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文化吧 关注:461贴子:5,482
  • 13回复贴,共1

华夏史略-卢长信(一)中华台地理位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华台地理位置
人类进化过程大致在农耕文明以前所创造的是山根文化,农耕文明以后,大致是河沿文化。要寻找中华民族之源,就在山根和河沿这两个地方去找。随着农耕文明的成熟,中华文明首先放大于黄土高原,再沿着黄河,向中原地区开发,再辐射于全国。
而这个造就中华民族之发源地——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附近的一个山根下的拐角旮旯之地,自五千年前起,逐渐地被遗忘了。
两千多年来,多少学者不断搜索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地,也曾知道这里是“三皇故里”,可这个弹丸之地一直到今天依然被忽略,中华民族的起源地,依然是一片迷茫。
笔者命名这个地方为“中华台”,一是为了下文叙述的方便;二是区域比所谓的“昆仑山”要大一些;三是基本上与《山海经》所谓的“海内”大致相当。
而这个中华台有可能是中华民族仍至东亚或世界唯一的一个发源地。下面的文章将由此出发,以由源到流推演和追溯中华民族的一源多元化发展脉络。

秦岭北边缘大致从渭南市的华县起向西南转折,直到西安市的蓝田县再一路西去。在秦岭隆起的时候,托出了一个二层平台。
中华台,包括一个一级主平台,海拔约800-900米左右,指现在的蓝田山,当地叫“岭”。如“恓惶岭”、“凤凰岭”、“牛寺岭”“大王岭”“寇岭”等,古代叫“肺浮山”、“覆车山”、“横岭”、“玉山”。一级副平台指被灞水分割的白鹿原。一个二级平台,海拔约600-700米左右,当地叫“二层塬”。东起华阴市的罗敷、华县的高塘镇、临渭区的崇宁、阳郭、貟曲、临潼的新丰塬、马额镇一带,即古代的阴盘城和新丰原所在地。
中华台的在地理坐标是东经109.08°—109.83°,北纬 34.02°—34.52°。
中华台,位于西安市东南面。西北方向距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约五十多公里,基本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正中心。
中华台,在现今行政区划上,包括西安市蓝田县大部、临潼区一部分;渭南市临渭区、华县、华阴市各一部分,面积有约东西近65公里,南北最宽处近35公里。面积约1800-2200平方公里。
中华台,主要河流包括:自东向西,依次是赤水河、沋河、零河、戏(姬)河和灞河、浐河。
中华台,这个平台是中国人完成人类进化,一直到农耕文明初期这一百多万年来的中心活动区。主平台蓝田山,其北边缘就是著名的骊山风景区。有着人们熟知的贵妃池、兵谏亭;有着褒姒戏诸侯的烽火台,有着被称作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和兵马俑。
当人们欣赏兵马俑的雄伟壮观和骊霞晚照的美景之时,却几乎无人知晓骊山背后那个平台上所发生的故事,更想不到就在这个平台上造就了一个华夏民族。


1楼2018-07-27 18:17回复
    中华台的地质特征2
    中华台处于秦岭北麓南折的拐弯处,是黄土高原的一个切块,是一块有着一、二百米的深度,面积约1800-2200平方公里的黄土平台。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层深厚的黄土,中华台上那些先祖们,很有可能在12万年前到来的称作第四纪冰,这一最后的冰期的漫漫岁月中,不是冻死就是饿死了,挨不到最冷的2.3万年前就夭折了。
    中华台,是一个抬高了的得天独厚的黄土小高原。具备以下几点特质:
    1. 这一平台及周边可居住、活动的面积约3500-4000平方公里,为一定数量的原始先民提供了一个居住和活动平台。只有有了一定数量规模的群体的活动,才有更多的集体智慧,去创造文明和积累文明。
    2.处于南北分界线上的北侧,气候温和、干湿合宜。又处于一个拐角之地,强气流被秦岭山脉阻挡和缓冲,一般不会遭遇强气流袭击。
    3. 南依秦岭山脉,有着充足的食物资源和永不干涸的水资源。
    4. 地势平坦,土质松软,视野开阔,有利于奔跑和捕猎。
    5. 当时的渭河平原还是一片泽地。而这块托起的平原,既有平原的生活条件,又不受洪水的浸袭,远离沼泽、瘴气的威胁。
    6. 土层深厚,有利于植物类生长,尤其是草本植物的生长,为后期的农耕提供了原始的野生农作物,也为编织业、畜牧业、制陶手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重要资源。
    7. 土质岩层开凿并不需要特别工具,为后来的洞穴——窑洞居住创造了条件。冬暖夏凉的窑居,再加上掌握了用火方法,和现代生活没有多少区别,度过10—5万年前那段冰川期,是没有问题的。或者可以说,是这些黄土窑洞救了中华民族一命。
    8.为农耕文明提供了一块光照、温度、湿度、温差比较理想的实验田。中华台被现代地学界划为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西安地区一月平均气温为-1.3℃,四月平均气温为14.0℃,七月平均气温为26.7℃,十月平均气温为13.6℃,年平均气温为13.3℃。全年日照时间为2065.4小时,降水量年平均为600~700毫米,至今仍是陕西农业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
    9.可扩展性,沿秦岭北麓,可扩展东到崤关,西到天水。由中华台2000多平方公里可直接东西延伸到2万平方公里以上。
    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台可以说几乎是唯一的最理想、最适合原始先民居住,且最适合于一定数量规模的原始居民居住和活动的地方。


    2楼2018-07-27 18:18
    回复
      华夏史略-卢长信(二)中华民族的原点---昆仑山(蓝田山)
      昆仑丘是远古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地理标志。12000年前——5100年前,这约7000年里一直是原始人类政治、文化中心。
      昆仑丘在中华民族心理上,是高耸如云、气势磅礴的一座圣山。所以,自汉武帝之后,昆仑便落户于青藏高原。巍巍昆仑,是富有诗意的大境界,但不是原始人类生息之所。
      原始所谓的“昆仑丘”位于蓝田县东部,海拔约1100米左右。


      从卫星地图观察,呈一圆形高地。其中似有龙、虎之形,却有一种神密、神奇之感。昆仑丘东边的橡树岭,便是人类第一个建筑物发明者“有巢氏”的诞生地。其西的风岭便是人类第一个发明人工取火的“燧人氏”的原始地。
      昆仑丘通过“长沙零陵界”与《山海经》所说的“长沙之山”相连。“长沙零陵界”北便是零水的源头。所谓的舜葬其阳,丹朱葬其阴即指此处。“赤水(江流河)”自昆仑丘东南向西南流,与流沙(流峪)汇合后西流,入所谓的“南海”。
      赤水与流沙汇合处即公王岭,发现110万年前蓝田人遗址;燧人氏北十数里的陈家窝发现有60万年前的陈家窝人遗址;“长沙零陵界”北侧发现有40万年前的涝池河人遗址;在有巢氏西南的九间房发现有20—30万年前的桐花沟人遗址。
      自12000年前,太昊伏羲推翻了女娲氏华夏国政权,创立父系华夏国政权,开始以昆仑丘定为国都。直到5500年前黄帝在这里创建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有熊华夏国,历时7000余年一直是原始人类政治、文化中心。在石楼山与赤水一线,几次重要的远古战争就发生在这里。约7000年前,发生的“神农战斧燧”一战,结束了蓝田山“风”姓政权,长沙之山以东的姜水一带的神农氏“稷”为代表的姜姓部落开始执政。5500年前,黄帝战胜炎帝榆罔的那场著名的“阪泉之战”的最后战役就发生在这里。5100年前,山西尧帝在赤水一带发动“丹(赤)水之战”,结束了黄帝的有熊华夏国统治。从此,政治、文化中心转移到了晋南,历陶唐、夏虞、夏后、夏四代,约1500年后,至商转移至中原。


      3楼2018-07-27 18:49
      回复
        山海经中的四海
        关于“古四海”,迷失太久,史家不太愿意伤此脑筋。但要探究远古历史,“古四海”是绕不过去的。要寻找“古四海”,还须先从关中盆地说起。

        震旦纪时,秦岭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为秦岭古海。海水之下的大洋地壳称为秦岭古海板块。秦岭古海的南北两侧是两块古老的陆地,北边的叫中朝古陆,即中朝古陆板块,南边的叫扬子古陆,即扬子古陆板块。在加里东运动时期,秦岭古海板块曾向中朝古陆板块之下,发生过一次大的俯冲活动,当时在坚硬的古陆壳的强力抵制下,使秦岭古海板块的北部边缘褶皱成山,形成中朝古陆南缘的一道镶边—即形成秦岭加里东褶皱带。秦岭古海面积随之变小。印支运动时期,秦岭古海板块再次向中朝古陆板块之下大规模地俯冲,其结果使秦岭古海板块全部褶皱成山—即形成秦岭印支褶皱带;到三叠纪末,秦岭古海全部消失,秦岭地区己成为连接南北古陆的褶皱山系。在此以前的漫长岁月中,秦岭古海起着分隔南北的作用,并作为引起南北地质差异、生物群差异的原因之一。而到这个时候,代海而起的秦岭褶皱山系,便成为我国南北最重要的地质分界线。大约距今一亿八千万年至七千万年之间发生的燕山运动时期,南边的扬子古陆板块向已经褶皱成山的秦岭下面俯冲,结果使秦岭山系不仅被迅速抬高,而且与中朝古陆断开,进而还使中朝古陆之南缘发生断陷,逐渐形成关中盆地。
        夹持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的关中盆地,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关中盆地位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至秦岭,北接渭北北山。关中盆地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西窄东宽,东西长约300公里,海拔4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至黄河河床降到340米。南北宽窄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千米,西安附近约75千米,眉县一带仅20千米,至宝鸡逐渐闭合成峡谷,形似“新月”。关中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眉县以西,渭河河谷狭窄,发育有四至五级阶地。以东河谷变宽,发育有三级阶地。漫滩及一、二级阶地宽广平坦,连续分布,三级以上阶地多断续分布。二级阶地以上各级阶地均为黄土覆盖。渭河北岸,泾河以东的泾、石、洛冲洪积三角洲平原,宽达10—24km。渭洛两河之间为在阶地基础上形成的沙丘地。漫滩地,海拔338~360米,高出水面1~6米。渭河一级阶地,高出河漫滩地5~20米,高出水面5~25米。渭河二级阶地,高出水面20~45米,高于一级阶地2~15米,海拔360~385米,与三级阶地呈缓坡接触。渭河三级阶地,海拔370~600米,高出渭河水面30~102米,前沿高出二级阶地10~45米。
        关中盆地南北两边黄土台塬分为两级黄土台塬。一级黄土台塬是在下更新世湖盆基础上形成的,黄土厚100余米,塬面高程540—880m,高出冲积平原40—170m,分布于渭河北岸及西安、渭南、潼关等地。塬面上有洼地,塬周斜坡陡峭,冲沟发育。当斜坡下部有隔水的软弱土(岩)出露时,斜坡稳定性差。二级黄土台塬主要分布在宝鸡、乾县、蓝田、白水、澄城等地,高600—1000m,高出一级黄土台塬或高阶地50—150m。二级黄土台塬是在第三纪末准平原或山前洪积扇上形成的,黄土厚度一般小于100m,沟壑发育,地形破碎。如蓝田横岭塬呈丘陵状地貌形态,沟谷切深逾200m,大多切入第三纪地层,侵蚀强烈。
        上面叙述的是关中盆地的概况,在关中盆地南侧便是本文命名的“中华台”,包括自陕西华县至临潼一线的一级台塬,包括高塘塬、临渭区东、西二塬、新丰塬,西至白鹿塬至少陵塬一带。其中包括二级台塬蓝田山。蓝田山南靠秦岭,北依骊山。第三纪末期,由于秦岭和骊山断层急剧抬升,不断隆起。到了第四纪,由于造山运动的结果,秦岭向北延伸,带动骊山再度隆起与蓝田横岭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峻而干燥的地区。此时,汹涌的灞河无法直接向北入渭,改为向西数十公里北折而注入渭河。由于地质变化,使蓝田地区与汾渭湖盆分开,成为一个南、东、北三面环山的盆形谷地。这里讲的是蓝田山的地质形成。其中,“蓝田山”又有多个别名,如“覆车山”是相对于“有巢氏时代”,“三皇山”相对于“三皇时代”,“玉山”相对于西王母的“弇兹时代”等。中华民族五千年以前的历史皆发生在这里。这里是远古历史文化中心。“蓝田山”在《山海经》里称作“不周山”。


        5楼2018-07-27 19:08
        回复
          “古四海”是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命名,必然有一个中心,因为远古历史多发生在“蓝田山”,所以,古东海、南海、北海、西海应该是以“蓝田山”为中心所称的。
          那么,“古四海”具体位于哪儿?“蓝田山”四周有没有“海”?从现今地貌看,完全没有。关于“古四海”,古籍中时时提及,但找不到论证“古四海”具体位置的任何文献资料。今人偶有论及的,不是以今天的东海为基点,在山东一带找来找去,就是满世界去找,皆与远古历史相去甚远。《山海经》的《海经》部分包含了丰富的远古史料,但要引用首先必须确定“古四海”的地理位置。由于笔者尚不具备实地考察条件,也得不到前人论证的支持,本文对“古四海”作以推测,提供一种思路,有待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日后考证。
          1.东海、北海与西海:
          关中盆地或叫汾渭湖形成以后,包括渭河水系、汾河水系及黄河上中游段,全部灌入这个盆地。然而,这个盆地的出水并不畅通。首先是中条山与秦岭错位拼接,形成了第一道围堰;秦岭与太行山南端撞挤的崤山,在三门峡一带形成第二道围堰。这样,关中盆地,原来并非是平原,而是一个大湖。随着年复一年,终于在中条山西端切了一个口子,即今天的风陵渡;再在三门峡一带,也终于切开一道峡谷,关中盆地也逐渐变成平原了。
          “古四海”的“海”并非今天“海”的概念,而只不过大湖而已,相当于云南一带所称的“海子”。
          关中盆地大致从东向西分为三个落差不大的三个“海”。自东向西分别是“东海”、“北海”和“西海”。大致由新丰塬向北延伸部分与和渭北石川河与泾河之间的高地向南延伸部分为分割,以东至潼关这一段叫“东海”。以西为“北海”。由白鹿原向北延伸的龙首山与泾水西岸向南延伸段相分割,以东为“北海”,以西为“西海”。龙首山与新丰原之间,位于“蓝田山”正北面。所以称“北海”。而渭北随着泾水冲击扇面不断扩大,在渭北“北海”与“东海”分界很模糊,所以《山海经》上记载“北海”上一些事又好象在“东海”。“西海”在今少陵原和西安市以西,靠南边,东大西小。
          东、北、西三“海”中,以“东海”最大。到夏朝末年,西海、北海已不复存在,“东海”虽然大大缩小了,但还存在。商朝重点是东扩,注意力在山东及苏皖北部一带,关中一带记载不多,很少提及“古四海”,同时,“海”的概念也转移到今东海了。到了西周,古“东海”也只剩下风陵渡以北,黄、渭、涑水交汇处一片滩地了,古称“阳纡之薮”。关中盆地为古东、北、西三“海”的水位,估计水位最高时可达到海拔500M以上。新石器时期,水位约在海拔450M左右。对照关中地区地图,沿海拔450M等高线就可以描绘出古三海一个大致轮廓。
          关中盆地为古东、北、西三“海”的旁证材料有三个:一是渭河平原没有旧石器遗址发现,是因为远古还是一片汪洋。二是渭河下游平原大面积的盐碱地,是因为古海沉积造成的。三是三门峡水坝规划: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开始修筑三门峡大坝,按原设计方案,大坝水位将上升到陕西省的华县、渭南一带。所以,渭华一带进行一次移民大迁徙,渭河滩被空了出来。由于三门峡大坝实际并未达到设计高度,因而无法看到渭河下游一带的泽国景象,也就无法还原远古时期的“东海”了。但足以说明关中盆地“古三海”存在的真实性。
          除《山海经》之外,古籍中关于“西海”和“北海”的历史事件不多,“东海”相对多一点。夏桀为汤所败,从山西临猗(郇)一带西渡黄河,南渡东海,从华县一带上了二层台塬,向西经临潼,到达临潼西南的“有娀之墟”,被商汤打败,说明夏末“东海”还在。司马迁《史记》几乎不提“古四海”。只在介绍吕尚籍贯时仅说了三个字:“东海上”人。此处提到的“东海”即古“东海”即渭河下游一带。“上”是地名,秦时设上郡。“东海”也叫“江”,《史记》至少提到两次。一次是《五帝本纪》中记玄嚣降于江。玄嚣所降的“江”就是古“东海”,抢占了华县至潼关一带的滩地桑林,也夺去了这一带太阳族部落的部分食物来源,是导致“后羿射日”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一次是《夏本记》:“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此处的“江南”即东海之南,也即华县至潼关一带。大禹在此收贡赋时死于途中。
          由于关中盆地长久以来是一个大湖,远古中华台上的先民出行一般需要西行到渭河上游渡过渭河,再四散迁徙。所以,自六盘山至贺兰山一线,成了远古先民第一个集散地。
          2.南海
          关于古“南海”,只能参照《山海经》来确定。其中一条西流的“河”注入“南海”给历代考证者造成莫大的困惑。关于“南海”的参照系还有黑水、赤水、青水、白水、洋水、流沙、钟山、昆仑墟(丘)等。
          《山海经•海内西经》“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山海经•海内经》:曰:“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实际上,《山海经》以上所记载的各“水”的方位相互矛盾,无法对应。这不知是经后人修订所致,还是原本《山海经图》本身不规范所致。《淮南子•地形训》曰:“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淮南子•地形训》基本也是采用《山海经》的内容。尤其是“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穷石”即“穷桑”,显然将《山海经》所说的“赤灌水”(今华县赤水河)当成了古“赤水”了。
          前面所说的东海、北海和西海,均是以蓝田山为中心的称呼,那么,“南海”必在蓝田山之南。在蓝田山南端,《山海经》所提的古水名、地名部分还未消失。但与《山海经》所标方位也部分不完全对应。
          未消失的名称:流沙:流峪河;青水:青峪河;洋水:羊峪河;白水:白河或白马河,也即滹沱河。相传伏羲在此降伏妖马。昆仑墟:今转音为“kao-liang”(寇岭)。
          已消失的名称:赤水:今名江流河。出自寇岭南侧,西南流,与流峪河相接处,即所谓“汜天之水”之地。钟山:即有巢氏时代的石楼山(今称石鼓山)所依托的钟形之山,今无名。古人以为河出钟山西北侧,这里是灞河与沋河的分水岭。黑水:不详。按《山海经》描述,应指今辋川西南分支。河:指灞河(古兹水)上游段,西流。至蓝田县城北折,入渭。
          古时候,蓝田山南端的寇岭(昆仑丘)之西的凤凰岭(风皇岭)向西延伸,与白鹿原南端相连接,在今蓝田县城一带形成一个大湖,即所谓之古“南海”。“南海”由今蓝田县城一带沿灞河上段向东延伸,尾端最长时可能到达今流峪(流沙)河口。呈“蝌蚪”状。
          远古时期,蓝田山与白鹿原之间的灞河河谷切割程度远没有今天这么宽、这么深。“南海”之水平缓流入灞河,东岸的华胥氏,西岸的赫胥氏以结网捕鱼为主要食物来源,以采摘、种植和狩猎为补充,成为当时最富有、最强大的部落,以至组建“华胥国(华夏国)”这一最早的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初级国家(部落联盟)。
          《元和郡县志·京兆府上》:“县理城,即嶢柳城也,俗亦谓之青泥城。…… 顾祖禹曰:‘嶢柳城,今蓝田县治。青泥城,在县南七里。’”。青泥城,有可能为古南海沉淀青色淤泥层而得名。
          “南海”,又称“渤海”。渤:水渤溢涌荡貌。由于古“南海”南依秦岭,如遇雨季,各支流汇入,由于落差大,流程短,常出现波涛汹涌状态。相比之下,古东、北、西海显得平静许多。


          6楼2018-07-27 19:17
          回复
            华夏史略-卢长信(三)中华民族源流脉络初探(一)
            一,盘古时代:盘古最初产生于原始生殖崇拜,这一形象凝固在象形文字“示”之中。这一时期并不短,至少是有了基本的语言。
            盘古进一步演化成了创世之神,“首生盘古”,盘古产生于渭南市的沋河上游的盘古峪,那里是先民采摘橡籽和饮水的地方。从清水河与浊水河的比较中得出了原始的“清浊”哲学思想。创世之初天地“浑沌说”来自于对形成黄土高原时的沙尘暴的感受,这一特征是中华民族创世说的独特特征。如果哪个民族的创世说也具有“混沌”概念,一定是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只可惜再进一步演化,盘古进一步虚化了,而盘古形象“示”成了造神的符号,从此,中华民族过早地弱化了宗教崇拜。而更看重盘古开天辟地的结果:天圆地方,中间一根擎天柱这一物件的权力象征。
            中华民族真正以现代人的身份,开始文明化进程的是有巢氏和燧人氏时代。
            二, 有巢氏
            出现的时间应在蓝田山还没有被雨水冲蚀出沟壑之前,因为打窑洞比结巢更方便、安全和冬暖夏凉。
            第一个发明巢居的地方在石楼山南,蓝田县的橡树岭。所谓“巢”并非在树上搭个窝,而是竖一根木杆,上面吊一个框子,其形象就是今天的“車”字。这一发明非常有效果,人口数量大幅增加,蓝田山上到处都是吊着框子的“車”。所以,蓝田山也叫“覆车山”。
            并且有大量的人口向外迁徙。这一时期迁徙和重要标志是所到之处,会复制一个“石楼山”。向北迁徙到山西的吕梁直到辽宁的锦州;向东到了山东的琅琊,继而向南发展到浙江义乌、广东汕头。
            这种居住形式到了南方,加以改造,成了吊脚楼,用了很长时间。而蓝田山上,后来有了可以挖窑洞的沟壑,就放弃了“車”,搬进窑洞去了。
            三,燧人氏
            部落居住在蓝田凤凰(风皇)岭一带,也是所谓的“昆仑丘”。发明了燧石取火技术,最后见到燧石取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用火技术至少在100多万年前公王岭人,已用得很好了。取火技术相当于掌握了用火的主动权。这为食物烧烤、夜间照明、冬季取暖等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陶器烧制有可能是从这一时代开始的。
            四,弇兹氏
            从燧人氏部落分的出去的一支叫弇兹氏。大致在今蓝田县的(大)金山镇一带,当时有高丘叫弇兹山。蓝田山上果木很多,植物也很丰茂。有巢氏居住在秦岭山根下,而燧人氏向北迁移了一、二十里,弇兹氏又向北迁移了一、二十里,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的变化,从依赖大山的狩猎和采食橡籽为主,逐渐向采摘果类及植物籽粒为主转变。弇兹氏时代开始进入原始母系氏族社会。
            这一部落出了一个重要人物,发明了合绳技术。这一发明对生产力进步及文明程的提高都有着重大意义。他们可能发现了野生麻类植物皮纤维的作用。这位发明人后世尊为“风后”,风后祠一直延续到解放后。这一族的领袖就是历史上的神秘人物“西王母”,在整个母系氏族社会,有着至尊的地位,但不一定有政治权力,有可能类似于日本的天皇。至少到了穆天子西征的时候还存在。
            五,华胥氏
            从弇兹氏部落分出的一支,在灞河两岸沟沟岔岔,挖窑洞而居。东岸的是华胥氏,后来发展到西岸的为赫胥氏。到了这一支的时候,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繁荣时期。成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或者唯一一个原始社会国家——华夏国。从此进入了相当长时期的女娲伏羲时代。
            创建华夏国首位女领袖很可能就是少典氏。著名的姜姓一支和姬姓一支就是这时分出去的。所谓女娲伏羲是华夏国的行政建制。女娲伏羲是华夏国从华胥氏部落所推选出的最高领袖。对整个中华台地区有着最高统治权。女娲类似于当今的总统,伏羲类似于当今的总理。这一时代迁徙的范围很广,在全国很多地方都遗存着这种建制。近几年发掘得比较突出有甘肃天水的成纪和河南濮阳的陈。
            女娲伏羲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有三件重大事件:一件是一次大的自然灾害,很可能是地震之类的灾害,因为大洪水对中华台上的华夏国构不成太大的威胁。这就是所谓的“女娲补天”。一件是这次天灾造成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为了促使人口的恢复,开放了部落内部通婚禁令,为后续走向家庭为单元的社会结构埋下了伏笔。一件是大约距今有12000-11000年,神农氏的儿子柱,第一次对稷的选种和育种,从此加速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进程。


            8楼2018-07-27 21:35
            回复
              中华民族源流脉络初探(二)
              六,太昊伏羲
              距今大约11000—10000年前后,华夏国中,华胥氏在雷池边踩了巨人足印怀了孕所生的居住在陈纪的伏羲氏一族出了一位太昊伏羲,取代了女娲的最高统治者地位,从此,中华民族进入了原始父系氏族社会。
              首先在原华夏国内部职能部落间轮流执政,共有十五个部落执政。最高行政长官号称“伏羲”,本文把这一时期称为“伏羲时代”。如果在全国各地,如果那里只有伏羲,没有女娲的,就是这一时期迁徙去的。如果按一个部落一任“伏羲”大致推测到8000—7500年前后;如果一个部落有几任“伏羲”的话,大致推测到11000—10000年前后
              七,王权时代
              十五个部落执政结束后,进入外戚执政,他们没有资格称作伏羲,因为他们不是风姓一族。但也没称帝,本文暂定为“王权时代”。依次执政的是:神农氏——轩辕氏(黄帝)——唐尧——虞舜——颛顼——帝喾。这就是所谓的“禅让制”时期,而不是山西的尧舜禹时期,其间相差了近两千来年。
              距今7000—6000年前后这段时间,中华台上发生了许多变故。铜的冶炼至少应在150000年前就出现了,因为6500年—5500年前后,铜的冶炼、铸造工艺已经成熟,到了黄帝时代,已能够铸鼎、作兵器了。
              6000年前后,农耕文明程度已经非常高了。从对桑林的重视程度,可能这时已有了丝织品了。家畜的训养有两、三万年的历史,猪、鸡、狗、羊小动物很早已经完全训化了,马、牛的家养约在距今11000年前后。
              八,神农时代
              这时农业种植已成了食物的主要来源,狩猎已退居很次要的地位。蓝田山完成了由猿到人的进化,可是到了农耕文明发达起来的时候,已被雨水剥蚀得沟壑纵横,耕作条件远不及中华台的二层台塬。而二层台塬一直是神农氏部落的地盘。
              大致所知神农氏一族至少有三个大部落,东面一族是神农氏(祝融、共工氏)主族,大致在今华县高塘至临渭区崇宁一带,即一直争论的“曲阜”。
              神农主族南面的岭区是以神农氏另一支“三苗”为主体,西边中间一族是神农氏魁隗氏一族,即炎帝一族。大致控制临渭区西塬大部分土地。
              再西边一族是神农氏大騩氏一族,大致从零河以西的二层台塬直至临潼区,古称具茨山,今临潼区东岳乡的雎咀至茨林一带。可能商汤的祖先就出自这一族。
              九,炎黄初期
              在轩辕氏执政期间,已经打中华台二层台塬的主意了,把大儿子安插在今华阴罗敷一带,挤兑共工氏的地盘,二儿子安插到西边那条戏(姬)水的中下游,挤兑大騩氏的地盘。小儿子青阳,在唐尧执政后期,在大儿子挤兑的地盘上,建立穷桑国,号青帝。这时,共工氏也称了帝,即《山海经》所说的帝江。两族由此起了矛盾。
              虞舜晚年时,共工氏与比强势的颛顼争夺权位,两家矛盾爆发,起了冲突,共工氏一怒砸了擎天柱,结果又犯了众怒,共工氏一族被赶出了中华台。一部分东迁,一部分迁徙到了山西南部,这就是禹的祖先。
              帝喾执政期间,轩辕与神农土地之争的矛盾不断加深,冲突在所难免。这一次冲突轩辕氏失败了,神农氏胜了,这就是炎帝。轩辕、尧舜等部落被迫离开了中华台。尧舜在禹的祖先到达山西一百多年以后,也来到了山西发展。
              十,五百多年炎黄时代
              帝喾执政期间,轩辕与神农土地之争的矛盾不断加深,冲突在所难免。这一次冲突轩辕氏失败了,神农氏胜了,这就是炎帝。轩辕、尧舜等部落被迫离开了中华台。尧舜在禹的祖先到达山西一百多年以后,也来到了山西发展。
              轩辕氏进入渭河北一带发展,炎帝统一了渭河南关中一带,从此,进入了五百多年炎黄时代。
              十二,炎黄之战
              这五百多年,青铜冶炼技术已相当成熟。尤其是黄帝一族,制造了兵器,组建了武装。五百年后,渡过渭河,重登中华台,经过三次激烈战斗,打败了炎帝一族,统一了关中地区。在蓝田山的昆仑丘上,建造了黄帝宫,成立了有熊国。号称“黄帝”。开创了一个黄帝时代,维持了3—500年的统治。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十三,黄帝战蚩尤
              黄帝经三年九战蚩尤,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是大伤元气。当黄帝与蚩尤争战之际,有人却悄悄进入关中,灭了有熊国,断了黄帝的后路。这一行径在历史事件发生的当时便被隐瞒了起来,在所有的文字史料中,竟没有透露一点信息。黄帝一族只得在今河北涿鹿一带临时起城,居住下来。但也不久被尧所灭。
              十四,尧时代
              实际上,能干这事的只有山西的尧帝。对外却声称是最后一位黄帝能力不行,让位给尧帝了。至此,关中地区和汾河流域掌控在尧的手下,这是距今约5000至5100年前的事。从第一位尧帝到禹,大致经历了唐代、虞代和夏后三代,约1000年。这一段时间,为开发中原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疏通河道、降低水位,防治洪水,干燥平原。
              十五,夏、殷商两朝(4000年前—3000年前)
              完成中华民族的第二次放大和中原开发的是夏、殷商两朝(4000年前—3000年前)
              十六,完成中华民族第三次放大的是周秦时代(3000年前—2200年前)。周代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消除了原始部落的概念。春秋时代,社会稳定,管理宽松,思想自由。对中华民族历史以来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和科技教育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形成了中华民族完善的思想文化理论体系。战国时期,又进一步进行合并为七个诸侯国,在争霸的同时,客观上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的交流,进一步缩小差距,文明得到了整体提升。秦代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从此,一个具有独特而先进文化的大一统的中华民族完全形成和成熟。


              9楼2018-07-27 21:57
              回复
                当这一部分“九羿”部落进入伊朗高原,已经白化成了白种人了,又有一个名称叫雅利安人或塞西安人。被希特勒一忽悠,“雅利安”便是“高尚”的人。无论“雅利安”还是“塞西安”,还原为中文即“夏夷安”,意思是夏人那边来的人。与“印第安”组词结构完全相同。从族源关系来讲,雅利安人与印第安人没有什么区别,皆为同一时期从中华台分离出来的同一文化状态的同一部落群。可以说,雅利安人就是印第安人。但由于在东、西两个方向迁徙后,其经历不同、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其历史、文化及体态特征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性。
                这里还要叙述一个问题:白种人的起源,或者说黄种人如何变为白种人的?
                白种人是由黄种人白化而形成的。这种白化比黄种人变为黑种人的黑化要简单的多。黄种人白化的第一白化区是以巴尔喀什湖为中心。白化以后扩散到中亚和东欧大草原形成了白种人种群。这一白化过程延续了数万年或数十万年。北欧是第二白化区,这些白种人进入北欧经过二次白化,那就更加白上加白了。也有一部分黄种人直接进入第二白化区进行白化,经过人群错综复杂的流动和混合,白种人中也出现各种不同的差异性。
                中亚是黄种人的白化区,单就某一时间点进入中亚的黄种人,只要没有通婚的限制,大约500年完全可以完成白化过程,1000年以上,就成了纯正的白种人了。
                这两次战争后南北两路西迁的同一部落,当在两河流域汇集时,北路南下的阿卡德、亚述、加喜特、赫梯、埃兰等各族群已经白化为白种人了。与南路进入的苏美尔人相比,完全是另外一幅模样了。
                北路南下的埃兰人在西线直接向两河流域扩散,其中向东线发展的一支尼尼微人曾统治过乌鲁克。说明南北两路九羿族在两河下游地区汇合和融合。因此,伊斯兰人与犹太人为什么会共同将“羿伯(亚伯或易卜)”认作祖先,叙述到此,也就不难理解了。
                “尼尼微”还原为中文是“羿夷伯”。“微”字涉及一个咬唇音“V”,凡是遇到“V”可用“B”作以替代。相类似的有如阿哇人的“哇”、维京人的“维”、耶和华的“华”、维吾尔的“维”等。
                东线南下的另一支已经到达地中海东岸,即《圣经》所说的“以东”,“以东”与“印度”为同一词,还原为中文即“羿头”,是用“头”替换了“夏”。实际还是“羿夏(伊塞)”的意思。这种以“头”替换“夏”的还有许多,如赫梯人本应称“华夏氏”,却称作“华头氏(阿图氏)”。
                至此,中华台上两次战争后,南北两路西迁族群在两河流域汇合后的族群分布就比较清楚了。此后,他们在两河流域演绎出一段辉煌的人类文明历史。


                12楼2018-07-28 06:03
                回复
                  华夏史略-卢长信(五)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苏美尔文明的历史文化背景
                  通过介绍苏美尔人的来源,说明这批突然出现在两河流域的具有较高文化的苏美尔人并非没有根源,其文字、天文、历法、农业、建筑诸方面的文化,皆根源于中华台,是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

                  这是中华台区域和中华台地区的示意图。由于当时关中平原还是古四海的东海、北海和西海。关中平原极少存在仰韶以前的文化。

                  此图所标范围大致是华夏文化的第一辐射区。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能够反映苏美尔文明的历史背景文化主要是老官台文化(公元前6000-前5000年)和半坡文化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苏美尔人从此分离的时间分别约在公元前5000年和公元前4500年,经过约500余年的长途跋涉,抵达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启动了两河文明的历程。公元前5000年至前4500年这一时间点的中华文化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化,其后便是他们的创造。例如在文字的线性化上,以泥板为载体,创造了一种楔形文字,这和中国的蝌蚪文一样,并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但毕竟是一个创造。他们还要继承华夏先民在西亚创造和积累下来的文化,如他们把西亚人培育的小麦种得很好。他们至于是否捎回来一些麦种,不得而知。但不少农业考古者认准了中国小麦从西亚传过来这一条道,也就省去了探索考古的许多麻烦,如果作论文,也是比较好看的。问题是15000年前的华夏先民能在西亚种出小麦,在长江中游种出水稻,难道中华台上未出走的先民,真是“老陕爱参观,参观回来不动弹”吗?
                  所以,两河文明就是公元前5000年至前4500年这一时间点上中华文化与西亚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新文明,属于华夏文明,但不能与中华文明类比或嫁接。关于苏美尔人的来源及文化背景粗略叙述到此,其基本轮廓也就是差不多清楚了。不过,这属于一种古今中外没有的异说,若在升学应试的朋友还是不读为好。


                  14楼2018-07-28 06:10
                  回复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能够反映苏美尔文明的历史背景文化主要是老官台文化(公元前6000-前5000年)和半坡文化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老官台文化遗址主要有:
                    中华台范围内:
                    华县老官台遗址、华县元君庙遗址、渭南北刘遗址、临潼白家遗址、临潼零口遗址。
                    中华台地区范围内:宝鸡北首岭遗址、宝鸡高家村遗址、关桃园遗址等。
                    中华台东西延伸区:秦安大地湾遗址、天水西山坪遗址、天水师赵村遗址等。
                    老官台文化,据《百度百科》介绍:
                    老官台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发现而得名。但该遗址内涵贫乏,后来发掘了规模较大、同类遗存内涵丰富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一般改称老官台文化为大地湾文化。其年代距今8000~7000年,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省境内的渭河流域。
                    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种植黍等作物。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铲和石斧等。制陶业很原始,采用泥片敷贴法。陶器以圈足碗、彩陶钵与筒腹三足罐最具特点。住房是圆形的,为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亦是圆形。居民死后埋入长方形土坑墓,随葬陶器等物品。该文化的发现,对了解渭河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有重要意义。
                    华县老官台遗址是最早发现的该文化类型遗址,但出土文物较为贫乏。大地湾遗址发现以后,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因此有学者将这种文化类型命名为“大地湾文化”。然而又有学者因大地湾遗址含有多种文化而主张以内涵单纯的临潼白家村遗址命名为“白家村文化”。关于命名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综合看来,老官台文化包括的两个阶段:前期以大地湾一期为代表,年代约为7300年之前;后期以北首岭下层为代表,年代约为7300年—7000年前之间。两个阶段均早于仰韶文化。
                    主要特点:这时的先民们已经种植粟类作物,并饲养猪、狗等家畜,过着定居的聚落生活。当时的生产工具以磨制为主,但仍然有不少打制石器和细石器。制陶工艺比较原始,以夹细砂红陶和褐陶为主,火候低、器类少,制法有手制,泥制,捏制。大地湾和北刘两遗址出土的陶器有呈片脱落现象,说明当时采用“贴筑法”制陶[1],这在河姆渡文化和大溪文化中均有发现。彩陶尚处于萌芽阶段。
                    老官台文化的发现,对于追溯仰韶文化的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遗址包括: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陕西渭南北刘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注:五个重要遗址中后三个均在中华台)
                    以半坡文化为代表的仰韶文化遗址有:
                    中华台范围内:西安半坡遗址、西安垣头遗址、长安五楼遗址、蓝田洩湖遗址、蓝田新街遗址、临潼姜寨遗址、临潼义和村遗址、渭南史家遗址、渭南灰堆遗址、华县护泉遗址、华阴市横阵遗址、潼关南寨子遗址、潼关张家湾遗址等。
                    中华台地区及延伸区:陕县庙底沟遗址、三门峡仰韶村遗址、灵宝晓坞遗址、万荣荆村遗址、甘肃马家窑遗址、王家阴遗址、郴县下孟村遗址、泾阳杨官寨遗址、高陵灰堆坡遗址、合阳吴家营遗址、铜川吕家崖遗址、商州紫荆遗址等。
                    仰韶文化,据《维基百科》介绍:
                    仰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范畴的文化。分布是以渭、汾、洛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达今长城沿线和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至甘、青接壤地带,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型图案或动物型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
                    1918年进行恐龙化石调查的瑞典地质学者偶然在洛阳市西边,也就是在河南三门峡地区的仰韶村黄河河岸附近挖到后来被称为彩陶的陶器,后来1922年安特生又在仰韶遗迹中发现住宅遗迹。1954年,中国科学院挖掘陕西省西安市的仰韶时期遗迹,发现了长20米的长方型半地下式建筑,在各地也有发现仰韶时代的坟墓。
                    文化特征: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半地穴式,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也有用木头做骨架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点燃烧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
                    仰韶文化的农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器。除农耕外仰韶文化的人显然还进行渔猎。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骨制的鱼钩、鱼叉、箭头等。仰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开始出现轮制的。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编织物印下来的纹路,由此可见仰韶文化有编织和织布的手工业。在发掘的动物骨头中除猎取的野生动物外还有大量狗和猪的骨格,羊比较少。
                    对于仰韶文化的内部分类、时间上的分类以及各个遗址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术界还有争论。对仰韶文化的社会结构也还有不同的看法。早期有仰韶文化来自西方的论点。1960年左右在陕西的考古发掘对这个论点提出疑义。现在一般认为陕西地区的仰韶文化是继老官台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按时代顺序可以分为半坡类型、庙底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龙山文化被看做它的继承文化。
                    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仰韶村遗址 、半坡遗址、临潼姜寨(注:其中后两个遗址在中华台)。

                    据统计,到2000年为止,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213处,其分布范围,以华山为中心分布。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陕东一带。分布省份有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等9个省区,具体分布情况是:陕西省2040处、甘肃省1040处、山西省1000处、河南省1000处、河北省50处、内蒙古自治区约50处、湖北省23处、宁夏回族自治区7处、青海省3处。
                    这是《维基百科》“仰韶文化”条所示的仰韶文化范围图。无论从上面的统计数据还是从这张图的示意来看,关中地区是最密集区,中华台位于中心位置。尤其是公元前五千纪和四千纪,中华台围绕争夺古东海边缘桑林,各有实力的部落纷纷在华县南边的二层台塬上都插了一足,这一地区成了当时的热点地区。沋河流域是神农氏的地盘,这一带的二层台塬是当时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在渭南至华县这一不大的地区,遗址非常密集。
                    霍彦儒《渭水文化论》一文介绍说:“渭水中下游是新石器文化的密集区。调查发现仅中游有仰韶文化遗址500余处,龙山文化200余处”。这是依据考古探索所得到的一个公元前6000到公元前3000年的文化分布现象。以中华台为中心的这一“前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密集区的出现,并非偶然。这是华夏先民在这一块平台,坚守了150万年,持续不断地探索、创造和文化积累的结果。全球仅此一家,别无二店。因此,这块平台,不仅是中华民族之源,而是现代人类之源。


                    15楼2018-07-28 06:12
                    回复
                      吧主呢,删除造谣贴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8-07-30 22:27
                      回复
                        人类咋 这么 不经风雨呢,为什么不能像动物那样在户外生活


                        IP属地:湖南17楼2018-08-02 16:20
                        回复
                          只要淋雨,体温不保,就得病,没有毛发,不符合进化论


                          IP属地:湖南18楼2018-08-02 16: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