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絮其中吧 关注:43贴子:512
  • 2回复贴,共1

【原创/发个帖】秦的不朽之处第二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秦的成功带来了新的进步史观。周提供了祖宗版彼岸世界,以后对秦政不满的人,便拿周或三代来说事。儒家理想中的古代是公天下,分配比较均衡。而商鞅、赵武灵王、李斯、韩非、汉武帝乃至后来的张居正等偏法家之人,共同表示过一个观点:(虽然都是农业社会)现在和古代情况不同,古人比较纯朴,人均资源占有量大,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僧多粥少,法后王未必不如法先王。有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有些人口径几乎一样。我听说三代不同法,他们都不一样我们干嘛要一样云云。法家这个史观是从道家学来的。
用这种史观,把古代描绘得很美好的东西没必要普及。
晚清人方宗诚为秦始皇焚书翻案,说:【六经以明道焉。孔子既没,大道乖分,百家各执一说以争鸣,虽孟子放而距之,而苦于空言无补。秦取天下,尽收而焚之,岂不快邪?独恨以圣人删述之书而亦焚之,而于诸子反存之耳。向使不焚圣经,而凡诸子异端之邪说悉付于火,岂非大有功于圣教乎?】焚书是对的,问题是焚谁的书,方宗诚认为应该把子部书都焚了,只留下经书。照我看,经书其实就是子部书里被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类,本质上属于诸子。
秦打算一起泼掉,不让诸子普及,顶多保留在博士官(智库)里。应该保留和普及的,是用于生产的农桑医药以及天文学(占卜)。从云梦秦简里有《日书》(择定吉凶日期)和法医内容就知道了,云梦秦简还提到要隔离麻风病人,为此设有疠迁所,是为已知最早的麻风病治疗机构。秦朝确实对专业技术网开一面。对于经、子部书他认为都是洗脑用的,要肉体消灭。
谁知道,秦被一群不读书的、装神弄鬼的人(陈胜)推翻了。这就是保留占卜书的弊端吧。
所以秦的问题是他打算把广义上的诸子都泼掉。不注重意识形态建设,不对经书和诸子加以区分。
换句话说,秦输在了意识形态战线。
同时,秦的成功,又向民间普及战国式的阶层流动思想。秦始皇本人就尊奖那些兼并之家,牧业巨头、矿业巨头。
所以一介普通农民的陈胜,会说【苟富贵,勿相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强调阶层流动性的话。这话肯定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有时代背景。秦朝的体制让大量没有贵族血统的人上升,凭军功、凭兼并。
秦派出的吏,治理楚地的时候,致力拔除淫祠,即多神崇拜。推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加上秦政让百万人迁徙流动,表面上遏制在地化的宗法势力,也导致顽民四起。民心思变。
这几者结合,野心家就容易趁着天下大乱,装神弄鬼煽动民心。因为你把书焚了,没有洗脑工具了。朝廷忽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都是以吏为师,套用21世纪的话说,叫做:秦政大量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最后秦朝被他培养的一群没文化信鬼神的利己主义者颠覆了。
共产主义苏联在这方面更聪明,他也拔除民间信仰、也在文化政策上采取紧缩态势,但他用领袖的偶像崇拜,来补充这块信仰缺失。仿佛一神教的法后王版。
简单说就这样。以下是血肉版。
——游士律,贯彻这个法令,限制孔子之流周游列国的行为。结果,陈胜吴广刘邦都不是游士,刘邦早年还是个反儒急先锋。项羽倒是接受了项梁的贵族教育,先后学过尚书、剑术、战阵,但是前两个项羽都没有学好。项羽阵营有一个范增却没能善用,范增属于游士,项羽仍然推翻了秦朝。
——秦朝背离子不语怪力乱神,不禁卜筮之书,陈胜吴广起义时,打算冒名顶替楚国名将项燕和秦公子扶苏,来争取民心,然后吴广去占卜,占卜的人说:“你们的事业都能成功,不过,你们向鬼神请教过没有?”陈胜吴广明白他的意思,于是就用朱砂在帛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偷偷塞进鱼肚里,让戍卒捕捞到。吴广又暗赴乡林间的神祠,在晚上点燃篝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叫道:“大楚兴,陈胜王。”搞得戍卒惊恐不安。借用鬼神的力量,比游士更有说服力,游士往往走的是上层路线,怪力乱神可是老少咸宜。
——秦朝倡导社会达尔文主义,打破阶层流动性的同时,也打乱了儒家伦理,贾谊《俗激》篇说了一大堆秦国人价值观如何有毛病,例如:【善于击、夺、突、盗的人,被视作贤哲。诸侯彼此诬陷相欺,做人狡诈伪饰,却被视作明智。天下乱到一个极点了。】【娶妻嫁女,不与没有权势的人缔结婚姻;不是贵戚,便不与之称兄道弟;不是富有的大家族,便不与之往来。】【秦国人有了儿子,如果家境富裕,儿子及壮就分家,如果家境贫寒,便入赘到某个娘家。儿子借给父亲耰(碎土农具)、锄、杖、扫帚,就算是施予恩德;母亲取用瓢、碗、簸箕、扫帚,居然成为被唾骂的原因;媳妇抱着孩子喂奶,双腿叉开坐在公公面前,完全没有男女之防。婆媳关系紧张,即反唇相讥、神色轻蔑。人们爱子嗜利,轻简父母,丧失了传统伦理,就像**一样。】这话司马迁也表示过,他说【扁鹊名声传扬天下。他经过邯郸,听说当地尊重妇女,就做妇科医生(按:赵国舞女出名);经过洛阳,听说洛阳人敬爱老人,他就做治疗耳、目、痹病的医生(按:洛阳是中原发达地区,尊老);经过咸阳,听说秦国人爱护小孩,就做小儿科医生;根据各地的风俗需要而改变自己的医治范围。】这里提到秦国人爱护小孩,呼应贾谊指出的秦国人爱子嗜利,而嬴氏和赵氏属同一祖先,尊重妇女和小孩,与中原不同。在当时,发达意味着具有赡养老人的能力,欠发达的游牧民族,不能承受太大抚养比,故轻贱长者。同时,更尊老意味着阶层更固化,更爱幼意味着对更新换代的推崇,看来秦国民风上就蕴含着这种特点。那么陈胜会觉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和项羽会表示【大丈夫当如此(拥有秦始皇的排场)】【彼可取(秦始皇之位)而代之】,应该不是偶然的。秦的治理,一方面解除了儒家伦理、另一方面没有用新的意识形态来重塑道德,反而大力倡导以吏为师,激发出人们崇拜、竞逐权势的欲望,写几个石刻,表彰旧道德,也无济于事了。后来埋葬秦的基业的,恰恰是那些在以吏为师的氛围下塑造出来的野心家,而不是那些被坑的孔子生徒。毛泽东曾精辟的指出:【秦始皇怕秀才造反,就焚书坑儒,以为烧了书,杀了秀才,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可以二世三世地传下去,天下永远姓秦。结果是“坑灰末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儒生非但不是秦始皇的敌人,反而是能帮助秦廷维稳的人群。
——秦政没有把商鞅路线执行到底。秦始皇迁徙关东豪富12万户于关中,每破列国,就迁徙一波人,导致关中地区风俗不纯,五方杂处。聚集了讲仁义的世家、逐利的兼并之家、游侠犯禁的豪杰。法家擅长的社会管理受到挑战。秦国祖先非子养马起家,秦国对畜牧比较重视,设专门的厩苑律和管理机构,秦始皇尊奖经营牧业与边贸的乌氏倮,许其跟朝臣一同位列朝廷班次,又尊奖经营丹穴的巴寡妇清,修建怀清台。显然背离重农抑商。汉景帝时,有市籍不能宦,这只是限制有店面的商人,大的牛羊贸易商乌氏倮,秦始皇给他封君、与朝臣比肩的权利,不仕宦,相当于仕宦。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5-17 03:11回复
    补充说明,道家慎到主张因循,【因也者,因人之情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又要【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弃知去己也好,绝圣弃智也好,法家最希望看到。最好的绝圣弃智方法不就是燔诗书吗?明不明法令另外讲,反正可能最后也要明,按顺应形势这个逻辑。诸子里站在法家对立面的大家只有儒墨两家,墨家是社会组织,对有为的使用国家机器没太大要求。法家唯一的障碍只有儒家。
    司马迁指出道家以因循为用。即顺应形势达到目的。其实就是法后王。东周的形势是后王崛起,先王之道没落。因这个形势,而用之,就是站在后王立场。
    道家的主张对儒家消解最厉害。道家出现在法家之先,法家代表人物出自儒门,要回过头来创立和儒家不一样的思想有一条路就是从其他家吸取营养,所以司马迁说韩非的学问从老子来,韩非又是荀子弟子,荀子的世界观容得道家,譬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傑而存亡。荀子也吸纳了道家,开发出和之前大儒不同的一些理论。
    法家的史观里诗书要焚烧,大家里只有道家黄老这种,主张因循、绝圣的,可以启发出法家。逻辑如下:把圣人之道绝了,然后因循现在的后王行事,来达到个人目的。用21世纪的话说就叫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6-03 21:16
    回复
      这个哇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3-08 09: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