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今天,我的皈依恩师亦是我的剃度恩师上慧下清老和尚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此时无限思念涌起,师父上人的点点滴滴又在我眼前逐渐清晰。
(慧清长老德相)
一九九二年的观音诞日,我在黄梅五祖寺正式剃度出家,犹记得当时师父对我说:“你自幼茹素,善根深种,今后要发菩提心,成法云地。”因此师父为我取名“法云”。
当时的我懵然不知师父取名之寓意,及至后来读诵《梁皇宝忏》中的“居法云地,注甘露雨”一句时才恍然明白,“法云地”是大乘菩萨修行的第十个阶位,此位成就“大法智”,具足无边功德,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
可见师父对我出家修行寄予了非常高的期许。
师父自身修持严谨,对弟子们也严格要求。师父时常提醒我们要保持正信正念,要我们先从一个合格的沙弥做起。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沙弥,必须先从背诵五堂功课做起。
五祖寺的规矩是沙弥一个月内没有将五堂功课背诵下来,就不能在五祖寺常住了。当时的五祖寺条件艰苦,没有通电,只有上早晚课时有一小时的短暂时光是用发电机发电照明的,除此以外的黑暗时光只能用蜡烛来照明。
当时刚出家的我,为了尽快将五堂功课背下来,时常天不亮时就起床开始背诵,由于白天要在寺院菜地帮忙种菜等劳作,所以每天早上起床时十分困倦,就这样有一回我在床边背诵功课时不知不觉间竟睡着了,以至于蜡烛倒在了床上也浑然不知。
就在此时,师父突然走进来大“喝”一声我的小名“智真”,我才猛然醒觉,赶紧将火苗扑灭。当时我只觉师父真像是开悟之人,要不是他及时出现,我险些酿成大祸。
师父时刻督促着我们这些沙弥的功课,他常告诫我说:“智真,你不要以为出家是来混日子的。”师父这句话时时刻刻在警醒我。
有一次师父问我:“智真,你的唱念学得怎么样了?”对于唱念,我向来自我感觉良好。
没想到当我唱出来以后,师父不留情面地说:“你这是簸箕不像篬(一种竹制农具)。”意思是:自以为是,实际相去甚远。我顿感无地自容,从此更加勤学苦练。
师父十分重视僧格养成及文化教育,所以在我出家第二年就送我和法露师兄去武汉宝通寺内的武昌佛学院求学。
在五祖寺时,虽然师父对徒弟们很严厉,但我也能在师父的庇荫下得到照拂。到了佛学院,一切生活及学修只能靠自己自立自律。师父不善于表达感情,可是他每次来武汉参加佛协会议的间隙,都会抽空来看望我和法露师兄,让我们十分感动。
记得九八年宝通寺传戒,师父和法船师兄来宝通寺看我们时,流露出对宝通寺对面商场的兴趣,他老人家这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从未有丝毫的奢侈放逸。我和法船师兄提出陪他去逛逛,他表示自己脚力不行了,就这样拒绝了,我才感觉到师父老了,他太疲劳了。
光阴荏苒,我在宝通寺常住并修学直至毕业,我也成为新中国宗教政策落实后的武昌佛学院第一批学僧,这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师父的关怀和支持。
师父他不仅注重徒弟们的学修,也十分注重自身的功课。他老人家不论风霜雨雪,都会在每日早课前诵持完《金刚经》后再去上殿。
他数十年如一日地翻阅《金刚经》,以致这本经书变得残旧,甚至于页脚留下了他的指纹。我每每看到这本旧经书,眼前便会浮现一位老者低着头翻阅着经书娓娓诵读的情景,每念及此,我的眼角总忍不住湿润。
恩师一生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为建设黄梅五祖寺及罗田清元寺投入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而他老人家功成身退,韬光晦迹。
恩师朴实无华,待人亲切谦和,一生以出家人之本分引导后学,从不与人说长道短,谈玄说妙。他老人家的行持作风,对我的出家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今我也在日复一日地建设道场,也孜孜不倦地教导徒众,虽有些许成绩,但我也不敢自得放逸。
此时此刻,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师父的棒喝:“智真,你不要以为出家是来混日子的!”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无论顺境逆境,我都会循着师父的足迹在这条普渡之途上一直走下去。
文/法云法师
(作者系湖北省佛协副秘书长、湖北省青联委员、武汉市佛协副会长、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古卓刀泉寺住持)
(慧清长老德相)
一九九二年的观音诞日,我在黄梅五祖寺正式剃度出家,犹记得当时师父对我说:“你自幼茹素,善根深种,今后要发菩提心,成法云地。”因此师父为我取名“法云”。
当时的我懵然不知师父取名之寓意,及至后来读诵《梁皇宝忏》中的“居法云地,注甘露雨”一句时才恍然明白,“法云地”是大乘菩萨修行的第十个阶位,此位成就“大法智”,具足无边功德,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
可见师父对我出家修行寄予了非常高的期许。
师父自身修持严谨,对弟子们也严格要求。师父时常提醒我们要保持正信正念,要我们先从一个合格的沙弥做起。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沙弥,必须先从背诵五堂功课做起。
五祖寺的规矩是沙弥一个月内没有将五堂功课背诵下来,就不能在五祖寺常住了。当时的五祖寺条件艰苦,没有通电,只有上早晚课时有一小时的短暂时光是用发电机发电照明的,除此以外的黑暗时光只能用蜡烛来照明。
当时刚出家的我,为了尽快将五堂功课背下来,时常天不亮时就起床开始背诵,由于白天要在寺院菜地帮忙种菜等劳作,所以每天早上起床时十分困倦,就这样有一回我在床边背诵功课时不知不觉间竟睡着了,以至于蜡烛倒在了床上也浑然不知。
就在此时,师父突然走进来大“喝”一声我的小名“智真”,我才猛然醒觉,赶紧将火苗扑灭。当时我只觉师父真像是开悟之人,要不是他及时出现,我险些酿成大祸。
师父时刻督促着我们这些沙弥的功课,他常告诫我说:“智真,你不要以为出家是来混日子的。”师父这句话时时刻刻在警醒我。
有一次师父问我:“智真,你的唱念学得怎么样了?”对于唱念,我向来自我感觉良好。
没想到当我唱出来以后,师父不留情面地说:“你这是簸箕不像篬(一种竹制农具)。”意思是:自以为是,实际相去甚远。我顿感无地自容,从此更加勤学苦练。
师父十分重视僧格养成及文化教育,所以在我出家第二年就送我和法露师兄去武汉宝通寺内的武昌佛学院求学。
在五祖寺时,虽然师父对徒弟们很严厉,但我也能在师父的庇荫下得到照拂。到了佛学院,一切生活及学修只能靠自己自立自律。师父不善于表达感情,可是他每次来武汉参加佛协会议的间隙,都会抽空来看望我和法露师兄,让我们十分感动。
记得九八年宝通寺传戒,师父和法船师兄来宝通寺看我们时,流露出对宝通寺对面商场的兴趣,他老人家这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从未有丝毫的奢侈放逸。我和法船师兄提出陪他去逛逛,他表示自己脚力不行了,就这样拒绝了,我才感觉到师父老了,他太疲劳了。
光阴荏苒,我在宝通寺常住并修学直至毕业,我也成为新中国宗教政策落实后的武昌佛学院第一批学僧,这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师父的关怀和支持。
师父他不仅注重徒弟们的学修,也十分注重自身的功课。他老人家不论风霜雨雪,都会在每日早课前诵持完《金刚经》后再去上殿。
他数十年如一日地翻阅《金刚经》,以致这本经书变得残旧,甚至于页脚留下了他的指纹。我每每看到这本旧经书,眼前便会浮现一位老者低着头翻阅着经书娓娓诵读的情景,每念及此,我的眼角总忍不住湿润。
恩师一生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为建设黄梅五祖寺及罗田清元寺投入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而他老人家功成身退,韬光晦迹。
恩师朴实无华,待人亲切谦和,一生以出家人之本分引导后学,从不与人说长道短,谈玄说妙。他老人家的行持作风,对我的出家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今我也在日复一日地建设道场,也孜孜不倦地教导徒众,虽有些许成绩,但我也不敢自得放逸。
此时此刻,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师父的棒喝:“智真,你不要以为出家是来混日子的!”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无论顺境逆境,我都会循着师父的足迹在这条普渡之途上一直走下去。
文/法云法师
(作者系湖北省佛协副秘书长、湖北省青联委员、武汉市佛协副会长、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古卓刀泉寺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