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箫演奏,所有的吹管乐演奏、声乐演唱都要求气沉丹田,但要怎么做才能让气“沉”丹田呢?说法有很多:收小腹、鼓肚子、吸气时两肋扩展、各种呼吸法、让气吸到脚底下……
很多箫友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着手。这是因为这些说法或是一种表象,或者一种手段,但是都没有说到根本。要真正做到“气沉丹田”,首先要弄明白这种控制过程以及控制的途径。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支配、指挥的。思想支配人的身体做出各种动作、行为,如:举手、跑跳、包括吹奏时手指的技巧运用、口风的运用等,都是思想直接指挥人的身体完成的,可称之为直接控制。还有一种人的思想指挥人的身体做出的身体行为,并不是由思想直接指挥完成的。例如:哭、笑、脸红等,人没有办法直接控制,而是通过获得一种情绪的感受来让身体完成此类行为,我称之为间接控制。
箫演奏时“气沉丹田”其实就是思想对身体一种间接控制行为,如果不知道其中原理,自然无从下手,或者有的人感觉好能做到,但讲不出来,从而导致“气沉丹田”成为一种很玄的理论。其实“气沉丹田”就是人的思想主动获得一种感觉,让感受去指挥气“沉”入丹田之中。那这种感受是什么呢?没有语言可以表达出来,这种感受类似于“打哈欠”、“闻花香”、“深呼吸”,但是不完全一样。我们可以利用“打哈欠”、“闻花香”、“深呼吸”时的感觉通过练习引导自己找到“气沉丹田”的正确感觉。在吹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好“气沉丹田”的感觉:这样气就有了支点,同时喉器会下沉并保持稳定,口腔、咽部空间加大,气束更加集中,箫的音色更加圆润、通透、气效率提高、演奏耐力增加。这种获得的感觉其实就是让自己找到一种吹奏箫的状态,并进入其中,吹奏时始终保持好这种感觉,就可以做到气一直“沉”在丹田。这样一来,“气沉丹田”就具有了可操作性,其实是弄明白了其中的原理,会豁然开朗,就这么简单。
不仅是箫的演奏,一切的艺术学习都应当遵循“大道至简”的原则,多做减法,少做加法。抛去无用的、甚至让人进入误区的繁杂的理论,以自然为基础,边思考边练习,总结经验,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进步的更快。无论什么理论,先经过自己一番思考尝试,再决定是否运用,哪怕是老师讲的,也要去思考一番,做一个有主见的学习者,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东西。拿来主义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有所提升,而且很容易走入误区出不来。
以上言论仅代表凉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另外:因为有很多箫友建议我开直播,以方便交流,我虚心接纳。所以开通了DY,搜索 凉月 或 liangyueqinxiao关注,不定期进行线上学习交流分享会,欢迎参与!
很多箫友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着手。这是因为这些说法或是一种表象,或者一种手段,但是都没有说到根本。要真正做到“气沉丹田”,首先要弄明白这种控制过程以及控制的途径。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支配、指挥的。思想支配人的身体做出各种动作、行为,如:举手、跑跳、包括吹奏时手指的技巧运用、口风的运用等,都是思想直接指挥人的身体完成的,可称之为直接控制。还有一种人的思想指挥人的身体做出的身体行为,并不是由思想直接指挥完成的。例如:哭、笑、脸红等,人没有办法直接控制,而是通过获得一种情绪的感受来让身体完成此类行为,我称之为间接控制。
箫演奏时“气沉丹田”其实就是思想对身体一种间接控制行为,如果不知道其中原理,自然无从下手,或者有的人感觉好能做到,但讲不出来,从而导致“气沉丹田”成为一种很玄的理论。其实“气沉丹田”就是人的思想主动获得一种感觉,让感受去指挥气“沉”入丹田之中。那这种感受是什么呢?没有语言可以表达出来,这种感受类似于“打哈欠”、“闻花香”、“深呼吸”,但是不完全一样。我们可以利用“打哈欠”、“闻花香”、“深呼吸”时的感觉通过练习引导自己找到“气沉丹田”的正确感觉。在吹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好“气沉丹田”的感觉:这样气就有了支点,同时喉器会下沉并保持稳定,口腔、咽部空间加大,气束更加集中,箫的音色更加圆润、通透、气效率提高、演奏耐力增加。这种获得的感觉其实就是让自己找到一种吹奏箫的状态,并进入其中,吹奏时始终保持好这种感觉,就可以做到气一直“沉”在丹田。这样一来,“气沉丹田”就具有了可操作性,其实是弄明白了其中的原理,会豁然开朗,就这么简单。
不仅是箫的演奏,一切的艺术学习都应当遵循“大道至简”的原则,多做减法,少做加法。抛去无用的、甚至让人进入误区的繁杂的理论,以自然为基础,边思考边练习,总结经验,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进步的更快。无论什么理论,先经过自己一番思考尝试,再决定是否运用,哪怕是老师讲的,也要去思考一番,做一个有主见的学习者,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东西。拿来主义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有所提升,而且很容易走入误区出不来。
以上言论仅代表凉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另外:因为有很多箫友建议我开直播,以方便交流,我虚心接纳。所以开通了DY,搜索 凉月 或 liangyueqinxiao关注,不定期进行线上学习交流分享会,欢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