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育儿问题来自雅恩家长社区的融融妈:
我家男宝2岁2个月,刚开始说话,会有意无意地叫“爸”,“妈”,还会发出“啊”“哦”的音,还有打喷嚏的“阿嚏!”明明一岁多的时候,还有更多会说的字词,现在都没有了。这是什么情况,是发育落后了吗?
我们知道,参照儿童能力发展里程碑,孩子在14-16个月的时候,就有能力可以说出10个左右的单字,到24个月也就是2岁上下,应该可以表达50个左右的字词。但是,这个情况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是不一样的。我家旋风2岁半之前,也是像这位妈妈描述的情况类似,所以参照里程碑的话,语言表达这块确实有些落后,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该怎样帮助孩子,打好基础,为之后的语言爆发做准备。
下面从两点来帮这位妈妈正确理解这个现象。
第一,我们一般提倡把语言和沟通放在一起来看。我建议妈妈除了关注孩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社交沟通互动的表现和发展。
比如说:孩子对于家人发起的主动社交沟通行为能否正确及时的理解并作出回应(这里的社交沟通行为,可以是妈妈说了一句话,也可以是妈妈做了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同样的,对孩子来说,他的回应方式可能是笑一下,皱个眉头,伸手,或者是“咿咿呀呀”的口语)。
如果孩子经常性地能够明确地回应父母,只是语言的表达还不足,那就不必太过担忧。
第二,我也提供给这位妈妈几个亲子互动小策略,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1.当孩子发出爸爸或妈妈的声音,可以立即引导,如:带著他指一指,这是妈妈、这是爸爸,或是给予孩子立即的回应,如:当孩子喊妈妈时,和他说,哟!妈妈在这,先协助孩子把说出来的词语和相对应的事物做连结,而且要不厌其烦的练习唷!
2.另外可以玩一些角色的扮演及动作模仿游戏,如:先和孩子说自己是谁(我是妈妈、这是爸爸、这是宝宝),接着进行动作游戏,妈妈–拍拍、爸爸–拍拍、宝宝–拍拍。通过这种全身反应法,让孩子在接受语言信息的同时,有更多其他的感觉讯息刺激输入,这样也能促进孩子理解和吸收这些语言讯息。(这里补充说明一点,像是在这个拍手的活动里,就有拍手的声音,和拍手动作带来的触觉等感觉刺激)。
3.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描述,主动描述。这也是我们反复分享给大家的!看到孩子在看什么,观察到孩子在关注什么,甚至是揣测孩子现在可能在想什么,然后像旁白一样,持续地替孩子说出来。累计大量这样的信息输入,会促进孩子接下来的语言发展。
总结一下,如果你也遇到这位妈妈类似的情况:
首先要看孩子除了口语表达外,社交沟通的表现如何。然后运用:“把口语和实物/人相结合,把口语和动作行为相结合,多描述”等方法,给孩子打好语言表达的基础。
我家男宝2岁2个月,刚开始说话,会有意无意地叫“爸”,“妈”,还会发出“啊”“哦”的音,还有打喷嚏的“阿嚏!”明明一岁多的时候,还有更多会说的字词,现在都没有了。这是什么情况,是发育落后了吗?
我们知道,参照儿童能力发展里程碑,孩子在14-16个月的时候,就有能力可以说出10个左右的单字,到24个月也就是2岁上下,应该可以表达50个左右的字词。但是,这个情况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是不一样的。我家旋风2岁半之前,也是像这位妈妈描述的情况类似,所以参照里程碑的话,语言表达这块确实有些落后,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该怎样帮助孩子,打好基础,为之后的语言爆发做准备。
下面从两点来帮这位妈妈正确理解这个现象。
第一,我们一般提倡把语言和沟通放在一起来看。我建议妈妈除了关注孩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社交沟通互动的表现和发展。
比如说:孩子对于家人发起的主动社交沟通行为能否正确及时的理解并作出回应(这里的社交沟通行为,可以是妈妈说了一句话,也可以是妈妈做了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同样的,对孩子来说,他的回应方式可能是笑一下,皱个眉头,伸手,或者是“咿咿呀呀”的口语)。
如果孩子经常性地能够明确地回应父母,只是语言的表达还不足,那就不必太过担忧。
第二,我也提供给这位妈妈几个亲子互动小策略,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1.当孩子发出爸爸或妈妈的声音,可以立即引导,如:带著他指一指,这是妈妈、这是爸爸,或是给予孩子立即的回应,如:当孩子喊妈妈时,和他说,哟!妈妈在这,先协助孩子把说出来的词语和相对应的事物做连结,而且要不厌其烦的练习唷!
2.另外可以玩一些角色的扮演及动作模仿游戏,如:先和孩子说自己是谁(我是妈妈、这是爸爸、这是宝宝),接着进行动作游戏,妈妈–拍拍、爸爸–拍拍、宝宝–拍拍。通过这种全身反应法,让孩子在接受语言信息的同时,有更多其他的感觉讯息刺激输入,这样也能促进孩子理解和吸收这些语言讯息。(这里补充说明一点,像是在这个拍手的活动里,就有拍手的声音,和拍手动作带来的触觉等感觉刺激)。
3.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描述,主动描述。这也是我们反复分享给大家的!看到孩子在看什么,观察到孩子在关注什么,甚至是揣测孩子现在可能在想什么,然后像旁白一样,持续地替孩子说出来。累计大量这样的信息输入,会促进孩子接下来的语言发展。
总结一下,如果你也遇到这位妈妈类似的情况:
首先要看孩子除了口语表达外,社交沟通的表现如何。然后运用:“把口语和实物/人相结合,把口语和动作行为相结合,多描述”等方法,给孩子打好语言表达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