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吧 关注:1,226贴子:5,646
  • 2回复贴,共1

我对战国纵横家书的质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 ,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大量帛书其中有一部分共二十七章一万七千多字 , 内容性质类似现存的 《战国策》 。二十七章中有十一章与现存的《战国策》、《史记》 有关, 文字大体相同。 其它十六章则是在埋藏之后, 出土之前一直未见人们称引的。
这份帛书 , 没有书名 , 不知道作者是谁 。 在二十七章中, 没有发现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 “ 邦”字 , 只看到相应于 “ 邦” 字的 “ 国” 一字 。 对惠帝刘盈、文帝刘恒的 , “盈” 与 “恒”都没有避讳。 可知这份帛书写的时间是在西汉初年, 约当公元前一九四年左右。 这份帛书埋藏的时间, 据三号汉墓出土的其它文字 , 可以知道是汉文帝刘恒初元十二年 ( 前 16 8 ) 二 月 。 它是软侯利仓的陪葬品。
而这些书说 , 至少是从三种不同的本子上抄来的 。 ( 1 ) , 从第一章到第十四章, 除去第十三章属于韩聂之外 , 其它都是某一个人的游说材料 , 性质 、体例相同。 不仅内容互有联系 , 而且编排的次序也较有条理。在文字方面 , 都把 “ 勺” 字当作 “ 赵” 字 , “ 乾” 字当作 “ 韩”字 。 证明这十三章是从一个本子上抄来的 。 ( 2 ) , 从第十五章到第十九章 , 这五章的每章之末都有统计数字 。第十九章除了本章的字数“ 三百 ” 之外 , 还有 “ 大凡二千八百七十” 的一句总数字。 . 这个总数字恰好符合于这五章的总字数。 可见这五 章是从另一个本子上抄来 的 。 ( 3 ) , 从第二十到第二十七章, 其中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这三章都和上述第一部分的 游说材料性质相 同 , 却不与 第一部分十三章联在一起 。 “ 赵” 不写作 “ 勺” , “ 韩” 也不写 作 “ 乾” 。 这充分说明 又是从另代个本子上抄来的。 从其中时间次序相 当紊乱这点来看 , 更可以知道来源可能还不止一个本子 。知道有三种以上不同的本子这三点以后 , 可以进一步作如下的探讨。
司马迁作出判断的依据
1:司马迁在《六国年表》中说:余於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後,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而在《六国年表》中张仪记录多达八条,而有关苏秦的记录仅一条,但苏、张纵横的时间线索却仍相当清楚。《秦本纪》记载张仪事迹,与《六国年表》完全一致,两者在时间上也全都吻合。
2:司马迁在《燕召公世家》称: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三年卒,子今王喜立。这明显是抄录燕国史记未来得及发现并修改写留下来的痕迹。
3:李薪是荀卿的学生 。 《李斯列传》记载李斯写给秦始皇的《谏逐客书》 , 其中有一段说 :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近代有人不信苏秦有 “ 连 六 国 从 亲一 事 , 说是苏秦死后的附会 , 说苏秦未死之前绝无六国合从之必需 , 亦绝无六国合从之可能 , 又绝无六国合从携秦之痕迹。 这是不正确的 。 李斯上书谏逐客 , 事在公元前 二三七年距离张仪之死不过五六十年。 李斯对于张仪 “ 散从事秦” 的历史故实当然是很清楚的 。 由此可知苏秦年辈晚于张仪的说法 , 是没有根据的。
4汉代初年, 苏秦的同乡后辈贾谊 , 在所著《过秦论》中说: 六国之士有宁越、 徐尚、 苏秦 、 桂赫之属为之谋。这里苏秦、 杜赫的行辈先后 , 其排列一定有事实根据 。《战国策》 一纪载杜赫和昭阳同是南方楚国的谋士 , 他们的活动年代 , 则和苏秦同时而稍后。证明 《过秦论》 中的排列是正确的。贾谊的孙子贾嘉 , 是司马迁的好友 。司马迁说贾嘉最好学, 世其家,与余通书、 贾谊家的藏书, 司马迁看到了一部分。 司马迁编写 《史记》 , 对苏秦、 张仪, 相当重视 , 特别对苏秦有深切的同情 , 他把 《苏秦列传》 排在 《商君列传》 之后 , 次才是 《张仪列传》 , 说明苏秦年辈并不后于张仪 。
5:《史记》载录苏秦、张仪等人的事迹,常常超出《战国策》的范围,不少记事与《战国策》有异,而有些事件虽然与《战国策》相同,而文辞往往各异。这表明司马迁看到了《战国策》以外的不少纵横家资料。
6: 在他四十二岁之后编写 《史记》 , 关于战国时期的一部分 , 有些材料和这二十七章里的某些部分完全相同 , 特别是 《赵世家》 触龙说赵太后一段 , 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差异 。 可见这二十七章虽被埋藏 , 别的类似这份帛书的材料 , 却在民间 , 在皇家, 都有收藏。
刘向对苏秦的判断
在战国策书录中记载: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代、厉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然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之。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从。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向事秦。这里表明了苏秦张仪是同一时期的对手,而且强调了苏秦在张仪之前。
刘向的依据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著录有“《苏子》三十一篇。”原注:“名秦,有《列传》。”“《张子》十篇。”原注:“名仪,有《列传》。”刘向校书时,《苏子》、《张子》俱在,而诸子部分又是由刘向亲自校定他在《战国策书录》中对苏秦、张仪以及苏氏兄弟三人先后时序的论述,应属可信。
然而 刘向校定了 《战国策》 , 后来又编 写了一本 《新序》 , 一本 《说宛》 。 在这两部书里 , 他不避重复地又采取了三十多章和 《战国策》 不同而同 、 向同不同的材料。 所有这些情况 , 在 《史记》 、 《战国策》 、 《新序》 、 《说苑》 中, 篇章童复矛盾既有相同之处, 也 有同中有异之处 , 还有不相同之处, 他 们所看到的材料 , 既是 “ 错乱” , 又是 “ 蹂杂” , 又是 “ 复重” , 那些所谓 “ 百家杂语 ” , 必须有待于“ 整齐” 。 这些情况充分说明了战国时期那些游士遗存下来的材料, 确实不在少数。 这些数量众多的材料 , 有的他们接触到了 , 有的他们还没有接触到。 马王堆帛书二十七 章中有十六 章之多不见于 《史记》 , 又不见于 《战国策》 , 这就是明显的证据。
不过在战国纵横家书第十七章谓起贾章 , 有一个不知姓名的说客对秦国御史起贾进行游说。 从他那番话里的 “ 以燕王之贤 , 伐齐 , 足以刷先王之耻” 这句来看 , 这是公元前二八五年即燕昭王 二十七年派乐毅至赵联合秦赵韩魏一道伐齐时说的话 。在这番话的结尾 , 那个说客抛出了 “ 武安君弃祸 存身之夬(诀 )” 这一句 , 提到了 “ 武安君” 这个名称。 战国时期 有三个武安君 , 即: 苏秦、 白 起 、 李牧。 这个 “ 武安君” 是谁呢? 根据 《白起列传》 , 白起在秦昭王二十九年 ( 前2 7 8 ) “ 迁为武安君 ” 。 这个说客说这番话的时候是在公元前二八五年 , 也就是说这时白起还没有被封为武安君。 至于李牧 , 时代更后 , 按照《赵世家》的记载他是在赵幽缪王迁三年 (前 2 3 3 ) 被封为武安君的 , 与此更不干。 那末尾这个 “ 武安君” 必然是苏秦无疑了。然而战国纵横家书对苏秦的死亡时间记载 苏秦的年辈比张仪晚,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这不是矛盾的吗?这也不恰好表明史记的记载是正确的吗?
而且曾经参加齐国视下学派的荀子 , 和在齐国活动的苏秦 , 时间后先相接 。荀子在他所著的 《臣道篇》 里说 : “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也。齐之管仲、晋之咎犯、楚之孙叔敖,可谓功臣矣。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 ” 荀卿说得非常清楚 , 次序是苏秦在前张仪在后 。 如果苏秦年辈比张仪晚,荀子恐不会作这样的排列。而司马迁之后 , 扬雄在 《法言 · 孝至篇》 里说 “庳则秦、仪、鞅、斯亦忠嘉矣 ” 。 扬雄把苏秦排在张仪之前 , 就如同把商鞍排在李斯之前一样 , 也证明苏秦早于张仪。 班固 《汉书 · 古今人表》 区别九等人物 , 把苏秦 、张仪和齐宣王辟疆并列于第六行 , 次序则苏秦在张仪 、 齐宣王之前 。 又把苏代、 苏厉并列于第五行 , 次序则苏代、 苏厉在犀首 、 公仲朋之后。 可见班固也认为苏秦决不比张仪后死 , 也决不可能死于齐滑王亡国的时候 。


IP属地:江西1楼2020-03-22 08:17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7-06 00:58
    回复
      学习了准备去看看楼主提到的文章。苏秦的生平和时间线真的是很复杂呢,楼主有整理过战国纵横家书、战国策、史记之外的各种关于苏秦的记载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7-06 01: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