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的时候,从Merion Garden(学生公寓)出门,踩过City Avenue的厚厚的落叶,走到图书馆或者教室,去学习或者见朋友。下雨的时候,坐上校车,在商学院的门口停,与司机大叔说:“Have a good one!” 挥手再见。中国交换生们在Saint Joseph’s University (SJU)的一天就开始了。就像二〇一九年八月,他们从中国过海关上飞机,经过两次周转在费城落地,在他们被接上校车的那一刻,在SJU的访学生活也开始了。
惊喜:参与美国科研
“我从不想到我会走向科研的道路,我曾以为这是我遥不可及的,可是没想到梦想离我这么近。”湖南师范大学的浩然激动地说道。他作为优秀本科生,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交流项目,攻读CS专业。不满足于课堂学习,他主动找教授询问是否有可以参与的项目,然而教授带他做的不是项目,而是科学研究。他说:“SJU的科研氛围很好,我在这里最大的收获就是科研! 以前以为自己只能做项目,在研究者开发的核心技术上进行运用和操作;而现在我参与科研,是对核心技术的创造,这代表未来!”
不局限于实验室,不局限于团队,而更重要的是启发与思考。教授对他的科研指导犹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学生一问一答,平等交谈,在回答过程中不断揭示推断的矛盾与漏洞,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浩然说:“我和教授因为科研成为好朋友,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科研。科研已然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对科研课题的研究已经融入在了我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我时常在走路、吃饭时思考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甚至有一次,灵感在晚上入睡时出现,早上起床的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的灵感记下来。”
这是他在用实验证明之前所做的理论假设及逻辑推断阶段,教授带领他走进科研的道路,启发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浩然所喜欢的SJU的学术氛围在于,学生和老师在自由和平等的氛围中探索发现。从发现问题,查找资料,方向指导,寻找漏洞,到提出建议,教授对浩然的指导是先留给他自主探索的空间,再进行方向指导,他们以平等的语言进行对话,对观点发出者葆有充分的尊重。
奇遇:走进美国文化
“每周三和周四上午我都要去小学实习,我去学校观摩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英语课堂,有时候老师会让我辅导学生作业,或者进行小规模授课。”玮华说道。英语教学法这门课让玮华和晗峥有机会走进美国课堂,看到真实的美国小学的情况。“小朋友们很可爱,她们上课的时候也走过来,有人夸‘你的铅笔真好看’,有人夸‘你书包上的娃娃真好看!’,然后有很多小朋友走过来摸我的娃娃,去听课还挺开心。”晗峥说道。
玮华还参加了学校的Weekly Service,每周四和美国朋友一起去新泽西做志愿者。 玮华说:“我是在开学的社团活动展找到的Weekly Service。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种类很多,包容性也很强,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参与。”
她体验到了美国的社区文化,了解到学校放学后社区和家庭在学生教育中充当的作用。她曾在American Water前的草坪上和美国朋友玩沙滩排球,在万圣节的夜晚和孩子们去敲别人的家的大门,在LUCY和孩子们一起做手工,表演时装秀……
(玮华在Weekly Service的合影)
湖南师范大学的交换生朱莹找到了SJU的校内兼职工作,她负责的工作是儿童手工艺创作。她说:“我在Handshake找到了这份工作,就把简历传在网站上就应聘成功了。没有想到开学一个月就能找到校内工作,很有参与感,我也很开心。” Handshake是专门服务于SJU学生求职的部门,有丰富的校内外招聘信息,有就业工作室、小型就业讲座,还能给学生修改简历。莹和她的室友都参与了校内兼职,四个小时挣了50刀。朱莹说,不仅是赚钱,更重要是参与了学校的活动,很有融入感。
快乐:活跃的美国课堂
“做课堂作业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放音乐。我们边听音乐边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题直接去问他。有时候听到大家熟悉都歌曲,我们会一起唱起来。”惠舒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门课。惠舒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三本科生,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公费留学生项目在SJU访学半年。她在国内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sju的专业是BI,在美国修四门课,同时远程兼修了国内的课程。同时修国内外课程加大了她的学习压力,但是惠舒说,因为SJU的教师对她学习上的关注和辅导,以及和美国同学一起做项目,虽然学习任务重,但变得没那么难以应付。
美国的课堂很丰富,除了以教师讲授的形式讲课,还会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活动。教育系的玮华和晗峥选了一门英语教学法的课程,教学的目标对象是幼儿园到三年级的小学生。每周一的晚上,她们和同学们唱歌、跳舞、表演话剧、做卡片游戏、小组讨论,操练美国小学的英语教学技能。作为湖南师范大学的教育系研究生,她们在SJU的专业是教育领导与管理,因此一起学习的同学都是中小学教师或管理者,课堂非常贴近美国的教育实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雅静说,在美国的课堂里,学生受到教授的很多关注。教授不再是追赶教学的进度,而更在乎的是学生是否能听懂。就如惠舒说道,在上课的时候她没听懂一个单词,小声问旁边的同学。教授立马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再讲了一遍。
来自不同地域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相遇也是一场奇遇。他们因为不同的初心来访异国,却同样追逐着更完整的自己。向往自由且敢挑战,在来美国的第二个月去美国最南端Keywest 跳伞,在风里放飞肆意的青春;去聆听,认识自己,雅静说,来到美国简化了她的生活,逃离了国内的很多无谓的竞争,生活变得纯粹,更明确自己的内心;惠舒和浩然学会了做饭,学会了一个人生活,独立地面对未来。
半年的访学像是给人生按下了换台键,在不一样的文化环境和思维方式里,解构和建构着成长为完整并独立的自己。一个人的生命里有多少个半年?希望你的每一个半年都很有意义!
2019年秋季的中国交换生在迈阿密的合影
惊喜:参与美国科研
“我从不想到我会走向科研的道路,我曾以为这是我遥不可及的,可是没想到梦想离我这么近。”湖南师范大学的浩然激动地说道。他作为优秀本科生,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交流项目,攻读CS专业。不满足于课堂学习,他主动找教授询问是否有可以参与的项目,然而教授带他做的不是项目,而是科学研究。他说:“SJU的科研氛围很好,我在这里最大的收获就是科研! 以前以为自己只能做项目,在研究者开发的核心技术上进行运用和操作;而现在我参与科研,是对核心技术的创造,这代表未来!”
不局限于实验室,不局限于团队,而更重要的是启发与思考。教授对他的科研指导犹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学生一问一答,平等交谈,在回答过程中不断揭示推断的矛盾与漏洞,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浩然说:“我和教授因为科研成为好朋友,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科研。科研已然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对科研课题的研究已经融入在了我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我时常在走路、吃饭时思考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甚至有一次,灵感在晚上入睡时出现,早上起床的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的灵感记下来。”
这是他在用实验证明之前所做的理论假设及逻辑推断阶段,教授带领他走进科研的道路,启发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浩然所喜欢的SJU的学术氛围在于,学生和老师在自由和平等的氛围中探索发现。从发现问题,查找资料,方向指导,寻找漏洞,到提出建议,教授对浩然的指导是先留给他自主探索的空间,再进行方向指导,他们以平等的语言进行对话,对观点发出者葆有充分的尊重。
奇遇:走进美国文化
“每周三和周四上午我都要去小学实习,我去学校观摩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英语课堂,有时候老师会让我辅导学生作业,或者进行小规模授课。”玮华说道。英语教学法这门课让玮华和晗峥有机会走进美国课堂,看到真实的美国小学的情况。“小朋友们很可爱,她们上课的时候也走过来,有人夸‘你的铅笔真好看’,有人夸‘你书包上的娃娃真好看!’,然后有很多小朋友走过来摸我的娃娃,去听课还挺开心。”晗峥说道。
玮华还参加了学校的Weekly Service,每周四和美国朋友一起去新泽西做志愿者。 玮华说:“我是在开学的社团活动展找到的Weekly Service。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种类很多,包容性也很强,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参与。”
她体验到了美国的社区文化,了解到学校放学后社区和家庭在学生教育中充当的作用。她曾在American Water前的草坪上和美国朋友玩沙滩排球,在万圣节的夜晚和孩子们去敲别人的家的大门,在LUCY和孩子们一起做手工,表演时装秀……
(玮华在Weekly Service的合影)
湖南师范大学的交换生朱莹找到了SJU的校内兼职工作,她负责的工作是儿童手工艺创作。她说:“我在Handshake找到了这份工作,就把简历传在网站上就应聘成功了。没有想到开学一个月就能找到校内工作,很有参与感,我也很开心。” Handshake是专门服务于SJU学生求职的部门,有丰富的校内外招聘信息,有就业工作室、小型就业讲座,还能给学生修改简历。莹和她的室友都参与了校内兼职,四个小时挣了50刀。朱莹说,不仅是赚钱,更重要是参与了学校的活动,很有融入感。
快乐:活跃的美国课堂
“做课堂作业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放音乐。我们边听音乐边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题直接去问他。有时候听到大家熟悉都歌曲,我们会一起唱起来。”惠舒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门课。惠舒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三本科生,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公费留学生项目在SJU访学半年。她在国内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sju的专业是BI,在美国修四门课,同时远程兼修了国内的课程。同时修国内外课程加大了她的学习压力,但是惠舒说,因为SJU的教师对她学习上的关注和辅导,以及和美国同学一起做项目,虽然学习任务重,但变得没那么难以应付。
美国的课堂很丰富,除了以教师讲授的形式讲课,还会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活动。教育系的玮华和晗峥选了一门英语教学法的课程,教学的目标对象是幼儿园到三年级的小学生。每周一的晚上,她们和同学们唱歌、跳舞、表演话剧、做卡片游戏、小组讨论,操练美国小学的英语教学技能。作为湖南师范大学的教育系研究生,她们在SJU的专业是教育领导与管理,因此一起学习的同学都是中小学教师或管理者,课堂非常贴近美国的教育实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雅静说,在美国的课堂里,学生受到教授的很多关注。教授不再是追赶教学的进度,而更在乎的是学生是否能听懂。就如惠舒说道,在上课的时候她没听懂一个单词,小声问旁边的同学。教授立马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再讲了一遍。
来自不同地域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相遇也是一场奇遇。他们因为不同的初心来访异国,却同样追逐着更完整的自己。向往自由且敢挑战,在来美国的第二个月去美国最南端Keywest 跳伞,在风里放飞肆意的青春;去聆听,认识自己,雅静说,来到美国简化了她的生活,逃离了国内的很多无谓的竞争,生活变得纯粹,更明确自己的内心;惠舒和浩然学会了做饭,学会了一个人生活,独立地面对未来。
半年的访学像是给人生按下了换台键,在不一样的文化环境和思维方式里,解构和建构着成长为完整并独立的自己。一个人的生命里有多少个半年?希望你的每一个半年都很有意义!
2019年秋季的中国交换生在迈阿密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