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派,又叫“三元教”,此派是道教閭山派的分支。流行於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它的道教儀式主持者,有師公和道公兩種,師公以“梅山法主”唐、葛、周三將軍為其師主;道公則信奉正一派道教,尊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為道祖。
瑤族的祭祀就有“師邊”和“道邊”之分。但師公又尊道教為正教,並借用道教的“三元三官”的概念和含義來稱其師主為“上元唐相,中元葛相,下元周相”。道公舞以道教“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的教義為法則,形成了高、中、低三種位置進行舞蹈的“三元跳法”;師公舞則從陰陽五行、五方、五色、五帝等觀念出發,形成按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進行舞蹈的“五方規則”。
梅山派,是道教在中國南方的一個支系,起源於洪州分寧縣梅山,該處尚有許旌陽[許遜]的磨劍地,宋徽宗曾降詔,令謝景仁去分寧縣,重修旌陽觀,並賜詔書一道,送該觀收掌,遇天寧節即撥放童行一人。
此派在南方少數民族中流傳甚廣。道教傳入瑤族各支系後,又與原始宗教融合,形成頗具特點的教派。
“梅山峒蠻……其地,東接潭,南接邵,其西則辰,其北則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宋史)。聚居在這裏的“梅山峒”人,憑藉雪峰山和資水的險阻地勢,自為生理,“舊不與中國通”。直到北宋開發梅山置縣之後,漢文化不斷注入,徭、苗、漢民族逐漸融合,當地的梅山文化湧透外來的中原文化、湘楚文化,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新化屬梅山要地,古稱上梅山。
史載“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覡作樂,歌功頌德舞以娛神”。
屈原放逐楚地,用巫辭以作《九歌》、《招魂》諸篇,以寄其懷憂之情。
古梅山人多信梅山教,打獵、捕魚前後都要祭“梅山神”,特別對倒立的“張五郎”崇拜有加。梅山教屬巫教,先民巫醫不分,巫史不分。古雲“治病工也,或從巫”。古巫祝、巫師,即今“老司”、“道士”、“仙娘”。
瑤族的祭祀就有“師邊”和“道邊”之分。但師公又尊道教為正教,並借用道教的“三元三官”的概念和含義來稱其師主為“上元唐相,中元葛相,下元周相”。道公舞以道教“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的教義為法則,形成了高、中、低三種位置進行舞蹈的“三元跳法”;師公舞則從陰陽五行、五方、五色、五帝等觀念出發,形成按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進行舞蹈的“五方規則”。
梅山派,是道教在中國南方的一個支系,起源於洪州分寧縣梅山,該處尚有許旌陽[許遜]的磨劍地,宋徽宗曾降詔,令謝景仁去分寧縣,重修旌陽觀,並賜詔書一道,送該觀收掌,遇天寧節即撥放童行一人。
此派在南方少數民族中流傳甚廣。道教傳入瑤族各支系後,又與原始宗教融合,形成頗具特點的教派。
“梅山峒蠻……其地,東接潭,南接邵,其西則辰,其北則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宋史)。聚居在這裏的“梅山峒”人,憑藉雪峰山和資水的險阻地勢,自為生理,“舊不與中國通”。直到北宋開發梅山置縣之後,漢文化不斷注入,徭、苗、漢民族逐漸融合,當地的梅山文化湧透外來的中原文化、湘楚文化,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新化屬梅山要地,古稱上梅山。
史載“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覡作樂,歌功頌德舞以娛神”。
屈原放逐楚地,用巫辭以作《九歌》、《招魂》諸篇,以寄其懷憂之情。
古梅山人多信梅山教,打獵、捕魚前後都要祭“梅山神”,特別對倒立的“張五郎”崇拜有加。梅山教屬巫教,先民巫醫不分,巫史不分。古雲“治病工也,或從巫”。古巫祝、巫師,即今“老司”、“道士”、“仙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