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家一位朋友发来微信,说我们村的秧歌队正在他们村扭秧歌,他在秧歌队里看见了我娘。
我蓦的想起,眼下还没过十五,老家正是闹秧歌的时候。没想到我娘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去扭秧歌。
自打离开家乡进城工作,近二十年我再未看过老家的秧歌,更无法参与其中体验那份快乐。
一时间,我的思绪飞回了从前,飞回了那红红火火闹秧歌的年代。
闹秧歌是我记忆中家乡最隆重最热闹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小时候,每逢过年,鲁西北几乎村村都闹秧歌,人人都看秧歌,秧歌已然成为乡亲们过年时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大餐和文化图腾。
那时候,村村都有以前集体经济时留下来的牛皮大鼓、铜锣、跳鼓、伞盖、灯笼等器材、道具,无需再花钱购买,只要有人张罗有人参与就行了。实在老旧不堪不能使用需要更新补充的,就按户头敛“份子钱”。
别看乡亲们平日里舍不得吃喝,都从牙缝里省钱,对公家敛提留也是软磨硬抗,可唯独对这个“份子钱”是个例外,无论管事的人敛到谁门上,都毫不含糊,绝不会让管事的人空手走。赶上家庭条件稍好又爱脸的人家还会主动多拿点,毕竟这些钱将来是要在村里张榜公布的,谁拿得多谁自然就在乡亲们心目中多了一份尊重与威信,自己心中也多了一些底气与豪气。
当然,说多也多不到哪里去。那时候收入低,物价也低,一般都是一户人家拿个三块五块,他们拿个十块八块就相当不简单。
也许正是因为生活贫穷、文化落后,乡亲们才对这一年到头唯一的一项集体文化娱乐活动寄予更多的希望,给予最热情的支持。那时候,家里有个收音机听听广播听听戏算是条件好的,条件不好的只能等着村里来了说书的听听书、来了跑江湖的看看热闹、公社的电影放映队来了看场电影。除了这些,哪里还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此等情形之下,过年闹秧歌成了所有乡亲们的共同期盼,唯有那时才能酣畅淋漓地进行一场长达十几天的集体文艺狂欢。
乡亲们过年的心气足,闹秧歌的心气更足。年还未到,那些管事的就凑到一块儿思谋着年后几时开始闹秧歌,算计算计添置哪些东西,需要多少花销,把这些工作都做到前头,省得临时抱佛脚抓瞎。
正月初一,上午拜完年,下午就有好事的将锣鼓乐器搬到大街上敲锣打鼓擦钵划铙闹腾起来。这些乐器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都能伺弄得了的,须得由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把式来操控。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打鼓,鼓手是总指挥,只有鼓手敲好鼓点,其他乐手都跟着鼓点走才能奏出铿锵有力、和谐动听的民间交响乐来。
曾经有看得手痒又不知深浅的青年人上去一试身手,结果有的鼓槌一起一落就乱了方寸,其他跟着伴奏的也都乱了套,而有的起得了头却收不住尾,一个鼓点敲起来没完没了,最后都只好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将鼓槌一撂,躲到一旁,心服口服地看那些老把式继续敲。
当然也不乏灵头的,看上几次练上几回就能敲得有板有眼,经过几年历练也成了老把式。而我是悟性最差的,迄今为止,对敲锣打鼓还是一窍不通,只剩下羡慕、旁观的份。正因如此,我更对那些既没文化又没接受过专业辅导、仅靠观摩与揣摩就能无师自通的老把式们充满了敬佩之情。
初一到初五这几天敲锣打鼓只是心气高涨的乡亲们自娱自乐,给过年增加一些喜庆气氛,扭秧歌的人们暂时还不会加入进来,因为人们还要走亲戚拜年或者接待前来家里拜年的亲戚。
但那铿锵有力的鼓声和激越昂扬的乐器声已经敲得人们心里痒痒的,将人们带入对闹秧歌的无限憧憬中。
过了初五,亲戚都走得差不多了,该来拜年的也拜了,开始正儿八经闹秧歌了。每天晚饭过后,锣鼓声起,就是集合操练的号角,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涌到街上一块比较大的空地上,旁边的一棵老槐树上挂着盏大汽灯,将场地照得灯火通明。
年年都闹秧歌,扭秧歌,乡亲们对各自分工都已约定俗成,打伞的打伞,打跳鼓子的打跳鼓子,扭秧歌的扭秧歌,唱秧歌调的唱秧歌调,踩高跷的踩高跷,跑旱船的跑旱船,扮小丑的扮小丑,对编队分组也都心中有数,无须嘱咐。
变化较大的是扭秧歌的人们,每年腊月正是男娶女嫁的旺季,村里总要娶进几位小媳妇,嫁出几位好姑娘。娶进来的虽然心里想扭可毕竟还有些害羞,抹不开面子,但搁不住乡亲们的撺掇或怂恿,最终还是扭捏着加入了秧歌队,一旦入场几个回合就放开了,嫁出去的姑娘一般不会再回来扭秧歌,不过若是碰巧自己的婆家村子太小闹不起秧歌来或者村子里闹秧歌闹得晚,也有急不可耐地赶回娘家扭秧歌的。
那时候,我们村里的秧歌队是四路纵队,每个纵队十几个人。列队完毕,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人们扭起来。
扭秧歌如同古代排兵布阵一样,伞为一队之首,每把伞即是各自纵队的将军,伞头则是总领队。场子跑得好不好关键是看伞。打伞者进场,身体扭动,华盖飞转,小场小耍,大空大耍,特别是亮伞时,四把伞居中,舞伞的拿出看家本领,将伞舞得神出鬼没,变化无穷,花样极多,有古树盘根、茶花盖顶、苏秦背剑、平沙落雁等多种招式。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跟在后面,左手挎着鲜红的跳鼓子,右手拿着小鼓槌,伴着大鼓声梆梆地敲着自己的跳鼓子,时而步调一致,高高蹦起,做出张飞骗马、鱼跃龙门、矬子敲钟、蛟龙闹海等招式;伴随着伞头指挥,扭秧歌的踩着鼓点变幻出迷魂阵、四门斗、跑胡同、剪子股等不同的阵型,看得人眼花缭乱,眼睛很容易就跟丢了人;那些扮傻老婆等小丑的扭得最欢也最为喜感,滑稽的打扮加上夸张的动作常常引得人们哈哈大笑;踩高跷的跟在最后面,也是随着鼓点和各自的队伍来回移动。
扭上一阵秧歌,锣鼓声歇,唱秧歌调的就开了腔,“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红灯挂在大门外,咱们赶上了好时代,哎!”“新年里来新气象,敲锣打鼓震天响。小媳妇扭得欢,老妇人不落后。哎!”.......秧歌调都是村里那些识文断字的文艺爱好者或者唱秧歌调的自己编好的。我上初中的时候也曾被秧歌头吩咐编过一些秧歌调。编秧歌调并不复杂,只要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即可,至于内容无非是教化人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也有些是通过唱村里家里的新变化来歌颂党的好领导、好政策。
操练几天之后,正月初十左右,已陆续接到周边村庄请帖的秧歌队要出村巡演了。巡回演出是相互的,我们到对方村里去演,对方也会到我们村里来演。乡亲们管这种演出方式叫“联灯”,事实上就是联谊。
这个时候,乡亲们就不能跟平时穿着寻常衣服操练一样了,该穿演出服装的穿演出服装,该化妆的化妆,该用道具的用道具,最不济也要在腰间系条彩色的丝绸捏在手里。
一切准备停当,由秧歌头领着,男男女女,花花绿绿,开始到各村去演出了。村近的走着,村远的坐马车,后来有了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就坐这些现代交通工具去。
巡回演出不分白天黑夜,一般都是上午出发,晚上十点左右才回来,每天总要到四五个村庄去演。秧歌队抵达演出村口,对方早已安排人手候在那里,几个壮劳力将大鼓接过来由他们扛着走,算是一种客情,一路走着,一路敲着,一路扭着,热热闹闹进了村。
那时一听锣鼓声起,就知道来了秧歌队,男女老少饭碗一推、茶杯一撂就往大街上跑,凡是在街面上且家门口又有场地的人家都会摆上桌子,沏上茶水,放上烟卷和瓜子糖果招待秧歌队员们。
赶上秧歌队里有踩高跷的,还要弄张桌子放在场地中央,将烟卷或者整盒的烟放在桌子上,等着那些高跷队员施展出十八般武艺,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将桌上的烟叼走,每当成功叼走的时候都会引来人们的喝彩声。
无论哪个秧歌队到哪个村演出都要绕村一周。我们村前后两条街道,加之中间还要在较大的场地停留进行系统表演,扭花样队形、唱秧歌调、踩高跷表演等,有时赶上秧歌调唱得好的,唱完一段正想走,结果就有乡亲拿出过年时预留的鞭炮点燃,拦着不让走,得再唱一段。这样一来,没有个把钟头结束不了。
因为秧歌队都是邻村,好多乡亲和秧歌队员都是亲戚,往往这个时候,乡亲们就会把自己的亲戚从队伍里拽出来,邀到家里招待一番。
我蓦的想起,眼下还没过十五,老家正是闹秧歌的时候。没想到我娘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去扭秧歌。
自打离开家乡进城工作,近二十年我再未看过老家的秧歌,更无法参与其中体验那份快乐。
一时间,我的思绪飞回了从前,飞回了那红红火火闹秧歌的年代。
闹秧歌是我记忆中家乡最隆重最热闹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小时候,每逢过年,鲁西北几乎村村都闹秧歌,人人都看秧歌,秧歌已然成为乡亲们过年时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大餐和文化图腾。
那时候,村村都有以前集体经济时留下来的牛皮大鼓、铜锣、跳鼓、伞盖、灯笼等器材、道具,无需再花钱购买,只要有人张罗有人参与就行了。实在老旧不堪不能使用需要更新补充的,就按户头敛“份子钱”。
别看乡亲们平日里舍不得吃喝,都从牙缝里省钱,对公家敛提留也是软磨硬抗,可唯独对这个“份子钱”是个例外,无论管事的人敛到谁门上,都毫不含糊,绝不会让管事的人空手走。赶上家庭条件稍好又爱脸的人家还会主动多拿点,毕竟这些钱将来是要在村里张榜公布的,谁拿得多谁自然就在乡亲们心目中多了一份尊重与威信,自己心中也多了一些底气与豪气。
当然,说多也多不到哪里去。那时候收入低,物价也低,一般都是一户人家拿个三块五块,他们拿个十块八块就相当不简单。
也许正是因为生活贫穷、文化落后,乡亲们才对这一年到头唯一的一项集体文化娱乐活动寄予更多的希望,给予最热情的支持。那时候,家里有个收音机听听广播听听戏算是条件好的,条件不好的只能等着村里来了说书的听听书、来了跑江湖的看看热闹、公社的电影放映队来了看场电影。除了这些,哪里还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此等情形之下,过年闹秧歌成了所有乡亲们的共同期盼,唯有那时才能酣畅淋漓地进行一场长达十几天的集体文艺狂欢。
乡亲们过年的心气足,闹秧歌的心气更足。年还未到,那些管事的就凑到一块儿思谋着年后几时开始闹秧歌,算计算计添置哪些东西,需要多少花销,把这些工作都做到前头,省得临时抱佛脚抓瞎。
正月初一,上午拜完年,下午就有好事的将锣鼓乐器搬到大街上敲锣打鼓擦钵划铙闹腾起来。这些乐器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都能伺弄得了的,须得由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把式来操控。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打鼓,鼓手是总指挥,只有鼓手敲好鼓点,其他乐手都跟着鼓点走才能奏出铿锵有力、和谐动听的民间交响乐来。
曾经有看得手痒又不知深浅的青年人上去一试身手,结果有的鼓槌一起一落就乱了方寸,其他跟着伴奏的也都乱了套,而有的起得了头却收不住尾,一个鼓点敲起来没完没了,最后都只好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将鼓槌一撂,躲到一旁,心服口服地看那些老把式继续敲。
当然也不乏灵头的,看上几次练上几回就能敲得有板有眼,经过几年历练也成了老把式。而我是悟性最差的,迄今为止,对敲锣打鼓还是一窍不通,只剩下羡慕、旁观的份。正因如此,我更对那些既没文化又没接受过专业辅导、仅靠观摩与揣摩就能无师自通的老把式们充满了敬佩之情。
初一到初五这几天敲锣打鼓只是心气高涨的乡亲们自娱自乐,给过年增加一些喜庆气氛,扭秧歌的人们暂时还不会加入进来,因为人们还要走亲戚拜年或者接待前来家里拜年的亲戚。
但那铿锵有力的鼓声和激越昂扬的乐器声已经敲得人们心里痒痒的,将人们带入对闹秧歌的无限憧憬中。
过了初五,亲戚都走得差不多了,该来拜年的也拜了,开始正儿八经闹秧歌了。每天晚饭过后,锣鼓声起,就是集合操练的号角,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涌到街上一块比较大的空地上,旁边的一棵老槐树上挂着盏大汽灯,将场地照得灯火通明。
年年都闹秧歌,扭秧歌,乡亲们对各自分工都已约定俗成,打伞的打伞,打跳鼓子的打跳鼓子,扭秧歌的扭秧歌,唱秧歌调的唱秧歌调,踩高跷的踩高跷,跑旱船的跑旱船,扮小丑的扮小丑,对编队分组也都心中有数,无须嘱咐。
变化较大的是扭秧歌的人们,每年腊月正是男娶女嫁的旺季,村里总要娶进几位小媳妇,嫁出几位好姑娘。娶进来的虽然心里想扭可毕竟还有些害羞,抹不开面子,但搁不住乡亲们的撺掇或怂恿,最终还是扭捏着加入了秧歌队,一旦入场几个回合就放开了,嫁出去的姑娘一般不会再回来扭秧歌,不过若是碰巧自己的婆家村子太小闹不起秧歌来或者村子里闹秧歌闹得晚,也有急不可耐地赶回娘家扭秧歌的。
那时候,我们村里的秧歌队是四路纵队,每个纵队十几个人。列队完毕,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人们扭起来。
扭秧歌如同古代排兵布阵一样,伞为一队之首,每把伞即是各自纵队的将军,伞头则是总领队。场子跑得好不好关键是看伞。打伞者进场,身体扭动,华盖飞转,小场小耍,大空大耍,特别是亮伞时,四把伞居中,舞伞的拿出看家本领,将伞舞得神出鬼没,变化无穷,花样极多,有古树盘根、茶花盖顶、苏秦背剑、平沙落雁等多种招式。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跟在后面,左手挎着鲜红的跳鼓子,右手拿着小鼓槌,伴着大鼓声梆梆地敲着自己的跳鼓子,时而步调一致,高高蹦起,做出张飞骗马、鱼跃龙门、矬子敲钟、蛟龙闹海等招式;伴随着伞头指挥,扭秧歌的踩着鼓点变幻出迷魂阵、四门斗、跑胡同、剪子股等不同的阵型,看得人眼花缭乱,眼睛很容易就跟丢了人;那些扮傻老婆等小丑的扭得最欢也最为喜感,滑稽的打扮加上夸张的动作常常引得人们哈哈大笑;踩高跷的跟在最后面,也是随着鼓点和各自的队伍来回移动。
扭上一阵秧歌,锣鼓声歇,唱秧歌调的就开了腔,“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红灯挂在大门外,咱们赶上了好时代,哎!”“新年里来新气象,敲锣打鼓震天响。小媳妇扭得欢,老妇人不落后。哎!”.......秧歌调都是村里那些识文断字的文艺爱好者或者唱秧歌调的自己编好的。我上初中的时候也曾被秧歌头吩咐编过一些秧歌调。编秧歌调并不复杂,只要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即可,至于内容无非是教化人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也有些是通过唱村里家里的新变化来歌颂党的好领导、好政策。
操练几天之后,正月初十左右,已陆续接到周边村庄请帖的秧歌队要出村巡演了。巡回演出是相互的,我们到对方村里去演,对方也会到我们村里来演。乡亲们管这种演出方式叫“联灯”,事实上就是联谊。
这个时候,乡亲们就不能跟平时穿着寻常衣服操练一样了,该穿演出服装的穿演出服装,该化妆的化妆,该用道具的用道具,最不济也要在腰间系条彩色的丝绸捏在手里。
一切准备停当,由秧歌头领着,男男女女,花花绿绿,开始到各村去演出了。村近的走着,村远的坐马车,后来有了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就坐这些现代交通工具去。
巡回演出不分白天黑夜,一般都是上午出发,晚上十点左右才回来,每天总要到四五个村庄去演。秧歌队抵达演出村口,对方早已安排人手候在那里,几个壮劳力将大鼓接过来由他们扛着走,算是一种客情,一路走着,一路敲着,一路扭着,热热闹闹进了村。
那时一听锣鼓声起,就知道来了秧歌队,男女老少饭碗一推、茶杯一撂就往大街上跑,凡是在街面上且家门口又有场地的人家都会摆上桌子,沏上茶水,放上烟卷和瓜子糖果招待秧歌队员们。
赶上秧歌队里有踩高跷的,还要弄张桌子放在场地中央,将烟卷或者整盒的烟放在桌子上,等着那些高跷队员施展出十八般武艺,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将桌上的烟叼走,每当成功叼走的时候都会引来人们的喝彩声。
无论哪个秧歌队到哪个村演出都要绕村一周。我们村前后两条街道,加之中间还要在较大的场地停留进行系统表演,扭花样队形、唱秧歌调、踩高跷表演等,有时赶上秧歌调唱得好的,唱完一段正想走,结果就有乡亲拿出过年时预留的鞭炮点燃,拦着不让走,得再唱一段。这样一来,没有个把钟头结束不了。
因为秧歌队都是邻村,好多乡亲和秧歌队员都是亲戚,往往这个时候,乡亲们就会把自己的亲戚从队伍里拽出来,邀到家里招待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