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先将学习《道德经》第一章的心得体会,分享于世,既有抛砖引玉的想法,也有交功课的心思。剩下的八十章,将在立秋之后,逐一发布,欢迎有缘的善知识们,能与我一起共同学习,并且展开深入且友好的研讨!
中国文字的造型,是很有味道的,相当耐人寻味!譬如说道、德俩字:道字为首、之,首具有第一、首脑、头部的义理,之的用法更是千奇百妙、不可思议,它还是“走”的象形字(走之旁),联在一起,就是“把头脑里的东西运用在行动当中”,而能被用来实践的思想或者智慧,我们就可称其为道(道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处处都是道);德字,双人旁,为啥不是单人旁?因为这个字的能量,是影响到个人以及多人的,十、象征的是十善业、或者时间,四、象征的是四方、或者空间,最下为一心,为啥是一心?说明没有私心杂念,是一颗很单纯、很洁净的心,联在一起,就是“能量影响到个人以及多人,以修十善业的时间,用来感化四方的空间,具备这样的一颗心”,我们就可称其为德。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德,德是道的具体落实(道行),而道也是德的感悟升华,两者互为表里、相互反哺,正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具有这种识见和修养的人士,我们历来称之为“修行人”!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单从字面上注解,意思是说: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可以叫得上的名,也就不是永恒的“名”了。无,是天地万物的开始;有,是万物产生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能量(徼字,象征着时间和空间,是遍尽虚空的义理)。无和有名虽两者,实出同源,都是玄妙不可言说的,而这难以言说的玄妙,正是开悟佛道的大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面的能量,首先告诉了我们:若要成就佛道,首先要断除一切执念!这是石破天惊的开篇之语,也正是无上佛道的坚实根基。道,决不是永恒不变的,因为道一直是在运行当中,是发展着、运动着、变化着的,所谓水无常形、法无定法,佛道绝对没有固定的形态,一切能用语言、文字甚至行动来定义的“道”,全都是戏论(善巧方便),包括儒家的因材施教,医家的对症下药,政治家的顺势而为,佛门的因势利导,禅宗的一切随缘,全都是善巧方便的道,而不是定死了的道。众所周知,佛陀在弘法的时候,传达过无数的名相,譬如关于佛性的名相,就有“灵魂、元神、自性、如来藏、菩提、真如、法性”等等,名相虽各各不同,但是主旨却殊途同归,这是为了什么?就是因为:名可名,非常名。修行人要想悟道,首先必须断除一切我执,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反过来说,凡是执着于名相、文字、语言甚至行为的人,都是难以圆融悟道的。假使能离一切相,即见如来,则自性成就圆融佛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一句,是强调了辨证主义的重要性。一阴一阳谓之道,世界上的矛盾是无处不在的,其实道就隐藏在这无处不有的矛盾之中。老实说,一切辨证主义的源头,是来自于分别心,这是不争的事实!学习佛法、证实佛法,也脱离不了辨证主义,譬如著名的“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人之所以是人,就因为人有分别心;而佛之所以是佛,就因为佛没有分别心。道德经里关于有和无的辨证关系,佛陀用了“真空妙有”四个字来进行阐解。世人对佛法乃至于佛道的最大误解,就是主观性认为,佛法强调的是空、是虚无主义!倘若能把这个执念扭转过来,相信人人都能悟道。无和有,其实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经历过成住坏空、空坏住成的这么一个循环过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佛用“真空妙有”四个字,来开示佛知佛见,能修证到这个境界的人,在世间能成为大智者、大仁者,出了世间就是佛。为什么说“常无才能观其妙”?打两个比喻:比如把几个杯子清空,处于无的状态,这水杯有方的有圆的、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塑料的有陶瓷的,然后把水分别倒进几个杯子里,你再去观察,会发现杯子里的水,呈现出来各种不同的形态,甚至口感可能都各有不同,这就是“常无观其妙”的道理;又比如,一个人要想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首先必须得虚心,得虚怀若谷,得把自己变成“空心菜”,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广阔空间,才能引进、储存更多的知识资粮,海纳百川就是这样形成的,世界上本来没有海(无),汇聚的溪流多了,也就形成了海,世界上本来也没有路(无),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无是为了成就有,而有是为了证实无!佛道本来无法可得,但为了成就佛道,所以世上“存有”了佛法。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就是不可思议、不可说、难以描述的意思,你说有、它却无,你说无、它却又有,佛、道、鬼神等,皆是这样的属性。“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简而言之,能够体悟到“真空妙有”的人,一旦领悟到了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之妙趣的人,就已经进入了修道、悟道、证道的大门,要想达到真空妙有的意境,必须断除一切我执,人我执和法我执皆要断除。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单从字面上注解,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向往着美好,并且刻意去追求美好,于是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许多丑恶的现象;都明白善良的道理,也都希望这个世界能处处充满善意,于是就产生了不善和伪善的现象。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成,长和短互相对照,高和低互相包容,音和声互相调和,前和后互相依随。所以圣人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深悟无上之妙道,常以出尘脱俗、清静无为的心态来处事,而且圣人并不空谈,依靠一些夸夸其谈的言语来教化众生,乃是通过自身的修行(自律),以圣人之道德,潜移默化来影响众生。圣人之道,在于不辞劳苦做育万物,帮助万物生长却又不去强迫它、控制它,圣人不攀缘、不执着,常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帮助万物的生长,同时也不会居功自傲。正因为圣人是如此谦和、如此广阔、如此仁爱,所以才会得到一切万物的尊敬,他的影响力才会像“道”一样长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一句,是在强调平常心的重要性。譬如,有的人喜欢苹果手机,不惜卖肾来换手机;有的人喜欢美颜,不惜弄虚作假来美化自己的臭皮囊;有的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追捧,不惜打肿脸充胖子,让自己从表面上成为富豪;有的人喜欢帅哥、美女,于是这世上就有了西门庆和潘金莲;有的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热衷于唇枪舌剑、口舌辩论,渐渐形成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磁场……如此种种,都是违背了平常心而产生的复杂现象。对天下之人来说,向往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活,这本身并没有对或者错的区分,然而一旦这种向往变成了贪心或者虚荣心,那么美好现象背后的丑恶本质,恐怕也就无可避免了。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念成善,一念成恶——这一念,是如此的不可思议!而这决定性的一念,必然是来自于人心的执念。那么,什么才是消除执念的良药呢?答案就是平常心。而平常心的母体,来自于一个“真字”,真实、真诚、真心,坦然、坦荡、坦率,尊重真理,一切以实事求是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只要具备了这一个“真”字(此真,是绝对的真,是脱离了对立的真,是彻底抛离了“假”的真),具有如此识见和素质的人,就能始终保持着平常心。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句,是在强调“太极模式”的思维方式、逻辑方法,也就是辩证统一的中庸之道。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层境界的人,就是能够智慧圆融、佛道圆满的修行人!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境界,就是断除了差别心、人我执和法我执的境界。那么,什么是太极模式呢?一阴一阳谓之道,不垢不净谓之佛。古往今来,儒释道三家对这种太极模式,引用了诸多名词来进行注解,比如中庸、中观、中立、中道,而民间俗语中的折衷、和稀泥,也是在弘扬太极模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进中有退、退中有进,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爱与恨,吉与凶,福与祸,生与死,真与假,缺点与优点,凡是看似对立的万事万物、万理万法,其本质都是相互依存、互相成就的。一旦领悟到了这层本质,自然就能做到“夫唯不争,是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既然看透了一切现象背后的本质,平常心自然而然的生出,一切执念、贪嗔痴、口舌争执,自然而然也就烟消云散,达到波澜不惊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两边不立、中道不存的境界,是绝对的真)。所以,真正悟道之人,不但能看到神仙佛菩萨端坐在莲花台上,还能看到他们手中都捧着一个“太极图”,而这种圆满的佛道境界,一切都是“等无差别”的!反过来说,执迷不悟的众生,到底问题是出在哪里?之所以执迷不悟,根源出自于:迷惑于表面现象,看不到本质,在片面、偏执、肤浅的见解上具有聪明才智,并且滋生出傲慢的心境。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世人对佛道存有诸多误解,比如认为“无为”就是不作为,“随缘”就是不努力,“不言”就是不说话,“无法可得”就是没有佛法能得到……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佛道而言,无为也就是无不为!所谓圣人的无为,指的是无贪求、无强迫、无束缚、无欲念的作为,是大道无形的作为。顺其自然、一切随缘,指的是在“不违背人之自性、自觉、自悟”的基础之上,圣人通过自身的道德和修行,来感化力所能及的众生。孔夫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指的也是这个道理。无为者,顺势而为也,究竟是“势”在作为,还是“我”在作为?我,也不过是“势”中的一份子罢了,“我”只是懂得借势、顺势之人罢了;不言者,大道无形、法无定法也,佛陀的《金刚经》《圆觉经》《维摩诘经》,处处都在彰显不言之教。佛门的恒顺众生,道家的无为不言,儒学的克己从人,实在是异曲同工,就像是太阳光照万物,水源滋养万物……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从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身上,可以看出这个境界来。现在的父母、教师、修行人,苦口婆心能够做到,用心良苦能够做到,兢兢业业的付出也能够做到,但是不强迫、不霸占、不控制、不占有却难以做到,“施恩莫望报”难以做到,“居功不自傲”难以做到。父母、老师、修行人去教育、塑造别人的时候,往往是以自心的执念为出发点,刻意强求,希望别人能够成为“自己心中想要成为”的人,说白了,就是希望别人能成为“你所需要”的人,这种心态本身就已经违背了佛道,势必会酿成苦果,因为:人各有志。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简而言之,一个人只要能消除了自己心中的傲慢,做到不卑不亢,距离悟道修真,就已经是咫尺之遥了。所以,我给自己立下的座右铭,就是:心平气和,自现光明。
中国文字的造型,是很有味道的,相当耐人寻味!譬如说道、德俩字:道字为首、之,首具有第一、首脑、头部的义理,之的用法更是千奇百妙、不可思议,它还是“走”的象形字(走之旁),联在一起,就是“把头脑里的东西运用在行动当中”,而能被用来实践的思想或者智慧,我们就可称其为道(道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处处都是道);德字,双人旁,为啥不是单人旁?因为这个字的能量,是影响到个人以及多人的,十、象征的是十善业、或者时间,四、象征的是四方、或者空间,最下为一心,为啥是一心?说明没有私心杂念,是一颗很单纯、很洁净的心,联在一起,就是“能量影响到个人以及多人,以修十善业的时间,用来感化四方的空间,具备这样的一颗心”,我们就可称其为德。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德,德是道的具体落实(道行),而道也是德的感悟升华,两者互为表里、相互反哺,正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具有这种识见和修养的人士,我们历来称之为“修行人”!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单从字面上注解,意思是说: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可以叫得上的名,也就不是永恒的“名”了。无,是天地万物的开始;有,是万物产生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能量(徼字,象征着时间和空间,是遍尽虚空的义理)。无和有名虽两者,实出同源,都是玄妙不可言说的,而这难以言说的玄妙,正是开悟佛道的大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面的能量,首先告诉了我们:若要成就佛道,首先要断除一切执念!这是石破天惊的开篇之语,也正是无上佛道的坚实根基。道,决不是永恒不变的,因为道一直是在运行当中,是发展着、运动着、变化着的,所谓水无常形、法无定法,佛道绝对没有固定的形态,一切能用语言、文字甚至行动来定义的“道”,全都是戏论(善巧方便),包括儒家的因材施教,医家的对症下药,政治家的顺势而为,佛门的因势利导,禅宗的一切随缘,全都是善巧方便的道,而不是定死了的道。众所周知,佛陀在弘法的时候,传达过无数的名相,譬如关于佛性的名相,就有“灵魂、元神、自性、如来藏、菩提、真如、法性”等等,名相虽各各不同,但是主旨却殊途同归,这是为了什么?就是因为:名可名,非常名。修行人要想悟道,首先必须断除一切我执,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反过来说,凡是执着于名相、文字、语言甚至行为的人,都是难以圆融悟道的。假使能离一切相,即见如来,则自性成就圆融佛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一句,是强调了辨证主义的重要性。一阴一阳谓之道,世界上的矛盾是无处不在的,其实道就隐藏在这无处不有的矛盾之中。老实说,一切辨证主义的源头,是来自于分别心,这是不争的事实!学习佛法、证实佛法,也脱离不了辨证主义,譬如著名的“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人之所以是人,就因为人有分别心;而佛之所以是佛,就因为佛没有分别心。道德经里关于有和无的辨证关系,佛陀用了“真空妙有”四个字来进行阐解。世人对佛法乃至于佛道的最大误解,就是主观性认为,佛法强调的是空、是虚无主义!倘若能把这个执念扭转过来,相信人人都能悟道。无和有,其实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经历过成住坏空、空坏住成的这么一个循环过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佛用“真空妙有”四个字,来开示佛知佛见,能修证到这个境界的人,在世间能成为大智者、大仁者,出了世间就是佛。为什么说“常无才能观其妙”?打两个比喻:比如把几个杯子清空,处于无的状态,这水杯有方的有圆的、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塑料的有陶瓷的,然后把水分别倒进几个杯子里,你再去观察,会发现杯子里的水,呈现出来各种不同的形态,甚至口感可能都各有不同,这就是“常无观其妙”的道理;又比如,一个人要想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首先必须得虚心,得虚怀若谷,得把自己变成“空心菜”,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广阔空间,才能引进、储存更多的知识资粮,海纳百川就是这样形成的,世界上本来没有海(无),汇聚的溪流多了,也就形成了海,世界上本来也没有路(无),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无是为了成就有,而有是为了证实无!佛道本来无法可得,但为了成就佛道,所以世上“存有”了佛法。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就是不可思议、不可说、难以描述的意思,你说有、它却无,你说无、它却又有,佛、道、鬼神等,皆是这样的属性。“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简而言之,能够体悟到“真空妙有”的人,一旦领悟到了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之妙趣的人,就已经进入了修道、悟道、证道的大门,要想达到真空妙有的意境,必须断除一切我执,人我执和法我执皆要断除。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单从字面上注解,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向往着美好,并且刻意去追求美好,于是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许多丑恶的现象;都明白善良的道理,也都希望这个世界能处处充满善意,于是就产生了不善和伪善的现象。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成,长和短互相对照,高和低互相包容,音和声互相调和,前和后互相依随。所以圣人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深悟无上之妙道,常以出尘脱俗、清静无为的心态来处事,而且圣人并不空谈,依靠一些夸夸其谈的言语来教化众生,乃是通过自身的修行(自律),以圣人之道德,潜移默化来影响众生。圣人之道,在于不辞劳苦做育万物,帮助万物生长却又不去强迫它、控制它,圣人不攀缘、不执着,常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帮助万物的生长,同时也不会居功自傲。正因为圣人是如此谦和、如此广阔、如此仁爱,所以才会得到一切万物的尊敬,他的影响力才会像“道”一样长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一句,是在强调平常心的重要性。譬如,有的人喜欢苹果手机,不惜卖肾来换手机;有的人喜欢美颜,不惜弄虚作假来美化自己的臭皮囊;有的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追捧,不惜打肿脸充胖子,让自己从表面上成为富豪;有的人喜欢帅哥、美女,于是这世上就有了西门庆和潘金莲;有的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热衷于唇枪舌剑、口舌辩论,渐渐形成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磁场……如此种种,都是违背了平常心而产生的复杂现象。对天下之人来说,向往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活,这本身并没有对或者错的区分,然而一旦这种向往变成了贪心或者虚荣心,那么美好现象背后的丑恶本质,恐怕也就无可避免了。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念成善,一念成恶——这一念,是如此的不可思议!而这决定性的一念,必然是来自于人心的执念。那么,什么才是消除执念的良药呢?答案就是平常心。而平常心的母体,来自于一个“真字”,真实、真诚、真心,坦然、坦荡、坦率,尊重真理,一切以实事求是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只要具备了这一个“真”字(此真,是绝对的真,是脱离了对立的真,是彻底抛离了“假”的真),具有如此识见和素质的人,就能始终保持着平常心。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句,是在强调“太极模式”的思维方式、逻辑方法,也就是辩证统一的中庸之道。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层境界的人,就是能够智慧圆融、佛道圆满的修行人!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境界,就是断除了差别心、人我执和法我执的境界。那么,什么是太极模式呢?一阴一阳谓之道,不垢不净谓之佛。古往今来,儒释道三家对这种太极模式,引用了诸多名词来进行注解,比如中庸、中观、中立、中道,而民间俗语中的折衷、和稀泥,也是在弘扬太极模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进中有退、退中有进,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爱与恨,吉与凶,福与祸,生与死,真与假,缺点与优点,凡是看似对立的万事万物、万理万法,其本质都是相互依存、互相成就的。一旦领悟到了这层本质,自然就能做到“夫唯不争,是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既然看透了一切现象背后的本质,平常心自然而然的生出,一切执念、贪嗔痴、口舌争执,自然而然也就烟消云散,达到波澜不惊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两边不立、中道不存的境界,是绝对的真)。所以,真正悟道之人,不但能看到神仙佛菩萨端坐在莲花台上,还能看到他们手中都捧着一个“太极图”,而这种圆满的佛道境界,一切都是“等无差别”的!反过来说,执迷不悟的众生,到底问题是出在哪里?之所以执迷不悟,根源出自于:迷惑于表面现象,看不到本质,在片面、偏执、肤浅的见解上具有聪明才智,并且滋生出傲慢的心境。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世人对佛道存有诸多误解,比如认为“无为”就是不作为,“随缘”就是不努力,“不言”就是不说话,“无法可得”就是没有佛法能得到……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佛道而言,无为也就是无不为!所谓圣人的无为,指的是无贪求、无强迫、无束缚、无欲念的作为,是大道无形的作为。顺其自然、一切随缘,指的是在“不违背人之自性、自觉、自悟”的基础之上,圣人通过自身的道德和修行,来感化力所能及的众生。孔夫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指的也是这个道理。无为者,顺势而为也,究竟是“势”在作为,还是“我”在作为?我,也不过是“势”中的一份子罢了,“我”只是懂得借势、顺势之人罢了;不言者,大道无形、法无定法也,佛陀的《金刚经》《圆觉经》《维摩诘经》,处处都在彰显不言之教。佛门的恒顺众生,道家的无为不言,儒学的克己从人,实在是异曲同工,就像是太阳光照万物,水源滋养万物……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从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身上,可以看出这个境界来。现在的父母、教师、修行人,苦口婆心能够做到,用心良苦能够做到,兢兢业业的付出也能够做到,但是不强迫、不霸占、不控制、不占有却难以做到,“施恩莫望报”难以做到,“居功不自傲”难以做到。父母、老师、修行人去教育、塑造别人的时候,往往是以自心的执念为出发点,刻意强求,希望别人能够成为“自己心中想要成为”的人,说白了,就是希望别人能成为“你所需要”的人,这种心态本身就已经违背了佛道,势必会酿成苦果,因为:人各有志。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简而言之,一个人只要能消除了自己心中的傲慢,做到不卑不亢,距离悟道修真,就已经是咫尺之遥了。所以,我给自己立下的座右铭,就是:心平气和,自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