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吧 关注:145,902贴子:2,386,847

重解《刚多林的陷落》(1):两场对决(Two Battles)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明:1.老福特又在抽风,所以先放这吧。
2.全是私货,千万别喷,仅供讨论,切莫当真。


IP属地:陕西1楼2020-09-20 21:51回复
    2.精神胜利高于物理胜利
    这一点在视频《英雄与道德胜利》对《魔戒》的解读中被解说的非常清楚,但毫无疑问《魔戒》三部曲只不过是在延续《刚多林的陷落》所开创出的传统而已。在物理现实当中人所能追求到的胜利是被机械的因果律所决定的。当然,在阿尔达未“祛魅(disenchantment)”的世界里,还存在着“神律”以偶然的方式决定的历史的走向,但是它本身也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作为有限的受造物是永远不可能真正的支配在这样的因果律之外的存在的,因此物理世界中的人唯一可为胜利作出的努力就是透过支配物理世界的求“力量(power)”奋斗挣扎,这样的挣扎中,自由是不被保障的,求得胜利的过程恰恰导致了人(精)对自然必然性的屈服。因此,在托尔金的神话观当中,最终具有决定性的物理意义上的胜利绝不是由一如的子女来完成。而是由因而不显、不可追求的偶然性。
    因此中洲神话的第一场被记载的战争就一定伴随着失败,痛苦和毁灭,面对机械暴力的必然失败才证明了刚多林的众勇士们并没有因追求切实的胜利而成为机械暴力的奴隶,他们的悲剧性的毁灭恰恰是他们取得了精神胜利——即超出机械必然性的、以自我牺牲实现的自由。
    只有迈格林是众领主中的唯一例外,我在前作中已经讨论过了,他的失败只是在力量的对决中机械性质的失败,他要把超越物理世界的原则(爱情)转化为物理世界中的力量——他的一切功绩所争取到的,最终他获得的只是物理和精神上的双重失败。


    IP属地:陕西3楼2020-09-20 21:53
    回复
      对决二:Hadhafang与Anguirel的世纪对决(400~510F.A.)
      1.鼹鼠的崛起与诺多的命运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整个故事的高潮——刚多林陷落之战只不过是这个世纪对决的延续,图奥的到来则是这个对决的转折点。而整个中洲历史所记载的核心斗争——即魔法与魅力、机械与艺术的斗争的内在原则都可以透过这个对决从内在的角度理解(宏大的战争场面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样的内在理解却又直接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第一纪元495年图奥来到刚多林之前,迈格林所代表的原则逐步的取得了对刚多林的的主导权,这不仅表现在他本人的权势壮大、功绩卓著、取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更加表现在他的声名鹊起之上,这意味着他在世俗(物理)领域的功勋正在侵蚀石居者的精神世界。外在的荣誉、成就和功勋成为了他们对个体评价的标准,内在的世界却不再受到关注。这是迈格林本人从他父亲被处死时就已经开始了的属于他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特征的个体的内外二分的自我异化逻辑:
      从他来到刚多林的第一天起,他便身负一种哀伤,它日益恶化,剥夺了他所有的快乐......从未敞开心扉,尽管不是万事如意,但他隐忍不发。
      双重黑暗笼罩在他的身上,一方面他已经无力自我确证自身的存在(是),他已经没有能力在哪怕一个瞬间洞穿笼罩在他的存在之上的重重迷雾。因此对外而言,他的一切创造成果都只是成为了他所积累的“权力(Power)”的一部分,他的所有成就都已经成为了纯粹的技术性活动,不再与他的内在世界相关。乃至他的内在世界都要被这外在的权力原则所裹挟,因此他的一切看似有利于刚多林的建设行动已经对于他来说失去了普遍意义,而是纯粹的个人主体性的表现,是其内在权力原则的我在表现。那么从迈格林的视角出发:他的对刚多林所作出一切贡献实际上于那位大敌的目标趋于一致,那就是“拥力而生(Melkor)”成为主宰、支配的强者:
      但最吸引他目光的是王的女儿伊缀尔,她坐在王的身旁,像她母亲的族人凡雅族一样发色如金,在他看来,她就像是照亮了整座王宫大殿的太阳。
      太阳的意象再次出现了,在这里我们要尤为注意的是,这里的太阳不是指伊缀尔本身有着太阳般的光辉,而是在迈格林眼中,伊缀尔如太阳一般存在。因此这里的重心不是在称赞伊缀尔的美丽(当然她确实很美🤣),而是在表明在微光中隐忍已久的迈格林对太阳的渴求,也即是对一种要求离弃古老的守护在微光中的世界,追逐被伤毁的世界的强烈光芒的渴求。它与二十世纪人类追求比一千个太阳还亮(见《导言》注释34)的光芒的动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他必然的走向以eros(爱欲)的方式,以自身的劳绩来追求伊缀尔:
      然而时光流逝,迈格林仍然注目伊缀尔,一心等待,他的爱变成了心中的阴暗。他在其他事务中愈发争取贯彻自己的意志,只要能从中获得权力,他不畏任何辛劳,不怕任何负担。
      这是一种宿命般的的进程看似是由上帝之手对个体的捉弄,但是实际上处在这个阳光下的世界必然的命运。诺多族本身是随初升的太阳来到中洲,从某种程度上是他们带来了“太阳”。与之相对的是埃欧尔的“黑暗精灵”的身份。阳光是诺多族的辉煌、所造之工和他们与阳光下伤毁世界纠缠的标志,也是他们的利剑和骄傲:
      “黑暗精灵,我不会与你争辩。守护你那不见天日的森林的,只有诺多族的剑。你在荒野中游荡的自由,是拜我族人所赐,没有他们,你早就成了安格班地穴中做苦工的奴隶。我是此地的王,无论你愿意与否,我的判决就是律法。你只能得到这样一个选择:住在这里,或死在这里。你儿子亦然。”
      埃欧尔是来自的长久的在星光下的种族一员,星光是中洲原住民保留的对远古时代的记忆,自然与中洲所有的热爱微光下的古老年代:


      IP属地:陕西4楼2020-09-20 21:53
      回复
        如今全贝烈瑞安德以南埃尔莫斯的树木最高大、最森幽,阳光永不透入。被称为“黑暗精灵”的埃欧尔{Eöl,辛达语。282。}就住在此地。他过去本是辛葛的亲人,但他在多瑞亚斯感到焦躁不安,很不自在。他居住的瑞吉安森林被纳入美丽安环带后,他便离开那里去了南埃尔莫斯,住在此地幽深的阴影中,喜爱黑夜与群星的微光。
        ......她因埃欧尔的命令必须避开日光,但他们会在星光或新月的微光下一同远游。



        在中洲精灵眼中,星光是对他们来说未伤毁时代的珍贵记忆


        IP属地:陕西5楼2020-09-20 21:54
        回复
          与之相对的是埃欧尔对于阳光之下的世界的焦虑不安和不自在,甚至是厌恶,这与他对诺多族的厌恶是一体两面的,光天化日之下他必然只能遭遇到羞辱,那个来自阳光下的种族的羞辱:
          他发现妻儿刚走了两天,暴怒之下,不惜顶着白昼的阳光跟踪追赶。他进入希姆拉德,想起自己身处险境,便抑住怒火,谨慎行路,因为凯勒巩与库茹芬这两位强大的王族对埃欧尔殊无好感......库茹芬闻言嘲笑了埃欧尔,说:“假如有你陪同,他们大概会发觉自己在这里没有想像的那样受欢迎......库茹芬闻言,看埃欧尔的目光凶狠起来。“别在我面前炫耀你妻子的头衔,”他说,“那些偷了诺多族的女儿,不送聘礼、不经同意就强娶她们的人,不配被她们的亲族视为亲戚。我已经准你离去,你就走吧,***。
          阳光、羞辱、亲族残杀、由诺多族带来的贝烈瑞安德的灾难这一切在埃欧尔那里象征着一个东西——那便是图尔巩口中所说的律法:


          IP属地:陕西6楼2020-09-20 21:54
          回复
            我的判决就是律法
            图尔巩口中的“我”在埃欧尔眼里不仅是他个人的意志,而且是被他看作侵略者的整个诺多族的意志,图尔巩的判决成为律法意味着诺多族成为律法——日光下世界律法的制定者。总之一句话:时代变了,属于星辰的古老年代一去不复返,是给予埃欧尔这样“黑暗”的精灵的最后的判决,这个死刑由他自己宣判:
            我不承认你的律法。无论此处彼处,你和你的族人都绝无在这片土地上占地为王或设立边界的权利。这里是泰勒瑞族的土地,你们给它带来了战争与无数纷扰,待人处事一贯骄傲不公......我选择后者(si),我儿也是!属于我的,你不能霸占!
            他要以毁灭来冲破这个该首诅咒的阳光下异族统治的世界,来为他这个留恋星光的“保守派”最后一搏。但是这只是埃欧尔的最后一搏,他绝望的发现在脾性与他相似的儿子与自己并没有真正相同的灵魂:
            我属于Noldor。血缘只有一半,灵魂却是全部。
            喷泉老师的同人给出的判断是正确的,只有诺多的灵魂才会追逐太阳,但这对埃欧尔来说是一种背叛,这是他痛下诅咒的原因:
            “孽子!你竟然抛弃了你父亲与他的族人。在这里你所有的希望都将落空,在这里愿你死得跟我一样惨。”
            迈格林并没有真正理解诅咒的含义,它属于诺多的灵魂告诉他:我命由我不由爹,诅咒是要被打破的。在诺多族阳光下的王国他必然势如破竹、声名鹊起,最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将要取得胜利,他的胜利是诺多族精神在刚多林的胜利,将必然带来的是那属于诺多的诅咒的胜利:


            IP属地:陕西7楼2020-09-20 21:56
            回复
              在那个王国荣光尚存的岁月里,在它的一切福乐中,种下了一颗邪恶的黑暗种子。
              这个诅咒与其说是迈格林本人,不如说是诺多族所代表的精神。每一个作为诺多的石居者都背负着这样的精神所代表的诅咒,他们必然招致那命定的灾难。
              2.星星之火
              作为王者的图尔巩作为芬国昐家族成员自然继承了家族拥有的诺多族精神,他才能成为阳光下的律法的制定者。但是与此同时他又不同于他父亲和兄长的一点是他是整个诺多族弃神运动的直接受害者之一,他的妻子埃兰薇作为唯一随诺多族出奔的凡雅族精灵,虽然没到达中洲,但她的身份具有多重意义:首先是让图尔巩成为整个诺多族出奔运动的受害者,使他反思,让他开始与自己所属芬国昐家族有了不同的内在原则,他不再是出奔的追随者或领导者,而是选择走向隐匿。除此之外,埃兰薇作为凡雅族,为诺多族保留着一个未被诅咒的清白之种子,这预示要为诺多族赎清罪孽的带来拯救的人物将会在图尔巩的后代中产生。最后,她和还体现了凡雅族这个戏份不多种族并未龙套,因为可以总结发现:凡雅族精灵虽然从未真正返回中洲,但是作为进神一族,凡是和他们有较大关联的(如和他们发色相近的第三家族)诺多族成员都并没有完全融入这场离弃众神的运动中,反而一直警惕整个进程,他们大都以智者身份存在与诺多族当中(如芬罗德,加拉德瑞尔和伊缀尔),那么芬罗德和图尔巩这二位与凡雅族有特殊关系的人物自然就不是整场弃神之旅坚定的拥护者,他们才会被重水之主选定成为为诺多保留最后希望隐匿国度的建造者。但是这二位最终还是因为诺多族的厄运走向毁灭,图尔巩并未最终并未在最终尺度上战胜诺多族的此一种“出走精神”,最终成为“出走的”诺多族律法的制定者,屈从了迈格林所代表的“真正的诺多精神”,在最终背弃了神(乌欧牟)的忠告导致了迈格林—魔苟斯—北方诅咒的对他以及整个刚多林的胜利。所以黑一句😂:图尔巩在对妻子的爱和诺多族的执念中选择了后者,他无法舍弃他所造之工,便无法逃离那属于诺多的诅咒,也就背叛了他妻子的牺牲。


              IP属地:陕西8楼2020-09-20 21:57
              回复
                但是他的女儿替他背负了那个因她母亲之牺牲产生的事件(Ereignis:事件,本有,缘己发生的)性后果,她是流亡者中最接近凡雅族的,不仅是在基因和发色上,更是因为只有继承了那个与出走的、离弃众神的诺多族精神相异质的原则,才最终能守住希望。通过伊缀尔和神的信使图奥,埃雅仁迪尔才成为具有诺多血脉【1】的清白之身为诺多赎罪,他因此获得了弥赛亚性质。伊缀尔代表了是在整个出走的诺多族当中,再度出走的新的“否定之否定”(若说诺多出走维林诺如亚当夏娃出走伊甸园,那么伊缀尔修建逃脱刚多林之路则类似与摩西走出埃及,这在以后关于刚多林的内涵转换的讨论中会被详细论述)。因此伊缀尔在图奥来到刚多林之前便是“唯一的”:
                但他从未敞开心扉,尽管不是万事如意,但他隐忍不发,能看透他隐藏想法的,只有伊缀尔·凯勒布琳达尔。
                她多次站在了律法的对立面,她要求父亲对埃欧尔法外施恩,并支持图奥所传达的放弃刚多林的神的命令,并且最终背弃了父亲不准逃脱的律法秘密地修建了逃脱之路。她在某种意义上便是刚多林的安提戈涅(Antigone,关于律法的问题以后会讨论【2】)。作为几乎唯一未裹挟进迈格林的所代表“诺多族”精神在刚多林扩张的浪潮的人物,她必定肩负是在最终的例外时刻(即刚多林的陷落)悬置律法并且完成图奥带来的的神律的要求,以最终悬置诺多族“阳光下的律法”,为埃雅仁迪尔带来的最终拯救打开可能性。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伊缀尔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继承的是来自母亲的与“出走的”诺多族原则异质的“凡雅的”切近神【3】的原则。她真正继承的是“属神的刚多林”,即承载着乌欧牟神律的刚多林,当她父亲的骄傲使刚多林断绝了与神的关系时,她就成为要求离弃刚多林以服从神谕,真正完成刚多林被乌欧牟所赋予的使命——即为了埃尔达精灵获得救赎保存火种。这个意义上来说,她的确是刚多林的继承人,使迈格林的原则,即“出走的诺多”的原则没有吞噬所有可能性而保存了火种,最终她与图奥的结合也并不是仅仅验证了胡奥的预言,更是使这样的火种点燃最后的可能性。最终,刚多林的陷落意味着那出走的迈格林招致了诺多的诅咒应验的恶果。但是,陷落本身由于伊缀尔保留最终的火种,便彻底开启了迈格林和魔苟斯所预想不到的例外时刻,使切近神的原则能够在已经离弃神的城市陷落时获得可能性(即有人逃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刚多林的陷落是“弃神的刚多林”的陷落和“属神的刚多林”的完成。


                IP属地:陕西9楼2020-09-20 21:57
                回复
                  因此,这场世纪对决的最终结果便是这样的:所有英雄的牺牲与悲剧般的毁灭都成为最后的“星星之火”得以燎原的内在环节,所有的痛苦最终成就了“eucatastrophe”,在最终尺度上成为了中洲历史上的弥赛亚时刻。
                  脚注:
                  【1】必须澄清托尔金的血统论与社会意义上的血统论不同的是,它是一种古典神话意义上的身份象征或精神传承与社会权力和统治并不相干(可见C.S.刘易斯《切今之事》所讨论的社会民主与所谓贵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2】安提戈涅是索福克勒斯同名剧作的女主角,她是忒拜国王俄狄浦斯之女,有名言:“律法之上,应有天理人情在。”名字意为“生而抗争”
                  【3】这里的神可以被世俗的理解为超越性的原则,而不一定要以完全的宗教角度出发。


                  IP属地:陕西10楼2020-09-20 21:58
                  回复
                    你老福特帐号叫什么,过去观摩下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9-20 22:42
                    收起回复
                      求九本书顺序啊老哥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0-09-20 23:23
                      收起回复
                        真搬过来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9-21 07:28
                        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9-21 08:39
                          回复
                            👍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0-09-21 16: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