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电影《攀登者》在珠峰大本营举行了关机仪式,确认9月30日上映,成为今年国庆档“最晚定档”的影片。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电影史上最高海拔的杀青。珠峰也给足面子,艳阳蓝天下,峰顶清晰可见。除了监制徐克,主演吴京、张译、何琳、曲尼次仁、拉旺罗布,曾经登顶珠峰的中国登山队队员桑珠也重回大本营。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1805b415902f07085f052a08d925b865/7e1b4a90f603738d36a4aa78bd1bb051f919ec9d.jpg)
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队完成登顶,同时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距离首登15年后,当时23岁的桑珠和队员们又在峰顶树起测量觇标,测量出8848.13米的精确高度,并在北坡路线从北坳至峰顶全程架设路线绳,这样曾经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架都有了金属梯,使被线也成为非专业登山者也相对安全的线路。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e2e1da3e0723dd542173a760e108b3df/09019d16fdfaaf51da2c27e5825494eef11f7ab3.jpg)
图:中国首次登顶珠峰的王富洲、屈银华、贡布
登山于很多人确实是充满勇气和英雄浪漫主义的冒险。王小波在解释自己为何写作时也曾用登山举例,调侃「因为山在那里」的回答充满幽默感——明明自己要去尝试这种充满危险又未必有实际好处的事,偏说是山在哪里使人心里痒痒,如同反熵的现象。
即便如今以相同线路登顶珠峰变得常见,当年面对未知时的难度,也要远比如今想象的高很多。回溯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登珠峰先行者,1960年首登的一拨,1975年再登顶的一拨,他们的登顶绝非单纯体育运动的范畴,更像是在当时极度落后、条件又无法想象的艰苦情况下,展示出国家实力的行动。
登顶的荣耀之下,珠峰也见证了那一代攀登者的使命和牺牲。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c20c0a4fb2315c6043956be7bdb0cbe6/12788535e5dde711b21de5aca9efce1b9c1661b3.jpg)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89522773e5c4b7453494b71efffc1e78/85bdd933c895d1432e4c45797df082025aaf0748.jpg)
首登珠峰的背景:要独立完成登峰,也要划分珠峰“归属”
人类攀登珠峰的历史不长。1953年,新西兰人艾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两人沿南坡登上珠峰,成为人类第一次有纪录的成功登顶。在此之前,无数登山家半途折戟,从海拔四五千米的垭口开始,上百座登山遇难者的衣冠冢都在证实,通往天堂的路也远比通往峰顶更容易些。
共和国建立之初,登山成为众多率先发展起来的运动项目之一。同样的,苏联老大哥也总是先抛出橄榄枝,而后新中国蹒跚学步,再独自上路。其中缘由脱离不了当时世界冷战格局下的复杂背景。
1955年,第一批中国登山队员们应邀前往苏联外高加索学习登山技术,他们也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职业登山运动员。次年,登山队在北京西郊八大处正式设立了训练基地。之后中国登山队和苏联登山队一起陆续完成了慕士塔格(7546米)、公格尔九别峰(7530米)等山,以及独立完成了贡嘎山(7556米)登顶。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b3cc456ab4a1cd1105b672288912c8b0/4591a61ea8d3fd1f0a2403603e4e251f95ca5f51.jpg)
1958年,苏联建议组织中苏联合探险队,争取第二年完成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北坡线路的难度远高于南坡,当时还没有登山队做到过。到了这一年6月,攀登珠穆朗玛峰第一次被正式提上日程,中苏双方都开始着手准备挑战北坡。
为了选拔攀登珠峰的队员,登山协会在香山公园举办了第一期训练班。首批学员90名,其中,科学工作者20名、大学生25名、解放军官兵26名、厂矿职工11名及其他人员8名。他们中的许多人,日后都成了中国登山运动的骨干。
按原定计划,1958年中国登山队会派出两批运动员先后到苏联特训,而后次年两国登山队联合登顶。但该年年末,由于地区局势不稳,印度借机干涉,登顶计划不得不暂时中止。
中方提议改为1960年登顶,苏联却要求再推迟一年,到1961年再议。这背后是苏联在中印间选择的原因,苏联并不愿意放弃自身利益,又寄望能同时在中印两国得到更多好处。
中苏的蜜月期也从那时开始不再,直至后来彻底决裂。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9603dba8db62853592e0d229a0ee76f2/f6b7cbef76094b36a1fcbab7adcc7cd98d109d1c.jpg)
另外也有一点,当时中国正在与尼泊尔明确两国的边界划分,关于珠穆朗玛峰(尼方称为萨加玛塔峰),中方提议应为两国共同所有,尼泊尔则略带嘲讽的表示,“如果你们都没有登顶过珠峰,为何我们要分享这座最高峰?” 中尼几次谈判期间,印度登山队也在加紧他们的登顶计划。
当时国内经济困难重重,这样的大背景下,共和国依然展现出要以国家的独立能力登顶珠峰的决心,并没有任何暂缓退让的余地。
所以说,当时的珠峰攀登从来不只是登山运动而已,某种程度上它和中国两弹一星、和苏联的卫星上天、美国的登月计划们类似,都有更深远的显示国家实力的一面。
1960年成功从北线登顶的三位中国人里,突击队长王富洲(1935年-2015年)回忆当时,众人都抱着破釜沉舟不惜一死的决心,“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完成登顶任务”。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b8340a4509082838680ddc1c8898a964/8d8af603738da977a6592771be51f8198618e315.jpg)
图:1960年珠穆朗玛峰北坡首次攀登时,队员在在8000米高的岩壁上练习行走。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电影史上最高海拔的杀青。珠峰也给足面子,艳阳蓝天下,峰顶清晰可见。除了监制徐克,主演吴京、张译、何琳、曲尼次仁、拉旺罗布,曾经登顶珠峰的中国登山队队员桑珠也重回大本营。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1805b415902f07085f052a08d925b865/7e1b4a90f603738d36a4aa78bd1bb051f919ec9d.jpg)
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队完成登顶,同时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距离首登15年后,当时23岁的桑珠和队员们又在峰顶树起测量觇标,测量出8848.13米的精确高度,并在北坡路线从北坳至峰顶全程架设路线绳,这样曾经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架都有了金属梯,使被线也成为非专业登山者也相对安全的线路。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e2e1da3e0723dd542173a760e108b3df/09019d16fdfaaf51da2c27e5825494eef11f7ab3.jpg)
图:中国首次登顶珠峰的王富洲、屈银华、贡布
登山于很多人确实是充满勇气和英雄浪漫主义的冒险。王小波在解释自己为何写作时也曾用登山举例,调侃「因为山在那里」的回答充满幽默感——明明自己要去尝试这种充满危险又未必有实际好处的事,偏说是山在哪里使人心里痒痒,如同反熵的现象。
即便如今以相同线路登顶珠峰变得常见,当年面对未知时的难度,也要远比如今想象的高很多。回溯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登珠峰先行者,1960年首登的一拨,1975年再登顶的一拨,他们的登顶绝非单纯体育运动的范畴,更像是在当时极度落后、条件又无法想象的艰苦情况下,展示出国家实力的行动。
登顶的荣耀之下,珠峰也见证了那一代攀登者的使命和牺牲。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c20c0a4fb2315c6043956be7bdb0cbe6/12788535e5dde711b21de5aca9efce1b9c1661b3.jpg)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89522773e5c4b7453494b71efffc1e78/85bdd933c895d1432e4c45797df082025aaf0748.jpg)
首登珠峰的背景:要独立完成登峰,也要划分珠峰“归属”
人类攀登珠峰的历史不长。1953年,新西兰人艾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两人沿南坡登上珠峰,成为人类第一次有纪录的成功登顶。在此之前,无数登山家半途折戟,从海拔四五千米的垭口开始,上百座登山遇难者的衣冠冢都在证实,通往天堂的路也远比通往峰顶更容易些。
共和国建立之初,登山成为众多率先发展起来的运动项目之一。同样的,苏联老大哥也总是先抛出橄榄枝,而后新中国蹒跚学步,再独自上路。其中缘由脱离不了当时世界冷战格局下的复杂背景。
1955年,第一批中国登山队员们应邀前往苏联外高加索学习登山技术,他们也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职业登山运动员。次年,登山队在北京西郊八大处正式设立了训练基地。之后中国登山队和苏联登山队一起陆续完成了慕士塔格(7546米)、公格尔九别峰(7530米)等山,以及独立完成了贡嘎山(7556米)登顶。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b3cc456ab4a1cd1105b672288912c8b0/4591a61ea8d3fd1f0a2403603e4e251f95ca5f51.jpg)
1958年,苏联建议组织中苏联合探险队,争取第二年完成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北坡线路的难度远高于南坡,当时还没有登山队做到过。到了这一年6月,攀登珠穆朗玛峰第一次被正式提上日程,中苏双方都开始着手准备挑战北坡。
为了选拔攀登珠峰的队员,登山协会在香山公园举办了第一期训练班。首批学员90名,其中,科学工作者20名、大学生25名、解放军官兵26名、厂矿职工11名及其他人员8名。他们中的许多人,日后都成了中国登山运动的骨干。
按原定计划,1958年中国登山队会派出两批运动员先后到苏联特训,而后次年两国登山队联合登顶。但该年年末,由于地区局势不稳,印度借机干涉,登顶计划不得不暂时中止。
中方提议改为1960年登顶,苏联却要求再推迟一年,到1961年再议。这背后是苏联在中印间选择的原因,苏联并不愿意放弃自身利益,又寄望能同时在中印两国得到更多好处。
中苏的蜜月期也从那时开始不再,直至后来彻底决裂。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9603dba8db62853592e0d229a0ee76f2/f6b7cbef76094b36a1fcbab7adcc7cd98d109d1c.jpg)
另外也有一点,当时中国正在与尼泊尔明确两国的边界划分,关于珠穆朗玛峰(尼方称为萨加玛塔峰),中方提议应为两国共同所有,尼泊尔则略带嘲讽的表示,“如果你们都没有登顶过珠峰,为何我们要分享这座最高峰?” 中尼几次谈判期间,印度登山队也在加紧他们的登顶计划。
当时国内经济困难重重,这样的大背景下,共和国依然展现出要以国家的独立能力登顶珠峰的决心,并没有任何暂缓退让的余地。
所以说,当时的珠峰攀登从来不只是登山运动而已,某种程度上它和中国两弹一星、和苏联的卫星上天、美国的登月计划们类似,都有更深远的显示国家实力的一面。
1960年成功从北线登顶的三位中国人里,突击队长王富洲(1935年-2015年)回忆当时,众人都抱着破釜沉舟不惜一死的决心,“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完成登顶任务”。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b8340a4509082838680ddc1c8898a964/8d8af603738da977a6592771be51f8198618e315.jpg)
图:1960年珠穆朗玛峰北坡首次攀登时,队员在在8000米高的岩壁上练习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