的地方你能皮,这是超然;别人只会严肃讲的道理你能皮着讲还通俗易懂,这是我所敬佩的,皮的最高境界。达成此三重境界之时,定能看破世间圆环,深谙上善若水,心有锋芒而不露。世间言语悲剧不能伤你半分,吹捧幸运于你无异浮云,充满绝望却热爱万物,不言好坏是非,一片赤子之心。此谓玩世,此为顽童,亦为圣人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8-12-02 21:20
                  收起回复
                    真理之所在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一日三餐,日升日落往复循环的时候,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知道了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天体运转,是有所知,但是糟就糟在我们却沾沾自喜知道了全部;能够不断深挖,探究物理之源,是大知,却不能尽世界之理,就差在钻了牛角尖;其实这条没有尽头的探寻之路,只要你回头就会发现,真理不在远方,就在原地,不,是我们所站的每一处都是真理,真理就是:一日三餐,日升日落,新陈代谢,天体运转,电子云绕着质子滴溜溜地转,正弦波摆啊摆——万物皆圆皆循环,真的就这么简单。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8-12-02 21:33
                    收起回复
                      同频与异频
                      我们在嘈杂的环境中试图听清一样声音,就会把自身的频率调成和环境一样,这样才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个声音,然而结果是我们会迅速的烦躁。
                      从这里可以引申出许多生活技巧
                      1、无事可做,或身处嘈杂时,不进行思考,闭上眼,用一切注意力去倾听环境本身,这样你就不会被烦乱的波形所同化,感受到明镜止水。
                      2、用音乐作为背景,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调整自己的节奏,
                      3、能够常静下来审视自己的状态,你可能会发现你的两眼中间的穴位在持续兴奋后酸胀,用2中的方式冥想,调整自己的气息,运行心中的气血,可以使自己回到仿佛初醒之人充满创造力的脑袋空空的状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8-12-13 21:30
                      收起回复
                        重新审视原则
                        我的原则是什么?
                        我在思考什么?
                        人活着不可能没有他的方向,我亦同。
                        但是我现在喜欢沉默,遇到什么事都笑笑,没有目标,别人说,你做人没有原则吗?
                        现在看别人发贴,我大概都看得懂,但是却没有说话的欲望。
                        能让我为之一振的思想也很少了,相反,我现在常用普通的兴趣爱好打发时间,生活成为我的乐趣,我还说,一个不会聊生活的哲学家不是个好哲学家。
                        你能理解我在干什么吗?
                        为什么我不再说人应该有什么样子,而是鼓励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为什么我要珍惜那些物品,不会去嫌弃某些东西?
                        为什么我很少再谈及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了?
                        我不说,你们恐怕也不能理解吧。
                        我要去以纯粹去重新爱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有一种分割包含了全部的存在,那就是认知体自身与它认知的全部,当这两者达成和谐后,弦可归一,缺口可圆,世界不复“存在”。
                        这便是《圆的缺口》主篇的完结,以后会把之前的废话删掉,零星作补充,再整合一个主线分明的版本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8-12-26 22:32
                        回复
                          推荐一本书,《当下的力量实践手册》,让人的心灵彻底明净的大作。
                          文字不多,没有高级观点只有简单易懂的修心方法,但是却相当nb。
                          既可以作进阶读物,对新人也很亲切。
                          可以说是塑造了1/3个现在的我的书,我目前觉得最好的书。
                          强力推荐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8-12-27 22:58
                          收起回复
                            删除了“公平”一节,重做小结
                            认为不公存在的心理的本质,是还对事物存有偏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9-01-04 23:59
                            回复
                              删除了“拿物理说事”一节,取有效部分
                              物像的熵增与观者思维的熵减——同一事物的两面。
                              社会像星系,也是系统与旋转(孔子的等级社会制度有可取之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9-01-05 0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