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宏达医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角膜内皮移植的发展与演变
角膜内皮移植是角膜成分移植的一种,由于术后光学效果好、术后排斥反应低而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该术式的手术量也在逐年增加。如今,角膜移植手术已成为角膜内皮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
从角膜内皮移植手术出现至今,有着如下的变化趋势:切口越来越小、植片越来越薄、术后视力越来越好、并发症越来越低。手术先后经历了多次演变,包括DLEK(后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2000年)、DSEK(后弹力层剥除角膜内皮移植术,2004年)、DMEK(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2010年)等等,DMEK是近年来角膜内皮移植手术的最高追求。
DSEK(Descemet Stripping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去除病变的后弹力膜和内皮细胞层,移植带有部分角膜后基质的内皮植片,术后角膜厚度增加,尽可能维持了眼表的完整性,减少了散光。此种手术方法的特点是损伤少、排斥反应小、视力恢复快。
DMEK (Descemet Membrane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去除病变的后弹力膜和内皮细胞层,移植健康的后弹力膜和内皮细胞层,解剖层次完美,术后视力恢复好而快。
对大多数医生而言,DSEK仍然是最常见的EK手术。国内DMEK尚处于初级阶段,要循序渐进地开展。DMEK是真正的角膜内皮移植,不得不谈到DMEK的喜人优势。
二、DMEK有其特定的优势:
DMEK具有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理念,仅移植带有健康内皮细胞的后弹力层,而保留受体角膜所有健康组织,其手术后的解剖结构更符合角膜的生理状态,因此,视力恢复得更快。
因组织成卷曲的薄膜,使小切口成为可能。DMEK采用的透明角膜隧道式切口,有效降低了术后散光。
与DSEK相比,DMEK可以产生一个更规则的后角膜基质表面,减轻了术后水肿及组织愈合反应,显著降低了高阶相差,术后视觉效果更好。
移植排斥率明显下降:DMEK 1%,DALK(LK)5%,DSEK 10%,PK 20%。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黄挺教授)
黄挺教授DMEK手术视频欣赏:
黄 挺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JM病科主任。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美国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的Casey 眼科研究所任访问学者。主要专长为角膜病和眼表病。是国内最早开展角膜内皮YZ手术的医生之一,率先开展了规范的临床角膜内皮YZ,并在多家著名医院进行手术示范,在国内各种学术会议上进行了50余场的演讲,为促进我国角膜内皮YZ手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角膜内皮YZ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角膜内皮YZ的术后并发症很大程度上是由角膜内皮片质量问题引起的,如角膜内皮片质量差会引起角膜不透明、角膜水肿等,导致移植失败。因此,在选择角膜内皮片时,如内皮片的内皮细胞数量偏少、患者年龄偏大、或是在手术取片过程中过多地损伤了角膜内皮细胞等,都是术后导致角膜内皮片功能状态不佳的原因。
角膜内皮片的贴合不佳也是并发症之一,极易导致角膜水肿。这可能是由于前房打气时角膜气泡游走、或在手术中保留了黏弹剂使角膜片与角膜贴合不紧密、或是角膜内表面不太光整,都会导致角膜内皮片和角膜之间存在空隙,导致角膜内皮片的脱位等问题。如果是局限性的小面积贴合不好,暂且不需要处理,角膜内皮片会自行贴合完全。如果角膜与角膜内皮片之间缝隙过大,则需要再次前房注气使其贴合。
此外,青光眼也是角膜内皮移植术后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在没有及时放气的情况下会引起瞳孔阻滞,房水引流障碍,从而导致青光眼。因此建议在手术中同时行虹膜周切术来维持眼部前后房的交通,并根据植片情况及时放掉气泡。同时要和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清楚,如果眼睛有胀痛情况应及时告诉医师,以便医师尽早将气泡处理,避免青光眼的发生。
四、哪些患者更适合DMEK
对于DMEK的适应症,首先患者的前房要有一定的深度,但是不能太深;同时要求患者眼部有完整的虹膜表面,这样DMEK操作起来更方便。根据这两个特点,DMEK手术适应证主要是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白内障术后角膜失代偿或者是角膜内皮病变虹膜完整的患者。对于手术操作熟练的医师来讲,其适应证可扩大,包括ICE综合征、青光眼患者等。
由于DEMK手术操作时难判断角膜内皮在角膜前房里的情况,若患者虹膜表面不光滑、角膜片在前房很难打开,就会和不光滑的虹膜形成粘连,造成角膜片不能正常展开,从而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建议角膜基质不透明的患者不做DMEK手术。其次,玻切眼患者也最好不选DMEK,因为玻切眼又叫“水眼”,前房很难变浅,无法使植片舒展。此外,无晶状体眼患者也不建议选择DMEK,因为打气泡时气泡会进入玻璃体腔,难以舒展顶起角膜内皮。
(摘自国际眼科时讯 复旦大学附属
眼耳鼻喉科医院 徐建江教授)
一、角膜内皮移植的发展与演变
角膜内皮移植是角膜成分移植的一种,由于术后光学效果好、术后排斥反应低而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该术式的手术量也在逐年增加。如今,角膜移植手术已成为角膜内皮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
从角膜内皮移植手术出现至今,有着如下的变化趋势:切口越来越小、植片越来越薄、术后视力越来越好、并发症越来越低。手术先后经历了多次演变,包括DLEK(后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2000年)、DSEK(后弹力层剥除角膜内皮移植术,2004年)、DMEK(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2010年)等等,DMEK是近年来角膜内皮移植手术的最高追求。
DSEK(Descemet Stripping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去除病变的后弹力膜和内皮细胞层,移植带有部分角膜后基质的内皮植片,术后角膜厚度增加,尽可能维持了眼表的完整性,减少了散光。此种手术方法的特点是损伤少、排斥反应小、视力恢复快。
DMEK (Descemet Membrane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去除病变的后弹力膜和内皮细胞层,移植健康的后弹力膜和内皮细胞层,解剖层次完美,术后视力恢复好而快。
对大多数医生而言,DSEK仍然是最常见的EK手术。国内DMEK尚处于初级阶段,要循序渐进地开展。DMEK是真正的角膜内皮移植,不得不谈到DMEK的喜人优势。
二、DMEK有其特定的优势:
DMEK具有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理念,仅移植带有健康内皮细胞的后弹力层,而保留受体角膜所有健康组织,其手术后的解剖结构更符合角膜的生理状态,因此,视力恢复得更快。
因组织成卷曲的薄膜,使小切口成为可能。DMEK采用的透明角膜隧道式切口,有效降低了术后散光。
与DSEK相比,DMEK可以产生一个更规则的后角膜基质表面,减轻了术后水肿及组织愈合反应,显著降低了高阶相差,术后视觉效果更好。
移植排斥率明显下降:DMEK 1%,DALK(LK)5%,DSEK 10%,PK 20%。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黄挺教授)
黄挺教授DMEK手术视频欣赏:
黄 挺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JM病科主任。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美国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的Casey 眼科研究所任访问学者。主要专长为角膜病和眼表病。是国内最早开展角膜内皮YZ手术的医生之一,率先开展了规范的临床角膜内皮YZ,并在多家著名医院进行手术示范,在国内各种学术会议上进行了50余场的演讲,为促进我国角膜内皮YZ手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角膜内皮YZ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角膜内皮YZ的术后并发症很大程度上是由角膜内皮片质量问题引起的,如角膜内皮片质量差会引起角膜不透明、角膜水肿等,导致移植失败。因此,在选择角膜内皮片时,如内皮片的内皮细胞数量偏少、患者年龄偏大、或是在手术取片过程中过多地损伤了角膜内皮细胞等,都是术后导致角膜内皮片功能状态不佳的原因。
角膜内皮片的贴合不佳也是并发症之一,极易导致角膜水肿。这可能是由于前房打气时角膜气泡游走、或在手术中保留了黏弹剂使角膜片与角膜贴合不紧密、或是角膜内表面不太光整,都会导致角膜内皮片和角膜之间存在空隙,导致角膜内皮片的脱位等问题。如果是局限性的小面积贴合不好,暂且不需要处理,角膜内皮片会自行贴合完全。如果角膜与角膜内皮片之间缝隙过大,则需要再次前房注气使其贴合。
此外,青光眼也是角膜内皮移植术后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在没有及时放气的情况下会引起瞳孔阻滞,房水引流障碍,从而导致青光眼。因此建议在手术中同时行虹膜周切术来维持眼部前后房的交通,并根据植片情况及时放掉气泡。同时要和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清楚,如果眼睛有胀痛情况应及时告诉医师,以便医师尽早将气泡处理,避免青光眼的发生。
四、哪些患者更适合DMEK
对于DMEK的适应症,首先患者的前房要有一定的深度,但是不能太深;同时要求患者眼部有完整的虹膜表面,这样DMEK操作起来更方便。根据这两个特点,DMEK手术适应证主要是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白内障术后角膜失代偿或者是角膜内皮病变虹膜完整的患者。对于手术操作熟练的医师来讲,其适应证可扩大,包括ICE综合征、青光眼患者等。
由于DEMK手术操作时难判断角膜内皮在角膜前房里的情况,若患者虹膜表面不光滑、角膜片在前房很难打开,就会和不光滑的虹膜形成粘连,造成角膜片不能正常展开,从而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建议角膜基质不透明的患者不做DMEK手术。其次,玻切眼患者也最好不选DMEK,因为玻切眼又叫“水眼”,前房很难变浅,无法使植片舒展。此外,无晶状体眼患者也不建议选择DMEK,因为打气泡时气泡会进入玻璃体腔,难以舒展顶起角膜内皮。
(摘自国际眼科时讯 复旦大学附属
眼耳鼻喉科医院 徐建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