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作文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数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已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此,笔者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谈一点浅见。
关键词:兴趣;习惯;能力;
一、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重点要做到“三动”:
1、教师带动
因为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之上,形成对此门学科的兴趣。为了博得学生信任和尊敬,每次习作,教师要始终坚持与学生一道写作,并把自己的习作在教室进行传阅,与学生一道评品。通过教师这种亲历亲为的表率,在学生中会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力,使学生从中也能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燃起自改作文的兴趣。
2、知识促动
教师除了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去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敬佩外,还可以给学生讲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如“推敲”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加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而且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励鼓动
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因教师的教育得法而愈加强烈,也可因教师的不得法而窒息。一个懂得教学的教师,教学中总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依据学生心理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励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
二、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对于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结合教学促进自改
有很多学生不善于也不会细节描写,因而文章显得空洞,在讲读课文中我就注意这个问题。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我又忍不住不看,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段话时,让学生明白这段话是描写作者面对战友被大火烧着时矛盾而痛苦的心理。我有意识把其中一些词句删掉,换成“我想看他,又不敢看他,只好让火在他身上燃烧。”让学生比较,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分析、比较,让学让体会到课文中对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的精妙,对自己习作中的毛病也就有所察觉,如长期坚持这方面的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改能力将会日益长进。
2、典型示范集体改
每次学生作文后,不要急着批改,先整体浏览一下,根据习作所给的要求,概括出优缺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一两篇典型文章,让学生集体修改,然后,学生再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3、民主参与互相改
老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创设民主修改的氛围,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教师指导的交互作用,完成修改任务,培养自改能力,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作文小组,每个小组按学生作文的好、中、差组成,在修改过程中,让后进生在参与小组修改中受到影响,得到提高。
三、传授方法,培养习惯
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的习惯,不仅可以使文章质量更好,而且能培养学生办事严肃认真,有责任心的好品质。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用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
1、重视重复朗读和修改
“书读百遍,其意有现”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学生习作完成后,让学生反得朗读,借助声音刺激,凭借语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边读边改,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作文写好后,要先让他们大声朗读,看文章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有没有拗口的词不达意句。学生借助语感,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朗朗上口,同一个内容,同一个意思,能不能换上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说法及修辞手法修饰、润色,学生通过朗读——发现——修改——提高这几个过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2、同一题目多次练习
小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审题、选材、表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际操作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限时性的特点,故此学生成文往往比较仓促,大多数作文存在考虑欠妥的弊病。所以,同一个作文题,同一个题材,让学生再次习作,使他们对初次作品进行较大幅度的修改,也是提高他们自改能力的有效方法。
总之,“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自改能力的培养,教师所付出的艰辛,要比自己亲自动手批改多几倍。然而,现在的教育需要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从内容入手指导小学生作文的教学策略[J].程素东.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6)
[2]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J].李炳兴.西部素质教育.2017(04)
[3]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之我见[J].程勤.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5)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作文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数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已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此,笔者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谈一点浅见。
关键词:兴趣;习惯;能力;
一、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重点要做到“三动”:
1、教师带动
因为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之上,形成对此门学科的兴趣。为了博得学生信任和尊敬,每次习作,教师要始终坚持与学生一道写作,并把自己的习作在教室进行传阅,与学生一道评品。通过教师这种亲历亲为的表率,在学生中会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力,使学生从中也能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燃起自改作文的兴趣。
2、知识促动
教师除了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去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敬佩外,还可以给学生讲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如“推敲”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加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而且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励鼓动
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因教师的教育得法而愈加强烈,也可因教师的不得法而窒息。一个懂得教学的教师,教学中总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依据学生心理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励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
二、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对于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结合教学促进自改
有很多学生不善于也不会细节描写,因而文章显得空洞,在讲读课文中我就注意这个问题。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我又忍不住不看,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段话时,让学生明白这段话是描写作者面对战友被大火烧着时矛盾而痛苦的心理。我有意识把其中一些词句删掉,换成“我想看他,又不敢看他,只好让火在他身上燃烧。”让学生比较,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分析、比较,让学让体会到课文中对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的精妙,对自己习作中的毛病也就有所察觉,如长期坚持这方面的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改能力将会日益长进。
2、典型示范集体改
每次学生作文后,不要急着批改,先整体浏览一下,根据习作所给的要求,概括出优缺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一两篇典型文章,让学生集体修改,然后,学生再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3、民主参与互相改
老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创设民主修改的氛围,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教师指导的交互作用,完成修改任务,培养自改能力,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作文小组,每个小组按学生作文的好、中、差组成,在修改过程中,让后进生在参与小组修改中受到影响,得到提高。
三、传授方法,培养习惯
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的习惯,不仅可以使文章质量更好,而且能培养学生办事严肃认真,有责任心的好品质。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用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
1、重视重复朗读和修改
“书读百遍,其意有现”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学生习作完成后,让学生反得朗读,借助声音刺激,凭借语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边读边改,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作文写好后,要先让他们大声朗读,看文章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有没有拗口的词不达意句。学生借助语感,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朗朗上口,同一个内容,同一个意思,能不能换上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说法及修辞手法修饰、润色,学生通过朗读——发现——修改——提高这几个过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2、同一题目多次练习
小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审题、选材、表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际操作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限时性的特点,故此学生成文往往比较仓促,大多数作文存在考虑欠妥的弊病。所以,同一个作文题,同一个题材,让学生再次习作,使他们对初次作品进行较大幅度的修改,也是提高他们自改能力的有效方法。
总之,“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自改能力的培养,教师所付出的艰辛,要比自己亲自动手批改多几倍。然而,现在的教育需要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从内容入手指导小学生作文的教学策略[J].程素东.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6)
[2]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J].李炳兴.西部素质教育.2017(04)
[3]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之我见[J].程勤.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