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排行榜吧 关注:14,480贴子:30,260
  • 3回复贴,共1

有中国特色的绝恋 《山楂树之恋》读后 作者王小王[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1楼2009-05-29 15:54回复
    有中国特色的绝恋
                               ——《山楂树之恋》读后
                           王小王
      《山楂树之恋》无疑是07年最红的小说之一,但如果不是要写评论,我仍旧不会去读它,我对众口一词的东西一向充满怀疑,当一件所谓艺术品到达了街头巷尾,你还能指望它具有多高的品味、多大的价值?或者干脆说,我是一个过时的人,我对“流行”没有感觉,缺少对潮流的热情,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而且我也是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人。我太害怕中国传媒的力量了,前几年大导演的大片纷纷上场,我曾经也被“忽悠”得发了昏,以为真到中国电影的新生时刻了,从电影院出来后悔得捶胸顿足。所以我长了记性,离沸沸扬扬的东西远一点儿,以免再次被“煮”。
      不管怎样,最终我还是读了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心平气和,因为跟我料想会出现的感觉是完全一样的。它将我感动得稀里哗啦,也让我回忆起我年轻时那纯洁的爱恋(为什么我不说初恋呢?因为我的初恋并不纯洁),我还将它推荐给几个圈外的小弟弟小妹妹,他们都正在恋爱的年纪。但我只能说,它是一个好故事,却还称不上是一部好小说。
      小说和故事当然不是一码事,打个比方,就像衣服和布料。好料子你怎么摸都是好,做成什么样的衣服也不能否认它的好质地,但最后能成一件什么档次的衣服,还得加上裁缝设计水平高低、手艺如何的因素。我们为什么老是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指好艺术、真正的艺术而言的,现在好多滥艺术、假艺术能赶上生活就不错了——就是因为这个“裁缝”,他把生活哗拉拉这么一裁一剪,一拼一缝,好么,成一件旗袍了,像张曼玉穿的那些个,成一件礼服了,像妮可基德曼穿的那些个,成一套西服了,成一套中山装了,成唐装了,成燕尾服了,这才有了完整的品质,来源于料子,高于料子了。裁瞎了的有的是,《山楂树之恋》是好歹把一段好料子扯成衣服了,但总归是不足够精细漂亮的一件。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放在最后吧。先说小说值得肯定和赞美的一面。


    2楼2009-05-29 15:55
    回复
      朱大可对这个小说有一句评语,他说这是“一本关于性压抑的原始考察报告”。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评论家就爱上纲上线,硬要把一个如此感人的爱情故事说成什么关于性压抑的报告。这就是视野和蕴含的问题,优秀的读者应该具有开阔的阅读目的,具有丰富的内心洞察,会去主动寻找故事中隐藏的秘密。
        不管是否出自创作的主观意识,但这个故事确实在客观上对一个时代的爱情心理和性观念进行了揭示,并体现了某种程度的反思。这个时代很有意思,它认同婚姻,却打击爱情,它准许生育,却禁示谈性。仿佛结婚是不需要爱情的,仿佛生孩子是不需要性[河蟹]交的。美好的过程都被斥为丑陋,只有直达目的才是高尚的作法。在这时,人被驯化出的社会性却不能够完全覆盖原始本能,人有爱的本能,人有渴望爱的本能,人有追求快感的本能,人有身体的欲望,激烈交锋的结果在不同人的身上各有胜负,小说中展示的就是内心在发生着战争的人,是在驯化中寻找自我,又在自我中寻找真相的人。我上面说过了静秋与老三的对比,不管是真实的形象还是有意加工,这都是小说最有意义的一笔,因为具有内在的隐含和可分析性、可解释性,而使单一的爱情故事变得有力量,使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层次。
        但是,我为什么仍不认同它是好小说,大概是我对小说叙事的执著。我认为再好的故事也不应放弃对语言的虔诚。
        《山楂树之恋》从文本本身来讲,并不具有太多艺术价值。而且是存在着明显的叙事缺陷的。因为故事吸引人,叙述又没有难度,所以我们很容易忽略它在文学上的问题。但如果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它的文字充满着介绍性和记录性,叙述缺乏现场感和切近感,也并没有展现小说语言应有的张力,仿佛一条缺乏松紧度的旧皮筋儿。


      5楼2009-05-29 15:57
      回复
        7楼2009-05-29 15: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