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对自己的定位
在说蒙古国对中国的定位之前,首先要明白蒙古国对自己的历史定位,才能读懂其对中国历史的解读。
蒙古国认为自己是古代游牧民族政权的继承者,在6年级《历史》第5章中,第一小节的标题是:“游牧民族的首个政权——匈奴国”,里面写到:蒙古人的祖先是匈奴人。第二节写到,鲜卑和柔然等古代游牧民族是蒙古族裔。
而这些观点不是仅在教科书里,蒙古国历史学界普遍认同这一观点。比如在每年的蒙古国国庆那达慕活动时都会在开幕时说游牧政权建立了两千多少年。而且他们的国史著作,会对在蒙古高原存在过得游牧民族进行详细介绍,试图构建起蒙古高原游牧政权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目的是为了突出蒙古国是游牧政权的继承者这一身份,他们拥有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
蒙古国历史课本中对中国的总体定位为:与游牧民族相对应的定居文明。因此,在对中国历史的描写中,会重点突出游牧民族与定居文明的差异和对立。二、蒙古国历史教科书上的古代中国内容
为了更加清晰了然,同样采取夏——清的顺序,中间略过了课本上一笔带过的朝代,望知。
①夏—汉
蒙古国从自然地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对夏、商、周、秦、汉5个朝代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生活习俗方面介绍了上古时期中国人的饮食、服饰、器皿、住宅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写了大禹治水进而建立了夏王朝,但其对夏王朝的真实存在发出了质疑。在对周朝描写的时候,特别提到,在公元前 8 世纪初,北方的游牧民族攻打周朝,周朝势力减弱,促成周灭亡,进入战国时期。
在对秦朝万里长城的介绍中,课本上这么说:
中国农业定居文明进一步扩张,与蒙古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遭遇,他们经常发生战争。到公元前 2千年游牧民就开始骑马,制造和使用铜器,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中国人为抵御游牧民,开始沿着北部边界修建了城墙。秦朝为了修建城墙,动用了近200万民力。城墙绵延几千公里,因此以万里长城而闻名。历史上,该城墙成为游牧文明和定居文明的分界线。
这一部分的课后思考题都是围绕长城来展开的,很是令蒙古人自豪的一段历史呢。
②唐宋
对唐宋的历史描写较为详细,涉及了疆域、生产生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该教科书认为唐宋时期中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提到了游牧民族在唐朝兴衰中起到的作用,如东突厥帮助唐朝灭隋。
在说蒙古国对中国的定位之前,首先要明白蒙古国对自己的历史定位,才能读懂其对中国历史的解读。
蒙古国认为自己是古代游牧民族政权的继承者,在6年级《历史》第5章中,第一小节的标题是:“游牧民族的首个政权——匈奴国”,里面写到:蒙古人的祖先是匈奴人。第二节写到,鲜卑和柔然等古代游牧民族是蒙古族裔。
而这些观点不是仅在教科书里,蒙古国历史学界普遍认同这一观点。比如在每年的蒙古国国庆那达慕活动时都会在开幕时说游牧政权建立了两千多少年。而且他们的国史著作,会对在蒙古高原存在过得游牧民族进行详细介绍,试图构建起蒙古高原游牧政权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目的是为了突出蒙古国是游牧政权的继承者这一身份,他们拥有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
蒙古国历史课本中对中国的总体定位为:与游牧民族相对应的定居文明。因此,在对中国历史的描写中,会重点突出游牧民族与定居文明的差异和对立。二、蒙古国历史教科书上的古代中国内容
为了更加清晰了然,同样采取夏——清的顺序,中间略过了课本上一笔带过的朝代,望知。
①夏—汉
蒙古国从自然地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对夏、商、周、秦、汉5个朝代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生活习俗方面介绍了上古时期中国人的饮食、服饰、器皿、住宅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写了大禹治水进而建立了夏王朝,但其对夏王朝的真实存在发出了质疑。在对周朝描写的时候,特别提到,在公元前 8 世纪初,北方的游牧民族攻打周朝,周朝势力减弱,促成周灭亡,进入战国时期。
在对秦朝万里长城的介绍中,课本上这么说:
中国农业定居文明进一步扩张,与蒙古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遭遇,他们经常发生战争。到公元前 2千年游牧民就开始骑马,制造和使用铜器,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中国人为抵御游牧民,开始沿着北部边界修建了城墙。秦朝为了修建城墙,动用了近200万民力。城墙绵延几千公里,因此以万里长城而闻名。历史上,该城墙成为游牧文明和定居文明的分界线。
这一部分的课后思考题都是围绕长城来展开的,很是令蒙古人自豪的一段历史呢。
②唐宋
对唐宋的历史描写较为详细,涉及了疆域、生产生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该教科书认为唐宋时期中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提到了游牧民族在唐朝兴衰中起到的作用,如东突厥帮助唐朝灭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