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383贴子:2,990,343
  • 1回复贴,共1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一段为后人竄入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帛乙本[1]: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爲天下谿,恆德不離。恆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恆德乃足。恆德乃足,復歸於樸。
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爲天下式,恆德不忒。恆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樸散則爲器,聖人用則爲官長。
河上公、王弼本[2]: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溪。爲天下溪,常德不離,复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爲天下式,常德不忒,复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复歸於樸。
樸散則爲器,聖人用之則爲官長,故大制不割。
馬敘倫《老子校詁》載易順鼎言:
此章有後人竄入之語,《莊子·天下篇》引無“知其黑”至“知其榮”二十三字,蓋《老子》原文,老子本以“雌”對“雄”、以“辱”對“白”,後人不知“辱”爲“黑”義,以“辱”對“白”爲自周至漢古義,此其竄改之迹顯然者一也。“爲天下谿”、“爲天下谷”,“谿”、“谷”同意,皆水所歸。“爲天下式”則與“谿”、“谷”不谿[3],其顯然者二也。王弼已爲“式”字等作注,則竄改已在魏晉之間。
馬敘倫曰:
易說是也,《說文》:谿,山【阝賣】無所通者,从谷,奚聲。谷,泉出通川者。老子以“谿”喻“無有能入”,“谷”喻“無所不出”,閒以“式”字,則不倫矣。又“漓”與“足”對[4],“嬰兒”與“樸”對,閒以“忒”與“無極”,亦義不相貫也。又古書“榮辱”字皆“寵辱”之借,本書上文“寵辱若驚”,不作“寵辱”,此作“榮辱”,亦妄增之證。然《淮南·道應訓》已引“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則自漢初已然矣。
上兩說已以爲“黑”、“式”、“無極”、“榮辱”、“無極”不屬原書,皆爲帛書本第三段所有。這種竄改過程大概是經過了以下步驟:
帛書[5]竄入“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爲天下式,恆德不忒。恆德不忒,復歸於無極。”一段,位置沒有改變,和後一句“樸散則爲器”不連貫。
傳本將帛書本第三段、第二段互易,和“樸散則爲器”連貫起來,並將“知其白,守其辱”改爲“知其榮,守其辱”。
這種改動和傳本第十五章及帛書本、楚簡本中的幾句位置情況對照一下就可以得到結論了。
河上公、王弼本: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静之?徐清……
帛乙本:
……沌呵其若樸,湷呵其若濁,曠呵其若谷。濁而靜之徐清……
楚簡本:
……屯乎其如樸,坉乎其如濁。孰能濁以靜者?將徐清……。
傳本此章和二十八章改竄方法如出一轍,帛書先竄入“曠兮其若谷”一句,但前面的句子位置未變,傳本又將此句移到“渾兮其若濁”前,緊接後一句“孰能濁以静之”。
参考
^此劇《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中的《老子》乙本釋文校訂,與甲本有雖有差異,但不影響此次討論。下第十五章同
^來源於“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下第十五章同
^引者按:最後一“谿”字誤,未核查原書,不知原書用何字
^漓,當爲“離”之誤
^此帛書、傳本不一定是始作俑者,爲了方便表達,暫時以這兩種版本爲描述對象。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1-06 21:16回复
    大白若辱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1-06 2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