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可谓妇孺皆知,无人不晓,但能说出名人生平事迹之一、二者又有多少。
勃兰登堡协奏曲和戈德堡变奏曲,巴赫一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管风琴、钢琴、小提琴曲,达到器乐演奏的顶峰。例如无伴奏小提琴曲,这首曲子包含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在他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过这座山峰。
回首往昔,15岁的巴赫离家,独自前往吕内堡(luneberg)的圣米歇尔教堂合唱团,自此,他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往后就要步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毒打”。他的一生在幸与不幸中度过,在魏玛宫廷、在柯腾宫廷里大受欢迎,在圣柏列兹教堂、在阿恩施塔特街头遭到挑战,眼疾的困扰反反复复,一度中风,直到1750年的夏季来临,巴赫闭上了双眼,他没有立下任何遗嘱,只留下一屋子儿女。
50年后时过境迁,巴赫的作品已经被认为没有重刊的价值,没有人演奏他的曲子,宛如繁星中的一颗,只有一瞬间的耀眼。
认识巴赫
像往常一样,晚上7点过后,周墨喝了口茶,开始弹起了钢琴。在一段巴赫的《平均律变奏曲》后,他停下来,手机里播放起了单田芳的《隋唐演义》。
搞音乐的都是这么“性情”,音乐与曲艺不分家,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后面还得再加一个古典音乐。把曲苑杂坛开成拉赫马尼亚音乐会,在别人眼里这是多么古怪的组合,周墨却能驾驭得得心应手,如此和谐就像郭德纲说的,“咖啡配大蒜,秋水共长天一色”。
《平均律钢琴曲集》作为巴赫器乐曲中非常重要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运用十二平均律可以在任何一个调上自由地转调,被称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是认识巴赫最基础的入门之一;单田芳,如果有记忆知道这位大师,在于他那独有的嗓音,声情并茂与干脆利落的演绎风格,当然,现在更多人只能在虚拟的电子世界中,依稀寻找微弱的无线声波。当各种脱口秀、综艺节目袭来时,淡忘了过去的传统。
现在,周墨在为几个月后的一场大剧院演出准备着,同时,他脑子里还在反复思索,琢磨着巴赫。在90年代就已经在音乐教育界崭露头角的周墨,如今主要面对着一群新千年后才睁开眼的“娃娃”。当杀马特、火星文字,就像上一个世纪的古董一样埋入旧土里,现在的世界是,一觉醒来就是塌房。语言也已经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了,真是绝绝子了,虚拟网络好像已经穿插在现实世界里,在blade runner 里你又是知道身边谁不是仿生人吗?
阅读巴赫
所有的形象都是后人制造的,要演奏好巴赫,同时还要从源头上去寻找线索,除了音乐,还要知道巴赫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经历是什么,他的好友是谁,他爱吃什么,而且不仅是自己了解,也要让更多人知晓,知道他们听到的巴赫的平均律变奏曲、小步舞曲,背后是怎样一个人。
1750年巴赫死后,从时人的追悼词看来,巴赫在当时只被尊为管风琴演奏大师,对位作品写作者,乐器鉴定家;一个高度的评价语就是“他能以双脚踏键盘,弹奏出许多高明乐师即使以双手也无法弹奏出的音符。”仅此而已。
对比后世尊称的“现代音乐之父”,以及包括所有时代作曲家的顶峰诸如此类的头衔,巴赫死后的50年里,似乎就是一个藉藉无名者,一个普通人。
要厘清线索很难,过去发生的一刻没有人能否认它不存在,但所有人也无法还原真相,一旦说出你的口,就已经带上了“有色眼镜”。除非你开了上帝视角,不过,上帝又会站在什么立场呢?周墨在追随巴赫,就像两条平行线,无限接近却永不得相交。
“解读是什么?尼采说上帝死了,我说作者死了,物理意义上作曲者都已经死了上百年了,事实就是如此。我弹我见,我讲我知,给300人演绎,就会有300人的想法;给500人演绎,就会有500人的想法,人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可以知道这件事是在讲故事,万变不离其宗,本质还是一样,谁不听故事呢?”
1701年巴赫趁暑假徒步往返在吕内堡和汉堡,两个城市间单程路程50公里就相当于从静安寺快要走到了枫泾。还有谁有如此大的毅力,直到巴赫本人也饥肠辘辘、疲惫不堪,他像平时一样,高声唱起了赞美诗。
这时,突然从天上掉下了一个鲱鱼头,尽管饥肠辘辘,但巴赫也有骨气,这分明是喂狗的东西!正要把鱼头扔掉时,巴赫发现鱼嘴里含在东西,掏出来一看是两个金币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谢谢你优美的赞美诗,上帝祝福你!
或许是鲱鱼给了巴赫信念,从此巴赫最爱的食物就是鲱鱼,而这则传闻也为巴赫这位“普通人”增添一个不那么普通的故事,当后世推崇巴赫至高无上时,没有人想到鲱鱼会为巴赫、为平均律变奏曲、为哥德堡变奏曲做下一个脚注。
音乐评书
在年轻一代人中间,越来越倾向个性化,当更多人需求选择的是提供定制服务时,进入剧院听古典乐还会有市场吗?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又是如何理解巴赫的呢?
对周墨来说,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不是音乐爱好者就不能阅读巴赫了吗?古典乐为什么把大部分人拒之门外,就是因为培养成本太高,每个古典乐爱好者几乎都是从小开始学习钢琴、小提琴,而现在市场上、音乐厅里不是剖析感受和情绪,就是热衷探讨技术,对于一个80后、70后,尚未有音乐基础的受众,还有机会吗?
降低门槛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大家听、弹给大家听,让大家再次重头开始学习、上课,而上课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学互动。周墨开始尝试用音乐评书的形式表演他对古典乐的阅读。评书,一种传统的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曾经也一度风靡大街小巷。此外,周墨的性情却还有这样的一面,只要一开口,他的嘴就停不下来,只要一弹琴,他的手就停不下来,如今用来区分年龄段的“Z世代”、“千禧一代”就像一个标签,可以贴在任何人身上,如果说Z世代代表着年轻、个性、特立独行,那么周墨也是这样,每当情绪所致,音乐上、语言上的感觉一来就是这样了。
表演巴赫
小红帽的故事,全世界流行,数十个版本,还有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大家都也知道,但它也是来自于莫扎特的小星星。古典乐中存在着有很多普及性的东西在,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但你可能就是说不上来。周墨的路径就是点拨到带入,要用音乐评书的形式,把他理解的巴赫讲出来,把他理解的巴赫弹奏出来,周墨想向观众讲述的故事就有这些。
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重新指挥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后来专门有人开始研究巴赫,至此巴赫的地位与日俱增,世人有重新认识到了这位世界的音乐大师。
当有一天在舞台上,周墨或许会向台下的观众问出一句,在哥德堡变奏曲中是否能体会到巴赫在品尝鲱鱼时的味道。
勃兰登堡协奏曲和戈德堡变奏曲,巴赫一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管风琴、钢琴、小提琴曲,达到器乐演奏的顶峰。例如无伴奏小提琴曲,这首曲子包含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在他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过这座山峰。
回首往昔,15岁的巴赫离家,独自前往吕内堡(luneberg)的圣米歇尔教堂合唱团,自此,他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往后就要步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毒打”。他的一生在幸与不幸中度过,在魏玛宫廷、在柯腾宫廷里大受欢迎,在圣柏列兹教堂、在阿恩施塔特街头遭到挑战,眼疾的困扰反反复复,一度中风,直到1750年的夏季来临,巴赫闭上了双眼,他没有立下任何遗嘱,只留下一屋子儿女。
50年后时过境迁,巴赫的作品已经被认为没有重刊的价值,没有人演奏他的曲子,宛如繁星中的一颗,只有一瞬间的耀眼。
认识巴赫
像往常一样,晚上7点过后,周墨喝了口茶,开始弹起了钢琴。在一段巴赫的《平均律变奏曲》后,他停下来,手机里播放起了单田芳的《隋唐演义》。
搞音乐的都是这么“性情”,音乐与曲艺不分家,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后面还得再加一个古典音乐。把曲苑杂坛开成拉赫马尼亚音乐会,在别人眼里这是多么古怪的组合,周墨却能驾驭得得心应手,如此和谐就像郭德纲说的,“咖啡配大蒜,秋水共长天一色”。
《平均律钢琴曲集》作为巴赫器乐曲中非常重要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运用十二平均律可以在任何一个调上自由地转调,被称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是认识巴赫最基础的入门之一;单田芳,如果有记忆知道这位大师,在于他那独有的嗓音,声情并茂与干脆利落的演绎风格,当然,现在更多人只能在虚拟的电子世界中,依稀寻找微弱的无线声波。当各种脱口秀、综艺节目袭来时,淡忘了过去的传统。
现在,周墨在为几个月后的一场大剧院演出准备着,同时,他脑子里还在反复思索,琢磨着巴赫。在90年代就已经在音乐教育界崭露头角的周墨,如今主要面对着一群新千年后才睁开眼的“娃娃”。当杀马特、火星文字,就像上一个世纪的古董一样埋入旧土里,现在的世界是,一觉醒来就是塌房。语言也已经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了,真是绝绝子了,虚拟网络好像已经穿插在现实世界里,在blade runner 里你又是知道身边谁不是仿生人吗?
阅读巴赫
所有的形象都是后人制造的,要演奏好巴赫,同时还要从源头上去寻找线索,除了音乐,还要知道巴赫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经历是什么,他的好友是谁,他爱吃什么,而且不仅是自己了解,也要让更多人知晓,知道他们听到的巴赫的平均律变奏曲、小步舞曲,背后是怎样一个人。
1750年巴赫死后,从时人的追悼词看来,巴赫在当时只被尊为管风琴演奏大师,对位作品写作者,乐器鉴定家;一个高度的评价语就是“他能以双脚踏键盘,弹奏出许多高明乐师即使以双手也无法弹奏出的音符。”仅此而已。
对比后世尊称的“现代音乐之父”,以及包括所有时代作曲家的顶峰诸如此类的头衔,巴赫死后的50年里,似乎就是一个藉藉无名者,一个普通人。
要厘清线索很难,过去发生的一刻没有人能否认它不存在,但所有人也无法还原真相,一旦说出你的口,就已经带上了“有色眼镜”。除非你开了上帝视角,不过,上帝又会站在什么立场呢?周墨在追随巴赫,就像两条平行线,无限接近却永不得相交。
“解读是什么?尼采说上帝死了,我说作者死了,物理意义上作曲者都已经死了上百年了,事实就是如此。我弹我见,我讲我知,给300人演绎,就会有300人的想法;给500人演绎,就会有500人的想法,人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可以知道这件事是在讲故事,万变不离其宗,本质还是一样,谁不听故事呢?”
1701年巴赫趁暑假徒步往返在吕内堡和汉堡,两个城市间单程路程50公里就相当于从静安寺快要走到了枫泾。还有谁有如此大的毅力,直到巴赫本人也饥肠辘辘、疲惫不堪,他像平时一样,高声唱起了赞美诗。
这时,突然从天上掉下了一个鲱鱼头,尽管饥肠辘辘,但巴赫也有骨气,这分明是喂狗的东西!正要把鱼头扔掉时,巴赫发现鱼嘴里含在东西,掏出来一看是两个金币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谢谢你优美的赞美诗,上帝祝福你!
或许是鲱鱼给了巴赫信念,从此巴赫最爱的食物就是鲱鱼,而这则传闻也为巴赫这位“普通人”增添一个不那么普通的故事,当后世推崇巴赫至高无上时,没有人想到鲱鱼会为巴赫、为平均律变奏曲、为哥德堡变奏曲做下一个脚注。
音乐评书
在年轻一代人中间,越来越倾向个性化,当更多人需求选择的是提供定制服务时,进入剧院听古典乐还会有市场吗?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又是如何理解巴赫的呢?
对周墨来说,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不是音乐爱好者就不能阅读巴赫了吗?古典乐为什么把大部分人拒之门外,就是因为培养成本太高,每个古典乐爱好者几乎都是从小开始学习钢琴、小提琴,而现在市场上、音乐厅里不是剖析感受和情绪,就是热衷探讨技术,对于一个80后、70后,尚未有音乐基础的受众,还有机会吗?
降低门槛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大家听、弹给大家听,让大家再次重头开始学习、上课,而上课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学互动。周墨开始尝试用音乐评书的形式表演他对古典乐的阅读。评书,一种传统的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曾经也一度风靡大街小巷。此外,周墨的性情却还有这样的一面,只要一开口,他的嘴就停不下来,只要一弹琴,他的手就停不下来,如今用来区分年龄段的“Z世代”、“千禧一代”就像一个标签,可以贴在任何人身上,如果说Z世代代表着年轻、个性、特立独行,那么周墨也是这样,每当情绪所致,音乐上、语言上的感觉一来就是这样了。
表演巴赫
小红帽的故事,全世界流行,数十个版本,还有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大家都也知道,但它也是来自于莫扎特的小星星。古典乐中存在着有很多普及性的东西在,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但你可能就是说不上来。周墨的路径就是点拨到带入,要用音乐评书的形式,把他理解的巴赫讲出来,把他理解的巴赫弹奏出来,周墨想向观众讲述的故事就有这些。
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重新指挥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后来专门有人开始研究巴赫,至此巴赫的地位与日俱增,世人有重新认识到了这位世界的音乐大师。
当有一天在舞台上,周墨或许会向台下的观众问出一句,在哥德堡变奏曲中是否能体会到巴赫在品尝鲱鱼时的味道。