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巴诗词吧 关注:1贴子:7
  • 1回复贴,共1

30岁才参加科举的王昌龄一举及第,失意又失意丨唐巴男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诗人,边塞诗的创始人。他的七绝,气势如虹,意象深远,被称为七绝圣手。他才思敏捷,过目不忘,一心想在朝廷之上,建功立业,为天下百姓谋求安居乐业,可就是这样的王昌龄30岁才参加科举,为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昌龄虽然生在书香世家,但是已经没落,他从小是半个农夫,他一边耕种,一边学习,但是闲暇时间太少,读的书不够多,直到23岁,当时同龄人王维已经科举及第,但是王昌龄依旧没有半点去参加科举的心思,转而去嵩山学道,其实学道是假,读书是真。就这样转眼又三年,王昌龄觉得读得差不多了,但是只读书不够,书上说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是王昌龄开始游历生活,去了河东并州、潞州,一年后赴河陇,出玉门关,来到了塞外,写了非常多的边塞诗歌。就这样兜兜转转,王昌龄就29岁了,隐居了一年,总结下读书、行万里路的经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次年,王昌龄终于参加科举考试了,当时刚刚而立之年的王昌龄,看着十二三岁的考生,再看看六十多的考生,王昌龄只是觉得他是其中一个芥子,并无区别。在这一年,王昌龄科举及第,名声更为大噪,并当了一个9品小官秘书省校书郎。王昌龄觉得官小没关系,慢慢上去就行。可惜当时官场小人都嫉妒他的才能,导致他一贬在贬,当了米粒大小官员,前途遥遥无望。就这样过了7年,王昌龄不想这样下去,就参加了博学宏辞科(科举及第后才能参加的),结果又一举考中了,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看似官变大了,却更远离政治中心,失意后再次失意。之后的王昌龄再无升迁之望,虽然也做出过努力,但是依旧被打压,被贬,一直处于失意之中。
王昌龄一生不得志,可以说一点都没有,但是同样失意的朋友有很多,有诗仙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都有深厚的友谊,特别是李白,几乎可以称兄道弟了,所以王昌龄的名气很大。甚至被杀身亡,大家能想到的理由也只有嫉妒这一答案。

唐巴男装将这个失意又失意的诗人,将他的诗句融于服装之中,做成轻奢运动风服饰,以传承他优秀的诗篇。


1楼2020-06-23 16: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