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关雎(二)
原文:
《关雎·序》:“声成文,谓之音”;《传》:“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正义》:“使五声为曲,似五色成文”:按《礼记·乐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注》:“方犹文章”;又“声成文,谓之音”,《正义》:“声之清浊,杂比成文”。即《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或陆机《文赋》:“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夫文乃眼色为缘,属眼识界,音乃耳声为缘,属耳识界;“成文为音”,是通耳于眼、比声于色。《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论乐,闻歌《大雅》曰:“曲而有直体”;杜预注:“论其声如此”。亦以听有声说成视有形,与“成文”、“成方”相类。西洋古心理学本以“形式”(form)为空间中事,浸假乃扩而并指时间中事,如乐调音节等。
译文:
《关雎·序》:“声响有节奏,称之为音乐”;《传》:“成文”的意思就是,音阶上下相应”;《正义》:“让五音成为乐曲,就像是让五色成为图案”;按《礼记·乐记》:“声与声相应和,才发生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变化,就叫做音”,《注》:音乐的节奏好比文章的间架结构;又说“声音有节奏,称之为音乐”,《正义》:声音的清脆和浑厚,交错排列才会有文采”。就是《易·系辞》:“不同物象交相错杂,所以称作文采”。或者像陆机的《文赋》所说“音调高低错落有致,好象五色配合鲜艳。”文采是眼睛看到颜色,属于眼睛观看的范畴;音乐是耳朵听见声音,属于耳朵聆听的范畴;“把音乐比成文采”,是让耳朵和眼睛相通,声音和颜色类比。《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论音乐,听完《大雅》之后说:“曲折而有刚劲的节操”;杜预注:“是说乐曲的声音如此”,也是把能听到的声音说成能看到的形状,和“成文”、“成方”相类似。外国古代心理学本来就把“形式”看做空间中的事物,逐渐扩大范围并指时间中的事物,例如乐调音节等等。
原文:
《关雎·序》:“声成文,谓之音”;《传》:“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正义》:“使五声为曲,似五色成文”:按《礼记·乐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注》:“方犹文章”;又“声成文,谓之音”,《正义》:“声之清浊,杂比成文”。即《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或陆机《文赋》:“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夫文乃眼色为缘,属眼识界,音乃耳声为缘,属耳识界;“成文为音”,是通耳于眼、比声于色。《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论乐,闻歌《大雅》曰:“曲而有直体”;杜预注:“论其声如此”。亦以听有声说成视有形,与“成文”、“成方”相类。西洋古心理学本以“形式”(form)为空间中事,浸假乃扩而并指时间中事,如乐调音节等。
译文:
《关雎·序》:“声响有节奏,称之为音乐”;《传》:“成文”的意思就是,音阶上下相应”;《正义》:“让五音成为乐曲,就像是让五色成为图案”;按《礼记·乐记》:“声与声相应和,才发生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变化,就叫做音”,《注》:音乐的节奏好比文章的间架结构;又说“声音有节奏,称之为音乐”,《正义》:声音的清脆和浑厚,交错排列才会有文采”。就是《易·系辞》:“不同物象交相错杂,所以称作文采”。或者像陆机的《文赋》所说“音调高低错落有致,好象五色配合鲜艳。”文采是眼睛看到颜色,属于眼睛观看的范畴;音乐是耳朵听见声音,属于耳朵聆听的范畴;“把音乐比成文采”,是让耳朵和眼睛相通,声音和颜色类比。《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论音乐,听完《大雅》之后说:“曲折而有刚劲的节操”;杜预注:“是说乐曲的声音如此”,也是把能听到的声音说成能看到的形状,和“成文”、“成方”相类似。外国古代心理学本来就把“形式”看做空间中的事物,逐渐扩大范围并指时间中的事物,例如乐调音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