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络科技吧 关注:31贴子:781

和讼分享9种律师知识管理工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律师提供的服务,是以『法律知识』为基础,以解决客户问题为目标的服务交付。
身为律师,你每天面对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大到上市文件起草、最高院案件开庭,小到朋友法律咨询、社区法律宣传,都需要律师调用大脑中的法律知识结合客观事实,输出他人需要的信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直截了当的,充满了各种『意外』。


1楼2019-06-10 14:22回复
    前两天收藏的案例,忘了存在哪,半天也找不到。客户咨询的问题,已经给别人解释过N多遍,次次新打一遍字给客户。实习生来了又走,每个新来的人都要重新教一遍自己的经验……


    2楼2019-06-10 14:22
    回复
      信息数量越来越多,但是自己能记住的越来越少,就算是记住的信息也都是碎片化、点状的,虽然用了各种手段『存放』,但根本来不及整理,用的时候找不到,没法形成知识系统,更不要说迭代工作效率——你整理知识的能力,远远落后于你收集知识的能力。


      3楼2019-06-10 14:22
      回复
        不以利用为目标的知识管理,都是无效管理
        1. 知识要被『用』,否则无效
        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实用性。被收藏的信息不是知识,只是一堆文字而已。你收藏了无数个别人的案例,充其量只是另一个案例网。
        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未来简史》


        4楼2019-06-10 14:23
        回复
          2. 不要忽略你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律师的专业知识不仅包含书面网站上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存在大脑中的一些『隐性知识』——处理案件的经验、同领域客户的常见风险、办案的流程等。
          隐性知识来源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


          5楼2019-06-10 14:23
          回复
            3. 知识应该是『系统化』的,有目的去『管理』的
            做知识管理更像盖高楼,砖头有了,但是要放在大骨架上才能成型。这就需要你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挖掘出知识中隐藏的联系和规律,最终抓住知识体系的主线。
            律师是知识服务者,本质上也是个商业主体。除了法律专业知识体系外,还需要有目的地补充一些商业思维知识,才能可持续发展。


            6楼2019-06-10 14:23
            回复
              4. 每一个律师团队,都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管理库
              当知识只存在每一个成员的大脑中的时候,团队的知识生产力是原始的、低效的。一个共享的知识管理库能帮助团队提高整体智商和组织记忆力,减少重复劳动,团队经验也能得到传承。
              以股加团队为例,他们在做同类业务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且将这些经验形成一套可以执行的流程并配合模板和文件,形成了可随时调用的知识库。


              7楼2019-06-10 14:23
              回复
                5. 知识不能用,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抓手系统』
                知识管理是一个知识收集——知识整理——知识应用——知识创造——形成知识平台——再积累——再创造——再应用——形成新的知识平台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循环上升的过程。
                假设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库房,存放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武器,遇到不同问题的时候要『抓出来使用』,纯靠记忆是行不通的,要借助工具,建立一个知识『抓手系统』。


                8楼2019-06-10 14:24
                回复
                  以使用为目标,将各种信息统一存放
                  1. 尽量将知识存放在统一的空间内,设置多重『标签』以『关键词』,方便随时检索调用。


                  9楼2019-06-10 14:25
                  回复
                    2. 将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也就是将解决客户问题的经验、流程等,输出成为文字文件,变成可以被调用的知识武器。


                    10楼2019-06-10 14:25
                    回复
                      随时规划整理,提炼重点要点
                      1. 将知识按照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分类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升级,随时进行调整。
                      2. 对于无效信息,尽量删除。不断思考自己到底需要哪些知识,让知识获取和整理有效率。


                      11楼2019-06-10 14:25
                      回复
                        运用、思考、找规律、不断升级
                        在实际的项目中不断运营知识,结合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空闲时查阅以往的记录,不断提升自己,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合同审查为例,可以建立专门的合同审查的笔记本,将平时收集到的合同审查的文章和素材积累的一起,可以按月或季度,进行整理分析,对现有的合同审查流程、文档和模板进行升级。
                        在升级过程中,你会慢慢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合同审查方法论』。


                        12楼2019-06-10 14:26
                        回复
                          团队知识管理,充分发动每一个人
                          构建团队知识管理库,对纷杂的知识内容包括方案、案例、制度等分门别类管理,充分发动团队每一个人,贡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积少成多。


                          13楼2019-06-10 14:26
                          回复
                            工具是知识管理的辅助手段,分享一些给你
                            1. 微信收藏
                            这个功能不用多介绍了,一键收藏微信中的文字、图片、文章、链接等,但是那些被你收藏的“干货”,你真的回头看过吗?


                            14楼2019-06-10 14:26
                            回复
                              2. 幕布
                              大纲类在线笔记本,可以一键生成思维导图。特别适合从0到1的文件起草,可以先搭框架,然后丰富观点和内容,最后再导出word,排版之后就成文件了。也可以作为会议、培训现场笔记的利器,操作非常简单。额外具有分享到微信和一键生成思维导图的功能。
                              幕布是我用的比较多的工具,目前已经记录了三百多万字的笔记,主要集中在学习笔记、会议记录、培训记录等内容。我已经习惯从0开始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先打开幕布,建立基本的文章框架提纲,然后给每个分支上填充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文章。最后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导出图片、Word或者PDF。
                              当然,幕布也是整理知识框架的利器。


                              15楼2019-06-10 14: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