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文吧 关注:754贴子:13,610
  • 7回复贴,共1

张知新编写的《汉留侯张良史集》是一部以张良史迹为中心红线,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知新编写的《汉留侯张良史集》是一部以张良史迹为中心红线,史、志、谱三种体例结合的创新之作,全书以志、谱、诗文等多方面资料补史之缺,续写史之无,参史之错的功能。全书收集了有关张良的珍贵、翔实的多方面资料。对疑难字句详细注解,有利于读者理解和阅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1-05 13:39回复
    林则徐《题留侯诗》
    偶凭道力领三军,天汉通灵压楚风。
    烧绝褒斜千阁道,羽衣終占一山云。
    (林则徐说:张良凭借修来的道力统领三军,和天上的神仙相通压住了霸王项羽的恶风。烧栈道送汉王天下,统一天下后退隐云雾缭绕的高山,身披羽衣成了神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1-06 15:01
    回复
      成语:运筹借箸
      读音(发音): yùn chóu jiè zhù
      详细解释(意思):指运筹计谋。
      出处(典故):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丽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裴骃集解引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1-09 11:35
      回复
        《史记-留侯世家》:“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刘邦),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为什么他们“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张良身份与刘邦,从开始身份平等政治合作。不是刘备和诸葛亮那种雇佣关系。
        2、他人“皆不省“——别的人都听不懂张良谈论的《太公兵法》,只有刘邦无论懂不懂都会以好好的态度对待张良,对于出身高贵而的确是胸有大略的张良来说,在群雄并出锋烟四起的乱世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朋友非常难得,他很珍惜。
        3、对于刘邦来说,他更需要这样天资卓绝的人才;同时提高自己在政治、礼仪、人生格局等方面的不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1-13 07:13
        回复
          《赞子房》:子房为汉谋臣,虽未尝一日辅相之位,而其功实为三杰之冠,故高帝首称之。其汉而下,唯诸葛孔明略相伯仲。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1-29 08:59
          回复
            —他出生于韩国韩里(今禹州张得),祖上五世相韩。青少年时期,他勤奋学习,志存高远。秦灭韩后,他变卖家产,誓愿报韩;博浪一击,祖龙胆寒。他宛城出谋,峣关献计;推翻暴秦,劝主安民。他灞上扶危,固陵静乱;借箸代筹,辩推八难。他躡足附耳,虚抚韩彭;十面埋伏,垓下决胜。他运筹帷幄,神机妙算;辅佐刘邦,建立大汉。汉朝建立后,他力排众议,建都关中;淡泊名利,婉辞厚封。他智封雍齿,化解内患;荐请四皓,稳汉江山。他居功不傲,愿随赤松;一代英贤,万古英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2-27 15:02
            回复
              祝良粉平安健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3-23 10:32
              回复
                接上:“东见沧海君”《史记》简洁一笔,给我们留下无限遐想!虽然对沧海君无从了解,但那一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张良从沧海君开始遇到了一系列的奇人,半神半仙的黄石公,神秘的商山四皓,赤松子等等,这也是成就张良这位千古“谋圣”的原因。虽然我们不知道沧海君和张良的具体故事,但是从后面的力士椎秦成功后张良从容淡定的离开,我们知道张良和力士第三次刺秦,不是前面那种英雄含笑上刑场的蛮干,而是一次精心谋划,张良已经是知进退的英雄。
                所以我不同意苏轼《留侯论》中“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依伊伊、太公之谋,而特出聂政之计”的论断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0-30 11: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