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讲: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生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这段话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志求生命解脱和圆满的人,必须以大悲心为依止;没有大悲心,就没有解脱,没有大悲心,就没有生命的神圣感和价值感。大悲心是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走向自由的起点、动力和向导。一个学佛的人,首先就是要培养大悲心。没有大悲而学佛,则是假学佛,是为魔道。
所谓大悲心就是普施一切众生,平等无分别的怜悯心、同情心和救护心。它与一般的同情心不一样。一般的同情心立足于人我之别,其范围是有限的。而大悲心则立足于“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人我不二”,它以“无我”、“平等无分别”,“普施一切”为特征。沈家桢居士把大悲心之归结为三:一者对象无量,谓大悲心遍一切有情人非人等;二者境界无量,谓大悲心遍一切处,无个人主观好恶之分别,无地域、国家、民族、阶级之界限,三者时间无量,谓大悲心“念之相续,无有间断”遍一切时。
大悲心因众生而发,以救护众生为目的。众生的迷茫、痛苦和烦恼是长养大悲心的土壤。《华严经》讲,菩萨有十种大悲,这十种大悲均生长于对众生痛苦和不幸的观照。十种大悲就是:“观察众生,无所皈依,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随逐邪道,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而起大悲;观察众生,睡眠生死,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被欲所缚,而起大悲;观察众生,在生死海,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有痛苦,而起大悲;观察众生,不欲善法,而起大悲;观察众生,失诸善法,而起大悲”。《优婆塞戒经》中亦有类似的话:“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于生死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迷于邪路,无有示导者,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放逸,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常为财物妻子所缠缚,不能舍离,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身、口与意,造不善业,多受苦果,犹乐著,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竭求五欲,如渴饮盐水,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造乐因,虽不乐苦,喜造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于无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业,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无明暗,不知燃智慧灯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燃烧,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知五欲苦,不求息之,譬如饥者食毒饭,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信邪恶之友,终不追从善知识之教,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
从上面的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悲心的生起是以般若智慧对众生的悲苦颠倒之处境的透彻观照为基础的,它是一种智慧的悲情,完全不同于非理性的浅薄的感伤主义。大悲心与般若智慧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一体不二,不可分割。大悲的“大”字,除了具有前面所提到的“对象无量、境界无量、时间无量”等含义之外,还有“智慧无量”的意思。
大悲心是解脱的根本,是引导人们趋向自由的光明大道,是生死旷野中的生命绿洲,是滋润焦渴生命的甘露,是支持我们战胜一切苦难的最持久、最强大的内驱力。因此佛陀在讲法时,一再告诫他的弟子,要时刻不离大悲心。为什么呢?一一
“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涅槃经》)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生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这段话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志求生命解脱和圆满的人,必须以大悲心为依止;没有大悲心,就没有解脱,没有大悲心,就没有生命的神圣感和价值感。大悲心是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走向自由的起点、动力和向导。一个学佛的人,首先就是要培养大悲心。没有大悲而学佛,则是假学佛,是为魔道。
所谓大悲心就是普施一切众生,平等无分别的怜悯心、同情心和救护心。它与一般的同情心不一样。一般的同情心立足于人我之别,其范围是有限的。而大悲心则立足于“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人我不二”,它以“无我”、“平等无分别”,“普施一切”为特征。沈家桢居士把大悲心之归结为三:一者对象无量,谓大悲心遍一切有情人非人等;二者境界无量,谓大悲心遍一切处,无个人主观好恶之分别,无地域、国家、民族、阶级之界限,三者时间无量,谓大悲心“念之相续,无有间断”遍一切时。
大悲心因众生而发,以救护众生为目的。众生的迷茫、痛苦和烦恼是长养大悲心的土壤。《华严经》讲,菩萨有十种大悲,这十种大悲均生长于对众生痛苦和不幸的观照。十种大悲就是:“观察众生,无所皈依,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随逐邪道,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而起大悲;观察众生,睡眠生死,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被欲所缚,而起大悲;观察众生,在生死海,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有痛苦,而起大悲;观察众生,不欲善法,而起大悲;观察众生,失诸善法,而起大悲”。《优婆塞戒经》中亦有类似的话:“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于生死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迷于邪路,无有示导者,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放逸,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常为财物妻子所缠缚,不能舍离,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身、口与意,造不善业,多受苦果,犹乐著,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竭求五欲,如渴饮盐水,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造乐因,虽不乐苦,喜造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于无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业,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无明暗,不知燃智慧灯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燃烧,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知五欲苦,不求息之,譬如饥者食毒饭,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信邪恶之友,终不追从善知识之教,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
从上面的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悲心的生起是以般若智慧对众生的悲苦颠倒之处境的透彻观照为基础的,它是一种智慧的悲情,完全不同于非理性的浅薄的感伤主义。大悲心与般若智慧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一体不二,不可分割。大悲的“大”字,除了具有前面所提到的“对象无量、境界无量、时间无量”等含义之外,还有“智慧无量”的意思。
大悲心是解脱的根本,是引导人们趋向自由的光明大道,是生死旷野中的生命绿洲,是滋润焦渴生命的甘露,是支持我们战胜一切苦难的最持久、最强大的内驱力。因此佛陀在讲法时,一再告诫他的弟子,要时刻不离大悲心。为什么呢?一一
“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涅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