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联合肿瘤中心吧 关注:13贴子:123
  • 0回复贴,共1

解读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型-李宇聪医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癌症病人一听到「抗药性」三个字,都会感到晴天霹雳,深怕再无药可治!幸好,随着医学进步,医学界已找出部份癌症病人的抗药性原因,以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患者为例,研究显示,在所有对一线EGFR标靶药物治疗产生抗药的肺癌患者中,有多达60%出现EGFR T790M基因突变,医学界便随之研发出针对EGFR T790M突变的药物,再次为肺癌患者燃起希望。
  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是本港常见的肺癌类型之一,占所有肺癌个案的三至四成。EGFR是一种驱动基因,但是由于出现突变,令坏细胞不断生长,形成癌症。临床所见,亚洲人及女士患上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的比率较高,当中更有多达70%属非吸烟人士,所以从没有吸烟习惯的人士亦不应忽视患上肺癌的可能性。
  想了解肺癌的类型,医生会抽取肿瘤细胞作基因测试,包括快速测试及次世代检测等,一般大约几个工作天便会有结果。如果确诊属于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医生则可处方针对EGFR的抑制剂(简称标靶药物)作第一线药物去控制病情。研究显示,使用标靶药物治疗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相对于处方化疗作治疗方案,患者的部份缓解率(Response Rate)及病情控制中位数都会较高。

  可惜的是,大部分接受一线EGFR标靶药物治疗的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患者,最终会对药物产生抗药性,而T790M则与一线EGFR标靶药物治疗的抗药性有关。为了解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患者的抗药性问题是否与T790M有关,医生可能会需要再次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液体活检,例如从血浆中抽取肿瘤的脱氧核糖核酸(ctDNA)以了解情况。如果确定抗药性与T790M有关,便可采用第三代EGFR标靶药物作为治疗方案。
  研究显示,第三代EGFR标靶药物,例如奥希替尼,能抑制EGFR敏感度和T790M抗药性突变。此外,若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患者同时出现脑转移情况,亦可透过第三代EGFR标靶药物去控制病情,研究指第三代EGFR标靶药物的脑部渗透能力高,较传统的第一、二代EGFR标靶药物高十倍以上。

  55岁的Albert,早年被发现患有肺癌,而且癌细胞扩散至脑膜位置,经检查后确诊属于本港常见的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医生先为Albert处方第二代的EGFR标靶药物,惟用药4个月后出现抗药性,医生再处方一只脑部渗透力比较高的第一代EGFR标靶药物作治疗,成功控制病情。
  好景不常,Albert的脑转移情况在接受治疗八个月后开始有恶化迹象,行路时会失去平衡,且容易出现昏睡、头痛等病征,但医生发现,Albert除了脑部以外,并无发现其他任何活跃的肿瘤,于是医生为病人抽取脑脊液作化验,终发现有T790M基因突变情况。
  医生遂为Albert采用第三代EGFR标靶药物作为治疗方案,用药四星期后,Albert的脑肿瘤征状经已消失,至今用药达10个月,情况依然理想,更已可重回工作岗位,维持以往的生活质素。
  香港联合肿瘤中心临床肿瘤科专科-李宇聪医生


IP属地:广东1楼2020-12-30 10:2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