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吧 关注:467贴子:1,636
  • 3回复贴,共1

复鞣是关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复鞣做为制革四大工段(鞣制、复鞣、整理、涂饰)中的重要工段,在整个制革生产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从使用材料的品种、数量以及所占成本角度来讲,复鞣是份额最大的一块,成为整个制革流程中最受关注的部分。复鞣既是指制革的一个大工段,包含着蓝皮到色坯的各个工序,同时,我们也经常把从蓝皮回湿后到中和前的这一工序单独称为复鞣。这篇文章仅就这一小段工序所称的复鞣展开讨论。
我们经常说到的“复鞣是关键”,既是指做为一个大工段的复鞣在整个制革中是关键,也是指做为一个小工序在整个复鞣中是关键。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这个关键就是指均匀度而言,不论是什么风格的产品,“均匀度”已经成为衡量产品档次和品质的更高层次的标准,相对而言,紧实度、饱满度、弹性、肉感、软度等则属于基本层面的要求。那么,“均匀度”是指什么呢?我认为它包含三个概念:①是皮纤维分散的均匀度;②是材料吸收分布的均匀度;③是手感和皮性的均匀度。第一个皮纤维分散的均匀度问题,在蓝湿皮的回湿一文中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第二和第三个均匀度问题将在本文及后续的填充、加脂中做进一展开。现在,让我们回到复鞣这一工序,看看如何通过复鞣获得皮坯身骨的均匀度。
首先,我们谈谈复鞣的目的。我把复鞣的目的归纳为以下三个:①是补充鞣制。经过削匀回湿(漂洗)的蓝皮,会失掉一部分鞣性材料(如铬),通过复鞣可以补充加强这部分失掉的鞣性材料的量,进一步加强革纤维耐热、耐化学作用的稳定性;②是调节蓝皮的等电点。关于这一点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现在所做的复鞣已经很少有单纯只做铬复鞣的情形了,而是在复鞣过程中加入了微缩版的“填充”和“加脂”工序,让复鞣工序做得很“丰富”。加入阴离子材料(尤其是鞣性较好的单宁类)的过程,都会或多或少地降低蓝皮的等电点,而之后的铬复鞣又会适度“提升”这个等电点,如此的降低和提升,会对皮纤维产生类似于“分散”的作用,使对皮纤维的处理作用进一步加深,这种处理也可以看作是提高皮身均匀度的一个辅助方法;③是打好皮身基础。通过微缩版的“填充”、“加脂”进入到复鞣工序,可以对蓝皮做进一步的“修复”或“调整”,比如提高紧实度、丰满度、肉感、软度等。根据蓝皮状况和产品风格要求,在复鞣中所加入的“填充”、“加脂”,尤其是在铬复鞣前的处理,会对后续的填充以及产品风格的塑造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特别是现在填充材料普遍用量大的情况下,选择一部分填充材料放在铬复鞣之前,对工艺平衡及材料渗透固定都有明显帮助。(待续)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1-28 17:05回复
    原创袁兵袁兵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1-28 17:05
    回复
      明白了复鞣的目的,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为什么要“重”复鞣?这个“重”,不只是说要重视复鞣,也包含着要加重复鞣处理的意思。首先,我们现在面临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蓝皮状态不一致,包括蓝皮的生产工厂、生产工艺、原料皮路份、蓝皮皮性等等各不相同。由于环保限制及工厂经营模式的不同,导致大多数制革厂不能拥有自己的蓝皮生产工厂,从而不能获得稳定的蓝皮资源,同时,工厂又必须尽可能保障皮坯及成品风格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复鞣工段通过工艺处理,使不同皮性、不同批次、不同皮源的蓝皮尽可能地达到较为均一的状态,而这个状态的达成,越早实现效果越好,其中也包括良好的回湿漂洗工序(可以参考之前蓝湿皮的回湿一文)。当然,重头戏还是要看复鞣工序,通过复鞣(尤其是复鞣前的填充)尽量缩小批次间、皮张间的差异,这个时候的状态越接近,后续的填充、加脂工序就越易进行,换个方式可以理解为,填充、加脂都是复鞣工序的补充或补强,是把复鞣成果进一步凸显出来的工序;其次,产品风格不同。产品风格上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复鞣方案的差别,有时这种差异可以造成复鞣方案的完全不同,比如(半)植鞣风格、鼓软风格、硬挺风格、平面NP风格等等,在复鞣工艺的设计上就有很大的差别,而即便是同一个风格,因为蓝皮状态或工程师的手法不同,也会出现较大差别的复鞣工艺。这也是不同的工厂很难生产出非常一致的产品的主要原因。每个工厂都只能生产出自己特点的产品,永远不会和其它工厂完全一样,这也许是制革的魅力之一吧;第三点就是一个工艺平衡问题。现在的制革工艺由于受原料皮及化料性能的影响,与以前的大不相同了,尤其是在材料用量方面,甚至都翻倍了,这么大的用料量就需要着重考虑材料的有效利用问题了,如何让材料更多地吸收结合就是工艺平衡上需要考虑的问题,加了多少材料不重要,能够吸收结合多少才是。工程师们的责任就是如何选择、搭配及设置好这些材料,而把填充分散到复鞣、中和、加脂工序中,把加脂分散到复鞣、中和、填充中都是工艺平衡要考量的,目的就是让所用材料可以均匀、有效、缓和地进入皮纤维内部并稳定地“固着”在纤维上面。以上三点简要说明了为什么要“重”复鞣的问题,下面再谈谈复鞣的三步走方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2-05 13:30
      回复
        原创 袁兵
        复鞣的方案多种多样,我把它概括为一个“三步走”的流程,即预复鞣、铬复鞣、补充复鞣。第一步是预复鞣,就是根据产品风格和蓝皮特点而设计的在铬(金属鞣剂)复鞣之前的预处理,也可以理解为预填充,这一步可以先做个轻度中和,然后选择合适的丙烯酸、蛋白、合成鞣剂、醛类等材料处理蓝皮,以期达到一定的效果,比如蓝皮偏空松一些,可以选择渗透性能好、紧实饱满度好的丙烯酸和有鞣性的合成鞣剂及蛋白(动物蛋白或胶原蛋白)进行预填充,以提高纤维的密实度和紧实性,把内在身骨打扎实,搭配恰当的油脂,既可以辅助材料渗透,又可以保护皮纤维的强度,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对于(粒面)偏紧实的蓝皮,经过回湿漂洗加强处理后,在复鞣初期,可以选择渗透分散性能好的油脂和合成鞣剂以及软性丙烯酸,包括脂肪醛和动物蛋白进行预处理,都是不错的方案,可以起到“软化”粒面、“分散”编织紧密的皮纤维的作用,“打开”纤维通道,提高丰满度和肉感。当然,预复鞣只是针对“问题”蓝皮所做的适度处理,最好不要使用太大量的材料,如果用太多(阴离子性)材料,会造成蓝皮等电点大幅度下拉,皮纤维表面的阴电荷偏多,这时(铬复鞣)加入的铬粉对皮纤维的“鞣制”作用就会降低,而变成了用铬粉固定前面加入的阴离子材料以及调节皮坯表面电荷的作用了,这就是前面重填充后再降低pH值做铬复鞣这样的工艺做出来的皮坯偏死板而缺乏肉感的原因了;第二步是铬复鞣或各种金属材料复鞣。经过(第一步)适度的预复鞣之后,皮纤维的“紧密”程度得到有效调整,同时提高了蓝皮的均匀度,这个时候再用铬粉等金属鞣剂处理,则会有更好的效果。一方面,作为鞣性最好的主鞣材料,铬复鞣“延续”了铬鞣的作用,使皮胶原纤维进一步结合变性,增加了纤维链长以及阳性基团的数量,另一方面,铬粉还可以固定预复鞣时渗入到皮纤维内部的阴离子材料,提高皮坯的肉感和丰满度,再者,铬粉中的一部分大分子阴铬络合物也可以沉淀到纤维空隙中,起到一定的填充作用,使皮坯身骨更饱满、粒面更紧实。铬复鞣经常会搭配铝单宁或锆鞣剂使用,这是因为这三种金属鞣剂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各有特点,铬粉偏丰满和柔软,铝单宁偏平细和紧实,锆鞣剂偏饱满和硬挺;第三步是补充复鞣。就是对前面的预复鞣和铬复鞣做一下补充,是复鞣工序的收尾工作,表现为铬复鞣结束(提碱)之后,粒面紧实度略有欠缺或偏紧、身骨肉感不足或过于丰满等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2-11 07: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