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
(阳明)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现,私欲亦终不自现。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陆澄的意思是,先要知得天理,才能存天理;先要知得人欲,才能去人欲。这个就有“先知后行”的错误了。
阳明说,已知的天理要去存,这样未知的天理就会显现;已知的人欲要去掉,这样未知的隐蔽的人欲就会显现。如同走路,走一段,认一段。这就是知行并进的功夫
“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
这就是知而不行的毛病。尽知,就是知天理全体。如果知而不行,永远不能尽知。需是知行并进,知指导行(知是行的主意),反过来,行能带来新的知(行是知的功夫)。
(阳明)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现,私欲亦终不自现。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陆澄的意思是,先要知得天理,才能存天理;先要知得人欲,才能去人欲。这个就有“先知后行”的错误了。
阳明说,已知的天理要去存,这样未知的天理就会显现;已知的人欲要去掉,这样未知的隐蔽的人欲就会显现。如同走路,走一段,认一段。这就是知行并进的功夫
“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
这就是知而不行的毛病。尽知,就是知天理全体。如果知而不行,永远不能尽知。需是知行并进,知指导行(知是行的主意),反过来,行能带来新的知(行是知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