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吧 关注:26,366贴子:984,711
  • 131回复贴,共1

关于孔丘修订典籍的一些疑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根据儒家记载,孔丘晚年在鲁国当上司寇,他修订了《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6本书。我有一个疑问,这6本书,在孔丘修订之前都应该已经收藏在鲁国的图书馆了呀。怎么后世儒家的宣传,这些书都变成了孔丘和儒家的专利呢?这些书中,哪一篇文章是孔丘写的? 为什么这些书真正作者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
还有一个问题,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诗经》原本有3000多篇,孔子删完之后只剩下305篇。这些书籍并不是孔子写的,他作为一个官吏,怎么能这样做呢?


1楼2020-10-15 22:01回复
    孔子不是教育家,有教无类也不是公平教育之意...
    https://tieba.baidu.com/p/7003060115
    孔子愚昧 论语垃圾:幼稚 有毒 造假 儿童读物...
    https://tieba.baidu.com/p/7001104236
    孔子:罪大恶极的历史罪人VS无关紧要卑微小人物
    https://tieba.baidu.com/p/6904149579


    2楼2020-10-15 22:14
    收起回复
      孔儒教一直宣传,孔丘编订了《诗》、《书》、《礼》、《乐》、《春秋》。却没有交代这些典籍的出处和历史背景,孔丘是怎么得到这些典籍的 ? 他有那些贡献?这些典籍是在国家图书馆才能得到的。根据孔丘的人生活动轨迹,他应该是在鲁国做官的时候,从鲁国的国家图书馆接触到这些典籍的。既然,这些典籍都不是孔丘写的,他也不是史官,他凭什么删除了典藏的大部分内容。他到底是在修订典籍,还是在摧毁典籍?
      鲁国只是春秋时的一个分封国,周朝的国家图书馆才真正收藏着中国民族最重要的典藏和文献。周朝(或者更早)历代的文化部长和史官,对中华文华的贡献和了解,至少10 倍于孔丘(孔丘只是一个政治投机者和流窜者),但那些人都是无名的,默默无闻的。到了孔丘这里,为了做官,为了名和利,都已经变得惊天动地了。


      5楼2020-10-16 20:32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0-16 21:46
        回复
          “述而不作”,这是孔丘自己讲的。六经在孔丘之前就已存在,他本人推崇这些书,做了一些删订当作教材罢了。


          IP属地:浙江9楼2020-10-16 22:36
          回复
            依你的意思,现代教材都不能编辑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0-17 09:09
            收起回复
              《转载:转自 guangyanwuji 微博》 孔子所属集团“单氏取周”发动政变毁灭了周朝皇室
              《韩非子·说疑》:“以今时之所闻,田成子取齐,司城子罕取宋,太宰欣取郑,单氏取周,易牙之取卫,韩、魏、赵三子分晋,此六人者,臣之弑其君者也。”
              韩非子记载了“单氏取周”,并且明确说:“单氏取周”是“臣之弑其君者也”!
              事情是这样的,周景王立王子朝为太子后,孔子所属邪恶集团中的周朝大臣单旗和刘蚠发动预谋已久的暗杀政变,周景王“崩于荣錡氏”家中,周景王的六个儿子被杀,嫡次子王子丐被这个集团立为傀儡周敬王,王子朝起兵反抗,但是晋国出动大军攻打王子朝,王子朝等逃往楚国,“奉典籍以奔楚”并告诸候:“今王室乱,单旗、刘狄剥乱天下壹行不若,谓:‘先王何常之有!唯余心命,其谁敢讨之?’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左传》
              老子当时是周朝司空,国家藏书就是由老子管的,与王子朝一起逃往楚国(征藏史),大家知道,老子的老家就是楚国苦县。由于管理周室典籍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王子朝又是有计划地撤离,有许多原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同行,王子朝除了携带周室典籍之外,还携带了相当数量的周王室青铜礼器,以及大量的工匠,因为青铜礼器也是王权的重要象征(近50年来,我国湖北、湖南频频出土殷商青铜器和西周青铜器,或与此事件有关;与此同时,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发达,当亦与王子朝一行带去的中原文明有关),诸子百家的产生,应该直接得益于周朝皇室图书馆典籍的外传。
              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入楚刺杀了王子朝,儒教《左传》在记录此事时没有再提及周室典籍;因为这会暴露孔子当年的罪行。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单氏取周”政变,这场政变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子辞周退隐,王子朝被刺杀后,老子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老子不得不西出函关,远涉流沙……
              孔子在“单氏取周”政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1、提出鲁《十二经》取代老子理论,
              2.用礼乐诗书易春秋《六经》取代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政变制造了理论根据。
              3、领弟子围攻老子,策反“规”降老子。
              4、参与到楚国暗杀王子朝,《左传·定公五年》:“王人杀王子朝于楚。”周敬王与楚没有战事,所以是暗杀。谁杀的?唯有《庄子》文记有孔子适楚,有在楚的 “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末偻(音楼·弓身)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谁之子?”的记载,这就是那个丑陋的孔子。在楚国能接近王子朝并杀害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孔子的门徒们却独有其衷。
              这之后,孔子得势.周朝傀儡皇室将周室典籍此重任交给在“单氏取周”中功迹显赫的孔子处理,也事在必然。“约史纪而修春秋,赞易道而黜八索”,孔子在单氏取周以后“侥幸封侯富贵者也”,担任了周朝的教育部长“孺子王大夫”,这之前,周朝原来的孺子王大夫是宾起,在“单氏取周”政变中第一个被杀,单旗杀了宾起以后就立了孔子。


              12楼2020-10-29 10:48
              回复
                《转载:转自 guangyanwuji 微博》 孔丘集团刺杀周朝天子,孔子亲自制造华夏历史第一大冤案!
                本来周景王立王子朝当太子再当周天子的,但是王子朝和他的父亲周景王都先后被孔子所属集团阴谋害死了,《春秋左氏传》中孔子亲自用“春秋笔法”篡改记录这段历史,把王子朝说成是叛贼:“王子朝,宾起,有宠於景王,王与宾孟说之,欲立之,刘献公之庶子伯蚡事单穆...,单子立刘蚡,五月,庚辰,见王,遂攻宾起,杀之,盟群王子于单氏”。520年前周景王告诉宾起要立王子朝为太子,而单穆公和刘献公庶子伯蚠“恶宾起之为人,愿杀之;又恶王子朝之言,以为乱,愿去之。”
                孔子亲自制造华夏历史第一大冤案!为“单氏取周”涂脂抹粉,这里提到的“宾起”是周朝教育部长,为了保护周朝天子和司空老子,在政变中第一个殉难。
                孙中山说“中国由草昧初开之世以至于今,可分为两个时期:周以前为一进步时期,周以后为一退步时期。”  孙中山的感觉非常敏锐!


                13楼2020-10-29 10:49
                回复
                  反儒的只能当搬运工了,个个都肚里没货,就会鹦鹉学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10-29 11:17
                  回复
                    楼主得了什么癔症,这样的东西你都相信么。。。这里面的这么多不合理,你都没有想过么。


                    IP属地:浙江16楼2020-10-29 14:53
                    收起回复
                      回复楼主一楼。
                      楼主,是哪位贤才和你说 六经 是孔子创作的?请你不要再和他讨论事情了。又是谁和你讲这是儒家的专利了?请你不要再看他的任何文章著作。不管这个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
                      或者是谁都没有和你说这是儒家的专利,只是楼主看到历代将 四书五经 归类到经部集书中,所以产生了这样的错觉。具体的这些书是谁写的,归属于谁的,楼主也是知道,儒家人也是这么说的。那么到现在这些书具体归属于谁,请楼主不要质疑: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他是属于中国的。
                      至于说为什么要将四书五经划分到经部集书中,是因为儒家推崇这些书,孔子推崇这些书。认为可以在这些书中学习到知识,所以历代儒家人都将这些视为瑰宝。传而习之,自然而然,世人都认为这些书可以寄托于儒家之下。
                      至于说孔子使诗经失传,莫须有!
                      楼主说 “他作为一个官吏,怎么能这样做呢” ,根据《史记》记载,孔子做《诗经》时,他连个官吏都不是。他是无官的。自然也可能时太史公也不知道孔子是什么时候编写的《诗经》所以才把孔子编写《诗经》的事情写在《孔子世家》的最后。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我只能说,《诗经》是先秦时期的诗歌总集。内涵风、雅、颂。《史记》记载因礼崩乐坏,《诗》《书》不全,所以孔子诘三代之礼,序书传,诗三千篇,取施于礼乐凡三百五篇为《诗》,皆弦乐,合以韶武雅颂知音,此,礼乐归。
                      看着了?都是之前都有的,他能诘三代之礼,说明还有三代的传闻,他能得诗三千篇,说明,尚有诗流传。他只不过是取了自己觉得合乎于礼乐的做成集,可流传于世。
                      其中有我认为有三种可能啊:
                      1.诗、书 已经全部散落,找不到相关的文集文献。那么孔子将自己听闻到的做成书籍,其功不可没
                      2.诗、书 还有文集文献流传于世,那么孔子只是则是将自己看到的,认为好的编纂成书,传习于弟子,也就是现代的教科书,那也是施惠于弟子
                      3.像楼主说的,诗、书 为诸国重视,藏于图书馆中。那么就是说孔子看到自己觉得好的,抄于书上,传习于弟子。
                      因为孔子编写的《书》其实已经失传,所以不说书,单讲《诗》。
                      因为《诗》中的颂 只有《商颂》和《鲁颂》,所以我也比较倾向于第三点。然后我看到楼主说孔子怎么可以删诗。因为我认同第三点,所以认为孔子是不可能删书的。
                      前面说到《诗》分为风、雅、颂。当然这楼主肯定也知道,那么自然也知道《雅》和《颂》代表的是什么意义。别说孔子删,就算是 鲁公 也不可能说删就删。孔子如何删。而风和雅、颂,列为同级,那即便风只是民歌,也不是孔子可以删的。


                      IP属地:浙江17楼2020-10-30 14:19
                      收起回复
                        十二楼和十三楼
                        这就有点蠢了。其中疑点。孔子的集团,孔子什么集团。
                        周景公时期,孔子应该一直居于鲁。不存在楼主转的这篇文章的事情。说实在的我这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于是我就上网查了相关的信息。果然没有相关的先秦文献记载,只有千篇一律的相同文章,都不知道是谁发出来的。楼主要是有什么依据的话,请发出来,我也想看看相关的文献。


                        IP属地:浙江18楼2020-10-30 14: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