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莲汉韵吧 关注:25贴子:992

中国的篆刻艺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度儿乖,姐给你过六一~~~


1楼2009-05-30 22:19回复
    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从古代印章艺术发展而来的。了解篆刻艺术,必须首先了解印章艺术。
     篆刻中国篆刻是以书法字体结合镌刻制作印章的一种艺术。它于方寸之中、红白之间创造各种美的结构和形式。因其字体多为篆书所以称篆刻。篆刻艺术是由作为权力和凭证的古玺印发展而来的。明中叶以后发展成独立的艺术式样,并形成了各种风格流派,如明代以文彭为代表的吴门派和以何震为代表的徽派;清代以程邃厚重、凝练风格为代表的皖派,以丁敬、邓石如开创、黄易等西泠八家发扬光大的浙派。清末吴昌硕将古印、陶文、石鼓文等熔于刀法之中,以苍劲古朴之风被尊为吴派。


    2楼2009-05-30 22:20
    回复
      书法与刻印的关系 
      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贴临写,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便会明显觉得篆印时的便利,不少初学者重刻轻写,往往事倍功半。


      3楼2009-05-30 22:20
      回复
        秦前
        据现有数据,中国最早出现的印章是商代的三颗玺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渐趋发达,玺印的用途也逐渐扩大。这些玺印大多和战国铜器上的铭文相合,其中也有许多是春秋时代的,很难分辨。在战国时,各国文字各不相同,反映在玺印中的文字也不相同。这些玺印的印形、文字的安排,表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性,反映了战国时代思想活跃的生动局面。


        4楼2009-05-30 22:20
        回复

          秦印即秦统一中国后的官私印玺。"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以后,在政治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战国时,由于各国的文字不统一,因此要统一政令就极不方便。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等整理文字,力求简洁、易认;制定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这种文字,外形基本上是方的,笔划是圆转的。它第一次把汉字在结构上定型,固定了部首、偏旁。由于玺印基本上是方的,为了制造玺印的方便,又定出一种专门用字叫"摹印篆",以便以圆适方。把玺印的名称也作了规定,天子用的叫"玺",臣民用的叫"印"。这种玺印的改革是在文字改革的轨道上进行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秦始皇在位时间不长,所以这时的印章艺术尚不成熟,它只是在战国玺印与汉印之间架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


          5楼2009-05-30 22:21
          回复
            汉代及魏晋南北朝
            到了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代,印章的使用范围更为扩大,印章艺术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代。开始,西汉印章承袭秦印制度,明显的标志是白文印用边框,后来渐渐去掉边框,在文字上也更方整、工致,表现出一种端正庄严的气象,反映了汉代强大昌盛的威仪。到了东汉,由于手工业更为发达,印章制作趋于精致。印章文字在摹印篆的基础上,笔划加以屈曲延伸,叫做"缪篆"。后来魏晋、南北朝的印章,基本上承袭汉印。不过,由于文字演变发展,隶书、楷书相继出现后,人们对篆书的书写距离远了,所以印章中篆书的书法水平不及汉印。
            汉代的印章从表面上看方正平直,其实变化很多,风格不一。这时印章艺术已深入到文字书法的线条中去,不像战国玺印那样从象形上去表现,而是讲求典雅质朴。后来明、清时代的篆刻艺术基本上承袭汉印。
            汉印大体上有平实、浑穆、方刚、峭拔、圆转几种风格。同时,由于国家强盛统一,在官印中又出现了一种赠给兄弟民族的印,另外,词句印的文字渐多,图画印的样式更加丰富,都较战国时有了很大发展。
            自晋代使用的文字实行楷书以后,人们对篆书疏远了。过去的公私文书写在竹、木简上,这时已可写在绢纸上;古代的玺印是盖在泥土上作封志的,现在的印可以用住朱或墨色涂盖在纸上,所以自南齐以后,因绢纸宽度大,官印也放大了。


            6楼2009-05-30 22:21
            回复
              唐、宋
              在唐、宋时,印章的制作已渐趋寂寞,这与官方的铸造限制有关。唐代的官印形体放大,已和私印"分道扬镳"(战国、秦、汉等官玺印和私玺印形体相差不大),私印的铸作当然受到影响;宋代大中祥符五年,官方曾经禁铸私印,并规定私印只能用木雕刻,面积不过方寸,所以唐、宋时期私印流传很少。但另一方面,唐、宋的书画艺术却发展起来,不少名家把印章用于书画,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述了晋到唐钤于书画上的印有五十四枚,褚遂良在摹《兰亭帖》上用了"诸氏"小印。
              到僧怀素用汉代“军司马印”钤在得意的书法作品上。皇帝欣赏过的书画,也要盖上“御览”等印章,这就出现了一种"鉴赏图书印"。文人雅士们对印章的欣赏,兴趣日益浓厚。唐代赫赫有名的宰相李泌,特刻有"端居室"一印,开了"斋馆印"的风气。宋代著名词人姜夔有“鹰扬周室,凤仪虞廷”一印,八个字隐含自己的姓名,很有趣,将过去词句印的内容,融入了文学意味。由于宋代金石考据学的兴起,随之而来的是摹集古印谱,这更引起了文人们的注目, 说著名书法家米芾曾经自己试着刻印,一时传为美谈。
              这些情况表现出,唐、宋进期的印章艺术从表面上看是“衰落”了,但从印史内部去观察,它是在变化、发展。唐、宋以前的印章完全是为实用,由于它的艺术性很强,所以称为实用艺术;到了唐、宋时期,在实用的基础上已逐渐趋向于欣赏。以前印章是由工人铸造的,这时文人们已开始试刻,这就使印章艺术趋于质的渐变。所以,我们从印史上来看,唐、宋时期是印章艺术向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


              7楼2009-05-30 22:22
              回复
                好帖,期待图片!


                10楼2009-05-30 23:00
                回复
                  • 220.170.10.*
                  回个贴看看是否无敌了


                  11楼2009-05-30 23:39
                  回复
                    “笑谈间气吐霓虹”石章 明 
                    “笑谈间气吐霓虹”印为明代文人篆刻的代表人物之一何震所刻。何震,字主臣。他精六书,篆刻汲取秦汉印之长,风格端重,名盛一时,与文彭并称“文何”。这方印章系寿山石印,为存世屈指可数的何震真品之一,印文布局匀整,字裏行间一气相贯,运用冲刀刻印,刀迹显露,体现了何震猛利清健的作风。他的边款文字不同于文彭的双刀勒碑刻法,初创单刀为主的切刻法,有苍古生拙之趣。


                    12楼2009-05-31 11:52
                    回复
                      “七十二峰深处”石章 明
                      文彭,是明代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曾任两京国子监博士。文彭工书法,尤精篆刻。其印法为后世所宗,被视为流派印章的开山鼻祖。他所创的印派,也称“吴门派”。这方“七十二峰深处”印为象牙质,印文以沉静清丽为基调,气韵流动,犹有宋元遗风。镌刻秀润挺健,表现出很深厚的功力。


                      13楼2009-05-31 11:53
                      回复
                        “家在齐鲁之间”石章 清
                        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山东胶县人,是画史上"扬州八怪"之一。他诗书画印均有声於当时,晚年右手病废,用左手书画刻印,毅力惊人。他的篆刻拙中有势,具有个性,为世所重。"家在齐鲁之间"作於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年),雄浑厚重,朴拙大气,印文内容与他的裏籍相符,应是他的自用印。高凤翰传世印章的实物仅有数件,故此印尤为世人所重。


                        14楼2009-05-31 11:54
                        回复
                          赐兰堂 石章 清
                          赵之谦,是晚清艺坛诗文书画篆刻都卓有成就的艺术家。篆刻由浙皖两派直师秦汉,更能冲破前人束缚,扩大取资的范围,涉猎广泛,并能为己所用。他开创以北魏书体刻阳文款识以及以汉画像入款的新风,给后人以很大的启示。他的艺术思想及作品,对近代的书画篆刻具有一定的影响。“赐兰堂”一印是他应大收藏家潘伯寅之请所刻,气势酣畅,刀法峻健,不失为一件成功之作


                          15楼2009-05-31 11:55
                          回复
                            篆刻工具
                            篆刻在古代足一种攻玉治铜的技术,现在是一种 雕琢印材的艺术,所以石、牙、角、木、玉、铜等材料,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来攻治,刻制之后又必须钤印出来,其中相关的工具,刻者必须了解他们的性质 ,以便於选用。


                            16楼2009-05-31 11:55
                            回复
                              二、砂 
                              磨石章必须用水砂纸,不可用木工用的砂纸,磨时垫 於小块玻璃板下方再加水磨。准备三百二十号、八百 号与一千五百号三种砂纸,粗磨用三百二十号纸,磨细则用八百号,如果印身磨光,则用一千五百号纸。


                              18楼2009-05-31 1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