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守吧 关注:73贴子:9,747
  • 24回复贴,共1

秦吏史观摘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他不敢像喜那样直言进谏,也不敢效仿董狐、齐太史,在官修史书上如实记述,就只能偷偷做一个备份了。
而最新的一卷,这是他基于胡亥时的《秦记》,加上自己见闻,进行修订的史事。
剔除了那些”为尊者讳“的内容,承认胡亥是正统继位的皇帝,但对他的暴虐,无能,庸碌,却如实记述。而关于黑夫,也不吝其反叛者的身份。但同时记录了黑夫入关后的减租薄赋,开放皇室苑囿、出宫女嫁人等善政。
除此之外,胡毋敬再无半点自己的主观评价。
他一直觉得,记录史事就应该这样,用不带感情的话语如实记载,什么笔笔削削,什么君子曰,都不应该有!
“何为史官?”
他沾了灰土的胡须微微颤抖:“史官,便是后世人的眼睛……”
眼睛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眼睛必须收起属于自己的好恶,只需要将看到的东西,如实记录下来。
仔细将砖重新封好,胡毋敬在这间黑屋子里,发出了叹息。
“汝等重见天日时,也不知是哪年哪月了,只不知到那时,大秦还在不在?”
“老朽无能而胆怯,只能做到一个史官,能做的事情。”
“就让这段史事,在此尘封,始皇帝、黑夫,所有人的功过,都交给后人,评说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5-30 11:05回复
    “史,是给一般人看的?”
    没错。
    从那时候起,叔孙通便明白了,史当然不是为人民大众而存在的。
    史,是为尊者服务的。
    当时的鲁地儒生有两条就业路线,一是在齐鲁继续教书,收取束脩。二是南下楚国,去做那些古旧贵族的家臣,为他们主持祭祀礼仪,并编篡各家的家史世本……
    而作为私家史官,想要捧稳饭碗,就得学聪明些,不论你在那些贵族家里见到多少龌龊事,扒灰也好,养小叔子也好,都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牢记一点:
    “人主无过举!”
    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心里没点逼数,早失业了。
    等到新的家主登位,如果提出要修改世本家史,也得乖乖从命。
    “而这所谓的秦太史令,说白了,不也是为嬴姓一家著史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5-30 11:06
    回复
      叔孙通来到后院,看着怀抱简册的北史,面色凝重,喝令道:
      “有人举咎,说你曾抄录了一份伪帝胡亥时的《秦记》副本,偷偷带回家中,并擅自编造,中伤摄政,立刻交出来!”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史官红着眼,他推开了惶恐想要将这史册烧了的儿子,怀抱史简,一步不退,并大声怒斥这群妄图篡改历史的恶人。
      “事实如铁,既已铸成,不可易也!”
      “史笔如刀,丹青已干,不可改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5-30 11:08
      回复
        这一简单世界观的第一条裂痕,却是他在随夫子孔鲋学史书《春秋》时产生的。
        当孔鲋谈及孔子作春秋的原则:“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时,年轻的叔孙通有些发怔。
        “应该写的一定要写上去,该删的一定删掉?”
        “不是说史笔如刀,史笔如刀,丹青已干,不可改么?”
        在通读春秋全篇后,他注意到越来越多的问题。
        “天子实际上是被晋文公逼着去参与盟会的,为何却写成了‘狩于河阳’?”
        当他大胆提出这个问题后,却被夫子狠狠瞅了一眼。
        “孺子,你懂什么?”
        “这是春秋笔法。”
        “是微言大义!”
        孔儒说的还模糊,当叔孙通与一位公羊家的弟子交谈时,他的说法就直白多了。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原来如此!叔孙通恍然大悟。
        孔子还是有节操的,他眼里唯一的尊者,仅有一人,那就是周天子,对一些大诸侯,该骂则骂,可但凡涉及天子,孔夫子下笔总有些扭捏。
        贤者则多一些,诸如周公、管仲等,都是孔子尊崇的对象,故对贤者不利的事,比如周公曾称王的传言,管仲人品的问题,都一笔带过。
        其为天下做出的贡献,胜于道德本身,这就够了。
        至于为亲者讳嘛,孔儒对孔家两代人皆出其妻的事,一直语焉不详。
        “当时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常侵凌周王,此周王之耻,无故受耻,人所不欲,故圣人讳之。然春秋不虚美,不隐恶,独于字词间斟酌以示褒贬,讳中见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5-30 11:09
        回复
          @傘守 @技术规范设计 你们看如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5-30 11:10
          回复
            最完美的史书,应该只是一架总揽全局的摄影机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5-30 11:20
            收起回复
              你应该问本科生
              @梅丹佐🌟💍
              老实说我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历史研究生写出来的东西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5-30 12:08
              收起回复
                说起来这个算史观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5-30 12:42
                收起回复
                  为了消费赠币随便找了一章看,结果因为章节太新了花到起点币
                  就是扶苏他儿子那张
                  气氛满不错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5-30 14:11
                  收起回复
                    弱弱说一句,从写作者的角度来看,第一种客观史学的主张虽然美好、理想,但太过傲慢,傲慢于自己一定能毫无偏见,傲慢于认为后人一定辩清自己所记载的是客观的。太史公虽曲笔求全,但各章节间却存在差异甚至冲突,私以为太史公虽曲笔,但也使后人知道何处曲笔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6-01 08:02
                    回复
                      理想中最完美的史官视角就是上帝视角。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1-21 2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