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他以为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直到他寄来那封信。
(二)
吴邪从小就是同辈孩子中最爱看书的一个,童年读物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中外诗集。小时候的他学着像前人那样写诗,用自己当时颇引以为傲的中西相混的青涩口吻,歌颂飞雪圆月下的金戈铁马和神话英雄。十五岁的时候,他就有了自己的诗集——美丽的装帧,细腻的封面,像所有伟大诗人的诗集一样。这是他爷爷印给他的。老人喜欢他一本正经写诗的样子,即使并不清楚诗歌是好是坏。
没有人不喜欢这个稚嫩儒雅的小诗人。可吴邪乖巧背后的狡黠在那时仅展露给一个人看——那个被他发现在书本扉页写下德语诗句的沉静少年。他偷看得起劲,完全没发现物主已经站在他身后了。后来他们相熟,张起灵领他去自家书房。他盘着腿坐在地上,在浮动的檀木香和墨香里翻阅海涅的原版诗集。陌生的语言在他眼中仿佛远古的咒语或雕刻在古器上的神秘花纹。他虔诚又小心翼翼,好像它们轻触即碎。
“张起灵钟爱海涅的诗”比“张起灵会说德语”还要让他感兴趣。
“春天的特色只有冬天才能认清,在火炉背后,才能吟出最好的五月诗篇。”吴邪不止一次地央求张起灵为他用德语念诗,尤其是这一句,他最喜欢。可对方却不曾把这一句写在任何书本的扉页上——太经典,太著名的东西,张起灵似乎都不大喜欢。
从少年,到青年,他们自然地相爱,本应一起写诗、译诗,走过细雨飘洒的西子湖畔,塞了满嘴甜蜜的江南小吃;或在异国的居室里四肢交缠,而后掀开窗帘一角,看被壁炉暖光映衬的雪花。
吴邪确实在昏迷之前看见了雪花,还听到了雪暴中雪崩的低吼。张起灵用力把他撞到一边,然后一闪就落了下去。
他当时没反应过来,现在也没有搞懂。等他再次醒来,张起灵已不在。而医生告诉他,他摔坏了脊椎。
(三)
吴邪只好瘫痪在床,把自己锁在卧室里,看着窗外一成不变的湖面。他无数次梦见自己溺毙在湖里,细小的雪花随湖水安静地旋转。他抬头望见遥远的船底浮在天幕上,耳畔水声裹挟风声。他闭上眼,张起灵在他唇上落下凉意缥缈的吻。
他从不和朋友描述自己的梦境,却能从对方眼里读出隐忧。推他出去晒晒太阳的提议屡次涌到口边又被咽回,解雨臣不知如何安慰。看他一段时间后重新翻书拾笔,无奈的发小只得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书。
靠在火炉旁,吟着五月的诗篇——吴邪喃喃自语,开始向文学杂志社投稿。不知不觉间几年过去,他在诗坛变得小有名气。可是这又能怎样呢?在别人口中诗与美的化身,在他这里,只是一名从雪山上滚落下来的旅人,被困在崖底日复一日。
(四)
五年后的一个秋天,吴邪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上说他爱极了他的诗,因此不可能不更热烈地爱上写诗的那个人。
写这信的人就是黑瞎子,一个曾将青椒作喻写成长诗而获如潮恶评,至今默默无闻的诗人。吴邪读了他的其他诗,写了长信回复他,真挚地赞美了他的才华。他说也许他们会有共同的趣味可以讨论和分享。
吴邪当初完全是出于礼貌加上最后那句,并没想到黑瞎子会坚持不懈地回复。尽管他单方面认为这过程充满荒诞感(就像黑瞎子的诗一样),但是他们还是开始了热情而天真的通信。黑瞎子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痴狂令他胆怯不敢上前却又忍不住好奇。他内心逐渐生出一种渴望,仿佛嗅见窗外湖边的花香。半梦半醒间好像有人在他耳边温柔低语,睁眼时却消失不见。夜半窗外的湖面仅流淌月光,他转头去看,又重新闭上眼,回忆梦里他溺毙无数次的场景——这回没等到张起灵给他一吻,他便被一双手托着上浮,仰起脸迎着雪花。
在一封信中,黑瞎子提出要见吴邪。他拒绝,他坚持;他再拒绝,他再坚持——在阳光底下,才能吟出五月最好的诗篇,黑瞎子执著地强调,你看,我甚至是个差点完全失明的人。黑瞎子竟画了一张自己的肖像夹在信中: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只终年蜷缩在壁炉旁的猫吗?
这算什么?吴邪崩溃地想。好吧,好吧,你来吧,看到我的样子后,你还会像以前那样写信给我吗?或者你会彬彬有礼地告辞,转身就忘记我的地址……
(五)
暮春五月,黑瞎子来了。
黑瞎子透过墨镜看到一只忐忑不安地蜷在沙发上的“猫”,温和、倔强、又慌张地打量着自己,令他突然手足无措,没办法痞,没办法癫。他站着、坐着、看着,不知是否应该刻意压低声音与他说话,怕惊扰了他,又怕伤及他的自尊。他鬼使神差地摘下墨镜,立刻被吴邪清澈的眼眸探究地凝视许久,就到他只能勉强维持嘴角潇洒的笑意,觉得自己傻兮兮。
吴邪初见他感觉并没有信中那般游刃有余,时而痴痴颠颠,还品出那笑里带了些腼腆。他们说着话,不时陷入沉默,时候谁也记不清自己究竟说了什么。然后,在下一封信,黑瞎子向他求爱。
吴邪不知所措,他心跳得厉害。他告诉自己应当拒绝他,不可相信一时高贵的同情。他更害怕失去他,所以必须拒绝他。他写信给黑瞎子,恳请他为了彼此的友谊别再说这些没有轻重的话。黑瞎子立即在信中毫无诚意地道歉,不过几天便旧事重提。反复几个月,他惊慌,他踌躇,最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在恋爱。
他们忍不住更加频繁地通信,信也写得更热烈,更绵长。黑瞎子每周都来看他,带来与自己气质相符的稀奇古怪的东西,还蛮横地推他出去晒太阳,故意将手心覆在他的手背上,弯腰耳语时嘴唇蹭过他的耳畔。
我总是纵容他,所以他才敢得寸进尺——晚上吴邪缩在被窝里,手指摩挲着滚烫的耳尖,又羞又气。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他又怎么会就此承认,自己愈发渴望那两片平薄温热的嘴唇落在自己的唇瓣上,以至于他开始努力复健,而并未对对方透露半分,想给黑瞎子一个惊喜。
有一天黑瞎子收到的信里夹着一枚落叶,那是吴邪在湖边捡的。他可以站起来了,可以独自走出房间了——在卧床整整六年后。
可黑瞎子迟迟未给他回信。吴邪惶然地站在院内:没收到,没会意,还是——恰好在此刻厌烦我了?
两个礼拜后,黑瞎子像个大盗一样翻进吴邪家,避开所有人的视线,尤其是他顽固的父亲,神秘地带走了他,一路哄着拐去结了婚。
太疯狂了,吴邪能想象出父亲愤然又无奈的表情。可自己怎么就傻傻地答应了呢?
他们的婚礼只有他们两个人。吴邪在黑瞎子唇上印下虔诚一吻,说道:“我已经够幸福了,不需要别人来祝福了呀。”
(六)
吴邪遗憾诗坛的那帮傻瓜几乎没人意识到黑瞎子的才华,又窃喜自己可以独占一份。慢慢的他也主动销声匿迹,在余生的时光里坦然地和黑瞎子去雪山游玩,毫无保留地翻开尘封已久的诗书,听他用异国的语言念诵两人共同喜爱的部分。
他们再也不用持续地通信,便把所有信件都收集在一个精美的木盒里,保存他们写给对方的百万字书信,至死也未曾把情话说完。
-end-
他以为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直到他寄来那封信。
(二)
吴邪从小就是同辈孩子中最爱看书的一个,童年读物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中外诗集。小时候的他学着像前人那样写诗,用自己当时颇引以为傲的中西相混的青涩口吻,歌颂飞雪圆月下的金戈铁马和神话英雄。十五岁的时候,他就有了自己的诗集——美丽的装帧,细腻的封面,像所有伟大诗人的诗集一样。这是他爷爷印给他的。老人喜欢他一本正经写诗的样子,即使并不清楚诗歌是好是坏。
没有人不喜欢这个稚嫩儒雅的小诗人。可吴邪乖巧背后的狡黠在那时仅展露给一个人看——那个被他发现在书本扉页写下德语诗句的沉静少年。他偷看得起劲,完全没发现物主已经站在他身后了。后来他们相熟,张起灵领他去自家书房。他盘着腿坐在地上,在浮动的檀木香和墨香里翻阅海涅的原版诗集。陌生的语言在他眼中仿佛远古的咒语或雕刻在古器上的神秘花纹。他虔诚又小心翼翼,好像它们轻触即碎。
“张起灵钟爱海涅的诗”比“张起灵会说德语”还要让他感兴趣。
“春天的特色只有冬天才能认清,在火炉背后,才能吟出最好的五月诗篇。”吴邪不止一次地央求张起灵为他用德语念诗,尤其是这一句,他最喜欢。可对方却不曾把这一句写在任何书本的扉页上——太经典,太著名的东西,张起灵似乎都不大喜欢。
从少年,到青年,他们自然地相爱,本应一起写诗、译诗,走过细雨飘洒的西子湖畔,塞了满嘴甜蜜的江南小吃;或在异国的居室里四肢交缠,而后掀开窗帘一角,看被壁炉暖光映衬的雪花。
吴邪确实在昏迷之前看见了雪花,还听到了雪暴中雪崩的低吼。张起灵用力把他撞到一边,然后一闪就落了下去。
他当时没反应过来,现在也没有搞懂。等他再次醒来,张起灵已不在。而医生告诉他,他摔坏了脊椎。
(三)
吴邪只好瘫痪在床,把自己锁在卧室里,看着窗外一成不变的湖面。他无数次梦见自己溺毙在湖里,细小的雪花随湖水安静地旋转。他抬头望见遥远的船底浮在天幕上,耳畔水声裹挟风声。他闭上眼,张起灵在他唇上落下凉意缥缈的吻。
他从不和朋友描述自己的梦境,却能从对方眼里读出隐忧。推他出去晒晒太阳的提议屡次涌到口边又被咽回,解雨臣不知如何安慰。看他一段时间后重新翻书拾笔,无奈的发小只得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书。
靠在火炉旁,吟着五月的诗篇——吴邪喃喃自语,开始向文学杂志社投稿。不知不觉间几年过去,他在诗坛变得小有名气。可是这又能怎样呢?在别人口中诗与美的化身,在他这里,只是一名从雪山上滚落下来的旅人,被困在崖底日复一日。
(四)
五年后的一个秋天,吴邪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上说他爱极了他的诗,因此不可能不更热烈地爱上写诗的那个人。
写这信的人就是黑瞎子,一个曾将青椒作喻写成长诗而获如潮恶评,至今默默无闻的诗人。吴邪读了他的其他诗,写了长信回复他,真挚地赞美了他的才华。他说也许他们会有共同的趣味可以讨论和分享。
吴邪当初完全是出于礼貌加上最后那句,并没想到黑瞎子会坚持不懈地回复。尽管他单方面认为这过程充满荒诞感(就像黑瞎子的诗一样),但是他们还是开始了热情而天真的通信。黑瞎子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痴狂令他胆怯不敢上前却又忍不住好奇。他内心逐渐生出一种渴望,仿佛嗅见窗外湖边的花香。半梦半醒间好像有人在他耳边温柔低语,睁眼时却消失不见。夜半窗外的湖面仅流淌月光,他转头去看,又重新闭上眼,回忆梦里他溺毙无数次的场景——这回没等到张起灵给他一吻,他便被一双手托着上浮,仰起脸迎着雪花。
在一封信中,黑瞎子提出要见吴邪。他拒绝,他坚持;他再拒绝,他再坚持——在阳光底下,才能吟出五月最好的诗篇,黑瞎子执著地强调,你看,我甚至是个差点完全失明的人。黑瞎子竟画了一张自己的肖像夹在信中: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只终年蜷缩在壁炉旁的猫吗?
这算什么?吴邪崩溃地想。好吧,好吧,你来吧,看到我的样子后,你还会像以前那样写信给我吗?或者你会彬彬有礼地告辞,转身就忘记我的地址……
(五)
暮春五月,黑瞎子来了。
黑瞎子透过墨镜看到一只忐忑不安地蜷在沙发上的“猫”,温和、倔强、又慌张地打量着自己,令他突然手足无措,没办法痞,没办法癫。他站着、坐着、看着,不知是否应该刻意压低声音与他说话,怕惊扰了他,又怕伤及他的自尊。他鬼使神差地摘下墨镜,立刻被吴邪清澈的眼眸探究地凝视许久,就到他只能勉强维持嘴角潇洒的笑意,觉得自己傻兮兮。
吴邪初见他感觉并没有信中那般游刃有余,时而痴痴颠颠,还品出那笑里带了些腼腆。他们说着话,不时陷入沉默,时候谁也记不清自己究竟说了什么。然后,在下一封信,黑瞎子向他求爱。
吴邪不知所措,他心跳得厉害。他告诉自己应当拒绝他,不可相信一时高贵的同情。他更害怕失去他,所以必须拒绝他。他写信给黑瞎子,恳请他为了彼此的友谊别再说这些没有轻重的话。黑瞎子立即在信中毫无诚意地道歉,不过几天便旧事重提。反复几个月,他惊慌,他踌躇,最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在恋爱。
他们忍不住更加频繁地通信,信也写得更热烈,更绵长。黑瞎子每周都来看他,带来与自己气质相符的稀奇古怪的东西,还蛮横地推他出去晒太阳,故意将手心覆在他的手背上,弯腰耳语时嘴唇蹭过他的耳畔。
我总是纵容他,所以他才敢得寸进尺——晚上吴邪缩在被窝里,手指摩挲着滚烫的耳尖,又羞又气。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他又怎么会就此承认,自己愈发渴望那两片平薄温热的嘴唇落在自己的唇瓣上,以至于他开始努力复健,而并未对对方透露半分,想给黑瞎子一个惊喜。
有一天黑瞎子收到的信里夹着一枚落叶,那是吴邪在湖边捡的。他可以站起来了,可以独自走出房间了——在卧床整整六年后。
可黑瞎子迟迟未给他回信。吴邪惶然地站在院内:没收到,没会意,还是——恰好在此刻厌烦我了?
两个礼拜后,黑瞎子像个大盗一样翻进吴邪家,避开所有人的视线,尤其是他顽固的父亲,神秘地带走了他,一路哄着拐去结了婚。
太疯狂了,吴邪能想象出父亲愤然又无奈的表情。可自己怎么就傻傻地答应了呢?
他们的婚礼只有他们两个人。吴邪在黑瞎子唇上印下虔诚一吻,说道:“我已经够幸福了,不需要别人来祝福了呀。”
(六)
吴邪遗憾诗坛的那帮傻瓜几乎没人意识到黑瞎子的才华,又窃喜自己可以独占一份。慢慢的他也主动销声匿迹,在余生的时光里坦然地和黑瞎子去雪山游玩,毫无保留地翻开尘封已久的诗书,听他用异国的语言念诵两人共同喜爱的部分。
他们再也不用持续地通信,便把所有信件都收集在一个精美的木盒里,保存他们写给对方的百万字书信,至死也未曾把情话说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