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吧 关注:4,132贴子:21,348

问:鲁隐五年,隐公突然对宋使发怒,为何?对曰:人生如戏,全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问:鲁隐五年,隐公突然对宋使发怒,为何?对曰: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个人分析的原因:
春秋初期,鲁因与郑有怨,惧齐郑图我,而与宋邾盟连卫陈蔡,以牵制齐郑。
春秋前期的郑为王卿士相当活跃,有一定野心(小霸),此时宋使来告,正是双方阵营争斗的关键时期。
所以历史上真的隐公对宋使的失辞发怒而转变阵营,还是隐公已有另图而借机发挥呢。
还记得隐公观鱼,左传记录隐公曰吾将略地焉(被后世列为隐公罪状之一)。这里左传记录了隐公另一句更长的话,也是有深意的。
然后就是郑抓住时机与鲁平,鲁也与齐盟。形式变化的结果是郑讨不庭,让土地与鲁,被君子赞。东方诸侯的局势为之一变。
-----------------------------
春秋左传注,春秋纪事本末,左传分国集注,都有注释。
当然 @龙鱼桑 认为是我个人猜测隐公借机发挥有不出兵想法。
能把我和杜预 顾炎武 韩席筹等左传研究专家的说法相提并论,也深感荣幸。
-----------------------------
所以刚刚拍了两张图。
第一图
杜预认为:宋使是忿隐公故意这么问他。我都来告了,你还问我“师何及”。
这里可以脑补一下场景,宋使见隐公,按流程必然是宋使先有一段告难请鲁出兵的说辞,然后隐公才有问“师何及”。这就是演戏了
------------------------------
顾炎武认为:讳之不以实告。外交场合出言必然有分寸。如果我告诉你敌方已经兵临城下,那你想法更多,有更多讨价还价余地。
------------------------------
郑玄注:国中,城郭之中。就是使者说的“未及国”,是敌方“未及宋城郭”,但已入宋境。如果敌方真的连宋境都没到,我还来告什么难呢?
那鲁隐故意解读为“未及宋国”,就是不想出兵了。
第二图,不解释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8-22 15:26回复
    @龙鱼桑 欢迎来辩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8-22 15:27
    回复
      再补充一个注解的说法:这次郑出兵是动用的王师(郑人以王师会之)。诸侯尊周,春秋初期鲁和周也亲近。
      让鲁国军队和王师对垒,也是鲁隐公改变想法的一个重要因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8-22 16:04
      回复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楼主意思是隐公发怒是想借题发挥,就像图二说的本不欲救宋,故借机拒绝。
        整体事件是,隐公不想出兵,于是故意问郑攻到哪里了,以此激怒使者,再根据使者言辞而顺理成章拒绝出兵。
        整个一阴谋论。
        我的理解是,隐公只是照常寒暄,问郑攻到哪里了,结果是宋使不称职,受情绪左右,认为隐公在故意给自己难堪,于是回答“未及国”,而双方都是知道实际情况的,宋使这样回答自己,显然是故意不配合。而愤怒会感染的,于是隐公也怒了。
        所以,这个事件完全是一个意外。


        IP属地:广东4楼2020-08-22 16:11
        回复
          对于一个人行为动机的推测,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下手。
          一个是此人本身的情况,包括性格,观念,心胸,见识,韧性等等方面。
          另一个,可以从整个事件的整体发展来入手。包括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等。另外,整体时代环境也算在这里面。
          而对于后人的理解,包括杜预,杨伯峻等一些人的注解,我觉得不可完全相信,而且历代注解也有很多矛盾处。这些注解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理解原文,而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事实真相是什么,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上面两个因素上去。(当然,我个人的态度而言,一直是事实真相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什么用)


          IP属地:广东5楼2020-08-22 16:24
          回复
            先从个人情况来看,我个人的看法,就是隐公属于那种坦坦荡荡的君子之流,从坚持摄政就可以看出来。而其才智却属平庸,从不能很好的辖制臣下,而最终身死可以看出来。
            如果要不想出兵,按隐公这类人的处理方式,只能是直接拒绝,即使有理由,也会是堂堂正正的理由。而且,就隐公才智而言,不是我鄙视他,他想到这种方式拒绝出兵的可能性真的不大,简单说就是他智商不足,想不出这种计策。


            IP属地:广东6楼2020-08-22 16:38
            回复
              谢谢龙兄的回答
              但是我们看左传的记事还是要融入春秋时代,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评判。
              本不欲出兵,抓住宋使的辞不对,不能说隐公阴险(这是现代思维了)
              背上被盟的名声,会不得善终(其实隐公也就是不得善终),这是古人必须避免的(诅咒)。
              高士奇评价隐公的贪得(就是这个事件的的渝平)还是轻了,但也说中了。
              背盟而不得善终,和出言不慎而无礼。孰轻孰重?
              背盟是因为有更大的利益。鲁隐以为抓住使者无礼就能借机(掩盖)背盟。
              左传引用的鲁史的记述也是配合隐公的发挥,鲁隐的这句: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云云,可见鲁隐还是记得同盟这回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8-22 16:45
              收起回复
                至于从整体事件的发展来看,我先梳理一下
                开始,鲁与宋结盟,与齐郑不和。
                郑宋征战,郑打到宋国都,于是宋使求援,结果隐公没有答应。
                然后郑趁机与鲁讲和。宋于是孤立。
                从这里看出,隐公如果故意不出兵,那原因就只有一个,就是不想掺和战争只想和平。(因为当时和郑国还是敌对状态,故根本没可能是因为想和郑结盟)
                不过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拒绝出兵救宋,难道就真的可以实现和平了吗?
                就好像战国时期,秦与六国的关系,如果秦攻打魏国,难道其他国家为了和平就会冷眼旁观吗?不会的,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
                而此时,鲁也面临这样的状况。为了国内的和平而置盟友于不顾,难道就能换来真正的和平吗?而此时,激怒宋国相当于失去一个盟友,整体情况是对鲁不利的。而且,鲁国在此事名声必然不是好的,不管什么原因,毕竟是抛弃了盟友。
                所以,我的观点是隐公不大可能故意的不去援宋,因为没有这样做的动机。
                所以,我觉得整个事件就是一个意外。


                IP属地:广东8楼2020-08-22 17:03
                回复
                  完了
                  看了5楼6楼回答,感觉龙兄又进入一种偏执状态。针对人不针对事了。
                  杜预 杨伯峻,应该是左传研究的高峰,读左传想要绕过他们有自己的见解,首先得把书读薄读完读通吧。
                  杜预不说了,至少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先生对有争议的注,很少有自己主观,而是列出来让读者自己看。做学问学术的态度很令人钦佩。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8-22 17:04
                  收起回复
                    龙兄大错特错了。
                    如果不能融入春秋时代看左传,左传的很多事件就不能读通了。如果不能读通就用现代思维理解和解读,可乎?
                    左传的地理和天文历法,是左传的最重要内容。如果我们不去依靠前人的注解和查历史资料,怎么能读通左传?
                    那么龙兄只是觉得左传的故事精彩,脱离春秋时期的社会,人文,经济,思想背景,而去针对春秋人和事发大义。不是很可笑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8-22 17:24
                    收起回复
                      对了,我看楼主的评论,对于整个事件,似乎和我在4楼的理解有些偏差。不知是否是我理解错了?
                      如果说了半天,连对方说的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搞笑了😂


                      IP属地:广东11楼2020-08-22 17:37
                      回复
                        龙兄,用动机和性格,来梳理春秋时期的人和事,个人认为相当不妥。
                        何谓动机,史籍没有告诉你的,只能设想一个动机而去求证。
                        何谓性格,通过言和行来表达,能通过左传叙事来勾勒出左传某人的某些性格的,屈指可数。那其他人呢,怎么读他们。
                        先有果而求因,就有偏差(臆断)
                        结合春秋时期的事情来联系当前社会,可以,前提是读懂了左传,不能脱离春秋发生背景。
                        左传作者写左传的目的是什么?惧弟子人人异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8-22 17:58
                        收起回复
                          鄙人感覺,這完全是口音或方言造成的誤會。宋使者所言‘未及郭’,魯隱公聽成了‘未及國’(未入宋境),所以有魯隱公所言‘ 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周禮:無事,諸侯不出疆)。郛,相當於中心城市的衛星城,以北京市為例,則通縣、豐臺、密雲、房山等地,均為郛。郛者浮也,漂浮於中心城市外圍的衛星城。‘入其郛’和‘未及郭’實際上說的是一檔子事兒!郭是城墻,相當於北京市二環路上環繞北京市的城墻,諸如朝陽門、德勝門、永定門等用城墻連接起來的狀態。魯隱公知道鄭師已經打入通州區了(郛),宋使者說還未打到二環路的朝陽門(郭),二人這完全說的都是一回事兒!但是!!!魯隱公聽成了‘國’!!!!所以造成了誤會!因為魯隱公是有救宋的打算的!


                          IP属地:北京13楼2020-08-22 18:03
                          收起回复
                            龙兄,举个例子:
                            你说一个不称职的宋使,而造成这个后果。这里就是现代人读史书的弊端了(臆断),哪里看出宋使不称职了。
                            鲁史只是截取了从公问开始内容。而宋使怎么告的没记下。宋使告的主内容才是宋君转述给鲁君的亲口语,是使者主要职责。
                            为什么不写告的内容而截取鲁公开始的问话。这里就体现史家的笔法,为了鲁君而隐晦了正常内容,只记下了争议内容,(对鲁君的有利的)为了体现鲁君背盟的合理性。
                            现代人会说,为什么不用直笔?现代意义的直笔上是不存在的,“赵盾弑君”,古人赞为“直笔”。
                            现代人不读原著,不融入当时社会能理解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8-22 18:29
                            收起回复
                              ‘宋人取邾田’,以及‘ 邾人告於鄭曰請君釋憾於宋敝邑為道’,為鄭提供了一次公報私讎的機會。於公,‘宋人取邾田’,改變了其原有的疆界,此周之大忌,詩所謂‘我疆我理’,故鄭莊公可以說服周桓王‘以王師會之伐宋’;於私,邾利用鄭宋曾經的過節,攛掇鄭報讎,鄭得以公私兼顧,以報‘東門之役’。


                              IP属地:北京15楼2020-08-23 07: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