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中国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总面积13589.99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千米。是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安徽省"皖江开发"重点城市、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中国传统戏剧黄梅戏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安庆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 [1] ,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桐城派”的故里,京剧鼻祖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两弹元勋”邓稼先、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人的故乡。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庆文化。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
安庆府,中国古地名,现址为安徽安庆市。春秋时,皖国所在地,隋时曰同安郡,唐曰舒州,宋改曰安庆军,升为安庆府。端平三年,移治罗刹洲,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安庆府城之父杨义将军,在宜城旧墙基筑造新安庆府城。后又移杨槎洲,景定元年,迁回宜城,次年再筑城,即今治。
元置安庆路,明初短暂称过宁江府,不久恢复安庆府,直隶南京,清为安徽省治,民国废,治所即今安庆市。
摘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9%E5%BA%86/350307?fr=aladdin
关于“安庆”,最具世界意义的解释,是一个叫“威廉·埃德加·盖洛(William Edgar Geil)”的美国人。在著述《中国十八省府》中,关于“安庆”一词,他做了这样的解读:
Anking means “Peace and Happiness,” or“PeacefulCongratulations.” The name AnKing(安慶)is composed of two parts.“An”(安)is also composed of twoparts; one a “Roof”(宀), the other a “woman”(女),the whole combined meansrest or peace. “King”(慶)iscomposed of three parts;”a deer”(广),”a heart”(心),and a “trailing walk”(夂).Denotes the ancientpractice of presenting deer skins on festiveoccasions. Modern meaning is “congratulatons.”Hence the name AnKing may be asidto mean “Pcacerul Congratulations.”
网上征集最佳翻译,最佳者虽偏离原文较远,但表述则接近于诗意:“上有房庐,下有儿女,和睦温馨,谓之安宁;外有荣装,中有爱心,内有自由,谓之喜庆。入则恬淡而安,出则平和相庆。”
上
安庆绝不是一座简单的城。中国城池无数,但修筑城池过程能记入二十四史的,不多。而安庆,就是这为数不多中的一个。
但安庆筑城过程载入史册,并非因为城,而是因为人,这个人,就是时任安庆知府的黄干。
黄干是朱熹的高徒。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后中国最杰出的儒学大师。朱熹对黄干寄予厚爱,并把二女儿许他为妻。自然,黄干也没有辜负老师的一片心意,他以他毕生的努力,最后作为“朱氏门人”,入选二十五史之一的《宋史》。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修筑安庆新城。
黄干顺皖河而至皖江,登临盛唐山后,北望山,南眺水,真真切切感受到郭璞“此地宜城”的用心。经过数十天的详实考察,最终圈定以盛唐山为中心,向北,向东,向西,利用起伏丘陵地势,依山修筑“九里十三步”城池之墙。此实也为无奈之举,经济窘迫,时间紧迫,只能借助山体的斜度与高度,或在外侧垒砌,或山顶加筑,达到省时、省工、省料的目的。
新筑城池需要奏报朝廷批准。此时南宋京城在临安(杭州)。于是,连夜写好奏折,派人马不停蹄送往临安。但此时,金人南侵消息不断传来,且离安庆(梅城镇)越来越近。而安庆,虽与临安不远,但一来一回,没有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的。于是,黄干当即立断,不等朝廷批复,先动手干起来。先斩后奏与丢失城池,两者相比,后者的罪责更大。
安庆新城正式动工修筑,时间是南宋嘉定十年四月,公历1217年5月中旬。此时安庆的天气,已经有一些热,参与筑城的民工,基本都是赤膊着上身干活。这之中,也包括黄干本人。
黄干是一介书生。但参加筑城,却是真刀实枪地参与。为什么?因为黄干是细心人,他不仅要算计需多少材料,多少工费,还要算计整个工程的进度。时间对于他,更是第一位的。作为读书人,黄干自有读书人的笨办法,他将城池工程分为12段,自己带人先集中修筑一段,然后根据费时费工情况,将其余11段分发给下属官员。
这些,《宋史·黄干》中都有记载。
黄干筑城用工也十分科学,虽说总共动用了2万兵与民,但真正上工地的,只有5千人左右,每3个月轮一次岗。夏季筑城,热,累,黄干也不要求强干,每天安排午休一小时,每月则安排休息6天,虽轮休但不空岗,类似工厂三班倒制。即便秋凉,这种福利还保留有一半。
这期间,最累的当然还是知府黄干本人:安庆府的大事小事,他必须管;有人到衙门敲鼓打官司,他必须受理;上面来人下面来人,该他出面的还要出面;夏秋两季,病害易发,还要与僚佐讨论防治之策;筑城进展如何,出现问题怎么解决,这也少不了他。最关键的,再忙再累,也不能松懈教育,所以,晚间稍有空闲,还要去书院讲论经史。
就这样,前前后后大干了8个月,到1218年春节的时候,安庆新城基本建有大致轮廓:南至宜城渡,北至柏子桥,西到万松山,东到石家塘,整个城池呈四方之形。地方史籍称之为“九里十三步”。
必须敬佩知府黄干的远大目光,由他规划出的安庆城池版图,整整延续了700余年,到1920年末,才有小范围的改变。
因此,黄干又有“安庆之父”一说。
下
安庆最初的城门有几座呢?6座。东,枞阳门;南,盛唐门;东南,康济门;西,正观门;北,集贤门;西北,万观门。6座老城门中,寿命间最短的,是西北万观门。万观门大致方位,在老四方城与县门口两街交界处。过去四方城街,位于老城西北的山顶之上,地形险要。登城楼远望,西城外的风景,以及远处长江,尽收眼底。取“万观”之名,十分贴切。但元末时,因春夏连年暴雨,造成山体滑坡,城墙也随之溃塌。而这一阶段,安庆城战事纷乱,守城压力特别大。因此,守帅余阙在加筑这一段城墙时,出于防守需要,将万观门封为死门。
枞阳门并不是安庆城的正东门,应该是城东南门。但城门为东向,出城继续往东,便是朱家坡,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迎江寺山门前那一对大铁锚了。“枞”是一条水,在安庆的东边,《清史稿》载,桐城“孔城河与东南长河、白兔河俱入练潭河,至枞阳入江。”这里的“阳”,应作枞水之“南”理解。枞阳门以此而名。枞阳门门洞上方,悬有“枞阳门”城额,传说这3个字,或是东晋大臣庾亮所书,或出自东晋书法名家王羲之。更悬些的,说是当年曹操马背疾笔而书。枞阳门建于南宋,三国时的曹操,怎么可能有先见之明,知道此地有会建一座枞阳门?但这3个字确实漂亮。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曾以“雍容揖让”来赞誉,说它既仪态大方,从容不迫,还锋芒不露,谦和恭让。
枞阳门在城东,靠江。顺长江往西走,不远,就是康济门。安庆城向南的城门有两座,康济门是其一,按其位置,为东南之门。因为不是正南门,所以在民间,都把它称为小南门。小南门并不是靠江修筑的,而是往上一点,在半山之腰。进城门后,顺坡而上,是安庆名列“九头”之首的高井头。康济门“江国风清”城额,为乾隆皇帝亲题。传说乾隆二十九年(1764),长江发大水,“江潮入郭,漂溺民居”。当时安徽巡抚托庸,也祭天,也求地,做了许多法事,但大水始终不退。实在没办法了,这一天,就带官兵出城,“命隶迎潮头抛铁索,杖之三十”。这江水,还真是属“打”的,居然老老实实退去不少。这事后报到乾隆皇帝那儿,龙颜大悦,于是就题了“江国风清”4个大字。
老城真正的正南门,也就是大南门,因位于盛唐山阳,取名盛唐门。但后来嫌名字不气派,就把它改了,叫“镇海门”。小小一座城门,连大海也能镇住,气派之大,自不言说。镇海门上的城楼,高大雄伟,人称“镇海楼”。过去安庆有一副名联,上联是“镇海门门镇海镇海门头镇海楼楼形镇海”,下联是“迎江寺寺迎江迎江寺腹迎江塔塔影迎江”。对联将安庆两大景观,巧妙地到一起,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算是一副绝对。
在安庆,“西门”多是地域特指,如玉琳路、德宽路、大观亭街,等等。其实,它们大多都在西门之外。最初的西门,位于玉琳路中段,进城门后的大街,叫西门内正大街。西门是它的小名,它的大名,叫正观门。正观门正对的,是三、五里外皖河古渡口。过去,周边六邑来安庆府,多走皖河水路,大新桥码头下岸,径直一条路,最后由正观门进城。漫漫700余年之中,这条路两旁,房屋越盖越多,渐渐也形成繁华街市。反而,进城之后,商业氛围远不如城外。顺西门内正大街东行,街北,有两条小巷,名县下坡,名司下坡。坡之顶,一为怀宁县衙门,一为安徽布政使司司署。正观门被称作安庆城五门之首,就是由此而来。但在民间,多称正观门为八卦门。
叫“内正大街”名的,安庆还有一条,全称北门内正大街,简称北正街。这里的“内”,指的是城内。意思很简单,就是进北门的一条正大街。安庆的北门,叫集贤门,位于北正街中段。城门之外为一条岔路,一向西北,一向东北。向东北的那条,叫北城口街。再往下,是北门吊桥。两者都是依附城门生出的街名。北门叫集贤门,是陆路进安庆的主要城门,出城向北,过去是古驿道,由此不改向,可以直达京城。
清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湘军战败太平军克复安庆,后绘有“湘军克复安庆省城图”,为“湘军平定粤战图”中的一幅。此时的八卦门,真有“八卦”色彩,为了守城,太平军在八卦门外筑了一座“耳”城,耳城之外,又修了一道半圆的子城。一道城门,前后3道屏障,其目的,是要拦截城外湘军的进攻。尽管如此,双方对峙一个多月之后,太平军还是败于湘军手下。
曾国藩克复安庆后,也对安庆城池做了一定改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苏家巷北头老城墙处起,向西南方向至江岸,又添筑了一道月城。月城一北一南分别开有二门,北为玉虹门,南为金保门。至此,安庆共有7大城门。作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古城池,安庆的规模与设置,也达到它历史上的鼎盛高峰。
一座城池,800年历史,无数故事演绎于其中。
安庆新城基本建有大致轮廓:南至宜城渡,北至柏子桥,西到万松山,东到石家塘,整个城池呈四方之形。地方史籍称之为“九里十三步”。
安徽简称皖,因为皖山天柱山,安徽由安庆府和徽州府【今黄山】而来。
迎江区,迎江寺
大观区,大观亭
延展:九头十三坡和安庆四向六门
盛唐山而建
关于南向宜城渡详情记载可以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be0da8470101j9sr.html
北边柏子桥现现还在
西边万松山,据查验应该在太平寺小学旁边,
延伸阅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59aba50101991j.html
东边石家塘,据记载位于现天主堂和老市立医院交界处附近。
延伸阅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4207f010178an.html
九头十三坡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20/18/20201983_464663367.shtml
https://www.sohu.com/a/229438912_569844
https://www.sohu.com/a/238090069_569844
高井头(建设路)卫山头(体育场东侧)横坝头(大观亭西侧)
大拐角头(北正街南)小拐角头(天后宫)高山头(朱家巷北)墩头(大观亭西南)游山头(鸭儿塘对面)朱山头(太平寺旁)登云坡(胭脂巷口对面)朱家坡(沿江东路)卸甲坡(东门同城巷)昌甲坡(殡葬馆旁)任家坡(胭脂巷西)邓家坡(杨家塘附近)凤凰坡(大南门口)宣家坡(大南门附近)司下坡(四方城附近)五垱坡(西城门口)黄甲坡(杨家拐旁)县下坡(五垱坡对面)墩头坡(大观亭附近)
·······················································································································································
文章内容大多来自网络,欢迎广大网友前来讨论。有些历史遗迹已经消失,我们只能在网络或者图书馆去了解这座城曾经的文明!作为安庆人,希望能听到更多关于安庆的故事。有些课是我们安庆人必须上的!讲给你的下一代听,文化需要传承。外地人或你的朋友来到安庆旅游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知道天柱山和迎江寺,这座城市的每一处都曾有它的故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铭记于心,变压力为动力!未来需要我们和下一代一起让更多人知道安庆!
欢迎评论区能有更多老照片和你知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