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娱乐FOCUS
作者|张晶 摄影|黄胜春 赵伟 韩冲
责编|金成武
拍照那天下午,陈志朋穿了一身塑料透视装,准备走红毯。他兴致不高,眉头拧成“川”字,没有寒暄,开门见山地说,“怎么拍?”
陈志朋在场的时候,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些严肃,助理蹲在桌旁整理耳饰,有几副耳钉放错了位置,陈志朋黑着脸,抬手戳助理的头,助理窘红了脸,气氛有些辣。
他自认不是个话多的人,闭塞,不善交际。我们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他的坏情绪荡然无存,开始解释云云。
有些话题,陈志朋会毫不犹豫地“反击”,比如“年龄”,“我觉得你不正常啊,你才不到三十,穿的跟四十一样。”
陈志朋不愿多谈过去,理由是“用过去的辉煌,沉淀自己成长,是一种卑劣的事情”。
在陈志朋2005年出版的自传《有志者,朋》中,我们看到故事的另一面。这本私人日记式的剖白中,陈志朋直面“比较”给予他的痛苦。
在公司,媒体,公众面前,这只“小帅虎”时不时被拿来与另外两只“虎”比较,正因为总不占上风,陈志朋将这种“比较”视为猛兽。这种“老二情结”,自小虎队成立起来,纠缠着陈志朋,令他尴尬不已。
他很爱这些兄弟们,但三人之间既是伙伴又是对手的关系,时常令他痛苦。他在书中写下,“我常常问老天爷,我到底要怎么做,才不会是‘比较’不好的那一个?”
陈志朋一直是个骄傲的人。他不愿承认,“我是‘比较’不好的人。”
三人发展的落差愈大,这种痛苦愈深。《还珠格格》之后,同样是新人演员的苏有朋,与他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他安慰自己,只要遇到一个好剧本,碰到一首好歌,加上上天给一点好运,总有一天,他的时代会来临。
他开始将偶像的光环“打碎”,太监、丑角、奸人,演了个遍。
但是,现实从不自欺欺人。拍戏时,制作人责怪陈志朋抢戏,让剧组力捧的新人无处施展;临时演员不认识他,与他对戏时,倚老卖老地将他训斥一番。
陈志朋在书中写道,人活着就为了争口气,为这口气,我要隐忍。他努力唱歌,拼命演戏,越来越不红。
陈志朋今年四十七岁,出道三十年,运气终于来了。一头绿发成全了他。陈志朋红了吗?如果用微博热搜的频次衡量,的确如此。
在种种非议中,陈志朋敏锐地抓住这次机会,全面铺垫自己,着装夸张,出位。
陈志朋显然有备而来。即便是集中通告,每家媒体开始访问前,他都要换一身行头。他一面感叹媒体很现实,一面希望被媒体发现。
三十年后,他再谈“比较”,是一连串的反问,“为什么要去比较?比有什么用?人生怎么样,从头开始又怎么样?”
陈志朋表现强势,不容置疑,只有谈到未来,他流露出一点游移,“很多事情是不能去预设的,就包含现在的形象,我也不知道我会持续多久。”
陈志朋说,出道三十年,可能有人觉得它是一个很遥远的路程,但是对他来说,它就是昨天,这一切还是新鲜的。
“偶像”光环早已褪去。在娱乐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规则中,作为个体,如何回应这种改变,陈志朋给出了答案。
作者|张晶 摄影|黄胜春 赵伟 韩冲
责编|金成武
拍照那天下午,陈志朋穿了一身塑料透视装,准备走红毯。他兴致不高,眉头拧成“川”字,没有寒暄,开门见山地说,“怎么拍?”
陈志朋在场的时候,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些严肃,助理蹲在桌旁整理耳饰,有几副耳钉放错了位置,陈志朋黑着脸,抬手戳助理的头,助理窘红了脸,气氛有些辣。
他自认不是个话多的人,闭塞,不善交际。我们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他的坏情绪荡然无存,开始解释云云。
有些话题,陈志朋会毫不犹豫地“反击”,比如“年龄”,“我觉得你不正常啊,你才不到三十,穿的跟四十一样。”
陈志朋不愿多谈过去,理由是“用过去的辉煌,沉淀自己成长,是一种卑劣的事情”。
在陈志朋2005年出版的自传《有志者,朋》中,我们看到故事的另一面。这本私人日记式的剖白中,陈志朋直面“比较”给予他的痛苦。
在公司,媒体,公众面前,这只“小帅虎”时不时被拿来与另外两只“虎”比较,正因为总不占上风,陈志朋将这种“比较”视为猛兽。这种“老二情结”,自小虎队成立起来,纠缠着陈志朋,令他尴尬不已。
他很爱这些兄弟们,但三人之间既是伙伴又是对手的关系,时常令他痛苦。他在书中写下,“我常常问老天爷,我到底要怎么做,才不会是‘比较’不好的那一个?”
陈志朋一直是个骄傲的人。他不愿承认,“我是‘比较’不好的人。”
三人发展的落差愈大,这种痛苦愈深。《还珠格格》之后,同样是新人演员的苏有朋,与他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他安慰自己,只要遇到一个好剧本,碰到一首好歌,加上上天给一点好运,总有一天,他的时代会来临。
他开始将偶像的光环“打碎”,太监、丑角、奸人,演了个遍。
但是,现实从不自欺欺人。拍戏时,制作人责怪陈志朋抢戏,让剧组力捧的新人无处施展;临时演员不认识他,与他对戏时,倚老卖老地将他训斥一番。
陈志朋在书中写道,人活着就为了争口气,为这口气,我要隐忍。他努力唱歌,拼命演戏,越来越不红。
陈志朋今年四十七岁,出道三十年,运气终于来了。一头绿发成全了他。陈志朋红了吗?如果用微博热搜的频次衡量,的确如此。
在种种非议中,陈志朋敏锐地抓住这次机会,全面铺垫自己,着装夸张,出位。
陈志朋显然有备而来。即便是集中通告,每家媒体开始访问前,他都要换一身行头。他一面感叹媒体很现实,一面希望被媒体发现。
三十年后,他再谈“比较”,是一连串的反问,“为什么要去比较?比有什么用?人生怎么样,从头开始又怎么样?”
陈志朋表现强势,不容置疑,只有谈到未来,他流露出一点游移,“很多事情是不能去预设的,就包含现在的形象,我也不知道我会持续多久。”
陈志朋说,出道三十年,可能有人觉得它是一个很遥远的路程,但是对他来说,它就是昨天,这一切还是新鲜的。
“偶像”光环早已褪去。在娱乐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规则中,作为个体,如何回应这种改变,陈志朋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