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进了这个专业的学生,恭喜你们入坑,这是一个涵盖面广老师教起来非常浅的专业,因为这个专业的课程是把五六个专业的课程拼凑起来的,最后能把人搞疯,搞糊涂,搞困顿,完全找不到方向,于是开始颓废迷茫,惶惶不可终日。
看了群里置顶的贴子,真心感觉这是位文管专业的行家和专家,是做了深入研究的,而且认识到位,非常准确。我是济南大学2008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当时的我们是学习影视评论和艺术综合基础考进来的,也就是艺考生,刚开始在艺术学院,跟美术、设计、服装专业在一个学院,文管专业基本上被边缘,学生也无法受重视,领导基本忽视学科建设,教师也是东拼西凑来的,课程以文学史、各种艺术史和理论构成,与产业、管理基本无关。等到了2010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文学院历史专业合并组建了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这才改变了学科建设方向,也就是从2010年起开始以普通类招生,发放管理学学士,09级幸运的以艺术生的身份获得了管理学学位,也开始了真正的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学习。而我们08级则悲催的夹在中间,不伦不类,以至于到了大三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才稍稍明白了专业的大致轮廓,可惜为时已晚,开设的文化产业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法学都成为了鸡肋。大多数同学选择考研,选择广播电视、艺术学、美学、文艺学、新闻传播、电影学的居多,不过在我看来,至少有三个专业算是跨考。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伦不类是最让人焦虑和难受的。好在按照普通类招生后,学生素质大为提高,院领导确定了文化经营、会展、文化贸易、国际商务等几个专业方向,并建立了导师制,这才真正的有了学科建设和培育人才的意思。大约到了2019年,院领导换届,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精神进行院系调整合并,历史文化产业学院与酒店管理学院的旅游等专业合并组建成文化与旅游学院,到此时,学院的发展方向确定为文旅综合学科,旅游类背景的领导成为院长,学科建设方向虽然调转,但更为明晰。至此可见,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之中。
至于就业方面,我只能说是就业率越来越高,特别是越来越能学有所用。拿我们08级来说,除了考研的人,大多数人没有进入文化产业相关领域,杂七杂八的各种行业,都从销售、行政、人力资源做起,偶尔也有学了二专业做会计的。但到了10、11级毕业的时候,他们很多进入了电影发行公司、文化艺术策划类企业和新闻媒体的。可以说,越来越能够不负青春。
至于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身,我想这还是一个不断变化和不断延伸的一个专业。2012年临近毕业的时候,我们院长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的胡惠林教授来做了一个小范围的研讨会,我在会上问了教授一个问题:胡教授的《文化产业学》一书中表明目前阶段文化产业管理究竟算不算上一门真正的专业存在争议,不知现在应该怎么认识?当时我们院长十分惊诧于我一个如此不起眼的小子居然通读了老胡的作品,胡教授当然是用了很模糊的话语来回答这个尖刻的问题。自然他的回答没有让我感受到太多解惑和力量。
不过,历史总是人来创造的,而且创造的速度还是惊人的。全国各地不同高校陆续开设了文化产业的相关专业,这是我万万没想到,也是我十分忌惮和遗憾的。因为文化产业的方向和学科建设尚不完善,众多为了拓展招生和学科的高校纷纷上马,我实在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步入大学就步入了许多个困惑的圈圈之内。好在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相信你们不凭借学科的力量也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希望你们能够从学校里获得力量。这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你们不要像我一样真的想要探究这个专业,因为到头来你会发现你跟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影视美术等专业的人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大学了,好好锻炼身体,不要像我一样年级轻轻就因为不好的心态和情绪得上癌症。希望你们健康点,看开点,学好英语,选修双学位(这是我最后悔没做的事) 考教师资格证,多想点专业之外的出路。不要听专业课老师的忽悠。
看了群里置顶的贴子,真心感觉这是位文管专业的行家和专家,是做了深入研究的,而且认识到位,非常准确。我是济南大学2008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当时的我们是学习影视评论和艺术综合基础考进来的,也就是艺考生,刚开始在艺术学院,跟美术、设计、服装专业在一个学院,文管专业基本上被边缘,学生也无法受重视,领导基本忽视学科建设,教师也是东拼西凑来的,课程以文学史、各种艺术史和理论构成,与产业、管理基本无关。等到了2010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文学院历史专业合并组建了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这才改变了学科建设方向,也就是从2010年起开始以普通类招生,发放管理学学士,09级幸运的以艺术生的身份获得了管理学学位,也开始了真正的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学习。而我们08级则悲催的夹在中间,不伦不类,以至于到了大三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才稍稍明白了专业的大致轮廓,可惜为时已晚,开设的文化产业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法学都成为了鸡肋。大多数同学选择考研,选择广播电视、艺术学、美学、文艺学、新闻传播、电影学的居多,不过在我看来,至少有三个专业算是跨考。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伦不类是最让人焦虑和难受的。好在按照普通类招生后,学生素质大为提高,院领导确定了文化经营、会展、文化贸易、国际商务等几个专业方向,并建立了导师制,这才真正的有了学科建设和培育人才的意思。大约到了2019年,院领导换届,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精神进行院系调整合并,历史文化产业学院与酒店管理学院的旅游等专业合并组建成文化与旅游学院,到此时,学院的发展方向确定为文旅综合学科,旅游类背景的领导成为院长,学科建设方向虽然调转,但更为明晰。至此可见,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之中。
至于就业方面,我只能说是就业率越来越高,特别是越来越能学有所用。拿我们08级来说,除了考研的人,大多数人没有进入文化产业相关领域,杂七杂八的各种行业,都从销售、行政、人力资源做起,偶尔也有学了二专业做会计的。但到了10、11级毕业的时候,他们很多进入了电影发行公司、文化艺术策划类企业和新闻媒体的。可以说,越来越能够不负青春。
至于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身,我想这还是一个不断变化和不断延伸的一个专业。2012年临近毕业的时候,我们院长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的胡惠林教授来做了一个小范围的研讨会,我在会上问了教授一个问题:胡教授的《文化产业学》一书中表明目前阶段文化产业管理究竟算不算上一门真正的专业存在争议,不知现在应该怎么认识?当时我们院长十分惊诧于我一个如此不起眼的小子居然通读了老胡的作品,胡教授当然是用了很模糊的话语来回答这个尖刻的问题。自然他的回答没有让我感受到太多解惑和力量。
不过,历史总是人来创造的,而且创造的速度还是惊人的。全国各地不同高校陆续开设了文化产业的相关专业,这是我万万没想到,也是我十分忌惮和遗憾的。因为文化产业的方向和学科建设尚不完善,众多为了拓展招生和学科的高校纷纷上马,我实在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步入大学就步入了许多个困惑的圈圈之内。好在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相信你们不凭借学科的力量也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希望你们能够从学校里获得力量。这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你们不要像我一样真的想要探究这个专业,因为到头来你会发现你跟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影视美术等专业的人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大学了,好好锻炼身体,不要像我一样年级轻轻就因为不好的心态和情绪得上癌症。希望你们健康点,看开点,学好英语,选修双学位(这是我最后悔没做的事) 考教师资格证,多想点专业之外的出路。不要听专业课老师的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