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吧 关注:5,656贴子:35,455
2019年中,度娘大清洗,各贴吧均遭荼毒,泱泱万帖,亡佚无数。
积年之金丹,竟罹一旦之劫火,凡我道友,莫不扼腕叹息。
今搜残补阙,网罗遗佚,略得余烬残章,是为念


IP属地:湖北1楼2019-09-23 19:32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3936408702
    列国志里的名剑。
    深渊之鱼不可知:1 : 秦王鹿卢剑。
    长八尺,赢政配剑。燕太子派遣刺客大师荆轲携带礼物刺杀秦王,刺客大师荆轲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手持徐夫人匕首追着赢政砍。好在赵高机智,提醒秦王负剑。赢政就来了个苏秦背剑,砍断荆轲手脚,成功反杀。
    上榜理由:始皇帝之剑,管教六国称臣,九州拜服。
    2楼2015-08-01
    亦襄阳 : 杀义不祥,助纣为虐,当弃之深谷。
    2015-8-1 10:13回复
    ————
    深渊之鱼不可知:2 : 徐夫人匕首。
    有人会说了,楼主不是要讲贱吗?怎么扯到匕首上了?这里楼主说一句:匕首在我看来就是短一点的剑。
    长一尺八寸。荆轲身为刺客,自己却没有成名兵器。燕太子花费百金购得利器。甚是锋利。又让工人染上毒药,还拿活人做过实验:出血沾丝缕立死。太子丹还真是毒啊。
    上榜理由:剑很毒,但是刺不到人还是无用。反而让世人知道了秦王的勇猛不弱于刺客大师荆轲。
    3楼2015-08-01
    亦襄阳 : 一击无功。空利无用,徒有其名,此剑一如秦舞阳。
    2015-8-1 10:26回复
    深渊之鱼不可知 : 回复 亦襄阳 :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匕首不算是正常的剑,秦舞阳也不算是真正的刺客,只是他好勇斗狠才出的名。这把匕首很毒,秦舞阳也是很恶。徐夫人匕首杀普通人一击必杀,到了大场面没有立功,秦舞阳也是杀人灭口不眨眼,但是到了秦廷就不行了。这把匕首和秦舞阳真的很像。
    2015-8-1 10:47回复
    ————
    深渊之鱼不可知:3 : 属缕剑。
    长度不详,锋利程度不详。
    一把剑之所以出名,大多是因为它被名人用过,或者名人被它杀过。属缕剑属于后者。
    文种从地上捡起勾践遗留下的剑仔细端详,剑匣精致美观,上刻有属缕二字。拔出剑来,霜刃上面好像有模糊的血痕。
    “听说义士死后把有人他的鲜血收藏起来,三年后鲜血会化为碧玉。早知道我就该再贿赂吴国人,收集伍子胥的鲜血试试看。”文种笑着对越王的手下说。
    上帮理由:伍子胥之于文种,就像诸葛亮之于司马懿,应该也是惺惺相惜吧。属缕剑后来去哪里?我觉得它的最好归宿是沉入钱塘江,在无人知晓的某处聆听钱塘江的潮声:那是伍子胥和文种看透龙争虎斗后的嬉笑怒骂吗?
    4楼2015-08-01
    亦襄阳 : (刎忠臣而吞涛声,)可谓“饮恨而吞声”
    2015-8-1 12:24回复
    亦襄阳 : 楼主写到后面不要忘了“君子剑”季札哦
    2015-8-1 12:45回复
    深渊之鱼不可知 : 回复 亦襄阳 : 好,但是不知道我写的合不合你的心意。
    2015-8-1 13:33回复
    亦襄阳 : 我的猜想就是两个:1、树上挂剑就是作秀嘛,用一把剑换来当世之名、千古美名,划算啊!2、真土豪,有钱任性。
    2015-8-1 13:45回复
    亦襄阳 : 剑名“属镂”。
    2015-8-6 15:17回复
    ————
    深渊之鱼不可知:4 : 季札无名剑。
    长度不详。名剑无名,作为一个象征身份的装饰品,它的命运因为它的主人而变得与众不同。它挂在季札的腰间,宝剑和君子相互映辉,季札更显得光彩照人。徐君(小时候以为是一个姓徐的人,后来才知道是徐国国君)爱剑,宝剑如美人,他的眼睛自然的被美人所吸引了。季札口中不说,心里已经许诺把剑赠给徐君了。但是等他出使归来,徐君已经死去,季札来到徐君墓前,将配剑挂在墓边的树枝上。再拜而去。
    上榜理由:古人以剑为兵中君子。在那个君子无剑不游的年代,季札此举乃真君子也。
    5楼2015-08-01
    亦襄阳 : 叙述的不错,好一个情谊无价、心地无瑕!只是挂剑而去,虽然于己心不欺了,但是实于死者无益,却可惜了这把佩剑,所托非人,恐流落于盗贼之手。真是:名为赠徐君,实为遗他人。这位君子真是偏执矫情。
    2015-8-1 22:10回复
    深渊之鱼不可知 : 回复 亦襄阳 : 其实所谓君子,就是坚守一些东西的人,道义,名分,职责,君臣,长幼什么的。说难听就是死心眼…
    2015-8-1 22:21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深渊之鱼不可知 : 胡说,本君子就不死心眼,人称观棋不语真君子!
    2015-8-3 12:42回复
    深渊之鱼不可知 : 回复 亦襄阳 : 本君子妈说本君子死心眼,痛哉。
    2015-8-3 22:32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深渊之鱼不可知 : “妈妈再打我一次” 真人版么?薯条雪碧小板凳围观楼主泪满襟
    2015-8-4 15:30 回复
    ————
    深渊之鱼不可知:5 : 鱼肠剑。
    长度不详。
    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五把名剑之一。形短,狭。削铁如泥。而且剑有灵性,知道主人要杀人就会连夜发光。绝对业界良心,杀人越货居家旅行必备兵器。专诸将此剑藏于鱼腹内刺杀僚在后,鱼肠剑取名在前,这难道是巧合吗?
    上榜理由:成就专诸传世美名,达成伍子胥报仇心愿,实现阖闾称王野心。此剑用途用到了该用的地方,和阖闾一起深埋地下,也算是深藏功与名吧。
    6楼2015-08-01
    亦襄阳 : 猝然怒发如彗星袭月,“原本以为你只是短暂的插曲 ,从没想到竟成不朽的传奇。 ”
    2015-8-6 15:25回复
    ————
    深渊之鱼不可知:6 : 越王步光剑。
    长度不详。
    勾践投降夫差后,为表忠心。献给夫差精甲二十领,屈卢之矛,步光之剑。后来卧薪尝胆就要灭了吴国时,王孙骆受命求降。勾践就拿着失而复得的步光剑仗剑而立。很明白的告诉夫差让他自杀。夫差无奈,覆面自杀。于是精灵(吴国)的时代结束了,人皇(越国)的时代开始了——甘道夫。
    上榜理由:风水相转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步光剑很好的见证了什么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7楼2015-08-01
    亦襄阳 : 枭雄之剑,“渔阳鼓动天方醉,督亢图穷悔已迟。”
    2015-8-6 15:31回复
    ————
    亦襄阳:
    继续,见72回、74回、75回。

    我欲因之梦吴越,美人如玉剑如虹。
    8楼2015-08-03 10:03
    亦襄阳 :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2015-8-3 10:23 回复


    IP属地:湖北2楼2019-09-23 19:34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3950988108
      勾践入臣于吴时,伍子胥为什么不弄死他?
      亦襄阳:我有一问:既知勾践必为害,不可放虎归山,伍子胥那时何不使人刺杀或者使其“病死”?
      【子胥谏曰:“越与吴邻,有不两立之势,若吴不灭越,越必灭吴。夫秦、晋之国,我攻而胜之,得其地,不能居,得其车,不能乘。如攻越而胜之,其地可居,其舟可乘,此社稷之利,不可弃也。况又有先王大仇,不灭越,何以谢立庭之誓乎?”
      ······口中恨恨不绝。只得步出幕府,谓大夫王孙雄曰:“越十年生聚,再加以十年之教训,不过二十年,吴宫为沼矣。”】
      既然如此,勾践数人入臣于吴,便是你砧板上的肉了,须放他不过。
      【勾践肉袒伏于阶下,夫人亦随之。范蠡将宝物女子,开单呈献于下。越王再拜稽首曰:“东海役臣勾践,不自量力,得罪边境。大王赦其深辜,使执箕帚;诚蒙厚恩,得保须臾之命,不胜感戴!勾践谨叩首顿首。”夫差曰:“寡人若念先君之仇,子今日无生理!”勾践复叩首曰:“臣实当死,惟大王怜之!”时子胥在旁,目若熛火,声如雷霆,乃进曰:“夫飞鸟在青云之上,尚欲弯弓而射之,况近集于庭庑乎?勾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一旦稍得志,如放虎于山,纵鲸于海,不复可制矣!”夫差曰:“孤闻诛降杀服,祸及三世。孤非爱越而不诛,恐见咎于天耳!”太宰嚭曰:“子胥明于一时之计,不知安国之道。吾王诚仁者之言也!”子胥见吴王信伯嚭之佞言,不用其谏,愤愤而退。】
      伍子胥何不使人nong死他?
      【子胥闻吴王将赦越王,急入见曰:“昔桀囚汤而不诛,纣囚文王而不杀,天道还反,祸转成福。故桀为汤所放,商为周所灭。今大王既囚越君,而不行诛,诚恐夏、殷之患至矣。”】
      伍子胥何不使人nong死他?
      【子胥入见吴王曰:“昨日大王以客礼待仇人,果何见也?勾践内怀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大王爱须臾之谀,不虑后日之患;弃忠直而听谗言,溺小仁而养大仇。譬如纵毛于炉炭之上,而幸其不焦;投卵于千钧之下,而望其必全,岂可得耶?”吴王咈然曰:“寡人卧疾三月,相国并无一好言相慰,是相国之不忠也;不进一好物相送,是相国之不仁也。为人臣不仁不忠,要他何用!越王弃其国家,千里来归寡人,献其货财,身为奴婢,是其忠也;寡人有疾,亲为尝粪,略无怨恨之心,是其仁也。寡人若徇相国私意,诛此善士,皇天必不佑寡人矣。”子胥曰:“王何言之相反也。夫虎卑其势,将有击也;狸缩其身,将有取也。越王入臣于吴,怨恨在心,大王何得知之?其下尝大王之粪,实上食大王之心,王若不察,中其奸谋,吴必为擒矣。”吴王曰:“相国置之勿言,寡人意已决!”子胥知不可谏,遂郁郁而退。
      伍子胥何不使人nong死他?
      1楼2015-08-06 15:57
      ————
      一吻温柔ali:估计没那么容易,没成事
      2楼2015-08-07
      亦襄阳 : 容易的很。如果我在伍子胥的位置上,那3年的时间,足够把勾践做掉几百次了。夫差放过勾践是错,伍子胥不干掉勾践也是错。
      2015-8-7 21:27回复
      ————
      亦襄阳:
      若为重臣、忠臣,当“苟利国家生死以”,
      不矜小谅、细行,必‘岂畏名节拘泥之’。
      毕竟当初,找刺客这种事他又不是没干过(专诸)。
      那时伍子胥为了帮姬光,都能无法无天;而此时的勾践便如孙悟空落入如来佛的手掌心,但伍子胥的作为,何其反不如初也?
      越胜吴亡,因夫差短智似仁,伯噽大奸似忠,而伍子胥不曾及时铲除勾践这个祸患,放虎归山,亦不得辞其咎。
      3楼2015-08-07 22:32
      ————
      深渊之鱼不可知:我说说个人看法吧。夫差留勾践,为了显示自己的国威,宽容。留着勾践也好牵制越国。如果杀了勾践,越国人会更记恨吴国,一旦越国再立新君,谁也说不准新君会不会臣服吴国。虽然吴国可以灭了越国,但是这样对吴国并没有好处,不如留着勾践,放牧一样养着越国人,每年都有越国人的进贡,岂不美哉?
      (王朗劝降诸葛亮的电视图片)
      4楼2015-08-08
      亦襄阳 : 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嘎嘎!
      2015-8-8 16:15 回复
      亦襄阳 : 20年后越国吞并了吴国,也没有撑坏肚子,所以当年吴国不“打包”越国这盘菜,真是太客气了。
      2015-8-8 16:18 回复
      深渊之鱼不可知 : 回复 亦襄阳 : 说不清,应该还有别的因素吧。
      2015-8-8 19:03回复
      深渊之鱼不可知 : 回复 亦襄阳 : 诸葛村夫,你敢……
      2015-8-8 19:03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深渊之鱼不可知 : 天地无极,乾坤借法。唵嘛呢叭咪吽!请宝贝转身~
      2015-8-10 12:49回复
      ————
      深渊之鱼不可知:伍子胥既然决定忠于吴国,就需要听从夫差的命令。夫差不下命令,伍子胥就会不断的进言。这样只会让夫差心烦。如果擅自杀了勾践,就不是一个忠臣的行为了。就像封神榜的闻太师,他也可以杀了费仲尤浑,但是没有纣王的命令他依然不能杀。这就是忠臣的悲哀吧。
      5楼2015-08-08 10:15
      亦襄阳 : 愚忠则庸,聪明人做糊涂事。只知道小忠小信,不识大义大体,结果误了国家大事。还是孟子说的明白:“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015-8-8 16:28 回复


      IP属地:湖北6楼2019-09-23 19:45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3402214052
        孟尝君灭了赵国一县,赵国竟然没反应?
        闪电天蝎:孟尝君鸡鸣狗盗逃出秦国,路过赵国一地,被当地人讥笑,遂指使手下大屠杀,灭一县而去。
        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史记_孟尝君列传
        难道是人都死光了,没人报信,还是当时赵国实力不济没法报复?
        而老冯这边,此事恶劣程度比太史公说的要轻:
        第九十四回 冯谖弹铗客孟尝 齐王纠兵伐桀宋
        话说孟尝君自秦逃归,道经于赵,平原君赵胜出迎于三十里外,极其恭敬。赵人素闻人传说孟尝之名,未见其貌,至是争出观之,孟尝君身材短小,不逾中人,观者或笑曰:“始吾慕孟尝君,以为天人,必魁然有异,今观之,但渺小丈夫耳。”和而笑者复数人,是夜,凡笑孟尝君者皆失头,平原君心知孟尝门客所为,不敢问也。
        1楼2014-11-10
        ————
        亦襄阳:怎么没反应?观古知今,以今测古,这一刻,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年月日,赵国外交部发言人XXX就X县暴恐事件发表声明:
        一直以来,赵方秉承和平共建、睦邻友好的原则,
        ······由于西方恐怖势力的渗透,制造了这一屠杀数百人的惨案,令人发指!对此暴行,赵方提出严重抗议!表示极大的愤慨! 一切善良和爱好正义的人们,都应该对这种卑劣行为予以强烈谴责!
        赵方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某个西部恐怖势力负责。
        ······
        同日,赵国新闻机构发言:
        热烈欢迎,赵国人民的好朋友孟尝君 不远万里,来到赵国,为赵国带来了节日的祝福和良好的祝愿。
        孟尝君一行在平原君的陪同下,饶有兴致的观看了歌舞表演。邯郸父老握着孟尝君的手,激动的说:邯郸欢迎您!
        下午,在xxx国宾馆,平原君代表赵方与孟尝君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双方就“合纵”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互信。
        会谈中,平原君高度赞赏了孟尝君对齐国的贡献,并对孟尝君一贯坚持“一定要合纵”的原则表示支持,并强烈谴责了西方国家屡次挑起战争的做法。······
        4楼2014-11-11
        闪电天蝎 : 抱歉,我问的是历史上赵国,而不是要借古讽今,谢谢。
        2014-11-11 11:58回复
        闪电天蝎 : 另外,平原君对孟尝君屠城啥态度,史记没说。
        2014-11-11 12:05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闪电天蝎 :《史记》没说,所以我们的各种猜测都是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姑妄言之。死几百人与交好孟尝君,孰轻孰重?要考虑到政治意义。他们共同的敌人是 西 面虎视眈眈的秦国,所以杀些人泄愤的行为,在这些王侯的眼中也就没什么了。有名的,西晋的石崇在任荆州刺史时,就靠劫掠客商成为巨富,
        2014-11-11 14:44 回复
        亦襄阳 : 亦官亦匪,何曾有王法加诛?照样升官。石崇举办宴会时,命令婢女行酒,如果客人不饮尽杯中的酒就将婢女杀死。在他们眼中,人命算什么。
        2014-11-11 14:48 回复
        闪电天蝎 : 回复 亦襄阳 : 非也,同为滥杀但是有巨大区别,得势的石崇杀的是本国人自然不会被追究,但孟尝君杀的可是所谓盟国的百姓。
        2014-11-11 16:39回复
        亦襄阳 : 既然没见赵国找孟尝君算账,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赵国“以大局为重”,既往不咎,在赵国杀些人的事就过去了?毕竟 这货有“天下贤士”之名,社会影响力很大,干些什么犯罪的事,在统治阶层都不以为怪的。
        2014-11-11 17:12 回复
        ————
        闪电天蝎:也许是报应吧,田文家在薛地后被灭门。
        5楼2014-11-11
        亦襄阳 : 死有余辜,这算什么报应。对他这种“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人,现世报才是真报应。
        2014-11-11 17:37回复
        闪电天蝎 : 回复 亦襄阳 : 呵呵,照太史公说法,此人算是绝后了,报应不算太差。
        2014-11-11 17:43回复
        亦襄阳 : 难道我这辈子娶不到媳妇,而且抱着丁克的想法,照司马迁说的,就是报应?报应他妹呀
        2014-11-11 18:36回复


        IP属地:湖北8楼2019-09-23 19:51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4328447758
          有没有觉得荆轲很水
          飞踢你的脸:技术潮,架子高,大殿之上还被秦王砍断了腿,这还能去干刺客,我对这个太子丹也没的说了 , 荆轲要是能有庆忌一般的水平 秦王也死了
          1楼2016-01-29 10:03
          ————
          亦襄阳:“装B不成反被*,你是猴子请来的逗逼吗?”
          楼主,你是不是这样想的?你只看到了成败?
          然而,虽然失败,但是精彩!
          4楼2016-01-30 21:55
          土著鸭 : 如果刺杀的不是秦王,估计历史上就不会有荆轲这个名字了。
          2016-2-18 21:57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土著鸭 : 好久不见了,冒的泡还是吐槽。对于荆轲来说,是“遂成竖子之名”,行动失败了,还借了秦王的光,才得以留名?不,荆轲是为了报答燕丹,刺秦是国家之间的斗争手段,从易水饯别到大闹秦廷,极见人物风貌
          2016-2-19 16:06 回复
          亦襄阳 : 给荆轲和秦王留名、给这一事件定义的是司马迁,“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2016-2-19 16:08 回复
          ————
          南中国33: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就是为什么司马迁刺客列传为五刺客做传,成功者三,曹沫,专诸,聂政所记文字较少,失败者豫让,荆轲所记占大篇幅。因为敬佩失败者那种忠义的气魄。
          5楼2016-01-31 10:26
          ————
          龙老头:荆轲等的助手盖聂为什麽没来?
          6楼2016-01-31 12:37
          亦襄阳 : 这么大的事,荆轲为什么不亲自去请?
          2016-1-31 13:36回复
          ————
          冰雪·紫芝恋:死一秦王复立一秦王,何损于秦?
          7楼2016-02-03 22:42
          亦襄阳 : 如果姜小白杀一管仲而另置一相,何损于齐?
          2016-2-4 08:15 回复
          亦襄阳 : 那么,齐国还会成为五霸之首吗?孔子就不会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了
          2016-2-4 08:46 回复
          冰雪·紫芝恋 : 回复 @亦襄阳 : 只要不是昏君,所有王的效果都是一样的,但是良相难求
          2016-2-4 10:20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冰雪·紫芝恋 : 不考虑建立在万民尸骨上的业绩的话,秦王在历史上是暴君的形象,如果能死于匹夫之手,即使无损于秦,但也能大快人心。
          2016-2-4 12:01 回复
          冰雪·紫芝恋 : 回复 @亦襄阳 : 商鞅变法之后秦王全那个德行,看看昭襄王,庄襄王,你就知道了,换汤不换药啊
          2016-2-4 12:11回复
          ————
          亦襄阳: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间百姓受其荼毒,那么终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统领百万雄兵之人纵然权倾天下,也未必便能当倚天剑之一击。
          ——金庸
          8楼2016-02-04 15:25


          IP属地:湖北14楼2019-09-23 20:01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3555652600
            如果荆轲不是想生擒而是刺杀,或者如果是聂政来做,是否就可能成
            亦襄阳:专诸刺王僚 聂政刺韩傀 要离刺庆忌 荆轲刺秦王
            《史记 刺客列传》
            光伏甲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
            《东周列国志 第七十三回》
            僚曰:“辞则生隙;若严为之备,又何惧哉!”于是被獏猊之甲三重,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僚驾及门,光迎入拜见。既入席安坐,光侍坐于傍。僚之亲戚近信,布满堂阶。侍席力士百人,皆操长戟,带利刀,不离王之左右。庖人献馔,皆从庭下搜简更衣,然后漆行而前,十余力士握剑夹之以进。庖人置馔,不敢仰视,复膝行而出。光献觞致敬,忽作跛足,伪为痛苦之状,乃前奏曰:“光足疾举发,痛彻心髓,必用大帛缠紧,其痛方止。幸王宽坐须叟,容裹足便出。”僚曰:“王兄请自方便。”光一步一踬,入内潜进窟室中去了。少顷,专诸告进鱼炙,搜简如前。谁知这口鱼肠短剑,已暗藏于鱼腹之中。力士挟专诸膝行至于王前,用手擘鱼以进,忽地抽出匕首,径椎王僚之胸。手势去得十分之重,直贯三层坚甲,透出背脊。王僚大叫一声,登时气绝。侍卫力士,一拥齐上,刀戟并举,将专诸剁做肉泥,堂中大乱。
            _ _ _ _ _ _
            《东周列国志 第七十四回》
            庆忌与要离同舟,行至中流,后船不相接属。要离曰:“公子可亲坐船头,戒饬舟人。”庆忌来至船头坐定,要离只手执短矛侍立。忽然江中起一阵怪风,要离转身立于上风,借风势以矛刺庆忌,透入心窝,穿出背外。
            _ _ _ _ _ _
            《史记 刺客列传》
            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东周列国志 第八十六回》
            政曰:“相国至贵,出入兵卫,众盛无比,当以奇取,不可以力胜也。愿得利匕首怀之,伺隙图事,今日别仲子前行,更不相见,仲子亦勿问吾事。”
            政至韩,宿于郊外,静息三日,早起入城,值侠累自朝中出,高车驷马,甲士执戈,前后拥卫,其行如飞,政尾至相府,累下车,复坐府决事,自大门至于堂阶,皆有兵仗,政遥望堂上,累重席凭案而坐,左右持牒禀决者甚众,俄顷,事毕将退,政乘其懈,口称,”有急事告相国。”从门外攘臂直趋,甲士挡之者,皆纵横颠踬,政抢至公座,抽匕首以刺侠累,累惊起,未及离席,中心而死,堂上大乱,共呼,”有贼!”闭门来擒聂政,政击杀数人,度不能自脱,恐人识之,急以匕首自削其面,抉出双眼,还自刺其喉而死。
            “彼知刺相国罪重,恐累及贱妾,故抉目破面以自晦其名, ······妾如爱死,不至此矣,吾弟不惜身躯,诛千乘之国相,代人报仇,妾不言其名,是没吾弟之名也;妾复泄其故,是又没吾弟之义也!”遂触市中井亭石柱而死。
            _ _ _ _ _ _
            《史记 刺客列传》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於是左右既前杀轲。
            《东周列国志 第一百七回》
            荆轲曰:“某之愚计,欲前刺秦王,而恐其不得近也。诚得将军之首,以献于秦,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斫其胸,则将军之仇报,而燕亦得免于灭亡之患矣。将军以为何如?”
            秦王展图,方欲观看。荆轲匕首已露,不能掩藏,当下未免著忙。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执匕首刺其胸,未及身。秦王大惊,奋身而起,袖绝。因那时五月初旬天气,所穿罗彀单衣,故易裂也。王座旁设有屏风,长八尺,秦王超而过之,屏风仆地。荆轲持匕首在后紧追。秦王不能脱身,绕柱而走。原来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许持尺寸之兵,诸郎中宿卫之官,执兵戈者,皆陈列于殿下,非奉宣召,不敢擅自入殿。今仓卒变起,不暇呼唤。群臣皆以手共搏轲。轲勇甚,近者辄仆。有侍医夏无且,亦以药囊击轲,轲奋臂一挥,药囊俱碎。虽然荆轲勇甚,群臣没奈他何,却也亏著要打发众人,所以秦王东奔西走,不曾被荆轲拿住。秦正所佩宝剑,名“鹿卢”,长八尺,欲拔剑击轲,剑长,靶不能脱。有小内侍赵高急唤曰:“大王何不背剑而拔之?”秦王悟,依其言,把剑推在背后,前边便短,容易拔出。秦王勇力,不弱于荆轲,匕首尺余,止可近刺,剑长八尺,可以远击。秦王得剑在手,其胆便壮,遂直前来砍荆轲,断其左股。荆轲扑身倒于左边铜柱之旁,不能起立,乃举匕首以掷秦王。秦王闪开,那匕首在秦王耳边过去,直刺入右边铜柱之中,火光迸出。秦王复以剑击轲,轲以手接剑,三指俱落,连被八创。荆轲倚柱而笑,向秦王箕踞骂曰:“幸哉汝也!吾欲效曹沫故事,以生劫汝,反诸侯侵地,不意事之不就,被汝幸免,岂非天乎!然汝恃强力,吞并诸侯,享国亦岂长久耶?”左右争上前攒杀之。秦舞阳在殿下,知荆轲动手,也要向前,却被郎中等众人击杀。此秦王政二十年事也。可惜荆轲受了燕太子丹多时供养,特地入秦,一事无成,不惟自害其身,又枉害了田光、樊於期、秦舞阳三人性命,断送燕丹父子,岂非剑术之不精乎?
            _ _ _ _ _ _
            如果荆轲不是想生擒而是刺杀,或者如果是聂政来做,是否就可能成功了?
            做这种事没有必死一击的决心,是不是很愚蠢?
            想生擒谈条件开价钱?你慢慢玩吧,别把自己玩死了。
            1楼2015-01-29 10:40
            ———


            IP属地:湖北16楼2019-09-23 20:08
            回复
              (接上楼)
              我不是Henry:剑劫齐桓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荆轲临死精神胜利罢了
              2楼2015-01-29
              亦襄阳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不打自招。再看看人家聂政,办完事啥线索都没留下,那才叫专业。
              2015-1-29 15:29 回复
              木上鸟 : 回复 亦襄阳 : 聂大侠的自毁性“专业”,实在是令人惨不忍“读”哟
              2015-1-30 12:00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木上鸟 :“诛千乘之国相”,“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所击杀者数十人”,难度也很高啊。自杀前自毁容貌不留下线索,不暴露严仲子,不连累亲人。一个不图名的侠客,一个不图利的义士,拼死也要替人报仇,这是什么精神?雷锋!
              2015-1-30 14:54 回复
              ————
              5楼
              深渊之鱼不可知 : 回复 @这故事不是香肠 : 我这湿淫的如何啊?
              2015-2-17 13:36回复
              亦襄阳 : 你以为你分散四楼我就找不到你了吗?没有用的,象你这么出色的诗篇,无论躲到哪里都象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亮的光明,亮的耀目,你那精致的文字,厚重的沧桑,神乎其技的古韵,都深深的迷住了我。好湿,好湿啊,九浅一深,荡气回肠,啪啪啪······
              2015-2-17 17:47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深渊之鱼不可知 : 夸你的话都在这里了:http://tieba.baidu.com/p/2159016069?pn=4 【东周列国志吧】灌水专用处,204——214楼。百度删帖太狠了!
              2015-2-17 21:42 回复
              ————
              龍老頭:若说刺客,专诸那个把短剑藏在鱼腹里,在吴王僚面前将短剑拿出刺死吴王僚就神乎奇技了,吴王僚的侍卫只注意搜专诸的身,没注意到鱼那个重要标的物吗?
              10楼2015-02-05
              我不是Henry : 那年代没金属探测器
              2015-2-6 00:45回复
              亦襄阳 : 不该由厨师端菜上桌吧?还有,按理说食物应该先试毒的。
              2015-2-6 17:02 回复
              ————
              亦襄阳:“群臣皆以手共搏轲。轲勇甚,近者辄仆。”“秦舞阳在殿下,知荆轲动手,也要向前,却被郎中等众人击杀。”
              看到没有,荆轲手持剧毒匕首,秦舞阳负骨勇之名,不说万人敌,起码也该是百人敌吧?
              结果秦国方面一个人都没死,就他俩被砍死了。
              行为艺术害死人啊。
              11楼2015-02-06
              龍老頭 : 秦舞阳应该也是纸上谈兵的典型,秦舞阳某方面跟赵括和马谡类似,秦舞阳号称凶狠,见了秦始皇竟然怯场,平时说多猛也是说说而已。
              2015-2-8 18:50回复
              禁魔球 : 为啥拿小说内容当史实来使啊……
              2015-2-16 07:14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龍老頭 : 荆轲是超常发挥,秦舞阳是失常发挥。“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可惜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到了那个场合——我叫不紧张…“至陛,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他没过关,被阻阶下,严重增加了荆轲的任务难度,真是千古第一打酱油的。
              2015-2-16 11:06 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禁魔球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我就说说······
              2015-2-16 11:08 回复
              禁魔球 : 回复 亦襄阳 : 荆轲超常发挥怎么来的?你放那个诗什么意思?
              2015-2-16 11:37回复
              禁魔球 : 从小说看,“近者辄仆”,从史实看,荆轲手上一把沾着就死的匕首,一群人围着他空手要按住他。不管怎么看秦国都不可能一个没死
              2015-2-16 11:39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禁魔球 : 我这么说是因为史书中没有给出死伤人数。为什么荆轲能直近王前,而不是由宫中内侍把地图转呈上去?这合理吗?“唐雎不辱使命,挺剑而起”是文人意淫,
              2015-2-16 16:10 回复
              禁魔球 : 回复 亦襄阳 : 当然不合理,司马迁此人连人家刘邦和张良两个人说的悄悄话都知道,你管他要合理性?
              2015-2-16 16:13回复
              禁魔球 : 回复 亦襄阳 : 史记最多信一半,信那些有公论,有实物的,至于细节……呵呵= =
              2015-2-16 16:13回复
              ———
              龍老頭:豫让跟智伯的知音之交到底好到什麼程度,会让豫让两次行刺赵襄子?豫让两次行刺,一次在厕所一次在桥所还没动手就被赵襄子发现,豫让应该是精神可佳,运气差些。
              聂政行刺韩国宰相侠累成功后,是真的跑不掉吗?
              12楼2015-02-08
              禁魔球 : 豫让应该是技术不过关,要不然被发现也就强杀了。聂政能成功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刺杀完飘然而去的那是YY小说,刺杀完被砍成肉泥的才是历史= =
              2015-2-16 07:16回复
              亦襄阳 : 第一次行刺,化装成偷窥狂、色狼,扒厕所。第二次行刺,扮死尸,漆身吞炭,自虐毁容。临死前还要对一件衣服施暴,跳啊跳的,砍几剑才心满意足。行为极其恶心怪异,心理如此变态扭曲!豫让啊,让我怎么说你呢
              2015-2-16 22:52回复
              龍老頭 : 回复 亦襄阳 : 豫让是两次还没行刺到就被赵襄子发现了,豫让运气真的很差吗,还没动手就被发现,豫让不是什麼色狼、变态,豫让跟智伯子到底相知到什麼程度,有明载吗?
              2015-2-17 23:28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龍老頭 : 豫让起的作用就像是智伯推恩厚养的死士,如专诸、荆轲,何尝有国士之能呢?论报仇的能力,他也不如伍子胥。“今智伯知我”,以智伯之智,不知絺疵、不知智国、不知韩虎、不知魏驹、不知赵无恤,而在万万人中,这2B只欣赏你,以他的智慧层次,
              2015-2-18 09:30回复
              亦襄阳 : 是惺惺相惜,还是乌龟配王八,臭鱼找烂虾,什么样的人找什么样的人呢?智慧相等的臭棋,能彼此理解,又忠心可嘉,智伯能不喜欢他吗?至于“士为知己者死”,我早在http://tieba.baidu.com/p/3344162671“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一些有影响力的错误言论”的17楼里评论过了
              2015-2-18 09:31回复
              ————
              术数学霸齐菲:秦王宫第一高手赵高在场,居然无法阻止荆轲才是令人愕然的结局。。。。。中车府令级别的内侍已经不是普通宦官能胜任的了
              13楼2015-02-15
              亦襄阳 : 要这么说,我也是高手了,话说我打得一套好广播体操,不知能不能对付得了秦王剑······想想还有点小紧张呢
              2015-2-16 11:20 回复
              ————
              亦襄阳:毕竟荆轲刺杀失败了,我总结的原因有三个:
              1、刺杀之术不精,一刺差了一点点,一剑又差了一点点
              2、失去了副手的协助,原计划的双人挟持计划被破坏,临时改变为单独行动,难度大增,
              3、在少了副手的不利情况下,仍以“生劫之”为行动目的,最后不得已才决定杀,错过了最佳行动时机。
              14楼2015-02-16 16:54
              我不是Henry : 明显是一开始就想杀,却杀不成
              2015-2-16 17:47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我不是Henry : 太子丹嘱咐他:“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我的大秘密说给你了,你不干也不行了,等你回来了给你庆功
              2015-2-16 21:16 回复
              我不是Henry : 回复 亦襄阳 : 太子丹太傻太天真了,当时已经不同于齐桓公时了,周天子也没了,当时的形势也不可能约束秦守约了
              2015-2-16 21:22回复
              亦襄阳 :“揕”未必是“刺”。《荆轲“揕”秦王》汪永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刺’而无‘揕’,《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释‘揕’为‘拟击也’。” 刀加颈,刃及胸,将以匕首胁迫之。。。论大智大勇,燕勇士秦舞阳,远不及赵舍人蔺相如。
              2015-2-16 21:31 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我不是Henry : 赌徒心理,不这么做,燕国也会灭亡,拼一把也许还能拼出一线生机。太子丹给荆轲的任务,排第一位的是“劫秦王”,第二选择才是“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荆轲也是这么做的。
              2015-2-16 21:46 回复
              北辰靖 : 燕丹操之过急、对荆轲缺乏信任、屡屡催其动手、导致荆轲准备不足、仓促动身也是一大原因。
              2015-2-16 23:00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北辰靖 : 久之,荆轲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入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火烧眉毛了,太监不急皇帝急啊。没准备好?给了这个“久之”,那么荆轲不得辞其咎。
              2015-2-16 23:16 回复
              北辰靖 : 回复 亦襄阳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这句话已经说得颇为难听,也说明燕丹终究沉不住气。
              2015-2-17 09:11回复
              北辰靖 : 回复 亦襄阳 :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2015-2-17 09:11回复
              北辰靖 : 回复 亦襄阳 :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燕丹既然已经将重任托付给荆轲,又三番五次地催促荆轲动身,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他的计划。尽管也有时势紧迫等因素,但并不能因此就为燕丹的操之过急开脱。
              2015-2-17 09:14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北辰靖 : 1、急惊风遇到慢郎中,亡国之祸已迫在眉睫,时不我待了,他准备起来还是不紧不慢的,等到条件妥妥的完备到位,恐怕黄花菜都凉了。2、关键是助手的人选,所待之人久等未至,而秦舞阳的确是没派上用场,关键时刻掉链子,没凑合成。所以,没有一个合适的帮手,也是行刺不成功的重要因素。
              2015-2-17 10:05 回复
              北辰靖 : 回复 亦襄阳 : 没说不是重要因素啊。
              2015-2-17 10:12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北辰靖 : 告诉你一个大秘密,《古建名词》:“桐柱:柱脚落于梁背上,用于支顶上层檐或平座支柱,又称童柱。” 古建筑多是木结构,秦宫殿是“桐柱”,不是“铜柱”,锋利的匕首扎上去没问题。
              2015-2-17 10:33 回复


              IP属地:湖北17楼2019-09-23 20:12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1913943352
                春秋时的老百姓生活比现在富裕百倍
                8957563:看春秋列国知道了一个事儿,那就是那时的老百姓肯定十分富裕,你们不信吗?
                看他们的饮食就知道了。
                第七十二回:伍子胥白发过昭关,其中有一段渔丈人度他过河能证明我说的:
                少顷,渔翁取麦饭、鲍鱼羹(就是这个)、盎浆,来至树下,不见伍员,乃高唤曰:“芦中人!芦中人!吾非以子求利者也!”伍员乃出芦中而应。渔翁曰:“知子饥困,特为取食,奈何相避耶?”伍员曰:“性命属天,今属于丈人矣。忧患所积,中心皇皇,岂敢相避?”渔翁进食,员与胜饱餐一顿。
                一个渔翁家吃的普通的饭菜居然是‘鲍鱼’啊!
                这从饮食上就看出来了吧,一个打鱼的老头随便拿出的家常菜就是鲍鱼,现在普通人家谁吃的起呀?!
                所以我说,春秋时的老百姓比现在富裕多了!
                1楼2012-10-10
                ————
                亦襄阳:楼主说的对呀,这在当时是有证据的,并且引起了后世穷人的质疑——"乞丐何曾有二妻 ? 邻家焉得许多鸡 ? "
                《孟子》里举例说,有一个乞丐,他有一妻一妾怎么怎么样。
                一个乞丐,竟然有两个妻子呢,饭都吃不上了,家里还有两个妻子,啧啧啧,羡慕死我等两手空空的diao丝了。
                孟子还讲了一个“月攘一鸡”的事,说有一个人天天到邻居家去偷鸡,邻居家有那么多鸡,也不告他,天天给你去偷都偷不完,那鸡DP,多么富裕。
                12楼2015-01-30 15:10
                亦襄阳 : 还有一个绝对真实的事,秦国有人把一根三丈长的木头从国都市南门扛到北门,工钱是五十镒黄金!还有“买椟还珠”,不要笑话,贵族的爱好你不懂——有钱任性!
                2015-1-30 15:28 回复
                ————
                亦襄阳: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孔子很高兴:子游真是用心实践我的为政思想呀,用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用音乐来陶冶人们的心灵。礼乐教化之下,民风穆穆,揖让守礼,春风和煦,歌舞升平。尧舜之治也不过如此啊!
                孔子莞尔一笑,说道:“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您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无论君子小人,学道都是必要的。不管是杀鸡还是宰牛,不管是治天下还是治理一个小城小邑,礼乐教化能少得了吗?我治理的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武城,但仍然可以教化一方民众,又何来鸡刀牛刀之分呢?没有一,哪有十?没有个人,哪有国家?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声呀声震天,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争流千帆竞,波涛在后岸在前 ······老师、老师你怎么了!老师······”
                孔子:!@#¥%……&*
                “120!急救车!”
                16楼2015-02-01 13:30


                IP属地:湖北19楼2019-09-23 20:30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3572896087
                  我又来求助了………
                  冒泡男打酱油:(图片)
                  1楼2015-02-07
                  ————
                  冒泡男打酱油:想问问……:第三十七回……头须曰:“主公得无方沐乎”……后面有其心必覆一句……什么意思~~
                  2楼2015-02-07
                  ————
                  亦襄阳:麻烦下次把原文搬来好吗?
                  “夫沐者,俯首曲躬,其心必覆;心覆则出言颠倒,宜我之求见而不得也。”
                  古人以为心主思想,洗头时,弯曲身体头朝下,心的位置也就随身体倒过去了。出言颠倒,心思混乱,这当然是头须在胡诌,神神叨叨的引出下文。
                  换成现在的语言,就是:哥们洗头呢吧?难怪了,你脑子进水了吧?
                  4楼2015-02-07 17:52
                  冒泡男打酱油 : ……我以为是问他洗澡没……
                  2015-2-7 18:21回复
                  亦襄阳 :“文公方解发而沐”,《说文解字》:沐,濯发也。浴,洒(xǐ)身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是洗头不是洗澡
                  2015-2-7 19:42 回复


                  IP属地:湖北20楼2019-09-23 20:31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1188277494
                    真不明白,东周列国志为什么不能列入四大名著
                    117.136.11.*:真不明白,东周列国志为什么不能列入四大名著。政治权谋,胜于三国;雄士辈出,优于水浒。亦有玄幻神魔,堪比西游;儿女情长,不逊红楼。真不明白。。。
                    1楼2011-08-25
                    ————
                    初一学一者:四大名著是长篇小说的顶峰了,东周列国志虽好,但尚不能取而代之。
                    2楼2011-08-25
                    ————
                    117.136.11.*:哼,给出确凿证据。实话告诉你吧,四大名著的甄选早期带有商业性,中期带有文人性,后期带有政治性。你以为呢
                    3楼2011-08-25
                    ————
                    初一学一者:凡事要看群众基础。。。四大名著对中国影响是很大的。。关羽是义气的象征,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这些都是证明。。
                    4楼2011-08-25
                    ————
                    锦忆经年:时间跨度太长人物太多……大概是普及度不及四大名著的原因。
                    普及层面不广就不能被后世更多人熟知了。
                    6楼2011-08-26
                    ————
                    卡塔尔没有春天:冯梦龙小说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远不如四大名著,他写的三言、情史亦都很好看,可知名度竟然还没有金瓶梅这类通俗读物高,何其惜哉
                    7楼2011-08-26
                    ————
                    a21star:怎么说呢...文言文且缺少演义渲染是主要原因...
                    8楼2011-08-27
                    ————
                    亦襄阳:列入四大名著?那是要挤掉《西游记》还是《水浒》呢?
                    把它跟最差的比,拍成电视剧,是《西游记》好看,还是《东周列国》好看?肯定是《西游记》了。
                    四大是“古典白话长篇小说”,有深厚的民间影响力,书中亦确有多个精彩之处,主角形象、故事情节易于深入人心。
                    从语言文字上,讲到“通俗易懂”,就比不过,记得我第一次读《东周列国志》时,一口气读了100多页后,头脑都是累的,不似读四名著时的轻松顺畅。
                    15楼2015-03-22 16:49


                    IP属地:湖北21楼2019-09-23 20:32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3774072878
                      水一贴,请问,颍考叔和茅焦有可比性吗?
                      亦襄阳:
                      郑有共叔段之乱,庄公置姜氏于颍地,颍考叔现身说法,遂为母子如初。
                      秦有嫪毐作乱,赢政迁太后于雍,杀其二子,茅焦不避死亡,伏尸而谏,得复为母子如初。
                      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比较看来,
                      共叔段---庄公之逆弟,一家人兄弟内斗。
                      嫪毐---太后之奸夫,作乱危及国祚。
                      颍考叔,茅焦,他们做的事一样吗?
                      1楼2015-05-19 22:54
                      ————
                      亦襄阳:“孝”的名分竟能压倒一切,礼教之伪真是可恨。
                      任是弥天大罪,经礼法之士说情,便可以轻轻放过,置国法于何地?
                      让当事人撤诉,不再追究,遮盖丑闻,一切就和谐美好了。
                      依此恶例,所以有许多不法之事,可以通行无阻,逍遥法外。
                      5楼2015-05-20 18:01
                      我不是Henry : 觉得石奢死得不值
                      2015-5-20 21:41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我不是Henry : 石奢身为执法,放走杀人行凶的父亲,有包庇罪犯的过错,(放在现代会采取亲属回避制度)自杀可以看做父债子还,为被杀者抵命。“孝道”和“国法”的冲突,对于他是一个两难选择。“不孝”还是“枉法”,都不是他能接受的。如果父杀人于前、子枉法于后,人们能接受吗?公道何在?
                      2015-5-21 07:38 回复
                      我不是Henry : 回复 亦襄阳 :从放走父亲开始他应该就没想活了
                      2015-5-21 10:16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我不是Henry : 柴守礼当街杀人,柴荣不问,百官噤口,后世论者还说柴荣做的对,根本就是不把百姓当人看。石奢这样的人,以悲剧结局是必然的,还不被后世认可,真是憋屈
                      2015-5-21 12:13回复
                      我不是Henry : 回复 亦襄阳 :遇到坑货爹真是无奈
                      2015-5-21 12:14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我不是Henry : 更有名的,1、癫狂的哈姆雷特,“完美的东西原来并不存在,贞洁抵不过欲望,道德战胜不了贪念。他认为应该去复仇,可是那道德败坏的人是他的母亲;杀死他父亲的是他的叔父。”2、萧峰所以自杀
                      2015-5-21 13:11回复
                      近在咫尺7788 : 礼乐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所以没必要纠结。
                      2015-5-23 16:12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近在咫尺7788 : 即使看穿了一切,然而该褒扬的还是要褒扬,该批判的还是要批判,否则有些读过的人就被瞒骗过去,随声附和,不辨善恶,把错的当成对的
                      2015-5-23 16:41 回复
                      ————
                      大士瓶中露:区别在于:颍考叔是巧谏,而茅焦是死谏。没想到秦始皇这种狠角儿竟也吃这一套。
                      6楼2015-05-27 23:08
                      亦襄阳 :“秦大夫陈忠死后,相继而谏者不止,秦王辄戮之,陈尸阙下,前后凡诛杀二十七人,尸积成堆。”这些人死而无名,活该。可惜嬴政没有坚持下去,“恐臣死之后······诸侯将叛,秦之帝业垂成,而败之自大王也。”纯属扯淡,茅焦这个竖儒危言耸听竟然得逞。
                      2015-6-18 16:01 回复
                      大士瓶中露 : 回复 亦襄阳 :说到底,你还是觉得茅焦该死啊!
                      2015-6-18 16:53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大士瓶中露 : 谏者无死罪,但是在铁血君王面前强谏就是自寻死路了。我斥责他们,不是说他们该死,只是讨厌这些死忠于“名分礼教”的道学大咖们罢了。
                      2015-6-18 19:17回复


                      IP属地:湖北23楼2019-09-23 20:37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4640211970
                        齐桓公怎么想的,为了贪图霸主这个虚名舟车劳顿
                        冰雪·紫芝恋:帮了这家帮那家,还没一点好处,图个什么呢,他一死诸侯国立马翻脸不认人,看看后世晋文公起码还能来个世主华夏借机扩军的机会把自己做大做强,齐桓公在位期间齐国真正实力也并没有上升多少,甚至白白平定令支孤竹把燕国给搞大了,自己还损失50里地,除了虚名,他得到了什么?
                        1楼2016-06-29 17:05
                        ————
                        亦襄阳:齐桓公作为春秋第一霸主,尊王攘夷之举,保护了周王室与中原各诸侯国,保护了华夏文明。
                        《论语》:“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国语 · 齐语》:“四邻大亲。既反侵地,正封疆,地南至于祇祹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酅,有革车八百乘。······是故大国惭愧,小国附协。”
                        《春秋公羊传》:“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
                        有多大的心胸,才可能做多大的事业。
                        “世主华夏”他也想啊,可是继承人不行啊。
                        5楼2016-07-01 14:45
                        冰雪·紫芝恋 : 这些是有的,但是对齐国没好处,既得利益比晋国差远了,怪不得史上说齐国胸无大志,从没想过统一天下,这方面果然不如晋国、楚国以及后来的秦国
                        2016-7-1 15:29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冰雪·紫芝恋 : 时代不同,形势不同,这时周王室的影响力还在,所以齐桓公还算个好臣子。后来中央越来越弱,狼子野心的军阀就越来越多了
                        2016-7-1 16:00 回复
                        亦襄阳 : 周朝本来是统一的,有人就是想要把楼房砸了建成他家的。秦国统一天下了,最后又如何?闹到最后,所有的诸侯国都死掉了,上位的却是一个新成立的汉朝,真是讽刺
                        2016-7-1 17:06 回复
                        夜间远足 : 回复 @亦襄阳 : 汉朝还算长寿,华夏民族的苦日子从五胡华乱开始的吧,之后的元、清,近代又是殖民地,现代和平不知道又会几年
                        2016-7-1 17:21回复
                        冰雪·紫芝恋 : 回复 亦襄阳 : 腐朽的危楼迟早都是要倒掉的,就看是谁挥下铲子了
                        2016-7-1 17:32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夜间远足 : 悲观厌世不是我的错,因为看到这历史与现实
                        2016-7-1 17:34 回复


                        IP属地:湖北24楼2019-09-23 20:39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4123641685
                          普及一些先秦姓氏知识,关于人名的正确读法
                          醉梦寒琴:刚入此吧,发现有一贴是说春秋战国时期奇葩人名的,可见依然有许多书友不清楚先秦时期的姓氏划分。在下不才,在此为大家普及一些关于先秦姓氏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先秦时期的姓氏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那个时候,姓与氏是完全分开,是两种不同的东西。直到秦汉之际,姓氏合流,以氏为姓,今人亦不分姓与氏,以今论古,实乃谬哉。
                          《通志·氏族略》记载:“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顾炎武曾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姓起源较早,几乎稳定不变;而氏是后起,会随各种原因而变更。氏的变化,往往反映贵族男子身份地位的变化,春秋中期的晋国大夫士会,他又称士季、随会、范会、随武子、范武子等,代表祖先官职的“士”和他的封邑名称“随”、“范”,都是他的氏。
                          1楼2015-10-26
                          ————
                          醉梦寒琴:好了,打了很多字,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不再用“嬴荡”“姬旦”这些错误的称呼去取笑了。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提问
                          7楼2015-10-26
                          亦襄阳 : 受教了。然而大众传播已是随波逐流,我们一般读者还是将错就错吧。
                          2015-10-26 15:05 回复


                          IP属地:湖北28楼2019-09-23 20:46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4022864864
                            伍子胥被骗史
                            玄祈先知 :(图)
                            1楼2015-09-05
                            ————
                            亦襄阳:
                            《史记》没说逼死渔父、乞食贫女,
                            所以,可能是老冯杜撰,也可能是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
                            3楼2015-09-05 19:55
                            南中国33 : 这个情节是出自吴越春秋一书,有很大的小说性质,有点夸张
                            2015-9-7 08:42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南中国33 : 虚构,捏造,所以人们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2015-9-7 10:55 回复
                            我不是Henry : 回复 亦襄阳 : 小说家改变不了历史
                            2015-9-7 13:05回复
                            南中国33 : 回复 我不是Henry : 其实小说家宣传普及了历史,现在看二十四史的人肯定没有看历史小说的人多。
                            2015-9-7 13:36回复
                            我不是Henry : 回复 南中国33 : 编故事容易,改历史很难
                            2015-9-7 14:09回复
                            亦襄阳 : 回复 我不是Henry : 小说、电视等传媒,或许能影响历史。因为一件事,无论真假,重复上千遍,便能深入人心,另有其意义了。至于它原来真正的样子是什么,倒变得无足轻重了。所以说,不要忽视了“山寨”的力量!
                            2015-9-7 14:55回复
                            亦襄阳 : 而史书,是少数掌握了话语权的人,写下了他们想让后人知道的事,真实性也不是百分之百
                            2015-9-7 15:00回复
                            我不是Henry : 回复 亦襄阳 : 他们不想让后人知道的事也不是想抹就能抹
                            2015-9-7 15:10回复
                            亦襄阳 : 谁会相信野史呢?在古代,谁敢私修国史?就是有私人想写,需要的史料从哪来?奏疏文档、起居注、诏旨秘闻,都在皇宫大内。古人往往消息闭塞,道听途说的又不能确信。就是地方县志,也不是体制外的人可以写的。还有修史者的节操也不乏跪舔者,所以书中有几分可信、几分可疑,就不好说了
                            2015-9-7 15:45 回复


                            IP属地:湖北30楼2019-09-23 20:53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3531924503
                              季友一家人好阴险....
                              流清泉:自家先提的单挑打架,打不过人家了,马上拔刀。季友最贤,贤在何处
                              1楼2015-01-16
                              ————
                              亦襄阳:楼主,照你的理解,是不是可以这样看:
                              荆轲、燕丹好阴险,明明说是献督亢地理图求和的,没想到却是要刺杀寡人。这个世界,人和人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
                              豫让好阴险,躲在厕所里行刺,赵襄子放了他,有不杀之恩,他却又藏在桥下再次刺杀。这个世界,人和人最基本的友善都没有了。
                              管仲好阴险,借着“尊王攘夷”的名义,发展齐国的势力,得到盟主的地位,在中原称霸,周王室却没有得到更多实际利益。这个世界,人和人最基本的爱国情操都没有了。
                              2楼2015-01-16 17:32
                              ————
                              亦襄阳:如果是不看正文的人,还以为是两个人擂台徒手单挑,一个人打不过了就掏出了一把手枪干掉了对手,太无耻了。我们来看原文:
                              “莒子遣其弟嬴拿,领兵临境,闻庆父已死,特索谢赂。”季友曰:“莒人未尝擒送庆父,安得居功?”乃自请率师迎敌,僖公解所佩宝刀相赠,谓曰:“此刀名曰‘孟劳',长不满尺,锋利无比,叔父宝之。”季友悬于腰胯之间,谢恩而出。
                              行至郦地,莒公子嬴拿列阵以待。季友曰:“鲁新立君,国事未定,若战而不胜,人心动摇矣,莒拿贪而无谋,吾当以计取之。”乃出阵前,请嬴拿面话,因谓之曰:“我二人不相悦,士卒何罪。闻公子多力善搏,友请各释器械,与公子徒手赌一雌雄,何如?”嬴拿曰:“甚善。”两下约退军士,就于战场放对,一来一往,各无破绽,约斗五十余合,季友之子行父,时年八岁,友甚爱之,俱至军中。时在旁观斗,见父亲不能取胜,连呼:“‘孟劳'何在?”季友忽然醒悟,故意卖个破绽,让嬴拿赶入一步,季友略一转身,于腰间拔出“孟劳”,回手一挥,连眉带额削去天灵盖半边,刃无血痕,真宝刀也!莒军见主将劈倒,不待交锋各自逃命,季友全胜,唱凯还朝。
                              这样看,嬴拿死得不冤。
                              1、头脑不清,这是行军作战,不是比武打架。
                              2、如果打输了,你就真要不顾君令国事,领兵空回?
                              3、说好了“各释器械”,你看不见对方挎着把刀,不让对方解下武器就跟他打?
                              死因鉴定完毕:笨死的。
                              5楼2015-01-18 11:43


                              IP属地:湖北32楼2019-09-23 2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