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吧 关注:136贴子:972
  • 10回复贴,共1

突破功利主义是目前突破制度短板以及带来快速创新突破之关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今天科技领域的最大挑战并不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成功商品,也不是制度在突破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的阻碍。诚然上述两者于今而言都值得关注和突破。但真正带来技术创新快速发展的基础则在于教育中是否建立起了普遍的能够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特别是人习得并且固化思维模式的幼年时期特别关键。这也是中国传统重视启蒙教育的关键原因之一。


1楼2020-11-15 19:49回复
    现行制度对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属于外部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好了能够让创新充分的发挥和转化。但决定一个民族是否有创新能力,能否涌现创新人才的,却涉及到更多的因素。


    2楼2020-11-15 19:50
    回复
      其中关键的在于养育人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条件。适应工业社会生产的知识灌输教育早已经不适应现今社会对于创新能力的需求。毕竟知识教育的本质是重复形成记忆,并依循记忆。而家庭及教育界对于知识教授的方式也是灌输式的,要么就灌输结论,要么灌输思路,或者灌输方法。而对于创新最重要的独立观察、探索和发现却少有触及。教育过程为完成教育目标急不可耐地进行灌输,忽视了一个人探索发现未知的整个过程所需的条件。这样的教育所教会的是等着别人结论方法思路的惯性,贪图简便的依赖惰性。等待别人咀嚼完食物喂到嘴边。要实现全民创新能力普遍提升则需要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氛围和方式。采用真正能够培养创新能力的方式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的人才。一旦中国在这一点上做好变革,则整体的创新能力水平逐渐赶超美国便不是问题。这时候再有匹配的利用创新能力发挥的体制环境,技术水平超越美国便奠定了关键基础。


      3楼2020-11-15 19:50
      回复
        这个过程正是抛弃功利回到创新能力本身,关注需要研究发展的内容上来本身便是突破的关键。这也就是为什么功利主义是具有阻碍特性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清华大学吴国胜教授在中美真正的差距这篇文章中指出功利性对中国教育造成阻碍的原理实质。


        4楼2020-11-15 19:51
        回复
          对比中美两国的不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环境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方面的确是美国的更利于发挥创造力,强调自由,重视技术转化…带来的经济利益等等使得美国形成了较利于创造能力发挥的环境,但这也仅仅是相较而言。中国的优势在于执行力和协调性。这一点我们从疫情的应对也能够看到。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奋起直追,不断的缩小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上的差距,集中资源办大事,上下协调一致带来的聚焦效应突破了很多的难点,在这些参与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工作者大多都是突破了功利心的局限和影响的。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心中装的是人民的未来。从这些过去的经历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即使在物资紧缺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老一辈的科技工作者也都开辟了一条又一条的科技突破道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功绩无法否认和磨灭,在新中国过去的历史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楼2020-11-15 19:51
          回复
            而与中国这样集中力量办大事伴随的是从上到下的民主集中制,其本身具有的服从特性以及强大执行力。这样的制度优势确保了国家战略能够得到实施,以及能否实施得好。效率和成绩也往往出自这样的特点。但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机制因其特点是理解上级方针政策,做好落实两方面的内容。而影响执行效果的往往涉及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的理解程度,以及治理能力或者说施政能力。影响这二者的一方面在于是否有理解的意愿,如果没有理解的意愿,而是将自己个人私欲掺杂其中是不会产生理解的,还会办一些违纪的事,另一方面如果出发点都不正确,施政能力即使再强也无法有效发挥。方向若是对了,施政能力则能够不断磨练提高。因此一个干部能否回到我们党的核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上来,回到这样的初衷上,便开始有了根本性的不同。回到这一点,个人功利性的破坏性就不攻自破了,而他身上的官僚主义中的不作为或者形式主义也都自然会消散。因为内心关注的方向不同,做出的行动也自然会匹配不同的力量观念。所以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破局点也在于功利主义的突破。一旦我们的干部回到党指明的方向“以人民为核心”“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方向上的时候,自然就会关注民生,关注实际的问题,不断了解问题,不断解决和突破。施政的创造力主动性自然就具备了。


            6楼2020-11-15 19:51
            回复
              说回到科技方面到今天,我们依然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追赶,还有很多的基础理论科学发展滞后,回头来看我们会发现资源聚焦型的科研突破虽然有其实效,但终究大多都是处于追赶,模仿揣摩或能有所突破。这些点的突破并不等于整体的创造能力水平的提高,也体现出了中国教育在创造性发挥这一应对未来人才需求极其重要的一环的短板在今天而言变得无比重要。外国势力处心积虑的打击华为等企业无不是为了阻碍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及市场占据制高点,要想突破西方的围堵,除了发展和保护好这些名族脊梁企业,更重要的是奠定能够不断带来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


              7楼2020-11-15 19:51
              回复
                但上面所提到的不同社会制度具有的不同的特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中国社会而言,全民创造力突破的关键其实在于功利性的打破,而社会层面功利性的打破,对于中国而言只有回归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方向上之后,带着这样的用心,便是突破的关键。
                关注研究内容本身,而不是背后能够得到什么功利,本身便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转变,是能够切实了解问题,进而突破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为人民服务和关注遇到的问题本身,此时变成了同一件事,不再产生关心个人还是大众的分裂,因此便可以一门深入,不再消耗。问题的根源便可以得以观察、了解,发现其背后的原理。


                8楼2020-11-15 19:52
                回复
                  在教育领域也是同样原理,只需要将教育回归到从未知出发,观察了解探明未知的整个过程容纳到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式的学习,创造力的培养便有了实际的内容。而不是理论的空谈。 以上内容以云南猫猫果儿幼儿园的实践可以参考印证。尽管其核心理念有些偏精英教育,但对孩子们完整的探索力培养过程能够体现上述内容。


                  9楼2020-11-15 19:52
                  回复
                    中国传统教育讲究领悟,领悟的过程恰恰是一个人从疑问出发,自行探索明白的过程,这样发展出来的能力才是过去中国灿烂文化中涌现出的无数珍珠般发现和突破的源泉。这些远不是僵化的八股文或者知识教育能够带来的。


                    10楼2020-11-15 19:52
                    回复
                      个人认为:教育改革一直在路上,全民教育中功利主义其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而与之相对的呼吁创新能力的声音,恰恰是地区与地区之间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
                      现阶段注重幼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校地区也好,大部分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面对无力支撑创新能力培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试教育才是“良策”,从大山走出来的孩子不一定都具有创新能力,但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山孩子一定是应试教育培养的。
                      在我看来教育协调发展才是带来快速创新突破的关键。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单纯认可别国政策而忽视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性是万万不可的。对功利性的全盘否定就是对创新能力的沉重打击,就是对本来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雪上加霜,就是对一部分人的画饼和抛弃。
                      当然教育逐利也不是什么好现象,而现在我们教育改革就稳步推进,在有能力的范围内进行培养创新能力教育活动,在能力弱的地区进行支援帮助,利用数字化进行资源共享思想交流,努力做到教育协调发展。我相信当所有的学生都有一样教育环境的时候,功利性自然就会突破,创新能力的花朵将会尽情的开放,创新型人才将会涌现,中华民族在复兴的道路将会走的更深更远!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2-08 04: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