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内乱,派大将匡章率军伐燕,50日便攻灭燕国。“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还不管束军队,齐军士兵在燕国大肆烧杀抢掠,激起了燕民的强烈不满,纷纷起来反抗,再加上各国也准备救燕,齐国被迫撤军,燕国因此捡回一条命。
新即位的燕昭王对当年齐国灭燕之仇一直耿耿于怀,时刻不忘报仇雪恨。但燕国国弱且地处偏远,燕昭王自恃单凭燕国此时的国力还无法打败齐国,于是,他礼贤下士,招纳贤能之士相佐。重用郭槐,千金买骨,借此招揽天下的杰出人才。也就是在这时候,乐毅投奔了燕昭王。燕昭王很赏识乐毅的才干,提拔他为亚卿,总揽燕国政务。
乐毅当上亚卿后,并没有立即伐齐一雪前耻。他很清楚,以现在的燕国国力,还无法与强齐抗衡,所以他选择了暂时的隐忍,养精蓄锐,不温不火地发展内政。经过二十年的修养生息,燕国的国力已经今非昔比,民众殷富,国库充盈,兵强马壮。但毕竟齐国是大国,乐毅没有贸然发起功绩,他必须要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终于,机会来临了。公元前286年,齐闵王讨伐战国第八雄——宋国,将其纳入齐国的版图,中原各国震惊。宋国地处中原心脏,乃兵家必争之地,齐国灭宋,可谓是最大限度地触犯了其余六国的利益,各国对此都恨得牙根直痒痒。乐毅知道复仇的时候到了,他巧借这一名义对各诸侯国进行游说,最后达成了以燕军为主力的燕、赵、魏、韩、秦五国合纵伐齐的军事同盟。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气势汹汹杀向了齐国。联军与齐军决战于济水,齐军一战即溃,齐闵王率残军逃回齐都临淄。乐毅遣返远道参战的各路诸侯军队之后,亲自率军长驱直入,直取齐都。攻克临淄后,乐毅尽收齐国珍宝、财物、祭器,全部运回燕国,燕昭王大为欣喜,亲自到济水河畔犒赏慰问乐毅和燕军,封乐毅为昌国君。然后乐毅兵分五路,一路东渡胶水,克胶东、东莱;一路沿黄河和济水,向西克阿城、鄄城;一路沿泰山东麓直到黄海,取琅崖;一路沿着临淄东北的海岸,占领千乘;自己则镇守齐都临淄,策应各路大军。五路大军行动进展顺利,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连下齐国70余城,仅剩莒与即墨而
两城,其余全部并入燕国版图。
乐毅在对齐国战争中,严格约束将士,严明军纪,禁止军士烧杀掳掠;尊重当地的风俗人情,保护齐国的国有文化,废除齐王的暴政,减轻人民的赋税;同时用官爵和封地宠络齐国当地有影响的人,争取齐国的贵族、名流和地主的支持,并亲自到临淄城郊的齐桓公、管仲庙去祭拜,博取齐民的好感,尽一切力量收买人心,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在围攻即墨、莒城的过程中,他主动把围城部队后撤到距两城九里的地方构筑营垒,规定燕军不得抓捕从城中出逃的齐民,齐民难以维持生计,则予以赈济,希望通过这些行动,瓦解对手的抵抗意志,不战而降。然而就在战局处于最微妙的关头,燕国国内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贯信任支持乐毅的燕昭王在此时去世了,其子燕惠王继位。这位新国君在当年做太子时就与乐毅有矛盾,这时见乐毅久攻莒城和即墨不下,便对乐毅起了疑心。齐将田单得知这些情况后,派遣间谍到燕国散布谣言,诋毁乐毅。燕惠王信以为真,派骑劫到前线替代乐毅,乐毅被迫交出兵权,出走赵国。田单抓住时机,大摆火牛阵,击破燕军主力,收复了70余座齐城。燕国灭齐的大业最终功亏一篑。
新即位的燕昭王对当年齐国灭燕之仇一直耿耿于怀,时刻不忘报仇雪恨。但燕国国弱且地处偏远,燕昭王自恃单凭燕国此时的国力还无法打败齐国,于是,他礼贤下士,招纳贤能之士相佐。重用郭槐,千金买骨,借此招揽天下的杰出人才。也就是在这时候,乐毅投奔了燕昭王。燕昭王很赏识乐毅的才干,提拔他为亚卿,总揽燕国政务。
乐毅当上亚卿后,并没有立即伐齐一雪前耻。他很清楚,以现在的燕国国力,还无法与强齐抗衡,所以他选择了暂时的隐忍,养精蓄锐,不温不火地发展内政。经过二十年的修养生息,燕国的国力已经今非昔比,民众殷富,国库充盈,兵强马壮。但毕竟齐国是大国,乐毅没有贸然发起功绩,他必须要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终于,机会来临了。公元前286年,齐闵王讨伐战国第八雄——宋国,将其纳入齐国的版图,中原各国震惊。宋国地处中原心脏,乃兵家必争之地,齐国灭宋,可谓是最大限度地触犯了其余六国的利益,各国对此都恨得牙根直痒痒。乐毅知道复仇的时候到了,他巧借这一名义对各诸侯国进行游说,最后达成了以燕军为主力的燕、赵、魏、韩、秦五国合纵伐齐的军事同盟。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气势汹汹杀向了齐国。联军与齐军决战于济水,齐军一战即溃,齐闵王率残军逃回齐都临淄。乐毅遣返远道参战的各路诸侯军队之后,亲自率军长驱直入,直取齐都。攻克临淄后,乐毅尽收齐国珍宝、财物、祭器,全部运回燕国,燕昭王大为欣喜,亲自到济水河畔犒赏慰问乐毅和燕军,封乐毅为昌国君。然后乐毅兵分五路,一路东渡胶水,克胶东、东莱;一路沿黄河和济水,向西克阿城、鄄城;一路沿泰山东麓直到黄海,取琅崖;一路沿着临淄东北的海岸,占领千乘;自己则镇守齐都临淄,策应各路大军。五路大军行动进展顺利,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连下齐国70余城,仅剩莒与即墨而
两城,其余全部并入燕国版图。
乐毅在对齐国战争中,严格约束将士,严明军纪,禁止军士烧杀掳掠;尊重当地的风俗人情,保护齐国的国有文化,废除齐王的暴政,减轻人民的赋税;同时用官爵和封地宠络齐国当地有影响的人,争取齐国的贵族、名流和地主的支持,并亲自到临淄城郊的齐桓公、管仲庙去祭拜,博取齐民的好感,尽一切力量收买人心,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在围攻即墨、莒城的过程中,他主动把围城部队后撤到距两城九里的地方构筑营垒,规定燕军不得抓捕从城中出逃的齐民,齐民难以维持生计,则予以赈济,希望通过这些行动,瓦解对手的抵抗意志,不战而降。然而就在战局处于最微妙的关头,燕国国内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贯信任支持乐毅的燕昭王在此时去世了,其子燕惠王继位。这位新国君在当年做太子时就与乐毅有矛盾,这时见乐毅久攻莒城和即墨不下,便对乐毅起了疑心。齐将田单得知这些情况后,派遣间谍到燕国散布谣言,诋毁乐毅。燕惠王信以为真,派骑劫到前线替代乐毅,乐毅被迫交出兵权,出走赵国。田单抓住时机,大摆火牛阵,击破燕军主力,收复了70余座齐城。燕国灭齐的大业最终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