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吧 关注:1,008,083贴子:3,703,352

缅甸翡翠原石经验总结 是何物,既能使人一夜暴富,富甲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缅甸翡翠原石经验总结
是何物,既能使人一夜暴富,富甲一方;又能使人一盆如洗,倾家荡产。
演绎了太多传奇的神秘之物!——翡翠原石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11-03 15:15回复
    翡翠名称源于鸟名。翡翠一词属双义词:本义为鸟名,叫翡翠鸟;假借义为玉名,称为翡翠玉或翡翠。
    翡翠鸟身披蓝、绿、青、赤、紫等漂亮羽毛,古时候人们常用来制成各种装饰物。翡翠羽饰因色彩艳丽、品质华贵而备受人们喜爱,在宫廷王室乃至民间都很盛行。翡翠羽毛的加工工艺称为“点翠”或“贴翠”,其羽毛饰品即被古人称之为“翡翠”。
    当缅甸玉进入中原时,因其色彩如翡翠鸟羽毛一般艳丽,于是人们便将缅甸玉形象地称为翡翠。现如今,翡翠一词已成为缅甸玉的专用名称,并具有特定的专属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11-03 15:29
    收起回复
      从原石的解剖面看,翡翠玉料从表到里由皮壳、雾、玉肉三个部位构成,不同玉石类型的构成则有所不同。次生砾石玉的构成最为完整,也最具代表性,也是产量最多、价值最大但同时又是最具赌性的翡翠原石。其中的水石,因其皮壳遭受磨蚀而变得不够完整,其代表性也就有限。而原生型的翡翠毛料(即原生山岩玉)一般没有皮壳没有雾,只有玉肉,仅局部表面有少许风化现象。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11-03 15:52
      回复
        玉皮
        皮壳是包裹在翡翠原石表面的一种次生矿物层,其形犹如蛋壳,故而称之为皮壳或皮。它是翡翠砾石在地表环境中遭受风化及埋藏作用时,因翡翠砾石表面的硬玉矿物发生水解而生成的一些次生矿物组合(三水铝石、埃洛石、柯绿泥石等)。很显然,皮壳的矿物成分与玉肉的矿物(硬玉)是截然不同的,因而所表现出的特性也就明显不同。
        翡翠有很多种皮壳类型,可以根据皮壳颜色的不同以及矿物颗粒的粗细不同将其划分为各种不同颜色的砂皮壳、泥砂皮壳、泥皮壳、蜡皮壳等;也可以根据皮壳的形象特征划分出数十种类型,如老象皮壳、洋芋皮壳、石灰皮壳等。
        总的来说,不同翡翠的皮壳有颜色不同、粗细薄厚不等之别。这些不同点主要由两个因素所决定一是与翡翠在内生阶段所固有的特征有关;二是与翡翠在表生阶段所处的地质环境和地质条件有关。也就是说,不同特性的翡翠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和条件下所形成的皮壳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翡翠皮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翡翠皮壳的这种差异性则可通过其矿物成分、颜色、颗粒的大小及其相互结合的紧密程度等反映出来。
        皮壳既然是由原生的翡翠(玉肉)演变而来,那它必然会存储着反映原有翡翠特征的相关信息,于是人们就可以根据皮壳的不同特征来揭示出不同翡翠的各种内在特性。因此,皮壳是揭示翡翠内在秘密的重要元素,深入研究翡翠皮壳就成了每位赌石者所必须做好的功课。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11-03 16:22
        回复
          喜欢翡翠的朋友记得关注哦!带你玩转翡翠原石!


          5楼2019-11-03 17:03
          回复
            玉雾!
            雾是分布在翡翠皮壳与玉肉之间的一种外来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充填于翡翠矿物颗粒的间隙中,其形状犹如雾一般,故而称之为雾,从剖面上看,雾紧贴皮壳而呈同心环带状分布,其宽窄各不相同。雾的分类多以颜色来区分,主要分为红雾、黄雾、白雾、黑雾及各种过渡类型;也可以形象特征来区分,如牛血雾、蜂蜜雾等。
            雾是在表生水环境中形成的,是由水介质中的铁离子等元素呈胶体或真溶液的形式向翡翠内部渗透而形成的次生铁矿物沉积。雾的渗透能力与水环境及介质中的离子浓度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与翡翠结构的致密程度有关。翡翠的结构(质地)越是致密,铁离子就越难以渗入,所形成的雾就会越少、越薄,甚至很不明显。也就是说,雾与翡翠种质的好坏有一定的关联性。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根据雾的有无及雾的颜色、雾带的宽窄以及雾与肉的接触关系等等来判断翡翠种质的好与坏。因此对雾的深入了解,于赌石者来说也非常重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11-04 15:34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11-04 15:43
              回复
                翡翠原石的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缅甸翡翠的矿床成因类型可分为原生矿床和次生沉积矿床两种类型。而翡翠原石类型(矿石类型)则分为两大类共五种类型:
                第一类:岩石玉,也叫山岩石,属原生型翡翠。
                其下不再细分,仅此一种类型。
                第二类:砾石玉,是由原生翡翠演变而来的次生沉积型翡翠。
                下分四种玉石类型:
                山石、水石、半山半水石、乌砂石。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11-04 18:31
                回复
                  cqc0819,玩转翡翠原石知识交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11-04 22:33
                  回复
                    岩石玉(山岩玉)的基本特性
                    岩石玉属于原生的翡翠原石,因一般生长在山上的岩石内,故也称为山岩玉(或山岩石)。有的山岩玉则以坠积物或残积物的形式出现在母岩体的原地或其附近,未经搬运和迁移,未遭受明显的次生地质改造,因而仍保留了原始山岩玉的特性。
                    山岩玉产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上,埋藏一般比较浅,或局部出露于地表。主要分布在龙肯厂区以及后江厂区的雷打厂。由于翡翠矿体产于围岩之中,玉石与围岩相连而互为一体,因而需要人工(甚至爆破)剥离才可获得。所产的玉石其外形皆为不规则棱角状,玉肉裸露,没有皮壳,没有雾仅表面或有一些风化氧化膜。
                    由于山岩玉在其生长过程中未受到后期的次生(优化)改造,没有发生次生矿物质的充填现象,玉石得不到密实,因而玉石就只能保持在结构相对疏松、密度相对较低的原有状态,玉石种质也就得不到改善和提升。因此,总体说来,山岩玉的质量一般比较差,优质的玉料比较少见。
                    在历史上原生的山岩玉通常被称为新山玉,也叫新厂石或新坑玉,商业价值相对较低。具有代表性的山岩玉有:八三玉、开苏玉、多莫、雍却、铁龙生等。由于山岩玉的结构疏松,液态胶容易注入,因而多被制假者用来制作B货和B+C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11-04 22:50
                    回复
                      砾石玉的特征及其分类!
                      砾石玉是指外形呈砾石状的个体翡翠玉料,其个头大小悬殊,小的如蛋丸,大的可重达数百公斤乃至数吨以上。它与岩石玉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表面有一层皮壳包裹着。这种次生的砾石玉是缅甸翡翠最主要的玉石类型。
                      砾石玉是由原生翡翠在表生地质条件下演化而来的,其演化过程复杂而又漫长。原生翡翠因地壳运动被抬升到地表,后因风化作用而从母岩体上崩解脱落形成了单个的翡翠转石。从此翡翠转石便进入了新一轮乃至多轮的地质旋回,也就是进入了翡翠生长的第三个阶段——皮化(优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翡翠(砾石)经历了搬运、迁移、沉积、埋藏以及反复的沉降与抬升等一系列地质作用之后,出现了与原生翡翠不同的外貌特征。此时,翡翠砾石的外表不仅生成了皮壳和雾,同时还因次生矿物质的充填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翡翠的密度和质地。这种被优化的砾石型翡翠无疑会比原生的山岩玉要优质得多。
                      砾石玉主要产在现代河床和古河床及其河流阶地及冲积扇中,其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可达数万平方公里。在缅甸玉石厂的数百个厂口中都有砾石玉的产出。
                      缅甸含砾石玉阶地沉积层的厚度很大,最厚可达数百米乃至千米之巨,以至于有些玉石厂口的开挖深度超过二三百米以上却仍未挖到古侵蚀面之上的底砾层。
                      根据砾石玉出土时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玉石的皮壳特征,可以将砾石玉划分为四种类型
                      山石、水石、半山半水石、乌砂石。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11-04 23:00
                      回复
                        1、山石的基本特征!
                        山石(玉)主要产在山坡上,埋藏于砂土层或砂砾层中。山石的显著特点是其表面附着一层粗细不一、厚薄不均的各种颜色的砂状及泥砂状皮壳。多数山石有雾。无雾者也常见,但其玉质一般较差。山石可根据其皮壳特征进行分类,其种类可多达数十种,主要为黄、白盐砂皮壳和黄、白泥砂皮壳两大类,其次有米糠皮壳、谷壳皮壳、老象皮壳、石灰皮壳、树粉皮壳、铁锈皮壳等等。虽然山石皮壳的颜色应该是偏白色的(因其成分为白色的粘土矿物),但因受土壤层的污染才呈现出其它色调。因此,山石皮壳的颜色主要与埋藏的土壤层颜色有关,例如红砂皮壳的山石一般出现在红色土壤层或砾石层中。
                        与水石不同,山石所受地表水流的冲刷和搬运较弱,因而可以保留其完整的皮壳,使人看不到玉肉而难以分辨山石的好坏。不过,山石质地的好坏虽然十分悬殊,但却可以通过皮壳上的砂发特征及各种表现来加以判断,诸如皮壳的厚薄,砂粒的粗细、均匀及紧密程度,皮壳的颜色,以及皮壳上的松花及莽的表现情况等。这些表征都可以作为判断山石的玉质好坏及其相应特征的依据。一般来讲,皮薄为好,皮厚为差;砂细、砂匀、砂硬、砂紧为好,砂粗、砂软、砂松、砂不匀为差;红砂皮比黄白砂皮差。另外,从山石的产出层位也可判断其玉石质地的好坏,如底层石的质地一般要比上层石好。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11-05 10:14
                        回复
                          2、水石的基本特征!
                          水石(玉)主要产自雾露河及其它大小河流、河沟及其两岸阶地的冲积层中。但由于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历经沧桑之变,古河床中的水石也可能与山石同时出现在如今的高地上。因此,水石的分布也比较广泛,它不仅产于水洞子中,而且也会出现在山洞子中。总之,凡是有水(包括地下水)流动的地方或部位,都有可能出现水石。
                          水石玉的外形多呈卵状,体积一般较小,其重量以数公斤至十多公斤者居多数十公斤者比较少见,而重达百公斤以上的水石则较为罕见。
                          水石的皮壳多种多样,如腊肉皮壳、大蒜皮壳、笋叶皮壳、铁豆皮壳、土豆皮壳、鸡蛋鸭蛋皮壳、青苔皮壳等等,也有人把各种颜色的蜡皮壳归为水石类(其实不妥)。水石与山石明显不同之处,就在于其表面十分光滑,用手触摸全无砂感,而且皮壳一般都比较薄,有的水皮可以薄得像一层纸,甚至能够看到雾层裸露其表,因而有些水石表皮的颜色其实是反映了雾的颜色。薄皮水石具有一定的通透感,在灯光的照射下大致能看到其中的玉肉。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11-05 11:04
                          回复
                            3、半山半水石的基本特征
                            半山半水石(玉)产于坡地与河床之间的水浸地带,包括河流阶地、河漫滩及现代河床和古河床等。它虽然属于山石与水石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但严格说来,它与水石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它的形成与水石一样地离不开水。半山半水石没有一个特定的产出部位,大多出现在水边、水中以及地表水或地下水流动的地方。它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与山石一同出土,但更多的是与水石一起产出。
                            半山半水石的最大特点是,从外表上看有点像水石,但用手触摸却有砂感,有点糙、扎手,当然它也不像山石那样有松软的泥砂附着,可以说是“有砂无泥”。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水翻砂”。其实所谓的“水翻砂”,就像水石表面翻起了一层薄薄的砂,是因山石遭受流水冲刷后,由于皮壳上的砂很硬而难以磨蚀殆尽的缘故,因而仍保留了一层薄薄的砂。这也说明“水翻砂”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11-05 12:00
                            回复
                              4、乌砂石的基本特征
                              乌砂石(乌砂玉),俗称黑乌砂或黑皮玉,这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玉石类型,也是现阶段缅甸玉石厂出产数量最多、市场投放量最大的翡翠原石,许多高档翡翠都是出自于黑乌砂石。
                              乌砂石产于特定的层位——底部含翡翠砾石层,也就是缅甸采玉人所说的铁石脚层(铁乃坚硬之意)。铁石脚层之所以“铁”,是因它在形成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埋藏过程,其埋藏深度可达数百米乃至千米之巨。这种石脚层在重压之下变得十分坚硬密实,几乎固结成为“准砾岩”。其中的砾石(包括翡翠砾石)被杂基胶结得十分牢固,使其开采十分困难。
                              铁石脚层的颜色多呈黑色、蓝黑色、蓝色,致使出土的玉石有了黑色的外表,因而人们就习惯性地将其称为“黑乌砂”。然而“黑乌砂”并不都是黑色,其皮壳可以有多种颜色,并常以其颜色命名之,如黄乌砂,白乌砂,红乌砂,青乌砂,黑乌砂等。也就是说,凡是黑色铁石脚层中出土的玉石都可以称之为“乌砂石”或“黑乌砂”,不管其表皮是何种颜色。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11-05 14: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