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红色颜料,即可作画使用,又做为女孩子化妆点唇使用
* 又名:燕支(《玉台新咏》序)、燕脂(《中华古今注·燕脂》)、赤支、月燕脂。
*唐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着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敦煌曲子词·柳青娘》:“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之一:“翠叶轻笼豆颗匀,胭脂浓抹蜡痕新。” 明张景《飞丸记·坚持雅操(娘度)》:“我情愿甘劳役,思量忍命穷,拚得胭脂委落如云鬞。” 清孙枝蔚《后冶春次阮亭韵》:“梨花独自洗胭脂, 虢国夫人 别样姿。”
*据传说:“在公元前1183年商代纣王的时候,人民就用红蓝花汁创造了胭脂.作为妇女的‘桃花妆’(见‘中华古今注’)。一说是汉张骞使西域,从‘马耆’国带来了‘焉支’(即胭脂)。胭脂饼用在妇女的化装上,是和‘锭粉’一样的。晚近也由‘洋胭脂’(装盒的化妆品)代替了它。甘肃新疆和西南边疆等地的胭脂格外的红。
*胭脂画成的画,经过年代久了,也要褪色。
*说起“胭脂”,似乎成了古代女子代名词。单《聊斋》一书中,就有两位“胭脂”。一位是姻缘错乱终圆满的少女,一位是号称“胭脂虎”的河东狮江城。总觉得,“胭脂虎”比“河东狮”、“母老虎”的称呼好上很多,似乎有“胭脂”的地方,就有一份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