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老年人助听器吧 关注:6贴子:255
  • 8回复贴,共1

望江哪里有配助听器的地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助听器属II类医疗器械,国家对该行业服务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为了保证戴上适宜的助听器,不要到商店里轻率地去“买”,也不要认为自己现在试听效果不错今后就不会出错,一定要到有资格的专业听力服务中心去“验配”。
“验配”是指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宜于自己听力的助听器。与眼镜一样,助听器是另一种需要“验配”的人体生理功能辅助装置。首先是因为人们的听力障碍千差万别。以老年聋为例:不同的耳聋类型、不同的听力损失程度、有没有耳鸣、怕不怕大声、听觉分辨能力如何等等,导致了不同的听觉差。
而不同的听觉下降需要不同助听器。实际上,即使是性质、程度完全相同的听力障碍,每个人的感受也可能不同。这些差异可能与生活习惯、工作环境、主观承受能力等相关。感受不同,对助听器的要求当然也就不同。
需要选择对的,不需要选择贵的!详情咨询安庆四方城惠耳听力!


1楼2018-12-17 15:12回复
    担心助听器戴上以后“摘”不下来,害怕对助听器产生“依赖”。应该承认,的确有一部分使用者一旦拥有便再也离不开助听器。问题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如果不是有需要,正常听力的人不会戴用助听器,也不会产生依赖行为,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助听器的帮助。一些听力损失并不严重的助听器使用者也只是在必要或重要的场合(比如会客或主持某些会议)才使用助听器,并非“摘不下来”。只有那些从助听器戴用中获得了莫大益处的听障患者才会离不开助听器。“离不开”、“摘不下来”意味着助听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使用者的听觉状况,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与此不同的是,初次使用助听器的听障患者中有些人不能适应,抱怨堵塞感、异物感太强,抱怨声音不够真实清晰。造成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比如验配失当、产品质量低劣、心理期望过高等等。但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缺少必要的适应性训练。
    尽管出现了听力障碍,在使用助听器之前,这些患者一直在用自己的耳朵听,获得的是“真实”的听觉信息。而戴用了助听器,听到的却是些并不熟悉的声音,他们因此而一时不能适应。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让助听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助听器适应性训练并不复杂,总的原则是坚持戴用分步适应。从每日戴用时间上讲,宜从短到长;从音量调节上看,宜先小后大;从交际环境说,宜先安静后嘈杂、先简单后复杂。如此循序渐进,才能够帮助使用者尽快度过适应期,使助听器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一旦如此,相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会“戴上的助听器摘不下来”。更多助听详情敬请咨询安庆四方城惠耳听力中心!


    3楼2018-12-26 13:24
    回复
      安庆四方城惠耳听力祝大家元旦快乐!节假日正常营业


      4楼2019-01-01 14:38
      回复
        小心爱护您的助听器
        耳垢掉入受话器和喇叭里,形成内部耳垢。少许耳垢,灰尘使内部震膜间隙发生变化,造成声音失真:大量耳垢,灰尘则造成无声,使内部震膜没有间隙,电感线圈短路,促使受话器或喇叭直接报废。如果没有及时取出电池或关闭VC,会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长时间通电会使机芯发热及芯片击穿,造成助听器的严重损坏。耳道内的分泌液具有腐蚀性,分泌液的长期影响腐蚀导声管,致使导声管断裂或松动,掉入机壳内,产生啸叫,影响正常使用。助听器长期使用,耳内分泌液会渗入面板与外壳的接缝处,形成裂缝,造成脱胶。
        长期使用的助听器,机芯焊点的表面会发生氧化,受到湿气或汗水的潮湿后,焊点的表面将会腐蚀,腐蚀面积随时间延续而扩大,破坏不同焊点之间的绝缘,因而焊点之间会因为腐蚀物而发生间接短路,击穿芯片而损坏机芯。
        日常的护理,仅能清理传声管口或擦拭外壳表面。无法护理受话器和喇叭的金属转弯接口处、机芯的焊点表面和连接零件的导线,助听器的主要隐患存在于助听器内部,日常的护理尽管必要,但解决不了助听器的内部隐患。因而,我们需要更专业的清洁与保养。
        保持耳道清洁卫生。如果你希望你的助听器发挥最大的效用,你一定要经常保持耳模及胶管清洁,除去耳内分泌物。定期约见你的助听器验配师,请他检查你的助听器是否积累有耳内分泌物,以及性能是否正常。


        5楼2019-01-05 14:45
        回复
          安庆四方城惠耳:摘下助听器为什么感觉听力下降了?
          很多戴助听器的人反应以前不戴助听器的时候听别人声音还勉强可以听见,可是自从戴了助听器几年后,某一天突然摘下助听器,发现自己的听力好像下降很多。那么这种错觉为什么会让人觉得担忧和害怕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些戴近视眼镜的人是不是也会出现戴惯了眼镜,突然摘下眼镜,眼前一片模糊的景象呢?道理是一样的,当你长时间地戴助听器后,大脑对声音的感知程度和感知阈已经相对提高,大脑已经习惯你每天听着这些“正常人的声音”,形成了一种意识记忆。所以如果某一刻你突然摘下助听器,感觉声音突然小了很多很多,那是大脑短时间对声音收听的一种神经错觉,但是听力的听阈还是没有变化,只是感知度短时间产生了误差和错觉。
          一般如果坚持一个星期不戴助听器后,同样可以恢复到你以前没有戴助听器之前的听力感觉。人对信息的收集都有个记忆功能,不管是文字的,还是声音的,一旦这种规律被破坏或强行改变,那么大脑短时间是转不过弯的。


          6楼2019-01-13 14:32
          回复
            耳聋的5种中医类型
            1. 肝肾阴虚型: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头晕目眩、失眠健忘、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便秘、舌红苔少、脉细数等。在治疗上应以滋补肝肾、育阴潜阳为主。
            2. 心脾两虚型: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肢倦、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弱等。在治疗上应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
            3. 气血亏虚型: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面色胱白、神疲乏力、头晕、心悸、耳鸣、夜寐不宁、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在治疗上应以益气摄血为主。
            4. 痰浊中阻型:此种类型的患者多体形肥胖,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头晕目眩、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欲不振、呕恶痰涎、肢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滑等。在治疗上应以祛湿化痰为主。
            5. 肝胆湿热型: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脘闷食少、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等。在治疗上应以清热利湿为主。


            8楼2019-01-20 13:25
            回复
              耳蜗儿童听声音,为什么有时反应快,有时反应慢?
              有网友留言,说孩子已经做完耳蜗3年了,一直戴着设备,效果评估也挺好,但是有时候孩子听我说话反应特别快,而有时候却反应特别慢?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听得不好了?

              聊这个话题前,先请大家思考,当您在以下情况时,您能了解孩子是真的听懂了您说话,还是只是通过情景提示(手势或眼神、动作等),让您认为孩子已经听懂了您说的话了呢?
              故事一
              您和孩子准备外出的时候,把要带的背包和雨伞放在一起,您忙着穿外套,站在门口,指着孩子说:“快把鞋子穿好。”孩子就自己把鞋子穿好。那么孩子到底是真的听懂了您说的“把鞋子穿好”,还是因为孩子观察到了情景作出了反应?
               故事二
              您和孩子玩球的时候,您看着孩子说:“把球丢给爸爸。”然后弯下腰冲着孩子拍手,您的孩子就把球丢给了爸爸。那么孩子到底是真的听懂了您说的“把球丢给爸爸”,还是孩子看到了您的手势而知道该怎么反应?
               故事三
              您在厨房里做饭,孩子在一旁帮忙,桌子上有鸡蛋、水、食用油、酱油、面粉、醋、蔬菜等等,您看着孩子,手没有指向任何东西,然后说:“把桌子上的水倒进碗里。”您的孩子拿起杯子里的水,没有拿错其他瓶子,然后把水准确倒进碗里。那么孩子真的听懂了您说的“把水倒进碗里”这句话吗?
              理解或表达,这是个问题
              语言可以分成两大类:理解和表达。理解性语言,就是从我们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手势动作、或是写出来的文字、符号等得到信息,这是一种理解能力。举例来说,如果您问孩子:“牛奶在哪里?”,即使孩子还不能说出“牛奶”这个词,但他也会去找牛奶。表达性语言是通过我们运用声音、字词、手势、句子等,以口语或非口语的方式表达而成。

              当孩子们学着将某些声音或物品、动作、想法组合在一起时,他对声音、单字和句子的理解能力也就随之发展出来、只有具体意义的声音,才会变成词汇。例如,孩子还在很小的时候,常会喃喃地发出“妈妈”或“爸爸”的声音,但是一定要等到孩子把“妈妈/爸爸”这个词与父母联系到一起时,他所发的这种声音才会变成一个词汇,才有意义。比如您问“妈妈在哪里”时,孩子会看着他妈妈,或者妈妈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时,孩子会叫“妈妈”,那么您就可以说“妈妈”这个声音已经变成您孩子的一个词汇。
              我们希望孩子能用口语和别人沟通,要达到这个目标,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如果一个孩子不理解词汇或句子意思,您只是不断地要求他模仿您所说的话,却不教他那些声音所代表的意思,那就像是训练鹦鹉说话一样,而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也会制造出很多没有意义的噪音。
              就像上面提到过的,孩子在被期待能使用语言之前,首先必须要学会并了解语言。在文章一开始所描述的前两种情况里(故事1和故事2),孩子可能并不是真的听懂了您所说的话。我们常常忽略了有很多情节提示(例如:您站在门边,出门前一定会准备好背包和雨伞;或是爸爸拍着手,做着招呼的动作)会告诉孩子要去把鞋穿上,或把球丢给爸爸。在这两段情节中,因为孩子注意到了这些情景提示或是您的手势,所以有了“条件反射”,即使您没有说任何话,孩子也可能会做您所要求的事。
              不过,在第三个故事里,孩子就必须听得懂您说的“把水倒进碗里”这句话,因为您没有给他任何情景提示或手势(比如把水推到他面前或指着那杯水),孩子只能依据您所说的话来执行任务。这种只有对口语理解才有的执行,就是我们希望听损的孩子们能达到的目标。
              孩子必须先有能力模仿并理解我们说的话,然后才有能力使用这些词汇。因此我们回过头来看,在我们期望孩子说出“把玩具放在桌上”这句话时,他是不是首先听得懂这个句子?在您说您的孩子可以听得懂一个词或一句话之前,反思自己说话的时候,孩子真的在听吗,还是只是在看着您的动作才按照您说的去做呢。
              听力康复的目标当然是希望孩子不依赖或不全部依赖表情、动作、或情景提示的辅助,就能听懂别人和他们说的话,这虽然需要大量反复练习和科学的言听康复,但是相信终有一天孩子们会理解今天所付出的所有努力并心存感激。


              11楼2019-01-28 14:03
              回复


                13楼2019-02-16 14:29
                回复
                  爱耳日就要到了,您的听力还好吗?快来安庆四方城惠耳检查您的听力!


                  14楼2019-02-28 1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