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吧 关注:29,904贴子:153,318

《论语》全文注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供养该供养的。 
本学记,仅供参考,其注其解其读,供参而考之,习而究之,研而习之。愿各位得一完整的一头大象,故云雨以执一尾供养各位。


1楼2009-07-28 17:24回复
    第01章 学而第一 
    学而第一 
    0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经解】 
    此章以学字,为宗主取时习二字,为旨趣。以悦字为血脉。朋来,及人不知,皆是时习之时。乐,及不愠,皆是说之血脉无间断处。盖人人本有灵觉之性,本无物累,本无不说。由其迷此本体,生出许多恐惧忧患。今学,即是始觉之智,念念觉于本觉。无不觉时,故名时习。无时不觉,斯无时不说矣。此觉原是人所同然,故朋来而乐。此觉原无人我对待,故不知不愠。夫能历朋来,人不知之时,而无不习,无不说者斯为君子之学。若以知不知二其心,岂孔子之所谓学哉。 
    或问学者觉也。但觉悟心性。不求之事物。有济乎?曰,圆觉之人。知天下一切事物皆吾心也。一事未治,一物未安,则是吾心未治未安也。治之安之。悦可知矣。故大学言致知在格物。又言物格而后知至。学,是致知。时习之,则格物之功也。安有弃物蹈空之弊乎。弃物蹈空,非觉者也。格物之本,即是修身。故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身果修,多身化之。故朋自远方来,与人同乐。有未化者,是吾心之诚未至也。君子即易所谓大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人有责,位虽不同,其有事则同也。故曰不亦君子乎。 
    【参考注释】 
    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  
    学:学、觉。觉,觉悟之义。学为因,觉为果。 
    时习:时:时时,处处;习:实践、实行、身体力行。 
    之:代指一切入目之事理物相。 
    而:精勤耕耘之义。 
    说:悦。悦:高兴之故,而有言说之词,且说之不尽,正所谓:言为知己者说。夫子见当时有众多人的学习时机与社会大时代的机缘成熟,故高兴无限,因而喜悦而说。 
    友:志同道和之人谓之友;友通有(较多版本此处为有)。 
    朋:同门师兄弟或师姐妹谓之朋,即同学,广演为天下志同道和者皆为友朋。 
    远方:即遥远(门外即是遥远处)的他方。 
    来:为何而来?来做何事?换言之:来的目的何在? 
    人:自己之外的一切人。 
    愠:不高兴、发怒;抱怨等诸义。 
    君子:德行高尚也;高风亮节、知礼识数之义。 
    【参考译文】 
    夫子说:“学世间道德礼义,以仁慈博爱之心,于一切时一切处学而觉悟,躬身而行,落实在自己的一切生活行为中,胸怀家国天下之志,难道不会自觉觉他,充满喜悦的为人演为人说吗? 
    当学有所成,觉而能行,行而有果时,四面八方的各路高友俊朋前来参学,共同交流,从而达到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把‘孝、悌、忠、信、礼、廉、耻’的德行广演于世,能让人与人,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乐己乐人的太平盛世,不是同样很高兴的事吗! 
    当自己成就了学问、圆满了自己的德行,不为人所知晓,却能以平常心待之,不怒不怨,进一步成就自己的修养、成就德性,做到为人轨范具足的楷模,岂不是君子所要达到的境界吗?” 
    【参考解读】 
    求知求慧自得其乐,交友衷心喜悦,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好一个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现代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所谓知识爆炸,读书囫囵吞枣犹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结友工于算计;追名逐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古典风范荡然无存,现代焦虑油然而生。你我扪心自问:还有儒雅的君子风度吗?还有几多衷心的喜悦几多无猜的欢乐呢?  
    本章文字就一字学,学而用于时时处处,用于方方面面,学其长拒其短,学扬善抑恶,无论学什么都需要的是一颗纯正的心,学制造枪炮是为了维护一方平安,而不是首先想到的是用来攻击别方,学礼义道德是要求自己,不是照见他人,时时警醒自己,即是有学有觉,时习如人这血液长流不断,才能常存活力,学而时习之,觉而时习之,学是因,觉为果,只学之,无觉之,有因无果,是谓白学,学得来害人又害己,最多能有一番大空话而已。故于后之人问孝于夫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不能把孝落实在自己的奉事之中,这个孝是不孝,即是把孝学成了不孝。学的一切只一“之”字涵尽全部应学之理之事,当真明白,所学无非是八德大演,修齐治平。故于学而时习之友朋处,不怒不愠时,成就于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成就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净心以学,何来怨天,何有人恨,何有不平,通通化于一颗感恩的心,故应学而时习之,世间唯学而时习之入不二法门。


    3楼2009-07-28 17:25
    回复
      0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经解】 
      巧言。口为仁者之言也。令色(百----度)。色(百----度)取仁也。仁。是心上工夫。若向言色处下手。则愈似而愈非。 
      【参考注释】 
      巧:奸巧也。 
      言:语也。 
      巧言:花言巧语、妄言绮语、信口雌黄之语。 
      令色:令,好、善;色,脸色。 
      仁:仁慈、慈悲之心、仁德之心。 
      【参考译文】 
      夫子说:“一个满口花言巧语、绮语信口之人,表里不一伪装友善而坑骗他人者,是很难具有慈悲仁爱之心性的。” 
      【参考解读】 
      巧言令色。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如果再加上孟子借用曾子的两笔,那可真称得上是绝妙了。  
      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孟子•腾文公下》)  
      儒者对伪君子的鄙弃之情溢于言表。仅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斥责,在《论语》中就记有三次(其它两次见于《阳货》、《公冶长》)。 可见圣人对巧言令色之人的危害是十分清楚的,其目的在于强调学生们不要做巧言令色之徒,为社会之不耻。 
      然而,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人(百----度)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其害甚大,不得不重视一切“巧言令色”之人。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牢记圣人提醒我们的话,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一脸笑得稀烂的伪君子。


      5楼2009-07-28 17:26
      回复
        0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经解】 
        期心于大圣大贤。名为自重。戒慎恐惧。名为威。始觉之功。有进无退。名为学固。倘自待稍轻。便不能念念兢业惕厉。而暂觉还迷矣。此直以不重。为根本病也。忠。则直心正念真如。信。则的确知得自己可为圣贤。正是自重之处。既能自重。更须亲师取友。勇于改过。此三。皆对证妙药也。故知今之悦不若己。惮于改过者。皆是自轻者耳。又主忠信。是良药。友不如。惮改过。是药忌。 
          真实修行。须从心性悟入。从忠信立身。从忏悔起行。知自性无量无边。不生不灭。则誓成正觉。誓度众生。横遍十方故重。竖穷三际故威。知人道不修。他道难修。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则当戒慎恐惧精进不退。故学日固。知自性无邪故忠。知自性无妄故信。知善恶净染。皆由缘生。故当友下之善士。又尚友古之人。而无友不如己者。无友者。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多生罪暗。忏炬能消。故过则勿惮改。以期障云尽而慧日明。唐悟达国师三昧水忏。梁武皇慈悲道场忏法。皆忏罪修行之大导师也。 
        【参考注释】 
        君子:此处之“君子”二字,意为任何学人,无论位居于上、尊或者其他;其具德行昭市,慈世悯物之人。 
        重:庄重、庄严、稳重、言行一致也;泰山之沉稳之根本处:重道义,重礼仪,重德性修养,自重之心。 
        威:威仪、威严;敬仰、爱戴等诸义。此处之威其意深笃(并非威风之类可简单言说)。(不威者:其意浩瀚。浅说其义至少有两层,1、不会表现出自身的威严;2、不可能获得他人的敬爱……),于自重处,而能谨小慎微,虚其心,诚其意,时时刻刻都防止自己犯过失,则能立威自处,人皆能爱戴,犹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 
        学:此处之学指学风——德学之风。 
        固:稳固、坚实(基础)、牢固、周全、缜密诸义。 
        主:第一位也;最主要、最根本、最基本之义;通“住”;(主忠信:把心安住在忠信礼义廉之中) 
        忠信:忠实诚信、忠诚实信、忠孝信用之意。 
        无:不能、不会,不可等诸义。 
        友:亲善、亲近、增长之义。 
        如:相同、相溶;沉稳不动等诸义。 
        “无友不如己者”:此句,古今译人,多解为“不要亲近比自己差的人”,曲解了夫子的意思。真实意义应为“见不善的行为,不要轻易从流,不让坏习气,坏风气染污自己的心性(或者说,不要轻易丢失了自己的仁慈博爱之心性,不爱外界的干扰能自动地把良善行为发于真心表于现实而沉稳持重)。再换一句就是:不要亦云亦云,不要见善不思齐,见恶而不拒之,或不要让自己远离真善美;……” 
        者:你指一切人,一切物之义。 
        过:过失、过错、错误之义。 
        惮:害怕、逃避、回避诸义。 
        【参考译文】  
        夫子说:“一个慈世悯物之学人,如果自己不重视德性礼义的修养,言行不一致,那么他不会具有慎言慎行的作风,怎么能有威仪可言,更不会受人敬仰爱戴,其人所谓修学就不可能精进不退,也不会巩固自己的德性修养根基。究其原因,在于其德行修为不能做到言行于表里相应,没有坚实自己的德行基础,最主要的因素是忠孝诚信做得不好。果能做到忠孝诚实修行之人,见善不会不思齐,见恶不会不拒之,亦不会轻易从流,不会让坏习气,坏风气染污了自己的心性。这样的人有过失或错误,他不会逃避自己的责任,害怕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 
        【参考解读】 
        君子自重之因源于一种特别动力——圣贤人之大志:天下之志,有此大志者,必是一个自爱之人,一个自爱之人,理所当然地是一个懂得爱他之人,范仲淹先生有一颗“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大志”存心,时时处处皆自重自爱,自重的前提:仁义道德,礼仪规范,无不俱足。自俱足者,定可自内而外,庄严而威表于外,因其慎于言慎于行,唯一不慎而遗害于人于后,而恐其行多迂曲,故阕疑处处,慎言慎行其余,自觉于学时时处处,巩其八德之习不固,乃始觉自至,持心不退,精而进之,不生退屈之心。 
        为人之本,仁孝敬尊,为人之根,忠信承顺,兢业惕厉于事事物物,主忠而住信。故孔子说:“君子衣帽整齐,目不邪视,庄重严肃使人望而生畏,这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尧曰》)说起来,也就是要求人们穿着合度,举止得体。反之,则如俗语所说:“歪戴帽子斜穿衣,一定不是好东西。”衣冠不整,言行轻薄,给人随随便便的感觉,则很难有威严。人既陷于轻薄草率,玩世不恭,不能谨言慎行,学习自然也就很难有所成就,亦不能坚固不退,因其心亦不能如如不动。当然,穿着合度,举止得体并不是非得要西装革履,一本正经。这方面走过了头,也很容易成为了奸巧的假学人——什么专家,什么家,招摇于市。  
        从不同人的身上,从不同物的身上,方方面面皆能给人以启示,无有一人一物不是朋友不是老师,避其短,扬其长,是谓“无友”,不被染污,不随波逐流,是谓“不如己”一种理解说,如果人人都只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就谁也没有朋友可交了,由此而认为圣人所说有操作上的困难。另一种理解则认为"无友不如己者"不可作拘泥的理解。圣人所说,决不是教人先计量彼此的高下优劣再定交朋友的条件,如果这样,不是成为交情当中的势利眼了吗?圣人所说,不外乎是要求我们在交朋结友中着眼于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而不要着眼于人家不如自己的方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从这个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就能明白这一句与下一句"过则无惮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至于认为是空谷来风,毫不相干的了。 
        一个人能在时时处处,都能做到扬人之长,隐人之短,学人之长,弃人之短,哪里还会害怕自己有缺点错误不能改正呢,当下一念即能改得通通透透。


        10楼2009-07-28 17:28
        回复
          10 
          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经解】:此可与美玉章参看。子贡以沽、与藏,为问。夫子再言沽之。只是是待价二字,便与寻常沽法不同。今子禽以求,并与,为问。子贡亦言求之。只是说出温、良、恭、俭、让五字,便与寻常求法不同。若竟说不求不沽,同与巢许何别。若竟说求沽之,则与功名之士何别。若知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颜子居陋巷,而非置斯民于度外。则知富强礼乐,春风沂水。合则双美离则两偏矣。 
          子贡圣门言语之选。不但赞孔子入妙。其论因果亦甚精。温则人亲之。良则人信之。恭则人敬之。俭则人便之。让则人与之。故至于是邦。必闻其政。世间一切得失祸福。皆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故君子求诸己。不愿乎其外。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小人不信因果。不务修身。舍己而求人。行险以徼幸。求之不得,则怨天尤人。而为恶为乱无所不至矣。 
          【参考注释】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 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夫子:古代对人的敬称。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也因此而沿袭称老师为夫子。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者"之类的意思。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 
          问:询问、请教之义。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夫子学生。 
          夫子:对人的敬称,凡做过大夫的人均被称为夫子,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故学生称他为夫子,沿袭至后来,学生称老师作夫子。 
          邦:狭义指诸侯国家,广义则有邦族之地的任何人群集居之处。 
          是邦:一切邦族所居之地。 
          闻:听到、接触到,获得之义。 
          政:家国内部生计及外交事务以及邦族日常事务。 
          求:询求、打听、探访,探求诸义。 
          求之与:主动打听得来的这些消息吗?求,主动打听、询问之义;之,代指邦、族、国、家等地方知道情况的相关人员;与,给予、获得之义。应为“求之与之”的省略形式。 
          抑与之与:抑,抑或、或者、还是之义也;前一与,别人主动告诉,因请教而主动告诉夫子之义;句中之,代指夫子所获得的一切情况与消息;后一与,通欤。 
          温:温和、温顺、和蔼、平易近人之义(温则人亲之)。 
          良:良善、善良、不贡高我慢,一和仁贤(良则人信之)。 
          恭:恭敬、庄严自律威仪于外(恭则人敬之)。 
          俭:节俭、节制之义,即节身自好而演至善性德(俭则人便之)。 
          让:谦和、谦逊、谦卑而有度(让则人与之)。 
          得:得来、得到,因德成而得,此“得”通“德”。 
          其诸:代指孔子所获得的全部事务消息。 
          异乎:有别于、不同于、不相类也。 
          【参考译文】 
          子禽请教子贡说:“夫子凡所到达的任何国家、地方,他一定会听闻或接触到该地区的内外事务内容。是夫子自己主动打听或探访得来的呢,或是别人主动请教而告诉先生的呢?”子贡回答道:“先生因具平易近人、良善和顺、庄严自律,恭慎节身自好,珍惜物命、谦逊和蔼的高尚德行,倍受人们敬重爱戴,以其仁德之举,令他人主动请教先生,从而得知该地区的重要事务内容。夫子凭其性德仁慈之风,详知事务内容的方法与途径,是别人信任的结果。这与别人获得的方法与途径是当然不同的!” 
          【参考解读】 
          温、良、恭、俭、让,表现在外是一个人做人的态度,行为的风范;植根于内则是人格的修养,文化的积淀。孔子因为有这样的修养和风范,所以别人会主动问政于他,请求他的指点。  
          当然,真要参与政事,治理国家,服务世界,仅知字面上的“温、良、恭、俭、让”却不知合于大道的“温、良、恭、俭、让”是远远不够的。 
          之所以那时的人们都愿意问政于孔老夫子,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人们都明白一个真实的道理:世间一切得失祸福,邦国家族之正误过失,皆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古时之君子求诸己,不求于外。其深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真实之处,小人不信因果,不务修身,末势之邦国,不务国德,不行仁德之政,不以百姓为天,不以民心为天,不能行天下大道。故先人强调,修齐治平,无外修身为本。修身为本,是为国为邦之政要人员的基本品格力量。舍己而求人,行险以徼幸。求之不得,则怨天尤人。而为恶为乱无所不至矣,故为百姓,为官家,无不引以为慎。


          12楼2009-07-28 17:29
          回复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经解】:欲慎终者,全在谋始。只贵可复可宗,不必定复定宗。 
            【参考注释】 
            信:忠实诚信。 
            近:接近、逐渐抵达之义。 
            近于:符合、达到了……之意。 
            义:道义;仁义礼智信之总代表。 
            言:承诺之事,所说之话,口所出之语。 
            可:能够,可以至一定之间的一切范围皆为可之义,涵不可之义。 
            复:兑现、实现、做到诸义;(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恭:恭敬而庄重,仁心内养供人,故恭而非谄。 
            礼: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即是此礼之内容,八德的外在表现以礼为代表。 
            远:远离、离开、杜绝,排除等诸义。 
            耻辱:耻,羞耻;辱,侮、屈辱之义。 
            远耻辱:实为耻辱远之义。 
            因:由于、依靠、凭藉之义。 
            失:离开、丢失、失去之义。 
            亲:能力、亲近、生起、增长之义。 
            亲何?亲仁近礼。生发孝敬之心之义。 
            宗:祖宗、宗德之义;(独树一家)等等诸义趣。 
            【参考译文】 
             有若说:“一个忠诚实信的人,做任何事、说任何话,才会符合社会道义,才能兑现他的承诺,满足他人的切实愿望;一个恭敬而庄重的人,言行都会合乎於仁礼之行为轨范,所有一切令自己或让他人蒙羞与蒙耻之现象就杜绝了。” 
              就其原因,由於他没有丧失时时增长仁慈敬孝之心性,慎终而谋其始,把点点滴滴都能够完全落实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样也可说是做到了承传祖先之志,让其发扬光大而树远宗之德了啊! 
            【参考解读】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有子之信与恭,是从心从性,从理从用上强调,表里如一,不单单只是做个样子出来,从修为角度阐述心性不二,理用不二。仁义礼智信,以信代五常不离其心,恭、宽、信、敏、惠,五者能行仁心之所现,深表其仁,故“恭则不悔”,“信则人任焉”。万相无非心地表,故说“巧言令色鲜矣仁”,离仁无礼可施,离礼何以表仁?即若,离物焉能有相生,相之不生,何以有物存。仁之至纯,礼之至真,可步步接近,时时靠拢,不可说真的到达,故说“近”,心至其义,其恭之心外表则向至真之礼逼近,故学固,忠信则第一。人有至心,可近可达,能信可复其言,能恭可值其宗。一个人果然能真诚信实,具一颗慎终追远之心,那么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得以兑现,若实非实信,则其复有限,诚与非诚之间,人人存无边差别,故说“可”,恭心诚直亦是无边差别,亦说“可”,若直向真信诚恭挺进,可树宗之德,已独树一帜了。故,人之信近于义,贵在言可复,其心诚恭读敬近乎礼,贵乎可宗,不贵于一定要兑现,一定成一宗,他人复即自复,同心喜悦,一如自己实现,故贵可复,他守一如自宗,同生欣悦,亦然如是。 
            此言可见先人苦口婆心,“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不是当代才有的啊,古人早就做到了啊。良苦用心,无非为“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啊,真仁心,真礼仪的落实啊。就象我们常常而且不厌其烦的给孩子说:”好好读书”,其实我们自己对”好好读书”这几个字也未必真的明白,依旧是囫囵吞枣而已。


            15楼2009-07-28 17:29
            回复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经解】:自利,则亲师取友,必要知人。利他,则应病,与药,尤要知人。 
              【参考注释】 
              患:担心、懮愁、害怕、懮虑之义。 
                不己知:应为不知己,意思是不明白、不了解、不认识、不理解自己之义。 
                  不知:不了解,不利益、不契机之义。  
                  人:他人。 
                  【参考译文】 
              夫子说:“在学习孝弟仁义的过程中,不要害怕别人不理解、明白、认识自己,最大的障碍是自己的言与行不契机不识人啊!” 
              【参考解读】 
              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值不得忧虑,更没有怨天尤人。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要在一生中时时刻刻都能做到自爱爱人,以什么为师,与什么为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欲自己顺利成长,以事为师,以人为师,是非常重要的事,自己有几斤几两,老师一眼就明白,自己想找好老师,老师也在找好学人,故“不患人之不己知”,可是自己的德性尚差,根本不认识谁是好老师,故患不知人;第二层困惑:要利益他人,自己不能明白对方是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在当下的帮助时机,以什么方式进行比较合适,自己不知道,这是很大的困惑,故说“患不知人也。”就如同,别人患的是重感冒,给了人家处了个醒酒的药方,或者抓了副别的什么药,岂不糟糕?故说“患不知人也”。 患的是自己修这个房屋对环境有何破坏,对别人有何影响,患环境对自己的不利,也是一样的道理,患自己的用心是否对自身以外的一切在时间上有何不利,这是最让自己最担心的事,故说“患不知人也” 
              当然,话是这么说,要真正做到却是不容易。所以圣人不仅在《学而》第一章里告诉我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且又在这末尾的一章里再次语重心长地说:“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这真是慈悲,累劝不止,修身大事,无外两件事:亲师取友,难全篇首尾照应的,尽在孝与敬,仁与礼的孝敬之中。 
              此亦为慎终追过的又一个说法====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患不知人中之知,具认识、辩别、识别、理解之意。 
                表面上看此一句,是孤零零的一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从这一篇与上面的全部内容连起来,不难明白,夫子讲的是学觉孝悌之道,天下兴此大道,识人是第一关键,故强调于此,意为学习不是死的,而是活活泼泼的,要切机随缘做到自利与利他。故夫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此章,夫子教人以大道,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自利,二就是利他。无论从哪个方面出发,辩别识人是很重要的一环。亲师取友,送药与人,都是一样,弄错了对象,善心结恶果,那就是自己不识时机,不明病因,乱烧香,乱投医的结果,故“患不知人”为要也。 
              (别人不认识不理解不明白,可以自利,自己便会有更多的精力去进一步自我完善、提升自己的修为境界,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亲师取友,以达到更高更趋至善的程度,故不患。若于利他,则应必须认识、了解他人,他人是否需要这样的药,他人是否有真才实学,如果投错了师,会学到什么呢?交错了友,会是什么结果呢?教错了人,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故叹于“患不知人”,患不知人,当“慎终追远”,若是人在社会中已可为师为友,人不知,岂不正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人而师,亲师重道,知人而友,取友而信,诚为孝弟之本,重信守义,必能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8楼2009-07-28 17:30
              回复
                待续《为政第二》


                19楼2009-07-28 17:31
                回复
                  赞一个.


                  20楼2009-07-28 18:04
                  回复
                    夫子之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IP属地:湖南21楼2009-08-04 16:13
                    回复
                      • 220.161.223.*
                      赞一个


                      22楼2009-08-17 09:39
                      回复
                        • 218.92.122.*
                        好啊


                        23楼2009-08-23 15:36
                        回复
                          为政第二
                          0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经解】
                          为政以德。不是以德为政。须深体此语脉。盖自正正他。皆名为政。以德者。以一心三观。观于一境三谛。知是性具三德也。三德秘藏。万法之宗。不动道场。万法同会。故譬之以北辰之居所。
                          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中谛者。统一切法。修行者。依于真谛而起空观。依于俗谛而起假观。依于中谛而起中道圆观。此三观者。三世诸佛之心印也。尧舜禹授受。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心法。亦即此三观。惟一即空观。惟精即假观。允执厥中即空假双照之中观也。故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北辰即上帝之所居。上帝居须弥山顶。吾人所居之赡部洲。在须弥山南。故称之曰北辰。实则一小世界。东西南北四天下之中枢也。日月众星。皆环绕须弥山腰而行。故曰拱之。为政以德。则正己而物自正。不言而民信。不动而民敬。不怒而民威于鈇钺。又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故取譬于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
                          【参考注释】
                          政:家、国、团体、企事业(内外)建设事务、管理经营各项事务之义。
                          德:在位之人的德行(以他人之心为心)。
                          北辰:北极星(居善心存善念不被外境一切现象动摇之义趣)。
                          共:通拱、围绕、环绕、共安一处和乐融融等诸义。
                          所:不动处,居所之义。
                          众星共之:原意是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旋转、运行(古时候北极星被认为是天的中心)。意指,德者周围必然众而环之,其德泽四方,必然得道多助。
                          【参考译文】
                          先生说:“如果做为家、国、天下、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带头人,以至真至纯的性德进行建设管理、经营,就会象北极星那样,身所居之处,众多的星辰便会自然围绕在他的周围,和谐共居一天。”
                          ====================更简略的一本译为================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执政者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位置,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参考解读】
                          领导者以其至纯之德行付诸一切工作生活事务中,无论他身居何处,天下的人都会恭敬他,围绕在他的身边,共安一处和乐融融,在正常的运转情况下,众人向其学习至真之做人的品格德行,这样的人当然会得道多助。
                          为不政以德,如何“为”,这本身与在位上之人的德性修养有很大关系,其人德行不一样,所为一定不一样。故夫子说“举直错诸枉,则(百度)民服,举枉错诸直,则(百度)民不服”说明了高位上的人品格德行,直接影响到整个集体的人事环境和谐关系。同时,夫子还强调了“为政”的辩证关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则(百度)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夫子强调的是法与德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同源一体不可分割的管理智慧,单独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面的作用,都会给家国天下带来矛盾。假如强调德,而这个德对整个社会团体(家庭、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等)没有一定的制度、法规进行保障,这个德的强调,只能是单个个体的自发行为,对于推动整个团体的德行,在异端法制的推动下,这个德对社会是不起作用的,如说,“小人取财不守道”,若在法制建设在没有德性为基础的情况下,就会变成“小人取财不守道”,譬如为官不廉不洁,不就是“取之无道”典型表现吗?一个具体负责一方的人是否具有仁爱之心,能不能做到仁礼一如,是一个团体的的关键所在。如果只强调法的作用,法是人来的执行的,当一种势力结构不容易分化之时,所有的法律条款只对百姓起作用的时候,就很难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强调法的重要,低估了德性之仁礼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定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成为一句空话。至此,我人才能明白夫子的良苦“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强调的就是德与法的相生相克的微妙关系,故说“为政以德”,其语重心长的神态油然而生。
                          为政之人,无论一个什么类型上的为政之人,如果不以仁慈礼义为根本修身基础,个人的修养不好,如何能以理胜情,必然就会情大于理,而感情用事,给人百姓造成悲痛或逆天而行。中国人说“天人合一”(浅说),什么是天?百姓是天,孟子说“君轻,民贵”这个意思就是说,百姓乃天,如果一个企业中的员工不拥护这个企业,这个企业一定是一个不长久的玩意儿,一个单位也是一样,一个机关,一个团体等等,一定会搞得怨声载道,故先人们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水就是天,不顺天意,哪能与天同在呢?如果自别于天,岂有不自取死路的道理?无论做何事,行何愿,唯德无外,举直枉错诸枉直,皆是德性使然,尽皆于德之始发而来,德之表现,无外孝弟仁礼,故说“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则正己而物自正。不言而民信。不动而民敬。不怒而民威于鈇钺。又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故取譬于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
                          诚如圣人所说,德治是执政者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中心的地位,而其他所有的人都环绕着他,或者说,像众星拱月一样。亦即“德不孤,必有邻”,若不以德存世人之心,其结果必然是,德孤邻寡,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政者不可不慎啊。是以“思无邪”的心态,还是“自私自利”的心态,从事一切事务,都是自作自受的事,正所谓,种瓜得瓜。
                          和天,而天和之,和地,而地和之,和人,而人和之。天地人三合,天下太平矣。“故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有此天下苍生己任心,绝不会说出“是为党说话还是为老百姓说话的”无耻之语来。故先人说“孝弟也者,为人之本欤”,无论是在位,或退位,或者即将上任,或有心准备于仕途之人,不可不重视的一个字“德”,这个德从孝中来,从仁爱慈悲中生,从礼敬中增长。


                          25楼2009-08-24 13:19
                          回复
                            此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人到七十古来稀’,不如说‘人到七十万事休’”的消积心态,而是表达了人生生命过程与宇宙本生生发的关系,非一般积极可以语言文字可表。
                            “夫子用最直接的方式传递生命的真谛。一切真正的学问,不论其形态及内容如何,都最终指向自身生命的存在意义这一问题,而一切学问也只有最终落实到对生命的感悟上,才是真正完整的学问,才是亲切有味而动人的学问”。
                            以学为经,以立为骨,不惑而显经骨之诣,了达天命,至身于耳顺,彻其从心而不逾矩。无以矩,安言学之以立,安能不惑?此诚以学为本,以立为基,建不惑之厦,归天命于身心,和万物能从心所欲,诚然也。
                            一般意义上,夫子穷其一生所学之所至,“学者固当循此努力,日就月将,以希优入于圣域。然学者所能用力,亦在‘志学’与‘立’与‘不惑’之三阶程。至于‘知天命’以上,则非用力所及,不宜妄有希效。知有此一境,而悬以存诸心中则可,若妄以己比仿模拟之,则是妄意希天,且流为乡愿,为无忌惮之小人,而上自知矣。学者试玩《学而》篇之首章与末章,而循循自勉,庶可渐窥此章之深处。盖《学而》篇首末两章,只从浅处实处启示,学者可以由此从入。此章虽孔子之自道,无语不实,其中却尽有深处玄处。无所凭依而妄冀骤入,则转成谈空说玄,非孔子以平实教人之本意。”
                            人之一生无论有志于四方,有志于天下,无外是志的以立以持之故。不必自拘自陷于一种不可超越的高墙,亦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到达的场地。无有少年时的大志何来三十之志立?范文正公,若未有良相与良医之大志哪能有“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地之大章?范公之志无非是礼,岂可错识能得?岂能于无礼可独得人格?故贵在随缘随份,敦伦尽份于自己的本份,立人之本之志是为真志,实志。夫子之实语吐露无遮之处,未加任何雕琢,自自然然的表达了人生之必然路径。否则不会达于随心所欲,无所羁绊。不叹“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不冲动于“天下事舍我其谁”的这种不自量力的自大自空。随缘伸手以扶危避难之危楼,填平障众之鸿沟,通于平等之心,仁礼之爱心处不思而发,临境而生其心,此天命之所在。贵乎可做可为可成,不贵乎必做必为必成,正所谓“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知命者不立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孟子?尽心上》), “知天命”、“畏天命”而“不怨天不尤人”,把握自己的命运之实在处,故先人常说“自求多福,永言配命”,“命我自立”是何等的英雄本色?
                            正所谓,一心清净,学人念人做人,学儒念儒做儒,学道念道行道,学佛念佛做佛之必然路径:脚踏实处行大道之真实语也。


                            29楼2009-08-24 13:20
                            回复
                              0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经解】
                              克己复礼。方能以礼事亲。违礼。即非孝矣。
                              一部孝经。三言尽之。礼之大者。无过于劝亲戒杀免堕恶道。念佛求生净土。
                              阳复斋劝提倡素食诗云。果蔬百谷各芬芳。种种烹调恣啖尝。何苦刀头结冤业。不辞世世变猪羊。欲将宰割报亲恩。转送双亲地狱门。岂料孝思成毒计。愚生真是可怜虫。数百亡灵哭震天。阿难问佛佛宣言。杀生设祭资冥福。岂意翻成恶道缘。(佛与阿难在河边行。见五百饿鬼。歌吟而前。阿难问佛。佛言。其家子孙。为彼修福。当得解脱。是以歌舞。又见数百好人。啼哭而过。阿难又问。佛言。彼家子孙。为其杀生设祭。后有大火逼之。是以啼哭。见大藏一览。)三年饘粥报亲恩。自古君民一例同。汉室何缘废昌邑。居丧私自馔鸡豚。(汉迎昌邑王入绍帝位。因居丧不素食。奉太后诏废免。见霍光传。孟子言三年之丧。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阳明素食尊丧礼。特为甘泉设一肴。归去遗书犹切责。俗儒何忍恣烹炮。(明王阳明为湛甘泉。自远来吊。特设一肉。甘泉切责之。见阳明文集)若能劝亲念佛。或为亲念佛。求生净土。永脱轮回。尤为大孝。莲池大师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真至言也。
                              【参考注释】
                              孟懿子:姓孟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封的称号)。其父孟僖子仲孙玃,据《左传》记载,孟僖子临终时,遗命要他向孔子学礼。
                              孝:孝养之心行,敬孝奉养之德行;孝敬、孝养之义。
                              无违:随顺……、从不违背……之义。无者,从来没有,一直如此即无之义。违,违越、违反、违背、不顺从、不随顺之义。无违者何也?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此即无违之实,以一礼者代之,即无违以礼。“无违”实为“无违礼法”之义。因此,无违实乃从明白事理之后,从来没有产生有违于礼义道德的思想;也从未按自己的意思做出任何违背礼义道德的行为。
                              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夫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称小孔子三十六岁,《孔子家语》作小孔子四十六岁。《译注》认为从《左传》记樊迟之事考之,《史记》可能有误。)
                              御:驾车(赶马车)。
                              孟孙:即孟懿子。《白虎通?姓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各以其王父字为氏。”孟懿子是鲁国公子庆父之后,本应当称为孟公孙,孟孙为简称。
                              生:健在、存续、保持关系等等。一切还可继续生存下去的现象即为生(一切众生);肉眼可见活着的一切现象通称为生。简单地说,即一切活着的人或其它生命体。
                              死:死亡、结束、告一段落、结束某些事项或关系等即为死。
                              祭:祭祀、祭奠、告别祝福、送别祝愿、分别留言、分离忠告之言语诸趣。
                              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三句皆为倒置语句,即以礼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
                              事:侍奉、奉养、供养、服务之义。
                              葬:安葬、埋葬(离开视域或可感觉之处谓之葬;)、使……结束等为之葬。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切肤之说,即假使父母健在时,用至诚心以礼义法度去奉养他们,假使父母过逝,以至诚心按礼义法度安葬他们,按礼义轨范祭奠他们。”广演则谓之:对一切活着的人或其它生命体、关系存续期间,当以礼义法度用至诚之心供养奉侍他们;某些关系结束或生命结束,当以礼义法度用至诚之心安葬或和谐结束某些关系,当以礼义法度用至诚之心祭奠或祝福他们。
                              此处之礼比一般义意上的礼还要深,即此礼对一切众生来说,当以随顺菩提之心来学习此章。以利益一切诸佛如来的心来实现“事、葬、祭”。换句话说,即礼敬一切生命体(礼敬诸佛)、颂扬一切为师为长者(称赞如来)……不以自己的妄心来进行社会活动,即谓之“以礼”。
                              


                              30楼2009-08-24 1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