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茧的春天吧 关注:78贴子:2,869
  • 1回复贴,共1

历史文人与竹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竹子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植物资源之一。竹子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最早的书册不是用纸张印制,而是用竹子制成的。书的量词不是“本”,而是“册”(或是卷)。书是用毛笔(或刀具)将文字写(刻)在削好的一条条竹片上,写(刻)到一定数量时,就用绳子捆绑起来,这些捆绑起来的一捆捆竹片,就是一册册(一卷卷)书。自汉代发明造纸以后,才将文字书写在纸上,装订成一本本书。就连写字的笔杆也是用竹子制成的。即使是汉代沿用至今的纸张,也离不开竹,纸张也是用竹子制成的。可见,竹子与我国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
    竹子文化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之一。有人将书简(书册)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象征。从“罄竹难书”便可略知一二。“罄”:意即用尽,“竹”:则是用来写字的竹简,“书”:这里的“书”是动词而不是名词,是“书写”之意。“罄竹难书”,意为用尽所有的竹子作竹简也难写完。原指罪恶极多写也写不完,也指事实太多难以尽写。《吕氏春秋·明理》载“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也有载:“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孙中山的《历年政治宣言》亦言:“自满清盗窃中国,于今二百六十有八年,其间虐政罄竹难书。”这都说明,竹子,是我国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竹简,与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竹子也就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象征。“罄竹难书”便成拉广为流传、千古不变的成语。至今脍炙人口的“竹报平安”一语所说的“竹”,也指“家书”,故“竹报平安”,就指“平安家书”。因而,历代文人与竹子有着密切的关系。
    历代文人与竹子有着不解之缘。“竹林七贤”是西晋正始(魏齐王曹芳年号)年间的七位文人名士,指的就是当时著名的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位文人组成的名士集团。他们常宴席于竹林之下,为竹林之游,比喻清廉淡雅、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其中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大。南朝刘宋宗室、曾被袭封临川王的刘义兴的《世说新语》中的《共道“竹林”优劣》载:“谢遏诸人共道‘竹林’优劣”,当众人议论“竹林七贤”的高下优劣时,谢遏云:“先辈初不臧贬‘七贤’。”(前辈们从来不对七位贤人妄加评论)。故笔者也无意妄加评论。
    盛唐时期也有“竹溪六逸”之说。据《新唐书·李白传》载:唐代大诗人李白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六人共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称“竹溪六逸”。
    历代文人赞誉竹子风格,咏竹、喻竹的诗文是不少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卫风·淇奥》就有这样的名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诗中每段都重复吟咏绿竹,表达了“河湾淇水流来,绿竹一片良材。……河湾淇水叮咚,绿竹一片葱葱。……河湾淇水鸣琴,绿竹一片如林。……”以竹子的优美风格和“圭壁一般温馨”的竹林环境,咏喻“文采风流贤士”,节奏铿锵,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被誉为首创五言诗之一的古诗《冉冉孤生竹》,诗曰:“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仅此几句,言简意赅,道出了男女爱情如绿竹扎根泰山般的根深蒂固,像竹子节节向上,不断增长的深厚感情。这以竹子为题的五言诗,文温以丽,意深而远,真是惊世骇俗,一字千金。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两位主要代表之一的王维,其山水田园诗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山居秋暝》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的名篇,同样咏及竹子。诗中生动地描绘出秋天傍晚的竹林、松间静谧的自然美,富于浓郁的诗情画意。雨后的山村,清新的空气,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泉流,竹林中洗衣少女的欢笑声,莲丛中晚归的渔舟,这一切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啊!在这诗情画意之中,尤其是在竹和松的形象里,寄托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审美理想。



1楼2009-10-18 13:01回复
        王维还有以竹子为题的五言绝句名篇《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作者在夜晚独坐竹林中弹琴长啸,却没有知音者相随,前来相伴的唯有一轮明月。全诗写出了竹林清雅绝俗的意境。
        盛唐诗坛另一位“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孟浩然在他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中也有言竹的名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晨诣超师院谈禅经》篇中有言竹的名句:“苔色连深竹”,在《鱼翁》中也有“吃汲清湘燃楚竹”的佳句。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在他的《长恨歌》的名篇中也有言竹的佳句:“缓歌慢舞凝丝竹”,以衬托、赞喻杨(玉环)李(隆基)恋情。唐代诗人钱起在他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中有“竹怜新雨后”的名句,盛唐大诗人李白在他的《连理枝》中也有“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守羊车未至”的名句。……历代名家描写竹子的名篇名句不胜枚举。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李本洁直接描写我们肇庆广宁盛产竹子而驰名中外的名篇《宁阳竹枝词》。共八首,其中第一首这样写道:“山凹几顷种箐篁,抵得东田万亩粮。拣取竹公凭客贩,连排凤尾广州商。”诗中盛赞竹子生产的重要:“抵得东田万亩粮”,是竹子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真实写照。

        竹子不但可以制作很多家具和日常用具,而且还可以用来盖房子,甚至还可以造楼房。宋初文学家王禹有《黄冈竹楼记》一文,文章开篇便说:“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刳:剖,挖空),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文章还说,用竹子造楼房,有很多别致之处:“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平时,“宜鼓琴,琴声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文章后半部还用很大篇幅描写在竹楼这个特定环境中生活的清高淡雅和闲情逸致。《黄冈竹楼记》是王禹被贬黄州任知州时所作。他敢于言事、直谏,在政治上屡遭挫折,故愤激不平,鄙视权贵,产生了豁达自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这种思想情绪都反应在文章之中。文章风格潇洒疏淡。特别是写竹楼的雨声、雪声、鼓琴声、咏诗声、下棋声、投壶声,都各具特色。而这些独具特色的声音,“皆竹楼所助也”,这就是竹楼特有的别致之处。而这些独具特色的声音,又共同烘托出一个清幽宜人的境界,反应了作者潇洒澹泊的生活情趣。
        竹子不但有着广泛的用途,竹笋还可以成为筵席上的美味佳肴。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初到黄州》一诗中就有“好竹连山觉笋香”的名句,说的是诗人看到了满山美好的竹林,就好像闻到了竹笋的芳香。苏轼曾被贬黄州。黄州多竹,当地竹笋芳香迷人,极为可口。这首诗便是描写苏轼对田园风情的沉迷与依恋。喜吃竹笋的人,当他登山郊游,看到满山竹林时,就不由得联想到这种“好竹连山觉笋香”的独特意境。
        历代文人不仅在其诗文中盛赞竹,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中也不能没有竹。南北朝时期的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王子猷令种竹》一文载:“王子猷赏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正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指的就是哪能一天没有竹呢!可见其对竹子的偏爱,足以说明,竹子与文人密不可分的关系。
        宋代文学泰斗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诗中拿肉和竹作比较,极言竹子对人尤其是文人的重要:人可以没有肉吃。不吃肉只会使人逐渐变瘦,但若没有竹子可供观赏,却会使人变得庸俗。比喻贴切,令人折服。诗中还说到,人世间那里会有像“扬州鹤”那样十全十美的,完全合符理想的事情呢?(传说古时候有几个人聚在一起,各自诉说自己的愿望:一个希望能作扬州刺史;一个想当十万富翁;另一个但愿能骑仙鹤升天成仙;最后一个既愿“腰缠十万贯”,又想当扬州刺史,还想“骑鹤上扬州”,言下之意这个人但愿同时拥有其他三个人的愿望。后人就以“扬州鹤”来代表十全十美的、理想化的事物,也就是指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奢望。)苏轼在诗中隐喻着:人世间何须“扬州鹤”呢?有竹则足矣!
    


    2楼2009-10-18 13: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