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黔阳古城:
一座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的芙蓉楼外,黔阳古城保存完好的有三大名楼:中正门,钟鼓楼,芙蓉楼; 南正街、赤峰塔、宝山书院、老爷巷、王家大屋、朱家窨子、黄家窨子、刘家窨子、吴顺祥栈、万寿宫、福音堂、太平宫、明代木屋等明清风格建筑。黔阳古城AAAA级旅游景区.
洪江市治所地黔城镇,自汉以来,各朝均在此设立县治,汉立镡城,唐天宝初更为黔江、龙标。宋熙宁七年复置黔江。宋元丰三年始置黔阳。自汉立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黔城古城文化大致包括古建筑文化、古书院文化、古遗址文化、古庙宇文化、古碑刻文化、古墓葬文化、古名人文化、民族文化等。
古建筑文化:
至今保存下来的明清建筑群,包括"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芙蓉楼;明清古街--南正街;古龙标山钟楼--钟鼓楼;城西红砂石拱门--中正门;高桥古塔--赤宝塔等。这些古建筑群,历时数载,得以保存下来,或雄伟壮丽、气势不凡,或飞檐卷垛,朱栏白墙;或精致淡雅,清秀宜人,或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堪称中国湘西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古碑刻文化:
黔城古碑刻众多,历代遗留下来的古碑刻数以千计,惜废弃不少。今芙蓉楼内建有碑廊厅,刊有颜真卿、黄庭坚、米芾、岳飞、赵孟北页、陈梅仙等历代碑刻一百多块,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蔚为壮观。
古庙宇文化:
黔城古庙宇众多,尤为明清为盛。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县治建有的著名庙宇有曾明寺、先龙坛、玉皇阁、城隍庙、东岳庙、将军庙、马王庙、龙王庙、文庙、山川坛等数十座,今尚存的有万寿宫、先龙坛、文庙等。
古名人文化:
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由江宁丞谪贬为龙标尉(今洪江市黔城镇),王昌龄在这里为七年"以政以宽"、"爱民如子",被龙标百姓称为"仙尉",至今,当地流传下来关于他的大量传说故事。同时,他在黔城留下一批珍贵的诗篇和诗论。芙蓉楼碑坊刻留有他当年的酬唱诗。后人为纪念他,建有芙蓉楼,芙蓉楼成为国内较完整的纪念王昌龄胜地。一代名宦高力士也流放巫州,州治即之黔城。
古墓葬文化:
黔城春秋战国古墓群、西汉古墓群分布在黔城镇玉皇阁村南头坡、牛头湾山坡、汽车站北面的丘陵地带,墓葬密集,封土堆无存。1983年、1988年、1991年、1998年、2000年先后在这些地方挖掘古墓400多座出土各类陶器及铜剑、侗矛、铜镜、铜铃、琉璃珠、滑石壁等数百件,陶器组合有罐、豆、鼎、敦、壶等1000多件,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沅水流域的渊源文化及五溪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古遗址文化:
古镡城遗址所在地,即今黔城镇。汉高祖五年(前202年)设立镡成县。明朝以前为土城墙。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毁于苗。次年靖远伯王骥军重筑城墙270丈,高1丈7尺。成化八年(14终奖2年)遇大水,城东南倾塌。隆庆五年(1561年)颓于水,仅存西、北两偶,再复修。民国35年(1949年),遭土匪洗劫,城中受极大破坏,城址破败不堪。文化大革命前后,城墙及五门楼被毁,现仅存西城门洞及部分城垣。
民族文化:
在黔、湘边陲民族矛盾激化时,黔城是少数民族反压迫的首义地:唐建中二年(781),湖南观察使窦群建叙州城,逼使辰、叙苗、瑶族首领张伯靖聚众反抗;后梁开平三(909),瑶族首领潘全盛据黔城反梁;后周显德元年(954),叙州瑶族首领彦通称王于溪峒间,也以黔城为据点。黔城是湘、黔边陲的军事:元至正六年(1346),靖州零溪吴天保率部队起义,明正统十四年(1449)贵州苗民起义,顺治五年(1646)"临济会"人陈友龙抗清,均先攻占黔城。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师入川,在黔城击败清兵。同治二年(1863),翼王部李复猷回师,仍以黔城南上托口,取道会同返广西。黔城古称五溪蛮地,唐时,黔城为民族居住地,唐代大诗人王昌龄任龙标尉时,积极推行民族团结政策,他所作的《箜篌引》诗就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至今仍有;苗女听歌"、"苗女乞诗"之传说,王昌龄也为少数民族人民所敬仰之。
洪江黔阳古城
一、芙蓉楼以水送友而出名,以楼会友喜迎八方宾朋,山水古城,黔阳古城有南正街、赤峰塔、宝山书院、钟鼓楼、中正门、老爷巷、王家大屋、朱家窨子、黄家窨子、刘家窨子、吴顺祥栈、万寿宫、太平宫、明代木屋等明清风格建筑,洪江黔阳古城三大名楼:中正门,钟鼓楼,芙蓉楼为主楼亭风格。
二、洪江杂交水稻发源地,一粒种子,天下粮仓!二分田,天下不再挨饿!洪江是杂交水稻发源之城。“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带着这样的夙愿,在安江农校耕耘37载,研究选育出了“杂交水稻”,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
三、杨再思是叙州刺史(今洪江市),杨再思生于唐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农历六月初六,葬于贵州省黎平县长岭岗,是唐未、五代“飞山蛮”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其时叙州(冶所在今洪江黔城)南部一带苗、侗各民族屈服杨再思的领导下逐渐形成一个以靖州飞山为中心的——“飞山蛮”。
一座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的芙蓉楼外,黔阳古城保存完好的有三大名楼:中正门,钟鼓楼,芙蓉楼; 南正街、赤峰塔、宝山书院、老爷巷、王家大屋、朱家窨子、黄家窨子、刘家窨子、吴顺祥栈、万寿宫、福音堂、太平宫、明代木屋等明清风格建筑。黔阳古城AAAA级旅游景区.
洪江市治所地黔城镇,自汉以来,各朝均在此设立县治,汉立镡城,唐天宝初更为黔江、龙标。宋熙宁七年复置黔江。宋元丰三年始置黔阳。自汉立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黔城古城文化大致包括古建筑文化、古书院文化、古遗址文化、古庙宇文化、古碑刻文化、古墓葬文化、古名人文化、民族文化等。
古建筑文化:
至今保存下来的明清建筑群,包括"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芙蓉楼;明清古街--南正街;古龙标山钟楼--钟鼓楼;城西红砂石拱门--中正门;高桥古塔--赤宝塔等。这些古建筑群,历时数载,得以保存下来,或雄伟壮丽、气势不凡,或飞檐卷垛,朱栏白墙;或精致淡雅,清秀宜人,或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堪称中国湘西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古碑刻文化:
黔城古碑刻众多,历代遗留下来的古碑刻数以千计,惜废弃不少。今芙蓉楼内建有碑廊厅,刊有颜真卿、黄庭坚、米芾、岳飞、赵孟北页、陈梅仙等历代碑刻一百多块,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蔚为壮观。
古庙宇文化:
黔城古庙宇众多,尤为明清为盛。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县治建有的著名庙宇有曾明寺、先龙坛、玉皇阁、城隍庙、东岳庙、将军庙、马王庙、龙王庙、文庙、山川坛等数十座,今尚存的有万寿宫、先龙坛、文庙等。
古名人文化:
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由江宁丞谪贬为龙标尉(今洪江市黔城镇),王昌龄在这里为七年"以政以宽"、"爱民如子",被龙标百姓称为"仙尉",至今,当地流传下来关于他的大量传说故事。同时,他在黔城留下一批珍贵的诗篇和诗论。芙蓉楼碑坊刻留有他当年的酬唱诗。后人为纪念他,建有芙蓉楼,芙蓉楼成为国内较完整的纪念王昌龄胜地。一代名宦高力士也流放巫州,州治即之黔城。
古墓葬文化:
黔城春秋战国古墓群、西汉古墓群分布在黔城镇玉皇阁村南头坡、牛头湾山坡、汽车站北面的丘陵地带,墓葬密集,封土堆无存。1983年、1988年、1991年、1998年、2000年先后在这些地方挖掘古墓400多座出土各类陶器及铜剑、侗矛、铜镜、铜铃、琉璃珠、滑石壁等数百件,陶器组合有罐、豆、鼎、敦、壶等1000多件,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沅水流域的渊源文化及五溪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古遗址文化:
古镡城遗址所在地,即今黔城镇。汉高祖五年(前202年)设立镡成县。明朝以前为土城墙。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毁于苗。次年靖远伯王骥军重筑城墙270丈,高1丈7尺。成化八年(14终奖2年)遇大水,城东南倾塌。隆庆五年(1561年)颓于水,仅存西、北两偶,再复修。民国35年(1949年),遭土匪洗劫,城中受极大破坏,城址破败不堪。文化大革命前后,城墙及五门楼被毁,现仅存西城门洞及部分城垣。
民族文化:
在黔、湘边陲民族矛盾激化时,黔城是少数民族反压迫的首义地:唐建中二年(781),湖南观察使窦群建叙州城,逼使辰、叙苗、瑶族首领张伯靖聚众反抗;后梁开平三(909),瑶族首领潘全盛据黔城反梁;后周显德元年(954),叙州瑶族首领彦通称王于溪峒间,也以黔城为据点。黔城是湘、黔边陲的军事:元至正六年(1346),靖州零溪吴天保率部队起义,明正统十四年(1449)贵州苗民起义,顺治五年(1646)"临济会"人陈友龙抗清,均先攻占黔城。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师入川,在黔城击败清兵。同治二年(1863),翼王部李复猷回师,仍以黔城南上托口,取道会同返广西。黔城古称五溪蛮地,唐时,黔城为民族居住地,唐代大诗人王昌龄任龙标尉时,积极推行民族团结政策,他所作的《箜篌引》诗就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至今仍有;苗女听歌"、"苗女乞诗"之传说,王昌龄也为少数民族人民所敬仰之。
洪江黔阳古城
一、芙蓉楼以水送友而出名,以楼会友喜迎八方宾朋,山水古城,黔阳古城有南正街、赤峰塔、宝山书院、钟鼓楼、中正门、老爷巷、王家大屋、朱家窨子、黄家窨子、刘家窨子、吴顺祥栈、万寿宫、太平宫、明代木屋等明清风格建筑,洪江黔阳古城三大名楼:中正门,钟鼓楼,芙蓉楼为主楼亭风格。
二、洪江杂交水稻发源地,一粒种子,天下粮仓!二分田,天下不再挨饿!洪江是杂交水稻发源之城。“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带着这样的夙愿,在安江农校耕耘37载,研究选育出了“杂交水稻”,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
三、杨再思是叙州刺史(今洪江市),杨再思生于唐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农历六月初六,葬于贵州省黎平县长岭岗,是唐未、五代“飞山蛮”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其时叙州(冶所在今洪江黔城)南部一带苗、侗各民族屈服杨再思的领导下逐渐形成一个以靖州飞山为中心的——“飞山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