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的课打死也不选,有的课一窝蜂都选
打死也不选的,首先是物理。
物理遇冷始料未及
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制比的是排名,而不是分数。同样的规则赋分,考生在不同学科排名相同,成绩则相同。
物理难度本身较大,大家普遍认为选考物理的都是学霸。等级赋分制规则下,相较在物理组与学霸们赛跑而言,在其他“赛道”上与普通学生赛跑显然更容易能拿到高分。因此,选考物理的人越来越少。
中国新闻周刊曾就此采访了首批试点的浙江高中。
以杭州一所普通高中为例,高考改革前,全校有2/3的学生必修物理;高考改革后,选考物理的人数降到了不足50%。到了2017年新高三学生中,报考物理的人数下降到了33%,新高二更少,仅60人,占年级总人数10%。
这种趋势在县级中学继续放大。
嘉兴市嘉善县某高中,2017年高三生中,在第一次选考成绩公布后,选考物理的人由130人减少为70人;高二生报考物理的就只剩下了5人。
“我们学校物理成绩最好的学生,在全省只能排到8000到1万名,根本没有竞争优势,从学生到学校,当然都希望回避物理考试的竞争风险。”该校副校长说。
更可叹的是,由于该校选考物理只有5人,只需一名物理老师上课,其他物理老师只得转岗。
于是,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出现了,当特定选考科目考试人数低于保障基数时,以保障基数为准,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大于保障基数时,则以实际参考人数为准。
最先建立保障机制的就是物理,浙江这一保障基数为6.5万。
简单来说,即:
(1)如果有7万人(大于6.5万)选考物理,那么会有700个(7万的百分之一)满分。
(2)如果有6.5万人(等于6.5万)选物理,那么会产生650个(6.5万的百分之一)100分。
(3)而如果只有1千人(极端情况,小于6.5万人)选物理,那么还是会有650人(以6.5万人为基数计算,自高往低赋分)拿一百分。
它的潜台词就是:选考物理,在赋分上不再吃亏。
下岗的是物理老师,忙死的是地理、政治老师
但这仅仅解决了物理遇冷难题。
选考科目的设置本意是给学生们更多选择权,选择的标准是“自己喜欢”。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目标从来都是考出更高的分数、考上最好的大学。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学生很难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学校大概也不允许学生选。
先来看学生
上海市政协委员施华曾走访浦东各中学,发现大多数学生确是按学科的难易程度来选课。
文科相对简单,选择的同学多一些(选政治的偏少);理科中生物较简单,因此选生物的同学多。而较难的物理、化学选择的人数偏少,重点中学的学生相对多一些。很多中学教师戏称,十年后,中国无物理化学大师。
浙江嘉兴市的统计数据显示,学生选考地理的比例最高,达56.65%,第二高为政治,50.51%,因为这两科都比较容易考。报考物理的比例仅为倒数第二,37.22%。从高考总成绩来看,报考物理比例最低的一所学校,由于采取了“文多理少”的选考策略,98%以上的毕业生都被第一批次录取。(中国新闻周刊)
这样的经验势必会影响后续高中生的选择,容易考的科目选考比例越来越大,不容易考的科目选考比例则越来越少。
再看学校:
目前来看,或出于客观资源限制(教师资源)、或出于主观战略目标(学校高考成绩更好看)考虑,学校的普遍做法是,选择本校师资力量最强的某个科目,或者最容易获得高赋分的科目,将全部资源投入,集中强化训练,以获得高分。
集中力量办“大事”,长此以往,中学很有可能逐步演化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专科学校。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如此田忌赛马式的选考策略,实际上是遭遇了功利文化的算计。
有的课打死也不选,有的课一窝蜂都选
打死也不选的,首先是物理。
物理遇冷始料未及
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制比的是排名,而不是分数。同样的规则赋分,考生在不同学科排名相同,成绩则相同。
物理难度本身较大,大家普遍认为选考物理的都是学霸。等级赋分制规则下,相较在物理组与学霸们赛跑而言,在其他“赛道”上与普通学生赛跑显然更容易能拿到高分。因此,选考物理的人越来越少。
中国新闻周刊曾就此采访了首批试点的浙江高中。
以杭州一所普通高中为例,高考改革前,全校有2/3的学生必修物理;高考改革后,选考物理的人数降到了不足50%。到了2017年新高三学生中,报考物理的人数下降到了33%,新高二更少,仅60人,占年级总人数10%。
这种趋势在县级中学继续放大。
嘉兴市嘉善县某高中,2017年高三生中,在第一次选考成绩公布后,选考物理的人由130人减少为70人;高二生报考物理的就只剩下了5人。
“我们学校物理成绩最好的学生,在全省只能排到8000到1万名,根本没有竞争优势,从学生到学校,当然都希望回避物理考试的竞争风险。”该校副校长说。
更可叹的是,由于该校选考物理只有5人,只需一名物理老师上课,其他物理老师只得转岗。
于是,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出现了,当特定选考科目考试人数低于保障基数时,以保障基数为准,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大于保障基数时,则以实际参考人数为准。
最先建立保障机制的就是物理,浙江这一保障基数为6.5万。
简单来说,即:
(1)如果有7万人(大于6.5万)选考物理,那么会有700个(7万的百分之一)满分。
(2)如果有6.5万人(等于6.5万)选物理,那么会产生650个(6.5万的百分之一)100分。
(3)而如果只有1千人(极端情况,小于6.5万人)选物理,那么还是会有650人(以6.5万人为基数计算,自高往低赋分)拿一百分。
它的潜台词就是:选考物理,在赋分上不再吃亏。
下岗的是物理老师,忙死的是地理、政治老师
但这仅仅解决了物理遇冷难题。
选考科目的设置本意是给学生们更多选择权,选择的标准是“自己喜欢”。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目标从来都是考出更高的分数、考上最好的大学。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学生很难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学校大概也不允许学生选。
先来看学生
上海市政协委员施华曾走访浦东各中学,发现大多数学生确是按学科的难易程度来选课。
文科相对简单,选择的同学多一些(选政治的偏少);理科中生物较简单,因此选生物的同学多。而较难的物理、化学选择的人数偏少,重点中学的学生相对多一些。很多中学教师戏称,十年后,中国无物理化学大师。
浙江嘉兴市的统计数据显示,学生选考地理的比例最高,达56.65%,第二高为政治,50.51%,因为这两科都比较容易考。报考物理的比例仅为倒数第二,37.22%。从高考总成绩来看,报考物理比例最低的一所学校,由于采取了“文多理少”的选考策略,98%以上的毕业生都被第一批次录取。(中国新闻周刊)
这样的经验势必会影响后续高中生的选择,容易考的科目选考比例越来越大,不容易考的科目选考比例则越来越少。
再看学校:
目前来看,或出于客观资源限制(教师资源)、或出于主观战略目标(学校高考成绩更好看)考虑,学校的普遍做法是,选择本校师资力量最强的某个科目,或者最容易获得高赋分的科目,将全部资源投入,集中强化训练,以获得高分。
集中力量办“大事”,长此以往,中学很有可能逐步演化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专科学校。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如此田忌赛马式的选考策略,实际上是遭遇了功利文化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