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楼)
我不是Henry:剑劫齐桓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荆轲临死精神胜利罢了
2楼2015-01-29
亦襄阳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不打自招。再看看人家聂政,办完事啥线索都没留下,那才叫专业。
2015-1-29 15:29 回复
木上鸟 : 回复 亦襄阳 : 聂大侠的自毁性“专业”,实在是令人惨不忍“读”哟
2015-1-30 12:00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木上鸟 :“诛千乘之国相”,“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所击杀者数十人”,难度也很高啊。自杀前自毁容貌不留下线索,不暴露严仲子,不连累亲人。一个不图名的侠客,一个不图利的义士,拼死也要替人报仇,这是什么精神?雷锋!
2015-1-30 14:54 回复
————
5楼
深渊之鱼不可知 : 回复
@这故事不是香肠 : 我这湿淫的如何啊?
2015-2-17 13:36回复
亦襄阳 : 你以为你分散四楼我就找不到你了吗?没有用的,象你这么出色的诗篇,无论躲到哪里都象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亮的光明,亮的耀目,你那精致的文字,厚重的沧桑,神乎其技的古韵,都深深的迷住了我。好湿,好湿啊,九浅一深,荡气回肠,啪啪啪······
2015-2-17 17:47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深渊之鱼不可知 : 夸你的话都在这里了:
http://tieba.baidu.com/p/2159016069?pn=4 【东周列国志吧】灌水专用处,204——214楼。百度删帖太狠了!
2015-2-17 21:42 回复
————
龍老頭:若说刺客,专诸那个把短剑藏在鱼腹里,在吴王僚面前将短剑拿出刺死吴王僚就神乎奇技了,吴王僚的侍卫只注意搜专诸的身,没注意到鱼那个重要标的物吗?
10楼2015-02-05
我不是Henry : 那年代没金属探测器
2015-2-6 00:45回复
亦襄阳 : 不该由厨师端菜上桌吧?还有,按理说食物应该先试毒的。
2015-2-6 17:02 回复
————
亦襄阳:“群臣皆以手共搏轲。轲勇甚,近者辄仆。”“秦舞阳在殿下,知荆轲动手,也要向前,却被郎中等众人击杀。”
看到没有,荆轲手持剧毒匕首,秦舞阳负骨勇之名,不说万人敌,起码也该是百人敌吧?
结果秦国方面一个人都没死,就他俩被砍死了。
行为艺术害死人啊。
11楼2015-02-06
龍老頭 : 秦舞阳应该也是纸上谈兵的典型,秦舞阳某方面跟赵括和马谡类似,秦舞阳号称凶狠,见了秦始皇竟然怯场,平时说多猛也是说说而已。
2015-2-8 18:50回复
禁魔球 : 为啥拿小说内容当史实来使啊……
2015-2-16 07:14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龍老頭 : 荆轲是超常发挥,秦舞阳是失常发挥。“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可惜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到了那个场合——我叫不紧张…“至陛,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他没过关,被阻阶下,严重增加了荆轲的任务难度,真是千古第一打酱油的。
2015-2-16 11:06 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禁魔球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我就说说······
2015-2-16 11:08 回复
禁魔球 : 回复 亦襄阳 : 荆轲超常发挥怎么来的?你放那个诗什么意思?
2015-2-16 11:37回复
禁魔球 : 从小说看,“近者辄仆”,从史实看,荆轲手上一把沾着就死的匕首,一群人围着他空手要按住他。不管怎么看秦国都不可能一个没死
2015-2-16 11:39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禁魔球 : 我这么说是因为史书中没有给出死伤人数。为什么荆轲能直近王前,而不是由宫中内侍把地图转呈上去?这合理吗?“唐雎不辱使命,挺剑而起”是文人意淫,
2015-2-16 16:10 回复
禁魔球 : 回复 亦襄阳 : 当然不合理,司马迁此人连人家刘邦和张良两个人说的悄悄话都知道,你管他要合理性?
2015-2-16 16:13回复
禁魔球 : 回复 亦襄阳 : 史记最多信一半,信那些有公论,有实物的,至于细节……呵呵= =
2015-2-16 16:13回复
———
龍老頭:豫让跟智伯的知音之交到底好到什麼程度,会让豫让两次行刺赵襄子?豫让两次行刺,一次在厕所一次在桥所还没动手就被赵襄子发现,豫让应该是精神可佳,运气差些。
聂政行刺韩国宰相侠累成功后,是真的跑不掉吗?
12楼2015-02-08
禁魔球 : 豫让应该是技术不过关,要不然被发现也就强杀了。聂政能成功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刺杀完飘然而去的那是YY小说,刺杀完被砍成肉泥的才是历史= =
2015-2-16 07:16回复
亦襄阳 : 第一次行刺,化装成偷窥狂、色狼,扒厕所。第二次行刺,扮死尸,漆身吞炭,自虐毁容。临死前还要对一件衣服施暴,跳啊跳的,砍几剑才心满意足。行为极其恶心怪异,心理如此变态扭曲!豫让啊,让我怎么说你呢
2015-2-16 22:52回复
龍老頭 : 回复 亦襄阳 : 豫让是两次还没行刺到就被赵襄子发现了,豫让运气真的很差吗,还没动手就被发现,豫让不是什麼色狼、变态,豫让跟智伯子到底相知到什麼程度,有明载吗?
2015-2-17 23:28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龍老頭 : 豫让起的作用就像是智伯推恩厚养的死士,如专诸、荆轲,何尝有国士之能呢?论报仇的能力,他也不如伍子胥。“今智伯知我”,以智伯之智,不知絺疵、不知智国、不知韩虎、不知魏驹、不知赵无恤,而在万万人中,这2B只欣赏你,以他的智慧层次,
2015-2-18 09:30回复
亦襄阳 : 是惺惺相惜,还是乌龟配王八,臭鱼找烂虾,什么样的人找什么样的人呢?智慧相等的臭棋,能彼此理解,又忠心可嘉,智伯能不喜欢他吗?至于“士为知己者死”,我早在
http://tieba.baidu.com/p/3344162671“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一些有影响力的错误言论”的17楼里评论过了
2015-2-18 09:31回复
————
术数学霸齐菲:秦王宫第一高手赵高在场,居然无法阻止荆轲才是令人愕然的结局。。。。。中车府令级别的内侍已经不是普通宦官能胜任的了
13楼2015-02-15
亦襄阳 : 要这么说,我也是高手了,话说我打得一套好广播体操,不知能不能对付得了秦王剑······想想还有点小紧张呢
2015-2-16 11:20 回复
————
亦襄阳:毕竟荆轲刺杀失败了,我总结的原因有三个:
1、刺杀之术不精,一刺差了一点点,一剑又差了一点点
2、失去了副手的协助,原计划的双人挟持计划被破坏,临时改变为单独行动,难度大增,
3、在少了副手的不利情况下,仍以“生劫之”为行动目的,最后不得已才决定杀,错过了最佳行动时机。
14楼2015-02-16 16:54
我不是Henry : 明显是一开始就想杀,却杀不成
2015-2-16 17:47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我不是Henry : 太子丹嘱咐他:“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我的大秘密说给你了,你不干也不行了,等你回来了给你庆功
2015-2-16 21:16 回复
我不是Henry : 回复 亦襄阳 : 太子丹太傻太天真了,当时已经不同于齐桓公时了,周天子也没了,当时的形势也不可能约束秦守约了
2015-2-16 21:22回复
亦襄阳 :“揕”未必是“刺”。《荆轲“揕”秦王》汪永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刺’而无‘揕’,《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释‘揕’为‘拟击也’。” 刀加颈,刃及胸,将以匕首胁迫之。。。论大智大勇,燕勇士秦舞阳,远不及赵舍人蔺相如。
2015-2-16 21:31 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我不是Henry : 赌徒心理,不这么做,燕国也会灭亡,拼一把也许还能拼出一线生机。太子丹给荆轲的任务,排第一位的是“劫秦王”,第二选择才是“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荆轲也是这么做的。
2015-2-16 21:46 回复
北辰靖 : 燕丹操之过急、对荆轲缺乏信任、屡屡催其动手、导致荆轲准备不足、仓促动身也是一大原因。
2015-2-16 23:00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北辰靖 : 久之,荆轲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入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火烧眉毛了,太监不急皇帝急啊。没准备好?给了这个“久之”,那么荆轲不得辞其咎。
2015-2-16 23:16 回复
北辰靖 : 回复 亦襄阳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这句话已经说得颇为难听,也说明燕丹终究沉不住气。
2015-2-17 09:11回复
北辰靖 : 回复 亦襄阳 :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2015-2-17 09:11回复
北辰靖 : 回复 亦襄阳 :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燕丹既然已经将重任托付给荆轲,又三番五次地催促荆轲动身,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他的计划。尽管也有时势紧迫等因素,但并不能因此就为燕丹的操之过急开脱。
2015-2-17 09:14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北辰靖 : 1、急惊风遇到慢郎中,亡国之祸已迫在眉睫,时不我待了,他准备起来还是不紧不慢的,等到条件妥妥的完备到位,恐怕黄花菜都凉了。2、关键是助手的人选,所待之人久等未至,而秦舞阳的确是没派上用场,关键时刻掉链子,没凑合成。所以,没有一个合适的帮手,也是行刺不成功的重要因素。
2015-2-17 10:05 回复
北辰靖 : 回复 亦襄阳 : 没说不是重要因素啊。
2015-2-17 10:12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北辰靖 : 告诉你一个大秘密,《古建名词》:“桐柱:柱脚落于梁背上,用于支顶上层檐或平座支柱,又称童柱。” 古建筑多是木结构,秦宫殿是“桐柱”,不是“铜柱”,锋利的匕首扎上去没问题。
2015-2-17 1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