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界大王谭鑫培(1)
原载《新民晚报》 日期:2010.02.25
作者:翁思再
1.误场了,老佛爷包庇他的过失
梅兰芳说:“谭鑫培和杨小楼代表中国的京剧。”这句话是1950年代写在他代表作《舞台生活四十年》里的,那时梅兰芳早已名满天下了,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难道是为了表示谦虚,或者是回报谭鑫培的提携之恩吗?不,他在告诉我们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我先讲一个慈禧太后同谭鑫培之间发生过的故事。
当时朝廷常把名角请到紫禁城里面去演出,外界称之为“内廷供奉”。清朝德宗皇帝,也就是光绪当政时,权势最大的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戏迷,而且懂行。有一天白天的戏,慈禧点谭鑫培演《伐东吴》,可是轮到这个戏上演时,谭老板还没到,误场了。
慈禧老佛爷喜怒无常,而且对人很严厉,演员误场会受罚,甚至挨板子,为此相关的太监也会受到牵连。那天负责提调是大太监李莲英,他一面采取临时措施,垫上一出戏,一面派人赶紧去催谭鑫培。李莲英派上去垫戏的人,是个武生名叫小张七,戏码是《反西凉》,上演时,老佛爷在座席上看得很起劲,对身边李莲英说:“你看那小张七,从桌子上翻下来像旋风一般,稳稳落地,就势转一个身,还带着椅子走趋步,真不含糊!”李莲英连声附和:“是啊,是啊,真不含糊!”他真以为老佛爷高兴了呢,便兴高采烈地附和着夸奖小张七。谁知慈禧太后突然沉下脸,转面问道:“你说实话,这出戏是垫的吧?谭鑫培呢,哪儿去了?”原来老佛爷肚子里清清楚楚,她没点过的戏,一般情况下谁不敢往台上拿。李莲英一看“穿帮”,只好把谭鑫培误场的事情说出来了。只见老佛爷把脸一沉,说:“散戏后把他带过来!”
谭鑫培演完《伐东吴》后,不敢卸妆,被李莲英带到老佛爷面前,跪在那里听候发落。慈禧喊谭鑫培的艺名:“小叫天,你刚才干吗去了?竟敢误我的场!”谭鑫培恭恭敬敬地回禀:“请老佛爷息怒。奴才昨晚吊嗓子睡晚了,早上贪睡,故而误场。”
老佛爷问道:“明知白天宫廷有戏,家人为何不唤醒你?”谭鑫培回答:“奴才平时在家有点脾气,家人不敢贸然唤醒,以致今日误事,请老佛爷治罪。”
李莲英等人在旁边,都在琢磨着老佛爷今天会怎样治罪,气氛很紧张。
谁知慈禧太后面孔上绷紧的脸皮忽然松弛下来了,她对太监们说道:“大家瞧瞧喂,他一个唱戏的,家规倒还很严。你们各位学着点吧。”
李莲英没有想到,老佛爷的态度转变得会这么快。原来刚才谭鑫培的《伐东吴》演得很好,老佛爷一旦看戏得到满足,心里的气就会消除。
只见慈禧太后回过头来,对谭鑫培说:“小叫天,故念你初犯,今日不宜加刑。刚才听说你家规颇严,治家有方,值得表扬。这样吧,戏份五十两银子照拿。”
当时宫廷给名角的戏份,三两、五两不等,比较高的是十两,比如梅兰芳的老师陈德霖,就是十两。梅兰芳开始走红时也进过宫廷,戏份也是十两银子。那么谭鑫培多少呢?那是异乎寻常的——每演一次,五十两白银!慈禧又说:“另加绸缎两匹。下去领赏去吧!”这真是绝处逢生!对于误场的谭鑫培,非但不惩罚,而且还造出一个理由来加赏,可见老佛爷之恩宠了。
以上说的是谭鑫培当时在宫廷里的情况,那么他在民间的影响如何呢?
有一位剧评家叫刘守鹤,他在一位广东朋友家里,看见他供着谭鑫培的神位,觉得奇怪,于是问道:“您是否认识谭鑫培?”“不认识。”“您是否看过老谭的戏?”“没看过。”“那么您为什么如此崇拜谭鑫培呢?”“报纸上看得见的中外伟人,谁能像谭鑫培似的受着普遍的敬服和倾慕?他不是神,谁还配做神呢?
当年非但没有电视,而且中国各地方言阻隔,普通话还没有普及,在这种情况下谭鑫培的名声居然传到广东,足见他的影响之大。
当时在民间还流传一些谭鑫培的怪事。
有一次谭鑫培随戏班住在关帝庙。那里曾经闹过鬼,大家都很害怕,可是谭鑫培却要一看究竟。到了晚上,他让另一位演员穿上关公的行头,坐在庙堂当中,自己躲在他背后。等到半夜,突然刮来一阵阴风,果然有一个女鬼,披头散发,身上淌着血,飘忽着进来了。
原载《新民晚报》 日期:2010.02.25
作者:翁思再
1.误场了,老佛爷包庇他的过失
梅兰芳说:“谭鑫培和杨小楼代表中国的京剧。”这句话是1950年代写在他代表作《舞台生活四十年》里的,那时梅兰芳早已名满天下了,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难道是为了表示谦虚,或者是回报谭鑫培的提携之恩吗?不,他在告诉我们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我先讲一个慈禧太后同谭鑫培之间发生过的故事。
当时朝廷常把名角请到紫禁城里面去演出,外界称之为“内廷供奉”。清朝德宗皇帝,也就是光绪当政时,权势最大的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戏迷,而且懂行。有一天白天的戏,慈禧点谭鑫培演《伐东吴》,可是轮到这个戏上演时,谭老板还没到,误场了。
慈禧老佛爷喜怒无常,而且对人很严厉,演员误场会受罚,甚至挨板子,为此相关的太监也会受到牵连。那天负责提调是大太监李莲英,他一面采取临时措施,垫上一出戏,一面派人赶紧去催谭鑫培。李莲英派上去垫戏的人,是个武生名叫小张七,戏码是《反西凉》,上演时,老佛爷在座席上看得很起劲,对身边李莲英说:“你看那小张七,从桌子上翻下来像旋风一般,稳稳落地,就势转一个身,还带着椅子走趋步,真不含糊!”李莲英连声附和:“是啊,是啊,真不含糊!”他真以为老佛爷高兴了呢,便兴高采烈地附和着夸奖小张七。谁知慈禧太后突然沉下脸,转面问道:“你说实话,这出戏是垫的吧?谭鑫培呢,哪儿去了?”原来老佛爷肚子里清清楚楚,她没点过的戏,一般情况下谁不敢往台上拿。李莲英一看“穿帮”,只好把谭鑫培误场的事情说出来了。只见老佛爷把脸一沉,说:“散戏后把他带过来!”
谭鑫培演完《伐东吴》后,不敢卸妆,被李莲英带到老佛爷面前,跪在那里听候发落。慈禧喊谭鑫培的艺名:“小叫天,你刚才干吗去了?竟敢误我的场!”谭鑫培恭恭敬敬地回禀:“请老佛爷息怒。奴才昨晚吊嗓子睡晚了,早上贪睡,故而误场。”
老佛爷问道:“明知白天宫廷有戏,家人为何不唤醒你?”谭鑫培回答:“奴才平时在家有点脾气,家人不敢贸然唤醒,以致今日误事,请老佛爷治罪。”
李莲英等人在旁边,都在琢磨着老佛爷今天会怎样治罪,气氛很紧张。
谁知慈禧太后面孔上绷紧的脸皮忽然松弛下来了,她对太监们说道:“大家瞧瞧喂,他一个唱戏的,家规倒还很严。你们各位学着点吧。”
李莲英没有想到,老佛爷的态度转变得会这么快。原来刚才谭鑫培的《伐东吴》演得很好,老佛爷一旦看戏得到满足,心里的气就会消除。
只见慈禧太后回过头来,对谭鑫培说:“小叫天,故念你初犯,今日不宜加刑。刚才听说你家规颇严,治家有方,值得表扬。这样吧,戏份五十两银子照拿。”
当时宫廷给名角的戏份,三两、五两不等,比较高的是十两,比如梅兰芳的老师陈德霖,就是十两。梅兰芳开始走红时也进过宫廷,戏份也是十两银子。那么谭鑫培多少呢?那是异乎寻常的——每演一次,五十两白银!慈禧又说:“另加绸缎两匹。下去领赏去吧!”这真是绝处逢生!对于误场的谭鑫培,非但不惩罚,而且还造出一个理由来加赏,可见老佛爷之恩宠了。
以上说的是谭鑫培当时在宫廷里的情况,那么他在民间的影响如何呢?
有一位剧评家叫刘守鹤,他在一位广东朋友家里,看见他供着谭鑫培的神位,觉得奇怪,于是问道:“您是否认识谭鑫培?”“不认识。”“您是否看过老谭的戏?”“没看过。”“那么您为什么如此崇拜谭鑫培呢?”“报纸上看得见的中外伟人,谁能像谭鑫培似的受着普遍的敬服和倾慕?他不是神,谁还配做神呢?
当年非但没有电视,而且中国各地方言阻隔,普通话还没有普及,在这种情况下谭鑫培的名声居然传到广东,足见他的影响之大。
当时在民间还流传一些谭鑫培的怪事。
有一次谭鑫培随戏班住在关帝庙。那里曾经闹过鬼,大家都很害怕,可是谭鑫培却要一看究竟。到了晚上,他让另一位演员穿上关公的行头,坐在庙堂当中,自己躲在他背后。等到半夜,突然刮来一阵阴风,果然有一个女鬼,披头散发,身上淌着血,飘忽着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